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议辽宁省不同生态区优质大豆品种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董丽杰 《杂粮作物》2006,26(6):424-425
根据不同地区生态特点,合理布局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优良大豆品种,使良种的适应性、高产性、及稳定性得以充分发挥,是提高优质大豆生产水平的重要措施。重点介绍了辽宁省优质大豆主产区气候特点及不同优良大豆品种的特征特性,提出了优质大豆品种的合理布局与关键栽培技术,旨在指导本省的优质大豆生产。  相似文献   

2.
为加快黑龙江省以高油大豆为重点的优质大豆基地建设、推进大豆产业化的进程,以大豆产业的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和整个黑龙江省经济的振兴,从9个方面提出提高黑龙江省大豆育成推广品种化学品质的对策:确定明确的育种目标、把含油量作为大豆新品种审定的硬性指标、清理已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按品质类型区域化种植、有偿使用优质品种、重奖优质品种、成立“优质大豆育种攻关协作组”、成立大豆技术指导站、开办“农业订单”保险。  相似文献   

3.
尽管当今大豆优质育种已经派生出不少内容,诸如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44%的高蛋白育种。油分含量高于21%的高脂肪育种,高含硫氨基酸育种,亚麻酸含量低于3%的脂肪酸优质育种,但由于技术设备和各种优质育种目标对人们生活相关程度的不同,目前,我国大豆的优质育种仍以高蛋白和高脂肪含量为主要目标。现将我省大豆高蛋白育种和研究情况作一小结。一、高蛋白大豆品种资源的筛选和评价从事高蛋白育种,品种资源是基础。我们早在80年代初就抓了种质资源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经分析,江苏省1217份大豆地方品种的蛋  相似文献   

4.
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土壤处理剂豆磺隆、乙草胺,茎叶处理剂普施特、虎威、拿捕净等5种除草剂,以及黑龙江省优质高蛋白大豆品种黑农35号和东农42号,高油大豆黑农41号等3个大豆品种。研究除草剂对优质大豆品种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正常施用剂量和加倍剂量处理,优质大豆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会有一定的增减,但方差分析表明和不施药对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搜集黑龙江省各育种单位育成并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分析比较其脂肪、蛋白质含量现状及育成推广品种化学品质发展变化的概况及趋势,提出了黑龙江省大豆化学品质发展方向以及该省发展优质大豆的措施建议。认为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的大豆加工原料供应基地,应当同时注重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两个方面,但是应当对于高脂肪含量予以更多的关注。由于黑龙江省的生态条件利于大豆脂肪的形成与积累,是我国大豆的高脂肪区,而且国家已经决定将黑龙江省作为高油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固此对于高脂肪优质品种这一育种方向,应当予以更大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甘肃不是我国大豆的主产省,但具备了培育大豆高产品种优越的自然资源。为了培育出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团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和精心培育,成功地育成了大豆新品种张豆1号。该品种经过试验、示范和参加全省区试,  相似文献   

7.
大豆品种是大豆生产的最基本生产资料,优质、适应性强、稳产、高产的品种是确保大豆连年丰收的重要保证。目前,黑龙江省生产上种植的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南省优质专用大豆育种和生产现状及企业的生产现状分析。提出加强专用大豆品种选育及专一化生产,是提高大豆市场竞争力的保证。发展优质专用大豆生产对推动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大豆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跟踪测试国家攻关项目示范区的主栽品种大豆脂肪与蛋白质含量,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品质现状。21个示范区两年平均脂肪含量为20.20%±0.74%,蛋白质含量为39.76%±1.27%;种植的40个品种两年平均脂肪含量为20.15%±1.13%,蛋白质含量为39.95%±1.76%。基本对策:发挥优质品种作用,加大推广力度,改善大豆品质,使脂肪含量与进口大豆持平;规模化种植,强化机械化生产,提升标准化技术水平,主攻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依托重大计划,在优质高效大豆新品种的选育、优质高效大豆生产形成机理及高效农艺技术方面,加强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0.
罗英 《大豆科技》1996,(2):19-19
优质高产秋大豆新品种“雁青”的选育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罗英我省种植大豆有悠久的历史,常年种植面积1l0万亩左右,其中秋大豆面积占50%以上。70年代以前,我省秋大豆以地方品种为主,大豆亩产仅36~56.4公斤。为此,我所于1975年开展了优质高产秋大豆...  相似文献   

11.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分离方法及发病地区初步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组织分离法是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有效方法,在选择性培养基上,采用此方法分离到病原菌的成功率达86.7%。1997年-1998年调查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呼兰县、牡丹江市、东宁县、密山市、穆棱市、佳木斯市、集贤县、吉林省舒兰市的大豆田中存在大豆疫霉根腐病菌。  相似文献   

12.
福豆310是福建农科院耕作所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优质高产,株型直立紧凑,荚大粒重,商品性好,生育期适中,适宜我市作春大豆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化学调控,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3.
孙璐  汪芳  孟骏  沈新春 《大豆科学》2019,38(2):322-329
大豆品质的优劣是衡量不同大豆制品好坏的重要依据,明确的品质评价方法和品质评价标准是确定大豆加工适宜性的可靠指标,且能够为后续筛选出大豆加工专用品种奠定基础。本文综述了大豆加工特性以及品质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主要归纳了大豆在制取蛋白、制油以及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加工利用的加工特性,并从感官品质、理化营养品质、加工品质3方面总结了大豆的品质评价指标,整理我国现有的大豆品质评价标准,分析我国大豆品质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丁玲 《大豆科技》2007,(4):46-47
分析了安徽省淮北市发展高蛋白产业的六大区域比较优势,提出了确立淮北市高蛋白大豆生产的市场定位、推广专用品种与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培育大豆深加工龙头企业、树立非转基因绿色大豆的品牌四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测土配方施肥对黑龙江省讷河市大豆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针对我市多数农民大豆生产施肥存在重氮、轻磷忽视钾的现状,结合测土配方项目工程进行大豆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改善大豆主要经济性状、促进大豆健康生长、提高大豆产量和产值。扣除投入成本,测土配方施肥比当地习惯施肥净增产值76.8-118元/667m^2,平均98.65元/667m^2;较对照净增产值91.3-137.9元/667m^2,平均112.3元/667m^2。  相似文献   

16.
对大豆种子质量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品种混杂和丧失生活力是大豆种子质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防止品种混杂、收获适时、严格种子检验、加强种子贮藏管理是预防大豆种子质量降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东北三省大豆蛋白质、油分含量的地点、年份效应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选用5个品质性状有差异的东北春大豆品种在东北地区11个试验点种植,进行大豆品质生态研究,所得结果如下:东北三省大豆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蛋白质油分总含量均存在年份、地点、品种、年份×地点、年份×品种、品种×地点、年份×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对于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来说品种效应最大,所以在东北三省范围内提高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以品种改良为最理想途径.从各项互作效应检测的变异系数大小来看,均表现油分含量变异系数>蛋白质含量变异系数>蛋白质油分总含量变异系数.即油分含量对环境影响最敏感,其次为蛋白质含量,最后是蛋白质油分总含量.由于各项互作效应的存在,使得东北三省范围内大豆品质表现更为复杂.在进行大豆优质生产时应对品种、地点、地区的气候条件年际间变化特点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化学品质发展变化的概况及趋势,对黑龙江省2005~2008年参加区域试验的360份大豆品种(品系)进行品质分析,对照美国2号大豆期货标准,评价了近年来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品质改良的效果.结果表明:在360份材料中,蛋白质(干基)含量达到该标准的有151份,占全部材料的41.9%;脂肪(干基)含量达到该标准的有104份,占全部材料的28.9%;蛋白质加脂肪(干基)含量达到标准的有87份,占全部材料的24.2%.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品种的整体品质与美国2号大豆质量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大豆种质资源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聚类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辽宁省农科院种质资源圃的45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蛋白质及脂肪含量的测定,并对其进行相关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5份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在39.86%~47.37%之间,平均值为43.34%,变异幅度为7.51%;供试品种的脂肪含量在17.58%~22.08%之间,平均含量为20.52%,变异幅度为4.50%;供试品种蛋脂总量变异范围在60.15%~66.69%之间,平均值为63.86%,变异幅度为6.54%。大豆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75**,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关系为:y=-0.3461x+35.521(39相似文献   

20.
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是大豆2个重要品质性状,其遗传研究对大豆品质改良尤为重要。该文从表型遗传分离规律、基因遗传模型、基因作用方式、遗传相关、遗传力及QTL定位等方面,概括了大豆蛋白质、油分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并提出利用野生大豆资源研究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遗传机理,为大豆品质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