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口蹄疫的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能够进行远距离快速传播疫病,主要感染对象为牛、羊、猪等偶蹄家畜及野生偶蹄动物.在我国又被称为"口疮"、"蹄癀"、"脱靴症".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舌面、鼻镜、乳头、蹄叉及附蹄周边皮肤形成或发生水疱,水疱易破溃,液体溢出形成烂斑.  相似文献   

2.
<正>口蹄疫俗称"口疮"、"鹅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黏膜、唇、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溃乱。1病原学口蹄疫病毒属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口蹄疫病毒有7血清型。人和动物感染以O型最常见。口蹄疫病毒属于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nm,最小颗粒直径为7~8nm。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  相似文献   

3.
1口蹄疫及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黏膜、唇、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溃烂。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可人畜共患,以在口腔粘膜、蹄部及乳房、鼻盘等处发生水泡和烂斑为其临床特征。猪是该病的最易感动物之一,人们俗称它为“烂蹄”猪,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现将笔者多年来在猪场生产实践中如何防控猪口蹄疫,供养猪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黏膜、唇、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溃烂。1病原口蹄疫病毒有7种血清型,对动物威胁最大的时O型,口蹄疫病毒为高度可变异病毒,在流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特别是易感动物免疫状态的影响,容易发生某些变异。  相似文献   

6.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以口腔粘膜、蹄部、乳腺等处形成水疱和烂斑。我国经过多年的口蹄疫防制工作,采取免疫与扑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口蹄疫流行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据报道,在海南、辽宁、吉林永吉、胶东半岛已经建立了无口蹄疫区,为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但是,该病在世界各国广泛流行,引起该病的病原体分布广泛,尤其是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口蹄疫疫情依然存在,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口蹄疫防控体系,如境  相似文献   

7.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成年动物多取良性经过,幼龄动物多因心肌受损而死亡率较高。我国民间俗称本病为"口疮"、"蹄癀"。1病原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分为7个血清型,即A,O,C,南非1、2、3型及亚洲I型。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现象,但各型在发病临诊症状方面的表现却没有什么不同。每一个血清型又包含若干个亚型,同型各个亚型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黄,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牛羊等偶蹄牲畜的一种急性发热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等处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该病死亡率不高,但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和涉及的牲畜种类多,如防治不力,常引起大规模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的病原具有多型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常给诊断和防治造成困难,以致较难控制和彻底扑灭。积极主动采取有力措施防治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有些猪场散发"烂蹄病"。"烂蹄病"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该病以口腔、蹄部和乳房发生水疱和烂斑  相似文献   

10.
正牛口蹄疫又称"蹄癀"或"口疮",是由牛口蹄疫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致病率高、发病迅速的特点。该病不仅会对养牛效益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对养牛行业造成严重打击。因此,养殖人员必须对该病加强重视,采取科学可行的防控方法。1病原特点牛口蹄疫病毒是引发牛口蹄疫疾病的病原,该病毒隶属于微RNA病毒科,是当前已知病毒中最细小的一类。由于该病毒属于微RNA病毒,所以具有变异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Foot-and-mo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病动物的口、蹄、乳头等部位出现水疱为特征,主要危害猪、牛、羊等。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复杂能形成大范围流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的第一位。1病原学特点口蹄疫病毒型多易变异。有7个血清型,即O  相似文献   

12.
<正>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口蹄疫病毒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常在短时间内造成较大规模流行,给养殖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口腔、蹄部、乳房周围发生水泡和溃疡为其特征。口蹄疫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最易发生的季节是冬季,口蹄疫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是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该病一经发生,往往会导致大范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疫病,其特征是在口、舌、唇、鼻、蹄、乳房等发生水泡,并溃痒形成烂斑。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流行区域广,能造成巨大的政治、经济损失。FMD病毒归类为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  相似文献   

14.
牛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病原是口蹄疫病毒,但是此病为人畜共患病,不仅对养牛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患病牛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出现水泡.该病具有流行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发病急等特点.该病毒除感染牛以外,同样可感染猪、羊、骆驼等动物,严重影响养牛业的正常...  相似文献   

15.
在我县动物防疫过程中,有一些单位或个人,在猪口、蹄部出现病变时,就以为猪患了口蹄疫病(即W病),岂不知另外一些疾病也与口蹄疫在症状上存在相似之处。现就与猪口蹄疫病症类似的水疱、水疱性口炎作一简单比较。"一、猪口蹄疫"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猪类主要集中在蹄冠、趾  相似文献   

16.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 Discasc,FMD)是由小 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的口蹄疫病毒( FMDV)引起的一种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口腔粘膜、舌面、唇、鼻镜、蹄叉、乳头等部位发生水疱,破溃形成烂斑,病畜蹄痛卧地,重者蹄壳边缘溃裂或脱壳.口蹄疫的大规模流行,会给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并波及到市场上肉、奶的供应以及皮、毛、肉、奶为原料的轻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因此,该病被国际兽疫局( OIE)列为 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现将 FMD的诊断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一、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是患病动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处皮肤发生水泡、溃疡或烂斑。该病传播快、发病率高、传播途径广、病原复杂多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传染病之首。1.流行特点。患病动物及带毒动物是本病最主要传染源,病初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口蹄疫临床症状和发病及流行特点口蹄疫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传播无国界,可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有严重影响,故称为"政治经济病"。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偶蹄动物为主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患病畜口腔黏膜、舌面、鼻镜、蹄叉、蹄冠部及乳头形成水泡和溃疡烂斑。2010年4月,日本暴发O型口蹄疫,扑杀29万头  相似文献   

19.
<正>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类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传播途径多、速度快,流行范围广,发病急,危害大,曾在世界范围内多次暴发流行,其临床特征以口腔黏膜、乳房和蹄部等处出现水泡和溃烂为主,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规定其为一类动物疫病[1]。口蹄疫病毒可感染105种动物,其中最易感的是牛,其次是猪、绵羊、山羊、骆驼等家养和野生动  相似文献   

20.
口蹄疫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特征是在蹄冠、趾间和蹄踵皮肤发生水疱和烂斑,在口腔黏膜和鼻盘发生水疱。该病为A类传染病,病原为口蹄疫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无囊膜,对酸敏感。有7个血清型,彼此之间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