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猪的活体与屠宰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活体与屠宰测定是对猪生产性能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揭示和探索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湖北白猪、中国大白猪、杜洛克和长白猪多年的测定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为选种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地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加速遗传改良效果,也为种猪的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瘦肉猪专门化父系杜洛克猪0-3世代后备公、母猪共397头进行了生长发育性能测定。后备公、母猪生长发育良好,后期(4-6月龄)生长更快,三世代后备公母猪6月龄一重分别为89.8和85.4千克,体长为116和112厘米,胸围101和98厘米,全高58和57厘米,活体背膘1.88和1.96厘米,后备公母猛进-6月龄日增重分别为620和588克,耗料指数3.15和3.01。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舍饲状态下长白猪和民猪体重和组织器官等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屠宰测定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在8月龄前体重与月龄呈明显的线性相关,生长曲线符合生物生长规律,绝对生长曲线呈钟状对称正态分布,相对生长曲线随月龄下降。对各阶段内脏器官的测定结果表明,胃和大肠的生长强度始终大于体重的生长,肝、肺、肾和小肠的生长强度小于体重的生长。对2种猪生长发育的测定表明,在2.4-4.0月龄阶段,是体重和各组织器官生长发育较强烈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河北省种畜禽质量监测站2014—2015年的种猪性能测定数据包括30~100 kg平均日增重、3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日龄、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100 kg体重眼肌面积、饲料转化率和抗体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大白和长白品种30 kg体重日龄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杜洛克品种100 kg体重眼肌面积和测定期饲料转化率冬春季明显大于夏秋季(P<0.05),不同品种种猪生长性能存在差异,如达30 kg体重日龄杜洛克明显高于大白和长白,校正达100 kg体重眼肌面积杜洛克猪>大白种猪>长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种猪、长白猪差异显著(P<0.05),测定期饲料转化率,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且杜洛克猪与大白猪差异显著(P<0.05)。猪群免疫合格率与死淘率呈负相关等关系,即总体免疫合格率较高的猪群,死淘率也相应较低。  相似文献   

5.
全自动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是利用电子耳牌的识别技术,从群体中识别出个体,系统在完全不干扰测定猪正常生活的方式下,通过个体测定秤记录该测定猪采食时的体重值,通过料槽秤记录该测定猪的采食量,以获取日增重和饲料报酬的原始数据;再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输出生产性能信息.这些信息可直接用于生产实际,如种猪选择或选育,了解新品种,新品系的生长性能,猪的营养需要研究,饲料配方的筛选或用于计算猪生长发育曲线.  相似文献   

6.
(上接2012年第7期125页)6杂种猪的生长发育测定1997我们对剑白香猪作正、反交试验,其F1代作生长发育测定结果,用其判断剑白香猪基因型。结果见表1。由表1说明:杂种猪2~6月龄体重、体尺均大于纯种剑白香猪,而小于大约克猪,虽表现了杂种优势,但杂种猪的体尺、体重小于大约克同龄猪的体尺体重,说明杂种猪受矮小型基因影响而控制其体型增大,进一步说明剑白香猪是小型猪。正交F1代的平均体重、体尺均大于反交,因大约克母猪的体型大,哺乳期储备的营养多,可能与母体效应有关;反交杂种猪的体尺、体重偏向剑白香猪。反交后,不同月龄杂种猪体尺变化趋向于剑白香猪纯繁后代的体尺参数,这些参数与从江香猪相近,更说明剑白香猪是小型猪。  相似文献   

7.
选用新嘉系猪0-5世代的育种材料,利用GM(1,1)模型对6月龄体重,活体膘厚、臀腿围、体长指数和瘦肉率等性状的选育效果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至6世代时,各主要经济性状值都将达到或超过原定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生产条件下种猪性能测定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一个较大的商品猪场 ,往往需要建立自己的杂交亲本群 ,除了满足本场商品猪生产外 ,还希望向社会提供部分种猪。在这种情况下 ,种猪生产和肥猪生产并存 ,且由于生产工厂化 ,很难分开饲养管理。因此 ,需要探讨一套既切实可靠又简便易行的性能测定方法。1将种猪性能测定分为两个阶段1 1二月龄至四月龄在生产群中进行 ,从保育舍出来的猪和商品猪一样也转到肥育舍 ,应该注意的是 ,按品种分栏饲养 ,饲养标准符合品种要求 ,纯种猪所处的栏舍条件相同。此阶段的任务 ,就是让被测定的纯种猪与商品猪处于生产条件下且彼此相似的环境条件中观察…  相似文献   

9.
李爽  郭峰  王晓凤  郑美丽  陈少康 《猪业科学》2021,38(10):112-114
为掌握北京市种猪生产性能水平,文章对2015—2020年北京市种猪集中收测结果,包括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30~100 kg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结合种猪生产企业现状,对集中测定的重要性进行探讨与展望,以期为指导种猪选育,开展联合育种工作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我场顺利通过农业部国家级重点种畜场的复评验收,为了不断提高种猪质量,对原有的猪群认真清理,严格淘汰生产性能差的种猪,并在原有大约克种猪群内引入新血缘,同时开展种猪性能测定(BLUP法)及《遗传缺陷监控》,经过近四年的生产性能观察,与未引血前(1999年前)的生产性能比较,种猪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日增重、胴体瘦肉率分别提高了99g、3.5%,达100kg体重日龄、活体背膘厚分别降低了8d、4mm。  相似文献   

11.
选用新嘉系猪0—5世代的育种材料,利用GM(1,l)模型对6月龄体重、活体膘厚、臀腿围、体长指数和瘦肉率等性状的选育效果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至6世代时,各主要经济性状值都将达到或超过原定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2.
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是育种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是其他一切育种工作的基础,也是后备猪选留的重要参考指标.以Aloka-SSD-500兽用B超仪为例,介绍了猪活体背膘厚及眼肌面积的B超测定技术,以期为种猪选育及性能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猪的生长发育与生产性能有直接关系,特别与肥育性能关系更为密切。一般生长发育快的猪,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大,饲料报酬高。因此,生长发育是选择种猪不可忽视的性状。尤其在早期选种,在生产性能还未表现时生长发育性状就成为选种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为猪种普查及发育鉴定打下基础。猪选种时依据生产性能、生长发育和体形外貌等三个方面性状进行选择,生产性能是最重的经济性状,其中膘厚是主要经济性状之一,与瘦肉率呈负  相似文献   

14.
为测定五指山猪的生长发育性能,选取1月龄五指山猪30头,按照体重接近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饲喂精粗比为1:3的饲料,试验期30个月。结果表明,五指山猪6月龄体重仅8.41kg,30月龄体重为24.88kg,生长速度和体尺指标明显低于我国的其它小型猪种,也明显低于异地保种的测定结果。分析认为五指山猪达到体成熟的时间应在24月龄以上。  相似文献   

15.
猪的生长发育与生产性能有直接关系,特别与肥育性能关系更为密切。一般生长发育快的猪,肥育期平均日增重大,饲料报酬高。因此,生长发育是选择种猪不可忽视的性状。尤其在早期选种,在生产性能还未表现时生长发育性状就成为选种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为猪种普查及发育鉴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所用材料来源于湖北省原种猪场2001年3月-2005年10月份期间的共351窝美系大白后备母猪的测定、配种、繁殖材料。以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分成4组,观察其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对其首胎繁殖性能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在种猪体况正常的情况下,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对首胎窝均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校正21日龄窝重、断奶窝重、首胎断奶后的发情间隔等繁殖力性状差异不显著(P〉O.05),首胎母猪配种成功率与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无关。表明对于种猪背膘厚的选择不会带来种猪繁殖性能的下降。这与王爱国等(2002)报道的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与其瘦肉率直接相关,是种猪遗传育种和性能测定中的两项重要指标,也是全国种猪遗传评估规定的两个重要测定性状。要获得某些性状较高的遗传进展因素,就要对这些性状进行准确度量。传统测定方法是以屠宰测定同胞或后裔来估测种猪,屠宰损失大,测定耗时,存在误差。随着超声波技术的发展,猪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活体测定成为可能,许多国家都开始将超声波的活体测量结果作为判断依据,运用于猪胴体性状和某些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8.
粗毛型长毛兔配套系培育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续上期)2世代选育进展及结果2.1各世代生长发育测定2.1.1父系生长发育(见表3)一世代兔比零世代各阶段平均体重都有较大提高,尤其以40日龄、2月龄增长幅度最大,分别提高9.74%和8.49%,差异显著(P<0.05)。说明杂交一代生长高峰前移,表现了明显的杂种优势。二世代与一世代相比,生长高峰前移,各阶段体重也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三世代以后体重增幅明显减小,到四世代,2月龄、5月龄、8月龄、11月龄平均体重分别达到1781.59g、3724.02g、5109.01g、5344.26g,分别比零世…  相似文献   

19.
合作猪异地生长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异地饲养合作猪不同阶段体重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猪体重的增长与月龄呈线性生长模式,绝对生长曲线呈钟状对称分布,在3~4月龄达到最大值242.563 g;相对生长曲线随月龄呈下降趋势,符合生物生长机理,其生长发育表现出良好的异地适应性和生长潜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技术发展较快,湖北、广东、北京等地区都先后成立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站,同时国内一些较大的种猪企业都在不同程度开展种猪现场测定。现依据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对种猪生产性能现场测定技术加以整理,供广大养猪生产企业参考。1测定性状现场测定要测定哪些性状主要取决于该场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