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为材料,通过随机区组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对油茶优良无性系成林和幼林产果量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油茶成林对产果量最大的影响因子是施肥总量,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配比;较合理的施肥配比组合应为:施肥总量(200 kg·hm-2) 微量元素肥(Zn 10 g·株-1) 施肥频率(连续3年施肥) 施肥配比(5∶1∶5),增产幅度可达58.69%.油茶成林鲜果出籽率最大影响因子是微量元素肥、其次是施肥总量,施肥配比和施肥频率;而每500 g鲜果数最大影响因子是施肥配比、其次是微量元素肥、施肥频率和施肥总量等因子;油茶优良无性系新造幼林施肥也能明显提高油茶单株产果量,其中以间年施肥、每年施肥量为N∶P2O5∶K2O为2∶1∶2;平均单株产果量达1.16 kg,比对照增产136.4%.增施磷肥能明显促进油茶幼林早期挂果.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林鲜果出籽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5个赣州油系列无性系的果高、果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每500g鲜果个数、每500g鲜籽个数、单果重、鲜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籽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单株产果量、亩产油量、单株产油量、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等23个性状指标,依特征值大于1且性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以上,提出了4个反映油茶优良无性系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的主成分及其主成分函数式。通过计算各品种的重要主成分值,进而选择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品种。其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型相近似。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油茶无性系果实主要经济性状综合评选是可行的,为油茶优良品系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玉屏油茶良种果实性状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为中国油茶之乡。为了选育可在该县推广应用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对该县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内引进和收集的47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12个果实性状指标分别进行了变异程度、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县引进和选择的油茶优良无性系果实各经济性状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油茶干籽含油率介于17.22%~42.64%之间,平均值为34.5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果产量与干籽质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鲜果含油率与干籽含油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果皮厚度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12个数量性状归纳为4个主成分(即产量因子、果型因子、含油量因子和单果籽粒数因子),其累计贡献率为85.705%;依据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可选择果大、单果籽粒数多、含油率高和结实多的无性系作为油茶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4.
高亚油酸含量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选育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全国油茶优良无性系评选鉴定标准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油茶产量和油脂品质及其相关特征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油茶产量和品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油茶无性系间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具有差异性和遗传稳定性,产油量与鲜果含油率和种仁含油率成极显著正相关,与脂肪酸组分间无明显相关,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成极显著负相关,亚油酸与鲜出籽率和棕榈酸成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在茶油产量(750 kg·hm-2以上)和油脂品质(亚油酸含量8.5%以上)双重指标体系控制下,从60个油茶无性系中选育出赣石848,赣6,赣68,赣兴46,赣石834,赣71等6个高亚油酸油茶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产油量平均为1 063.1 kg·hm-2,油酸含量80.0%,亚油酸含量9.7%.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湘林系列14个品种在贵州天柱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湘林11、湘林78、湘林211三个优良品种嫁接成活率高、速生性强,4年平均冠幅产果达1.0kg以上,667m2产油达到55.46kg、55.08kg和45.77kg,高出参试品种平均产量的48.79%、47.77%和22.79%,其中,湘林11鲜出籽率50%、干出籽率25.9%、鲜果含油率7.66%、无病虫害;湘林78鲜出籽率40%、干出籽率27.2%、鲜果含油率9.48%、病虫害率2%;湘林211鲜出籽率49.2%、干出籽率31.1%、鲜果含油率8.86%、无病虫害。三个品种表现优良,达到油茶优良无性系标准,可以作为油茶良种在贵州黔东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红河州油茶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油茶优树选择的方法,从红河州境内现有的油茶林中初选优树120株、复选80株、决选12株。最后从决选出的12株中选出5株进行无性系测定,最终选育出油茶优良无性系5个,并于2010年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获得良种证书编号,可作为红河州重点发展的油茶良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出适于广东栽培的油茶良种,从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引进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2007年在广东连州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无性系平均单株结果量间的差异显著,各无性系单株结果量的重复力为0.595 1;初步选择出江15、桂A、101、桂3、江11、105这6个优良无性系,其平均单株结果量为74.33个,试验林平均单株结果量为56.26个,无性系选择遗传增益为19.11%;通过分析试验林的单株产量结构可知,结果量达一、二等的单株占参试所有无性系群体的比重不高,仅分别占4.8%、7.5%。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果实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油茶果实含油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影响差异很大,B-9、GA和乙烯利等3种生长调节剂对油茶鲜果含油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对照增22.4%、16.2%和11.2%,喷施生长调节剂后,还可使油茶鲜果含油量的快速积累提前到9月上旬;叶面喷施GA和B-9可以促进油茶种仁含油量提高42.6%和40.4%,比对照增18.0%和11.9%;喷施稀土和NAA对提高种仁含油率有反作用;油茶鲜果出籽率在8月中旬到10月下旬期间,呈现马鞍形增长的趋势,但喷施生长调节剂对其作用不明显;油茶果实后熟期以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茶果出油率和出干籽率提高有促进作用,喷施赤霉素加萘乙酸(GA NAA)和只喷施赤霉素(GA)的处理出油率最高达6.01%和5.95%,分别比对照增22.1%和20.9%.  相似文献   

9.
在江西油茶的主要产区开展赣无系列油茶及农家品种高含油率品系资源的评价与筛选。初步拟定出高含油率品系评价与选优的标准,于2014-2016年经初选、复选与决选,并结合抗性表现,最终选出6个含油率高的优良无性系单株,其鲜果单重8.51-14.39g,株产鲜果4.892-7.626kg,其种仁含油率油为50.37%-57.55%,均达到GB/T 28991-2012标准。该研究可为油茶赣无高含油率无性系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油茶优良杂交组合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油茶优树无性系的基础上开展杂交选择育种.通过杂交子代和亲本无性系的对比试验,在参试的41个全同胞子代中选育出XLH13等5个优良杂交组合;平均每公顷产油450.76~600.65kg,比对照增产30.0%~100.8%.对各优良杂交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研究发现:优良杂交组合在不同的经济性状上分别相对其亲本无性系来说,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杂种优势;油茶优良杂交组合子代间存在分化现象,通过集团选择后再在优良杂交组合中选育优良单株应能获得更高的增益;入选群体与参试的同类群体间,在树体冠幅上差异不大,但产果量却比参试平均值高22%以上;入选群体的平均单株产果量和平均冠幅大小排序:系间杂交子代〉半同胞家系子代〉亲本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油茶芽苗根嫁接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油茶主根直、粗、长、愈合力强的特点,采用芽苗根作砧木,进行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根嫁接育苗。通过58的对比试验,掌握了油茶芽苗根分段嫁接技术,对提高油茶优良无性系嫁接繁殖系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省龙岩市油茶优树筛选的基础上,对筛选出的10个优树无性系和现有引种的9个油茶品种进行遗传测定。结果表明:5年生油茶无性系测定林的树高平均值为1.77 m,地径平均值为5.05 cm,冠幅平均值为1.50 m,且不同油茶无性系对这3个生长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单株产果量平均值为5.8 kg,鲜出籽率平均值为42.6%,干出籽率平均值为27.8%,种子含油率平均值为45.9%,果实炭疽病平均发病率为2.0%。其中红山1号、河田2号、上杭1号、武平2号、新罗2号和漳平2号等6个无性系表现优良,5年生的重要经济性状指标均超过入选标准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选育闽西油茶良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油茶是云南省重要的食用木本油料,为开发和利用金平油茶种质资源,推进发展油茶产业,促进金平边疆山区林农增收致富,对其开展了全面的野外调查和种实样本测定分析。经调查和实验室测定评选,从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的沙依坡乡、大寨乡和铜厂乡3个乡镇现有的油茶林中,选出金平本地油茶单株74株,通过测定油茶鲜果含水率、含油率,干仁含油率和平均单果鲜重,初选出优良单株共26株,平均单果鲜重不低于15g;鲜果含水率最低23.85%、最高53.34%,鲜果含油率最高7.88%、最低2.58%;干仁含油率最大值39.14%、最小值25.30%。  相似文献   

14.
油茶优良无性系ISSR分子鉴别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ISSR分子标记,以1个普通油茶实生苗作为对照,对我国南方10个油茶优良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从99条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较高的16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13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为114个,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4.44%.基因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GD)为0.419,其中优良无性系与对照之间的GD值相对较大,平均为0.58.聚类结果表明,油茶优良无性系与普通油茶实生苗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同时也较准确地进行了各优良无性系的分子鉴别,为油茶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嫁接换种改造油茶低产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造成油茶低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品种类型混杂、良莠不齐是主要原因之一。据1977年油茶良种普查统计,70%的产量来自30%的植株,而70%的植株,只有30%的产量,可见低产劣株所占比例相当大。为此,我们于1983年在油茶无性系鉴定的基础上,选出14个具有一定遗传增益的优良无性系,在丽水市南山林区进行了嫁接换种试验和无性系区域试验,试图通过嫁接换种,改变油茶低产面貌,提高油茶单产;筛选出适合于丽水地区的油茶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6.
气候指标对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我国油茶主产区年度油茶鲜果含油率的预测和相关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湖南省相关地市选取油茶样地40块,分别收集各样地2009—2017年的气象资料,采集124个油茶鲜果样本的含油率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湖南气候指标对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气候指标与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关系密切,气候指标影响油茶鲜果含油率的最重要时间段是油茶果实膨大高峰期,其次是油脂转化和积累高峰期;2)影响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关键气候指标分别是年极端最高气温、果实膨大高峰期间日最高气温≥37 ℃的天数、年日最高气温≥37 ℃的天数,这3个气候指标与鲜果含油率均呈负相关,当此3个气候指标值分别大于39.7 ℃、11 d、18 d时,油茶鲜果含油率低于5.7%的概率分别为85.2%、77.4%、74.4%;3)构建的关键气候指标与油茶鲜果含油率的数学模型,其拟合平均绝对误差为1.27%,具有很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7.
软枝油茶引种栽培与优良单株选择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泸县地区筛选的软枝油茶优良林分的生长性状、适应性及经济性状进行了跟踪观测,以期筛选出适应当地生产的软枝油茶优良单株.软枝油茶在泸县地区适生,并表现出生长快、早花早实等特点.软枝油茶实生林分存在较大差异,折算后单株鲜果产量和鲜出籽率最高可达6.90kg和42.14%,表明软枝油茶具有较大的改良价值.以单株鲜果产量、单位面积鲜果产量、鲜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为指标,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计算,初步筛选出了4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8.
油茶引种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湖南常德地区生长的油茶优良新品种,2008~2012连续5年在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对引进的12个油茶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对这12个油茶品种的营养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湘林22号油茶生长迅速,成形快,产量高,鲜果出籽率43.30%,鲜果含油率7.64%,抗病,作为主栽品种,适宜在湖南常德地区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9.
GLS系列油茶优良无性系是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通过多年系统选择产生的优良品种。为了加快GLS高产油茶的繁殖速度,结合实践总结出采用GLS油茶枝条作接穗,利用芽苗砧嫁接技术进行育苗,培育出优质的GLS油茶优良无性系苗。  相似文献   

20.
油茶无性系早实丰产配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系统总结了确保大批量繁殖油茶嫁接苗的配套技术,提出了大面积营造油茶无性系林分提高成活率的四个关键,明确了确保油茶无性系林分早实丰产的六项措施。同时,应用林木无性系育种的原理,结合营造早实丰产林,评选出了八个优良无性系。试验证明,一般条件下,油茶优良无性系林分的亩产油量可以稳定在14.0 kg以上;加强管理,可以使亩产油量稳定在25.0~40.0kg。该项系列配套技术已经开始在我国各主要油茶产区推广,造林总面积已达5 000余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