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建立芪参口服液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口服液中的黄芪、白术和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对党参进行鉴别。结果显示,薄层色谱中各样品特征性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样品溶液中检测出党参炔苷的特征性色谱峰,而在阴性样品溶液中没有出现。说明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的专属性强,可用于该口服液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
代文洁  孙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8944-8945,8947
[目的]建立芜菁子中黄酮类成分的TLC鉴别方法和采用薄层色谱分离和生物活性检测相结合的薄层色谱-自显影技术,初步筛选芜菁子药材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以槲皮素和山奈酚为对照品,采用3种薄层展开系统,选出最佳薄层展开系统;喷以二苯代苦味肼自由基(DPPH)溶剂(1ml含0.08 mg的甲醇溶液)显色,筛选抗氧化活性.[结果]芜菁子中黄酮类物质的TLC鉴别的最佳展开系统为甲苯-乙酸乙酯-甲酸(22∶ 14∶ 1.2);TLC-生物自显影抗氧化活性筛选中,黄酮类成分的薄层板呈紫色背景白色斑点.[结论]芜菁子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TLC鉴别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芜菁子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芜菁子药材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野菊花的鉴别方法。[方法]选择野菊花、蒙花苷为双重对照药材,制备药材溶液,比较不同吸附剂、展开系统,显色方法和显色与检识条件的效果。[结果]聚酰胺薄膜色谱斑点集中清晰,提供的信息更为丰富。展开系统乙酸乙酯-丁酮-氯仿-甲酸-水(15∶15∶6∶4∶1)的效果较好。三氯化铝试液喷雾显色所得TLC色谱的斑点色泽很不均匀,三氯化铝水溶液浸板显色,板面及斑点色泽均匀。三氯化铝显色、UV光下检识的效果明显优于三氯化铁显色、日光下检识的效果。UV365 nm和对TLC色谱的检识效果显著优于UV254 nm的检识效果。[结论]建立了以野菊花和蒙花苷双重对照的TLC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定黄樟叶质量标准中的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方法]通过显微鉴别,对黄樟叶横切面及其粉末进行观察,鉴别其组织或结构特征等。对照药材法进行薄层鉴别,并进行方法验证。[结果]显微镜所见细胞壁、叶肉栅栏组织、主脉维管束、薄壁细胞和油细胞。薄层色谱的展开条件为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酸(5∶2∶0.5),点样量为5μL,置于365 nm处检视。此薄层条件各斑点清晰,分离效果理想,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结论]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均可列入黄樟叶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显色条件,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分别对复方制剂中大黄、黄芪、苏木、柴胡进行分析鉴别,以期建立复方中药制剂中大黄、黄芪、苏木、柴胡等四种药材的鉴别方法。结果显示,四种药材荧光斑点均显示与对照品相同,因此,利用TLC法进行鉴别,方法简单可行,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瘟败毒颗粒中赤芍、栀子、玄参三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分别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30∶5∶10∶0. 2),乙酸乙酯-丙酮-水(5∶5∶0. 6),三氯甲烷-甲醇-水(4∶1∶0. 1)为赤芍、栀子、玄参的展开剂,硅胶板上展开,所得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特征明显,阴性对照未见干扰。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清瘟败毒颗粒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清肺颗粒中桔梗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桔梗为对照药材,采用TLC法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供试品色谱中,检出与桔梗对照药材相同颜色的斑点,缺桔梗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清肺颗粒中桔梗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8.
钟文  黎露清  叶敏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5):136-139
以人参、红花为对照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延胡索乙素含量,建立参红祛瘀散结颗粒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人参对照药材和红花对照药材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延胡索乙素在7.174~35.940μg/mL(r=0.999 89)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良好,说明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参红祛瘀散结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绿豆药材的地方标准,采用经验、显微鉴别法对该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描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相关方法,对绿豆中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牡荆苷为对照,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以牡荆苷为对照,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5μm,4.6 mm×250.0 mm)色谱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0 nm下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绿豆中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该药材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水分为9.91%~12.57%,总灰分为2.51%~3.22%,酸不溶性灰分为0.03%~0.11%,牡荆苷含量为0.127%~0.248%。上述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绿豆药材的地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绿豆药材的地方标准。方法 采用经验、显微鉴别法对该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描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相关方法,对绿豆中水分、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测定;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牡荆苷为对照,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以牡荆苷为对照,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 5 μm,4.6 mm*250 mm色谱柱,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0 nm下进行定量分析,建立绿豆中牡荆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 该药材性状、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方法具有较强的专属性,水分为9.91% ~ 12.57%,总灰分为2.51% ~ 3.22%,酸不溶性灰分为0.03% ~ 0.11%,牡荆苷为0.127% ~ 0.248%。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建立的标准具有很好的专属性和准确性,可以作为绿豆药材的地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