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来,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农业补贴政策的拉动下,我国粮食烘干机市场逐渐升温,各地烘干机企业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品、品牌层出不穷,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年产粮食约为5亿吨。粮食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因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就高达5%左右。我国每年因霉变造成的粮食产后  相似文献   

2.
正1谷物机械化干燥的意义中国13亿多人口,吃饭是头等大事。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与粮食消费国家,2013年粮食生产抽样测算总产量超6亿吨。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手段和方式,使我国粮食在收割、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环节中每年的损失高达15%,其中因天气原因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据报道,山东省每年因自然晾晒致粮食虫害、鼠害、霉变、发芽等,造成粮食损失达225万吨。全国按现年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3.
平阳县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受夏季暖湿气流活动的影响,每年七八月份水稻收获期经常遭遇连续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长期以来,平阳县粮食干燥采用传统的晾晒干燥法,但受场地等因素限制,农民经常在庭院或公路上晒粮,这种干燥方式存在因干燥不及时而发芽、霉变而造成损失等问题。据粮食部门统计,平阳县每年因粮食霉变、翻晒抛撒等原因损失在10%左右,最高年份可达15%,加之粮食品质降低,损失更大。因此,要降低粮食收获后损失,提高粮食品质,就必须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装备与技术。为此,本文在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6亿多吨。但每年因干燥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造成的粮食霉变、发芽等损失高达5%左右。因此,粮食烘干机械化是我国粮食实现全程机械化、保障粮食安全和减少粮食损失的重要手段,是保障粮食安全"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粮食烘干市场现状从市场对粮食烘干机的使用情况看,干燥技术有气流干燥、流化床干燥、红外干燥等,对于一些较新型的干燥技术如冲击干燥、对撞流干燥、过热干燥、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国家之一,年总产粮食约5亿t。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率高达15%。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率的粮食高达5%,若按年产5亿t粮食计算,相当于2 500万t粮食。若每人每天食用0.5 kg粮食,可供6.8万人一年的用量。近年来,宜兴市每逢夏收秋收期间经常阴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国家,年总产粮食约5亿吨.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5%,其中,每年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相当于2500万吨粮食.因此发展粮食干燥机械化技术,使到手的粮食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从这一意义上说,粮食干燥的现代化也是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粮食总产量5亿t以上。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藏、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而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若按年产5亿t粮食计算,损失高达2500万t,数字十分惊人。  相似文献   

8.
谷物低温干燥机粮食作物干燥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干燥技术是农业储藏与保鲜加工重要技术之一。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每年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若按年产5亿t粮食计算,相当于损失2 500万t粮食。由此可见粮食作物干燥技术在农  相似文献   

9.
谷物干燥机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了国内外谷物机干燥机的研究与发展过程、发展现状与新技术的应用;分析了干燥机械的需求及应用前景。谷物干燥是谷物收获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干燥设备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场院晾粮食干燥方法,受气候影响大、易造成发芽霉变。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国每年由于干燥不及时造成霉变损失的谷物达数十亿千克,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3%,在霉雨季节较长的南主省份,秕年粮食霉烂损失高达10%左右,可见谷物干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干燥普遍依赖于天然晾晒,这种传统干燥方式受到气候和场地的很大制约,在夏季收麦期间经常遭遇到阴雨天,秋季收稻期间阳光不足,气温偏低,都不利于自然晾晒粮食作业,每年因来不及干燥,而造成粮食霉变的损失约3% ̄4%。全国达1000万t左右。应用联合收获机收获稻  相似文献   

11.
<正>5月8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其中将农机装备列为大力推动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方案指出,我国将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我国粮食年产量约6亿吨,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左右,与全世界每年粮食霉变损失3%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同时,我国也是一个粮食损耗大国。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原因,谷物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这个数字是惊人的,如何把收到手的谷物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从这一意义上说,谷物干燥的机械化比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3.
1 稻麦烘干机械化的优势11 保证粮食生产的丰产丰收目前,人工干燥谷物受天气、场地等自然因素的制约较多,生产效率低,损失浪费大。据统计,目前晒场干燥谷物的损失率一般都在2%~3%,零星农户甚至高达5%。种植规模在2hm2左右的农户,每季因人工晒粮的损失就达400~500kg,价值500元左右。而一旦在收获期间遭遇连续阴雨,极易造成粮食的霉变损坏,轻则降低品级、重则无法食用。据了解,在目前农户出售的稻谷中,能够得到及时干燥的不足20%,而大量的稻谷,因天气、场地等因素影响而得不到及时干燥,造成稻谷品级质量降低,商品率下降。以我县而言,…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据统计,我国谷物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5%,远远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标准。其中因气候潮湿,湿谷来不及晒干或未达到安全水分造成霉变、发芽等损失的粮食高达5%[1]。谷物机械化干燥技术推广应用重要性凸现。江苏省《2016年全省农机化工作要点》里提出:各地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加快推进粮食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发挥农机购置补贴  相似文献   

15.
主编漫谈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几年,全国粮食总产稳定在5亿吨以上。据统计,我国粮食收获后在脱粒、晾晒、贮存、运输、加工、消费等过程中的损失高达18%左右,远远超过了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5%的标准。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谷  相似文献   

16.
稻谷保质循环干燥机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物干燥是谷物收获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干燥设备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场院晾晒粮食干燥方法受气候影响大,易造成谷物发芽和莓变。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国每年由于干燥不及时造成霉变损失的保物达5亿kg之多,约占全国每年粮食总产量的1.5%-3%。在南方霉雨季节较长的省份,每年粮食霉烂损失高达10%左右,可见谷物干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使水稻机械化收获顺利进行,保证收获后的水稻能够安全存贮,哈尔滨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了稻谷保质循环的干燥设备。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不断加快,粮食种植大户越来越多,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因干燥及仓储问题造成的粮食损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据测算,每年因干燥不及时、储存方式不当等因素,造成粮食损失约占总产的7%左右,数量相当惊人。大力推广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1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起步晚、应用少,大力推广这项技术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谷物干燥机械推广难的原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双季稻产区早稻收获期在七月上、中旬,正值降水较多时期,收获后的谷物含水率往往高达24%~35%,造成大量的谷物因来不及干燥而霉变发芽,损失很大,高水分粮食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发展谷物机械化干燥,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损失,确保粮食丰产丰收,已是粮食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农民在收获后一般采取传统的自然晾晒方式,粮食不能很快得到干燥保存,发芽霉烂现象比较严重。正常年份粮食收获后的霉变损失占10%左右,灾害年甚至高达15%。粮食机械烘干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粮食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洞庭湖区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必然性1.  相似文献   

20.
<正>粮食烘干是粮食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县是农业大县,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约13万hm2,其中稻麦播种面积总计约8万hm~2,年总产粮食约60万t。由于地处长江中下游、气候潮湿,和县每年因霉变、发芽,晾晒不达标等原因粮损高达2.4万t,损失惊人!因此,大力发展粮食机械化干燥技术,降低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