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965-2014年冀西北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冀西北气候变化及其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以张家口地区为例,利用全地区1965-2014年逐年年平均气温、降水气象资料,应用线性趋势分析、5a滑动平均以及Thornth waite Memorial气候生产力模型等对当地50a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50a张家口地区变暖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呈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温的趋势;(2)降水量呈缓慢下降趋势,全区分布极不均匀,坝下多、坝上少,在东西方向出现由中心向四周依次递增的趋势;(3)气候生产力呈现弱上升趋势,降水量为气候生产力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未来气候变化"暖湿型"气候对农业生产增加最有利,而"冷干型"气候对农业生产增加最不利。农业生产应以粮为本,利用控制气候因子等新技术发展错季蔬菜生产,特别是坝上地区,其气候生产率较低,较适宜发展蔬菜产业,可以提高气候生产率,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肥东县近50年气温、降水、日照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拟合法和偏值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间,肥东县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28℃/10a;日照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102.9h/10a;降水量波动起伏,总体趋势平稳,进而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措施。  相似文献   

3.
娄雪冬  康冰  胡理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609-7613,7648
[目的]研究秦岭西部地区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根据秦岭西部17个气象站1967~2007年间观测数据,分析了秦岭西部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过去41年间,秦岭西部的平均气温增幅为0.30℃/10a(P0.000 1);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增温速率最大(0.42℃/10a)。年平均月极端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显著(0.31℃/10a,P0.05),冬季平均月极端最高气温上升最快(0.54℃/10a,P0.05);年平均月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0.36℃/10a,P0.05),夏季平均月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最快(0.45℃/10a,P0.005)。41年间平均年降水量为802 mm,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春季降水量显著下降(-13.68 mm/10a,P0.05);年日照时数和年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 864 h;年蒸发量呈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从地域差异上看,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都呈现由南部向北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则呈现由南部向北部地区递增的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秦岭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统计方法对海南省万宁市兴隆旅游经济区近50年(1961~2010年)降水量、气温和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进行趋势分析和突变分析.结果表明:兴隆地区年平均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变化倾向率约0.288℃/(10 a);年降水量变化整体变化呈下降趋势,但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年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整体上表现出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052%/(10 a);兴隆地区年平均气温的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呈现升高趋势,到1990年左右发生了突变,但年降水量、相对湿度未发现突变点.综上所述,兴隆地区近5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与全国范围基本一致,增温幅度略高于全岛水平;而降水量变化趋势与海南岛相反,呈现出微弱的线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根据黑龙江省巴彦县1960—2009年间的逐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当地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巴彦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以0.2℃/10 a的幅度上升,其中以冬季增温最为明显,春、秋季增温次之,而夏季的变化趋势则不明显;降水量的年变化略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大小存在波动变化,有一个3~5年的变化周期,近10年的平均降水量比近50年的平均降水量减少34.1 mm。  相似文献   

6.
吴建梅  孙金森  陈林祥  马英洁  徐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41-11342,11379
[目的]分析1961~2010年山东诸城市气候变化特征。[方法]选用诸城市1961~2010年的气温与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其年、季变化特征。[结果]诸城市近50年平均气温以0.383℃/10a的速度上升,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增温幅度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近50年平均降水量以18.7 mm/10a的速度下降,春季、冬季略呈上升趋势,夏季、秋季呈下降趋势,且夏季下降最为明显,以20.9 mm/10a递减。近50年气温异常低温仅出现1年,异常高温出现了7年,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近50年未出现降水异常偏少年份,降水异常偏多年份为6年,年总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为不均。[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气温和降水预报准确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用湖南省沅江市1981—2016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方法分析该市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6年平均气温为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34℃/10 a。四季年平均气温变化起伏波动较大,均呈上升趋势,春、夏、秋、冬季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0.277、0.418、0.44℃/10 a。沅江市年平均降水量1 346 mm,整体呈增加趋势,每年约增加0.518 mm。日照时间存在波动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112.39 h/10 a。气候变化的不断变暖,会增加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概率,同时对农业生产、人们的身体健康、旅游活动、电力供应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防御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8.
利用陇西县气象站1957—2017年气温和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0.270℃/10 a;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最为明显,上升幅度为0.312℃/10 a;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气温呈缓慢下降趋势,80年代后期开始,气温逐渐回升,在1997年发生了一次明显增暖的突变。近61年来渭河上游陇西段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9.535 mm/10 a;其中夏、秋两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春、冬两季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小;降水量在近61年来没有出现明显的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鄢陵县1965-2014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鄢陵县年平均气温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气温升高明显;年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无明显变化;春季、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年积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年总降水量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四季降水量均有上升趋势,夏季最为明显,且对全年降水影响显著。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夏季、秋季、冬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均较大,以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该文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鞍山市春季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琦  吴艳青  朱宇  马秀红  崔莉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599-1600,1633
利用气温距平、线性倾向、滑动平均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鞍山市1951~2005年鞍山观测站的气温、降水量、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透雨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鞍山市近55a春季气候变化特点为气温、降水呈现上升,且春季降水存在19~20、5和3 a的主要变化周期、日照略减少的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升温幅度高于平均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变小;透雨偏晚及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治多县1981-2018年近气温、降水量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近30年治多县气候变化特征:年平均气温-0.8℃,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615℃/10a,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11℃/10a、0.909℃/10a,以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最显著;年平均降水量419mm,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185mm/10a。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对农牧业生产有利,但同时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趋利避害做好气候变化应对。  相似文献   

12.
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永晴  李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02-9904
[目的]研究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7年环湖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年、季、年代变化。[结果]近47年来,环湖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30℃/10 a的倾向率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比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显著;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67 mm/10 a,春、秋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明显,而夏、冬季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年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79 h/10 a,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最明显,冬季次之,春、秋季节增加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环湖地区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73至2022年广昌县域气温、降水量以及日照时数地面气象观测数据,通过线性气候倾向率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以及滑动T检验分析方法,对过去50年广昌县域气候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广昌县域年际平均气温呈显著性上升趋势,上升率为0.28℃/10a,且2001年为突变年;年际累计降水量呈非显著性下降趋势,下降率为-1.56mm/10a;年际总日照时数呈非显著性下降趋势,下降率为-35.49h/10a;因此今后赣中地区应注意加强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防御。  相似文献   

14.
对隆化县近50年气温、降水、日照、无霜期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拟合法和偏值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间,隆化县气温呈上升趋势,变化率为0.24℃/10年;降水量波动起伏,总体趋势平稳;日照呈下降趋势,变化率为87h/10年;无霜期波动起伏,但呈逐步增长趋势。通过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趋利避害,对当地农业生产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50年锡林郭勒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锡林郭勒盟地区12个中心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多项式倾斜率等方法,分析了近50a来本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主要分析了气温、降水量与干旱、洪涝的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近50a来,锡林郭勒盟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气温增温率为0.45℃/10a。以冬季最低气温升温最显著,平均增温率为0.65℃/10a,大于冬季平均气温增温率(0.53℃/10a)。年平均气温波峰、波谷上升趋势明显,波峰有9a-14a周期,波谷有7a-16a周期。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降水量最丰沛,进入21世纪以来,降水量明显减少,为各年代最低值。春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冬、秋季降水变化不明显。干旱、局地洪涝出现的概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新疆伊犁河谷地区50a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伊犁河谷地区10个气象代表站点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及t检验法分析了该地区近50 a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伊犁河谷除夏季平均最高气温与年平均最高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外,年平均气温、其他各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上升的幅度远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幅度,其中,冬季增幅最大,为0.59℃/10 a,秋季次之;暖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后,且近10 a是50 a中最暖的时期,冷温年多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平均气温异常年份为:1969年为异常偏冷年,2010年为异常偏暖年;50 a全年降水量变化呈增湿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5.4 mm/10 a,其中,夏季降水量为50 a中最多时期,冬季次之,秋季降水量为最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枯水期,八九十年代至今为丰水期,但分布不均匀,阶段性干旱时有发生,降水偏多趋势还将继续。  相似文献   

17.
辽宁建平地区南北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7—2016年近30a辽宁建平地区2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叶柏寿站(54326)代表建平地区南部、建平站(54321)代表建平地区北部。分析了该地区南北两个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30a建平地区南部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31℃/10a、0.24℃/10a、0.44℃/10a,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年降水量-11.1mm/10a下降。日照时数-34.7h/10a下降;近30a建平地区北部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上升0.13℃/10a、0.34℃/10a、0.03℃/10a,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最为明显,降水量-32.5mm/10a下降。日照时数-24.8h/10a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选取1981—2018年治多县气温、降水量等观测数据,分析当地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年平均气温-0.8℃,呈逐年明显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0.615℃/10 a,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均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511、0.909℃/10 a,以年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趋势最显著;年平均降水量419 mm,总体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185 mm/10 a。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对农牧业生产有利,但同时易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趋利避害做好气候变化应对。  相似文献   

19.
利用石岛地区1981—2010年气温与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30年石岛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30年石岛地区年平均气温以0.205℃/10 a的速度上升,除秋季外,春、夏、冬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以33.4 mm/10 a的速度缓慢增加,春、夏、秋季降水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冬季降水量呈缓慢减少趋势。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灾害性天气和极端降水事件将有所增加,干旱和洪涝可能趋于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同德县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青海省同德县1961-2007年47年气温和降水资料,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同德县气温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呈线性升高趋势,冬季升温幅度最大,夏季微弱;年降水量以9.9 mm/10年的趋势减小,春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很明显,其递减率为-6.51 mm/10年.过去50年同德县气候存在冷湿-暖干-暖湿的变化.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利小于弊,但对牧业生产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