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远志中分离出了9种化合物:①1,3-二羟基-5,6,7-三甲氧基口山酮,②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③1,3,6,8-四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④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⑤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⑥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a-L-鼠李糖苷(1-6)]-β-D-吡喃葡萄糖苷,⑦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⑧水杨酸和⑨远志醇,其中化合物①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其化学性质和光谱数据证实。  相似文献   

2.
从小远志中分离出了9种化合物:①1,3-二羟基-5,6,7-三甲氧基口山酮,②1,7-二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③1,3,6,8-四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④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⑤5-羟基-7,4'_二甲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⑥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α-L-鼠李糖苷(1→6)]-β-D-吡喃葡萄糖苷,⑦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3-O-β-D-吡喃葡萄糖苷,⑧水杨酸和⑨远志醇,其中化合物①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经其化学性质争光谱数据证实.  相似文献   

3.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技术检测出梅占、水古、黄叶早、政和大白、福建水仙5个不同茶树品种茶树花的12种黄酮苷,分别为杨梅素-3-O-芸香糖苷、杨梅素-3-O-半乳糖苷、杨梅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半乳糖苷、槲皮素-3-O-芸香糖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半乳糖苷、槲皮素-3-O-半乳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葡萄糖苷、山柰酚-3-O-半乳糖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山柰酚-3-O-葡萄糖苷。通过比较不同品种间各黄酮苷的含量,发现茶树花中含量最高的2种黄酮苷为山柰酚-3-O-芸香糖葡萄糖苷和山柰酚-3-O-芸香糖半乳糖苷,梅占茶树花中山柰酚-3-O-芸香糖葡萄糖苷与黄叶早茶树花中山柰酚-3-O-芸香糖半乳糖苷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08 mg/g和0.962 mg/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政和大白、黄叶早和水古茶品种茶树花中槲皮素-3-O-芸香糖半乳糖苷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5个茶树品种中,福建水仙品种茶树花中槲皮素-3-O-芸香糖葡萄糖苷的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政和大白、梅占和黄叶早;福建水仙茶树花中的杨梅素-3-O-葡萄糖苷含量比其他品种中的高出近4倍,而其杨梅素-3-O-半乳糖苷的含量只有其他品种的20%左右;政和大白茶树花的黄酮苷总量在5个品种中最低。尽管各茶树花黄酮苷组分在不同品种中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但在所有品种的茶树花中均表现为其山柰酚苷含量槲皮素苷含量杨梅素苷含量,且主要以三糖基黄酮苷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新疆红花及红花油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及红花油化学成分的结构。方法:红花2 kg用50%乙醇热回流提取,对大孔树脂30%乙醇-水部位进行ODS、Sephadex LH-20柱层析及制备液相色谱(pHPLC)分离纯化,另取1 L红花油经甲醇萃取,制备液相色谱(pHPLC)分离纯化,用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红花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从红花油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分别为紫丁香苷(1)、6-羟基山奈酚-3,6,7-三-O-β-D-葡萄糖苷(2)、4',5-二羟基二氢黄酮-6,7-二-O-β-D-葡萄糖苷(3)、6-羟基山奈酚-3,6-二-O-β-D-葡萄糖苷(4)、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O-β-D-葡萄糖苷(5)、6-羟基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6)、6-羟基山奈酚-3-O-芸香糖苷(7)、山奈酚-3-O-芸香糖苷(8)、6-甲氧基山奈酚-3-O-芸香糖苷(9)、6-羟基山奈酚-3-O-芸香糖基-6-O-β-D-葡萄糖苷(10)、对羟基苯甲醛(11)、1,2,3,4-四氢-3-羧基-2-卡波林(12)、2-羟基-2-(3',4'-二羟基酚基)甲基-3-(4',5'-二甲氧基酚基)甲基-γ-丁内酯(13)、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14)、α-生育酚(15)。【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红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红花油中分离得到,丰富了红花的化合物库。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光光度法,得出地肤子中主要含有黄体酮类化合物;变种地肤子主要含有查耳酮、噢酮类;木地肤子主要含有噢酮类;藜中主要含有二氢黄酮类和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根据芦丁标准曲线法,测得地肤子中黄酮含量为0.749%;变形地肤子中黄酮含量为0.691%;木地肤中黄酮含量为0.648%;藜中黄酮含量为0.772%。  相似文献   

6.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长白山蜂胶超声波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GC/MS共检出长白山蜂胶化学成分42种,包括烷烃、烯烃、醇类、酚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等,其中包括3种黄酮类物质,分别为5,7-二羟基二氢黄酮、5,7-二羟基黄酮、7-甲氧基-4’-羟基二氢黄酮,黄酮总含量为6.2%。结果表明,长白山蜂胶的有机组分丰富,其中部分组分具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化学显色反应表明,观赏向日葵花瓣色素中主要是以类黄酮为母核的一类物质,以黄酮、黄酮醇、二氧黄酮醇为主,其中Joker和Ring of Fire品种中还可能含有花色素苷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表明,观赏向日葵4个品种的花瓣色素中均可能含有二氢黄酮醇类物质,而红色系列的Joker和Ring of Fire品种在530 nm附近...  相似文献   

8.
臭灵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臭灵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层析对臭灵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光谱数据等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臭灵丹中分离到了8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臭灵丹二醇、冬青酸、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邻羟基苯甲酸、β-谷甾醇、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3-O-β-D-芸香糖苷、万寿菊素和柽柳素。[结论]研究结果为臭灵丹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新疆伊犁垦区引种的香青兰是否具有药用价值,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香青兰地上部分总黄酮成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疆伊犁垦区引种的香青兰中含有5类黄酮类物质,分别是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黄酮碳糖苷和异黄酮类,其中黄酮类物质包含28种化合物,黄酮醇类物质包含15种化合物,二氢黄酮类物质包含8种化合物,黄酮碳糖苷类物质包含4种化合物,异黄酮类物质包含7种化合物,共计56种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极为丰富。因此,该香青兰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可以在新疆伊犁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荔枝果肉酚类物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荔枝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水果,其果肉中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其果肉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辐射和护肝活性。筛选对荔枝果肉酚类物质具有良好吸附、解吸性能的树脂,并优化分离工艺参数,为建立荔枝果肉多酚分离纯化工艺和鉴定荔枝果肉多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比较11种不同极性大孔树脂(HPD-200A、HPD-400A、HPD-100、HPD-500、HPD-600、HPD-722、HPD-826、D4020、NKA-II、NKA-9和AB-8)对新鲜荔枝果肉预冷80%丙酮/水酚类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分离荔枝果肉总酚和总黄酮均最佳的大孔树脂,考察其静态吸附动力学曲线,优化不同样液浓度(3.2、1.6、0.8和0.4 mg•mL-1)和不同上样流速(4.5、3.0和1.5 BV/h)动态吸附以及不同体积分数洗脱液乙醇浓度(95%、80%和60%)解吸工艺参数;通过与14种酚类物质标准品(儿茶素、没食子酸、绿原酸、香草酸、丁香酸、咖啡酸、表儿茶素、阿魏酸、四甲基邻苯二酚、香豆素、芦丁、槲皮素、白藜芦醇和槲皮素-3-O-芸香糖-7-O-鼠李糖)HPLC保留时间相比较的方法对所得组分酚类物质种类及其含量进行分析。【结果】HPD-826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荔枝果肉总酚和总黄酮的效果均较其它树脂好,其静态吸附4 h即可达到吸附饱和,吸附和解吸工艺参数为:荔枝果肉酚类提取物上样浓度0.8 mg•mL-1,上样速度3.0 BV/h,95%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3.0 BV/h。经HPLC分析和鉴定,HPD-826分离纯化荔枝果肉酚类不会造成单体酚组成变化和明显损失(单体酚含量下降15%左右);荔枝果肉酚类物质主要由3,4二羟基苯甲酸、儿茶素、香草酸、咖啡酸、丁香酸、表儿茶素、槲皮素-3-O-芸香糖-7-O-鼠李糖苷、阿魏酸和芦丁等9种单体组成,其中含量较高的依次是槲皮素-3-O-芸香糖-7-O-鼠李糖苷、芦丁和表儿茶素,三者合计占总量的94.37%。【结论】HPD-826型大孔树脂对荔枝果肉总酚和总黄酮有较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水培小白菜和土培小白菜为研究对象,从冰温、感官、质构、色泽、叶绿素、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和酚类物质组成等方面进行了品质比较。结果表明:土培小白菜叶绿素、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酚类物质含量较高,使土培小白菜的冰温(-0.8℃)低于水培小白菜(-0.5℃);水培小白菜水分含量较高,色泽嫩绿、质地更鲜嫩,感官品质优;不同的栽培模式对酚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有较大影响,其中水培小白菜含量最高的黄酮物质为槲皮素3-O-芸香糖苷。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大厂茶P113叶色随季节变换的规律,为特异茶树种质资源鉴定与开发奠定研究基础,以茶树新品种大厂茶紫化植株P113为材料,采用三重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对其春季、夏季和秋季的一芽二叶新梢进行黄酮类代谢物鉴定。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65个黄酮类物质的离子峰,包括正离子峰71个,负离子峰94个,包含花青素(6.06%)、双黄酮(2.42%)、查尔酮(0.6%)、二氢黄酮(4.24%)、二氢黄酮醇(3.03%)、黄烷醇类(9.70%)、黄酮(26.67%)、黄酮碳糖苷(4.24%)、黄酮醇(26.67%)、异黄酮(2.42%)、原花青素(7.88%)和单宁(6.06%)共12种黄酮类物质。主成分分析(PCA)显示,春季、夏季和秋季之间的代谢物含量变异较大,季节内的代谢物含量变异较小,说明黄酮类物质在季节变换过程中发生了显著的动态变化。韦恩分析显示:春季与夏季有158个代谢物共有,夏季与秋季有160个代谢物共有,春季与秋季有157个代谢物共有;春季有2个特有代谢物,为异橙黄酮和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夏季和秋季均没有特有代谢物,总体上大部分黄酮类代谢物在每一个时期都有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花青素含量与二氢黄酮醇、黄酮、黄酮碳糖苷、黄酮醇、原花青素类含量呈正相关,与双黄酮、查尔酮、二氢黄酮、黄烷醇类、单宁类含量呈负相关。因此,推测大厂茶P113的叶色紫化与黄酮类物质含量,尤其是花青素含量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GC-MS分析比较琼产降香黄檀不同部位材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岛儋州10年生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极性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对降香黄檀木材的心材、心边材过渡带、边材进行提取,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提取物的成分及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降香黄檀进行提取,得到的提取物种类较完全。心材中主要含有25种化合物,萜类、醇类、饱和烷烃类物质较多,其中含量最多的成分为6α,11α-二甲氧基-6H-苯并呋喃-[3,2-c][1]-苯并吡喃(美迪紫檀素),甲醇提取液中含量高达26.07%;心边材过渡带中主要含有酯类、酚类物质;边材中主要含有烷烃类、酯类、酚类、萜类物质。在不同部位材的乙酸乙酯提取液中,发现边材和心边材过渡带也含有心材挥发油主要活性成分反式-橙花叔醇,其含量分别为5.89%、2.83%、1.96%。检索心材成分发现,7-羟基-3-(4-甲氧基苯基)-2H-1-苯并吡喃-2-酮、3,4-二氢-3-(2-羟基-4-甲氧基苯基)-2-氢-1-苯并吡喃-7-醇和7-羟基-3-(4-甲氧基苯基)-4H-1-苯并吡喃-4-酮是合成6α,11α-二甲氧基-6H-苯并呋喃-[3,2-c][1]-苯并吡喃的中间体。木材内部化合物间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逐渐累积形成心材成分。研究降香黄檀心材、心边材过渡带、边材的成分及其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心材形成的影响因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香椿叶中黄酮成分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香椿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香椿叶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总黄酮含量为4.24%.  相似文献   

15.
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热水提取法、碱性水溶液法、乙醇浸提法、丙酮提取法和甲醇提取法,对紫苏茎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并筛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法。乙醇提取物的定性鉴定表明紫苏茎中含有黄酮类、二氢黄酮类、黄酮醇类和二氢黄酮醇类等多种黄酮化合物,且茎和叶的黄酮成分相似。  相似文献   

16.
玫瑰花渣化学成分与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玫瑰花加工后的废水液进行了化学成分预试,并分析了花渣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废水中含有黄酮、有机酸、酚类、鞣质、生物碱、糖、氨基酸和蛋白质等;浸膏得率为花重的6.795%,浸膏中的黄酮类含量高达8.165%;玫瑰花渣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天然原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深对映山红花色形成机制的认识,以7 个不同花色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株系为材料,研究了映山红花瓣花色苷的组成。分别利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和国际照明委员会表色系统对映山红花瓣的颜色进行了描述;通过UPLC-Q-TOF-MS 技术鉴定了7个映山红株系花瓣中花色苷的种类,并结合标准曲线法进行了相对定量分析。7个映山红株系按花色可分为3个组:红色组、紫红色组和紫色组。在映山红的花瓣中共鉴定出了11种花色苷成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O-阿拉伯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锦葵素3-O-阿拉伯糖苷、锦葵素3-O-葡萄糖苷、芍药花素3-O-阿拉伯糖苷、芍药花素3-O-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O-阿拉伯糖苷和牵牛花素3-O-葡萄糖苷。红色组花瓣中主要含有矢车菊素类糖苷与芍药花素类糖苷,紫色组花瓣中主要含牵牛花素类糖苷和锦葵素类糖苷,且红色组花瓣总花色素含量远高于紫红色和紫色花组,这表明在红色系中可能存在一些转录因子上调花色素生物合成途径或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8.
黑刺菝葜根茎中黄酮成分的分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刺菝葜根茎中黄酮类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在黑刺菝葜的根茎中含有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样,用分光光度法测出总黄酮含量为2.23.  相似文献   

19.
酸藤子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酸藤子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常规化学反应鉴剐方法检测酸藤子的化学成分。[结果]糖、多糖、苷类、鞣质、有机酸、黄酮、酚类、挥发油等检测项目出现正反应;其余项出现负反应现象。[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进行该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砖红色龙船花花瓣为试验材料,通过花色素类型的定性分析、特征颜色反应及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对花色素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龙船花花色素属于类黄酮化合物,含黄酮和花色素苷类物质,不含叶绿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二氢黄酮醇、儿茶酚、橙酮和查耳酮,可能含异黄酮、二氢异黄酮、黄酮醇和二氢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