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澜沧县东回乡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东回乡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及目标,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促进东回乡蚕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澜沧县东回乡山地玉米的生态、生产特点及其对玉米新品种(杂交种)主要特征特性的要求。根据肥力水平、海拔及玉米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澜沧县东回乡玉米主推品种选择原则,根据原则提出路单10号、正大819等4个品种作为今后东回乡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澜沧县东回乡山地玉米的生态、生产特点及其对玉米新品种(杂交种)主要特征特性的要求.根据肥力水平、海拔及玉米产业发展需求,提出了澜沧县东回乡玉米主推品种选择原则,根据原则提出路单10号、正大819等4个品种作为今后东回乡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4.
梁河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是一个半山半坝农业县,全县总面积1159平方公里,设有7乡3镇,66个村委会,总人口160246人,有汉族、傣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佤族等10多个民族。有耕地208548亩,人均1.46亩,有粮食33424吨,人均有粮234千克,生产总产值35375万元.人均1038元。  相似文献   

5.
魏屋,是安远县车头乡车头村的一个村民小组,紧靠省道寻坪线,距县城约15公里。全组有19户农户,共92人,其中劳动力48人,耕地面积63.8亩,山地550亩。四年前,魏屋组是一个全乡有名的穷山村,当时有“四绝”(懒绝、穷绝、脏绝和赶圩好绝)之称,1992年全组人均纯收入不到460元。为了改变这种贫穷落后的面貌,唤起村民脱贫致富的意识,1993年初,车头乡党委政府把该组列为“坪岗脑式”奔小康示范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37岁的何婷婷是湖南省桂东县沙田镇文昌村人,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她曾在岳阳一个大型养猪场工作,从喂料、打扫卫生等一线工作做起,积累了丰富的生猪养殖与猪场管理经验。2009年,何婷婷毅然辞职回乡创业,承包了200多亩  相似文献   

7.
宗武 《云南农业》2004,(8):11-11
民良是沧源县勐来乡的一个半山半坝的村子 ,全村有442户1827人 ,佤族人口众多 ,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甘蔗 ,甘蔗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1/3以上(2003年占38%)。2003年榨季 ,全村有甘蔗200hm2(3000亩) ,总产量7558t,亩产2.5t,当年因公路沿线建设“绿色大通道”的需要 ,退蔗还林植树80h  相似文献   

8.
李老善是东街人,与我家是一个生产队。我初中毕业回乡参加生产队劳动时,李老善已年近半百。记得李老善有点驼背,穿着全是他老伴用手工制作,连鞋子也是。他常年剃光头,爱用一条土机子织的驴皮手巾顶在头上,在后面绾了结。他家是上中农成分,新中国成立前有十几亩地,养  相似文献   

9.
《新农业》2020,(4)
正说起荷花,人们往往下意识地联想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风光。其实,十里荷花的景致不只是南方独有。在河南濮阳范县陈庄镇,就有着一个万亩荷花园。在这里,夏季荷花竞相斗艳,冬季万亩莲藕成熟。既使错过夏季荷花盛开的美景,适逢莲藕采收,仍是不虚此行。回乡创业,与藕结缘在河南濮阳范县陈庄镇,大部分农民以种植莲藕为生。这个镇子原本并没有种植莲藕的历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农业》2016,(10):58-59
正"回乡创业照样能致富!"这是魏永红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个人不可以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人生的精彩。无论什么样的人生,只有经历过才会懂得,奋斗过,才觉得有意义。这是魏永红一直坚守的信念。魏永红,今年46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青岗村碱滩社人,发展百合产业200亩左右,现任"兰州市七里河区鸿运百合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相似文献   

11.
《吉林农业》2015,(4):30
<正>2014年,我国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在陡坡耕地较多的地方优先安排500万亩;2015年拟安排1000万亩。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约4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5年来,累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4.41亿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3.08亿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  相似文献   

12.
夏思成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高作镇大成家庭农场的主人。作为法律专业的高材生、一名高级白领,前些年毅然辞职回乡发展农业,从零起步发展成为现今存栏蛋鸡2.6万只,年产鸡蛋300余吨,产值达350余万元;混养小龙虾和甲鱼,亩利润达5000元的家庭农场。而这一切对于夏思成来说只是一个开始,他希望可以带动更多家乡特色农产品走  相似文献   

13.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俗称阿佤山区。沧源县是我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属国家二类边境口岸。境内有享誉国内外的三千年古崖画,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态群落,是我中国佤族文化的主要荟萃地,被誉为“崖画之乡”、“佤族歌舞之乡”。  相似文献   

14.
张图书,五十九岁,新中农成份,河南省温县三区马庄村人。他领导的互助组共六户,为了响应毛主席增产节约号召,迎接伟大祖国经济建设,积极带头参加了1952年爱国丰产竞赛运动。全组共种春谷8.73亩,其中丰产地6.99亩,除去水沟、井台、路基占地0.588亩外,净地6.402亩,合计收获谷子5,152斤两,每亩平均产804斤12两,此全组1951年(564斤)增产42.7%。在他们推动下,全村种谷128.56亩,合计产90,853斤15两,每亩平均706斤11两,较1951年产量(470斤)增产50.4%。该组获得丰产的主要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异地种菜到回乡创办农业合作社,再到带领大学生搭建蔬菜电商平台,南京荟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营销主管路晓华,走出了一条新型农民的电商创业之路。2009年4月,由回乡创业的路晓华“掌舵”的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为让合作社早日步入正轨,路晓华既管种植,又跑销售。2010年,合作社开始盈利;如今,合作社拥有社员143户,土地超2000亩,年销售额达3200万元。随着合作社日渐壮大,路晓华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中江县有个“鸽司令”,叫钟山东。他读过大学,学过建筑,却在商机面前果断回乡创业。他从100对种鸽起步,如今达到每年出栏鸽子50万只,在成功路上,他留下了技术创新与勇闯市场的深深烙印。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创造财富的——  相似文献   

17.
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93年,我筹借了3万元资金,承包了33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土地进行苗木花卉生产。1995年,我兼并了附近的三家苗圃,成立了苗木花卉良种场,面积发展到200亩。1998年,我把目光投向家乡荒废了30多年的600亩河滩荒地,租用这块荒地扩大苗木花卉生产。一年后,这个原来长着一人多高杂草的荒滩,变成了四季如春的苗木花卉基地。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下乡途中与农民聊天发现,农民也在发生改变。如果收入和出去打工差不多,或者稍微少一些,他们愿意守在老家,找点事做。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是未来一个大趋势。那么,他们回乡还种地吗?还是打工?创业是搞农业种植还是搞工业生产都是要考虑的。总的来说,创业的是少数,如何带领回乡的大多数新型农民致富是涉农企业值得关注的课题。如果回乡的农民回到生养自己的土地上,他们也希望通过种植带给自己不错的收入。很多年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得到很多企业青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垦》2011,(9):30-31
湖北省大同湖农场地处江汉平原东南端的洪湖市境内,场区处于东荆河与内荆河之间,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发展水产养殖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场国土资源面积142.5平方公里,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2万亩,是一个以水产养殖为支柱产业的农场。  相似文献   

20.
常平村是三国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东,南依绵延起伏的中条山,西接车水马龙的解州镇,北傍中国最大的无机盐基地——盐湖.全村356户、1426口人,1000余亩耕地,农作物主要以粮棉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