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电阻抗谱法作为植物生理学研究的一种方法,把植物组织看作一个等效电路,电阻抗谱参数的变化可以反应植物组织的生理学变化,表征植物细胞膜透性变化.通过研究电阻抗谱参数与植物细胞膜透性相关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描述植物生理状态,具有方便、快捷、非破坏性等特征.近年来,电阻抗谱法在植物膜透性相关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因此,对电阻抗谱法在植物细胞膜透性生物学领域的逆境胁迫、果实成熟、蔬菜贮藏、嫁接成活和根系形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害检测领域的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植物电生理参数及其测试原理入手,概述了植物电生理学在植物病害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尤其对利用阻抗、电容和电导率等植物电生理指标在检测植物生理生长状况、病害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探讨了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因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应用电阻抗谱(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技术研究果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将电化学、植物生理的理论与果蔬贮藏相结合,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探究果蔬品质变化的过程。以黄瓜为试验材料,通过试验探讨了黄瓜的贮藏条件、贮藏时间与阻抗谱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室温和保鲜膜贮藏条件下黄瓜的阻抗值随水分散失而升高,冷藏条件下阻抗值则降低。冷藏条件下的黄瓜会产生冷害,严重影响口感和品质。比较发现用保鲜膜保鲜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对农业生产指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利用植物生长的特点,从植物内部生理状态、外部形态特征和大气环境监测3个方面入手,论述了植物生理传感器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植物径流速度、激素、葡萄糖等小分子、p H、叶片面积和果实直径测定的生理传感器,以及农业化生产环境的一体化监测系统,并详述了其各自的特点。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无损在线式监测和新型传感器的开发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时期,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才能实现农业优质、高效的可持续发展。植物本体传感器在中国市场还较为欠缺,各类常规传感器不能真实了解到植物个体的状态和需求。产品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来分析植物个体的生理状况,通过采集叶片温湿度、空气温湿度以及光照强度数据,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对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后得到植物蒸腾数据,以反映植物个体生理状况,最终实现植物蒸腾24 h不间断在线测量、远程传输数据、模块体积小型化,解决田间测量不便问题,实时反映植物个体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抗寒性鉴定与测试方法是植物抗寒生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迄今,对木本植物抗寒生理的研究大多属于抗寒性鉴定与利用,少部分为抗寒性测试方法研究,关于抗寒机理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目前,鉴定植物抗寒性的方法主要有露地栽培鉴评法、寒冻灾害调查法、人工模拟寒冻天气法以及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法.国内外测试植物抗寒性的方法目前已形成特色,主要方法有生长状况测试法、冻害指数调查法、电解质渗出率法、生物电阻抗图谱法等.基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技术的植物抗寒性鉴定与测试方法,应是植物抗寒生理研究的新方向.综合应用抗寒性鉴定与测试的方法,应是今后植物抗寒生理研究与应用中的重要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从供体植物基因型、小孢子发育时期、植物生理状态三个方面论述了其对农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生理状态和品质差是限制组培生产的关键因素。在此,综述了植物组培不同发展阶段组培苗 生长发育中存在的生理和品质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介绍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工程和生物学方法, 详细论述其作用机制。最后,作者认为深入研究丛枝菌根、环境因子控制和组培苗生理状态和品质间 的互作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并指出两项技术的结合将是解决组培苗生理状态和品质差问题的有效途 径。  相似文献   

9.
大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技服务》2015,(12):8-11
光照强度是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植物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是研究植物生理状态的重要参数。研究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仅反映了植物的生理状态,还可以为指导作物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本文利用指数改进模型拟合大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并将计算值和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光照强度的指数改进模型能较准确的计算出大麦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这为指数改进模型其他植物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延青  卢桂宾  刘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992-5993,6011
介绍了不同种类植物和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组织的水分含量变化,以及两种不同状态的水分含量及比值的生理意义。指出土壤水分含量与空气湿度变化是引起裂果的外因,从而为植物管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墨兰舌瓣总R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墨兰舌瓣总RNA最佳提取方法,以墨兰"南菊"舌瓣为材料,利用CTAB法、华舜植物叶总RNA提取试剂盒、Trizol法、天根RNAsimple总RNA提取试剂盒、Bioteke通用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Bioteke通用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DNaseI过柱消化法、宝生物RNAiso-mate for Plant Tissue及宝生物RNAiso-mate for Plant Tissue改良法提取舌瓣总RNA。通过RNA产率、纯度、电泳图谱和RT-PCR等分析,确立适用于墨兰舌瓣RNA分离的方法。结果表明:宝生物RNAiso-mate for Plant Tissue改良法提取的RNA除了28S,18S,5SrRNA清晰条带外,RNA的得率和纯度优于其他供试方法。RT-PCR结果进一步证实宝生物RNAiso-mate for Plant Tissue改良法提取的总RNA可用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试验。  相似文献   

12.
植物多糖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多糖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由许多相同或不同的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植物多糖作为一类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其最大优点是毒副作用小,来源广泛,因此其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多糖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植病经济与病害生态治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从植物病害及病害的不恰当防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生态污染损失,导出了植病经济与植病经济学产生的必然;从植病经济学和病害发生的规律性出发,提出植病管理的核心——是防不是治。是重在保护植物健康,而不是重在消灭病原生物,进而提出务必从现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模式向以植物生态系统群体健康为主导的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PM)的新模式跨越。  相似文献   

14.
植物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虎  江湖  李玉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67-16768,16902
植物细胞凋亡是植物发育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植物体的一些已完成使命或不需要的细胞被选择性消除的过程。介绍了植物细胞凋亡的特点、种类以及研究方法,并与动物细胞凋亡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珍  鲍思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318-1319
总结了植物生理学的学科内容与特点,指出其重在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规律与机理,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强调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因而引入了实践结合教学法的内涵,并详细分析了其在植物生理学教学中的具体渗透。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对《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年的论文全部为研究性文献。农作物类论文达到总文献量的47.81%,农艺学、农业基础科学类文献也超过该学科“20%区域”文献数均值.而植物保护类文献极少,故《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应同时划入农作物类、农艺学类、农业基础科学类期刊,而不应划分到植物保护类期刊。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对《植物遗传资源学报》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年的论文,几乎全为研究性文献,而农作物类论文达到总文献量的62.60%,其余学科文献数量较少,因此将其划分到农作物类学术性期刊。  相似文献   

18.
植物免疫诱抗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免疫诱抗剂通过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并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植物抗病和抗逆能力。研制植物免疫诱抗剂农药以控制农作物病害是植物保护的新思路、新途径。介绍了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发生发展进程、诱抗剂工作原理及国内外植物免疫诱抗剂研究和应用的现状。通过分析诱抗剂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应用,展望和分析了诱抗剂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DUS) testing is the technical base of Plant Variety Protection (PVP) an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approval of Plant Breeder's Rights (PBR). DUS Test Guidelines are not only the technical manuals for the DUS testing authorities to conduct the testing, but also the technical standards for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to examine the DUS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Tea plant, originated from Yunnan Province, China, is a very important woody cash species in the world.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UPOV) DUS Test Guidelines for tea plant is the first Test Guidelines prepared by China for the UPOV. In this article, the subject, sel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states of expre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election of example varieties, assessment of the UPOV DUS Test Guidelines for tea plant were elucidat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proposal of PVP for tea plant in China was also proposed. The preparation of UPOV DUS Test Guidelines for tea plant 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both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VP and increasing th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PVP fields for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