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春分到立夏这一阶段 ,羊群经过漫长的枯草期 ,妊娠、产羔和泌乳 ,体质极度衰弱 ,饲养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趴窝死亡。因此 ,加强春季饲养管理对于保证羊群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春季放牧要早出晚归 ,整天放。春天要顶风放 ,不急赶 ,不远走 ,让羊多吃草少跑路 ,使羊迅速恢复体力。清明前后牧草刚刚萌芽 ,羊到处奔路 ,消耗体力 ,极易造成死亡。春季放牧要选择草质较好、干草较多的阴坡放牧。青草发芽以后 ,够羊吃小半饱时 ,再转放青草。每天放牧要先放干草 ,等羊吃半饱后 ,再赶放青草。每天饮水3~4次。早晨出牧前给盐、饮水 ,以增进食欲。春季…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夏牧巧,羊增膘”。实践证明,夏季牧羊,贵在“三巧”:1.巧选夏季天热,雨水频繁,多蝇虻,要选择干燥、凉爽的牧地。早晚宜在山沟放牧,天热雨后宜在山头放牧。2.巧牧把牧场划分为若干小区,一天换一个小区,使羊每天都能吃到鲜嫩的好草,同时也有利于牧草生长。放牧时,采取“  相似文献   

3.
<正> 1 要科学放牧 冬季气候寒冷,风雪频繁,放牧时应选择地势较低和山峦环抱的向阳平滩地区去放牧,且不要游走过远,保证天气骤变也能很快返圈。同时冬季枯草期长,草场常感不足,应尽量节约牧地,放羊时应先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后平,晚出晚归,慢走慢游。如有条件,可在羊圈附近留下些牧地,以便坏天气时供放牧救急。  相似文献   

4.
1要科学放牧 冬季气候寒冷,风雪频繁,放牧时应选择地势较低和山峦环抱的向阳平滩地区去放牧,且不要游走过远,保证天气骤变也能很快返圈.同时冬季枯草期长,草场常感不足,应尽量节约牧地,放羊时应先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后平,晚出晚归,慢走慢游.如有条件,可在羊圈附近留下些牧地,以便坏天气时供放牧救急.  相似文献   

5.
一、要科学放牧冬季寒冷,风雪频繁,放牧时应选择地势较低和山峦环抱的向阳平滩地放牧,且不要游走过远,以便天气骤变时,羊能及时返圈。同时,冬季枯草期长,草场常不足,应尽量节约牧地。牧羊时应先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后平,晚出晚归,慢走慢游。如有条件,可在羊圈附近留下些牧地,以便坏天气时救  相似文献   

6.
一、注意放牧方法   冬季应选择地势较低和山峦环抱的向阳平滩地区放牧,且不要游走过远,这样碰到天气骤变也能很快返圈,保证羊群的安全.同时应尽量节约牧地,牧羊时应先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后平,晚出晚归,慢走漫游.如有条件,可在羊圈附近处留下些牧地,以便坏天气时供放牧救急.……  相似文献   

7.
一、注意放牧方法 冬季应选择地势较低和山峦环抱的向阳平滩地区放牧,且不要游走过远,这样碰到天气骤变也能很快返圈,保证羊群的安全.同时应尽量节约牧地,牧羊时应先远后近,先阴后阳,先高后低,先沟后平,晚出晚归,慢走漫游.如有条件,可在羊圈附近处留下些牧地,以便坏天气时供放牧救急.  相似文献   

8.
1 补喂精料 一般细毛、半细毛孕羊,冬季每天要 添加玉米、高粱、大豆、豆饼等精饲料200~300 克,有条件的可在孕羊分娩前15天开始饮豆浆水。 2 科学放牧 母羊妊娠后期,每天要坚持放牧6~ 8小时。放牧时,稳走慢赶,不跨沟、不越坎、不惊 吓,不走冰滑路面。出入圈门时要拦羊,防止拥挤。  相似文献   

9.
秋季是羊长膘和母羊配种的大好季节,抓好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放牧秋初早晚凉爽,中午热,放牧时应坚持中午避暑,早出牧,晚收牧,适当延长放牧时间;晚秋放牧做到有霜天晚出牧、晚收牧;无霜天早出牧,晚收牧。每天坚持饮井水或泉水2次,不要饮污水。晚秋放牧还要保暖,尤其是山区放牧应到牧草长势较好的向阳坡地放牧。2补料羊白天放牧,夜间补喂适量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利于消化的精料,可促长催膘。中期孕羊每只每天补精料0.2~0.3千克;后  相似文献   

10.
李平  李鸣 《云南农业》2001,(6):19-19
一、办场条件. 1.牧地条件.若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植被覆盖率在80%以上的地区,土山地区每三五亩饲养1只成年羊,石山地区五到十亩饲养1只成年羊.通过草地改良、种植优质牧草,利用作物秸秆喂羊,载畜量可增加1倍.  相似文献   

11.
费沫 《农家致富》2005,(6):39-39
小满——忌露水草放牧,羊吃了露水草易胀肚。放牧时每天要检查羊的无毛及少毛处有无草蝉.小暑——圈舍应不漏雨、不泥泞,防止羊卧湿圈:进入雨季要备好草料,以防阴雨天无草喂羊。  相似文献   

12.
夏秋放牧阶段 夏季天气炎热,应采取“漫天星”式放牧方式,上午早出早归,下午晚出晚归,中午多休息。做好“晾羊工作”。收羊后将羊群赶到蔽圈或阴凉处散发热量。待羊凉爽后再赶进舍内或在舍外的蔽圈过夜。不要到低洼潮湿的地放牧。防止感染寄生虫病。秋季要早出晚归整天放牧。秋分过后,充分利用农作物散落的谷粒、落叶、野草籽实和新鲜的再生草放牧。  相似文献   

13.
刘萍 《新农业》2015,(1):46-47
<正>1走慢走少,吃饱吃好是说羊在放牧时,要掌握"多吃少消耗"的原则。放牧羊群在草场上,吃草的时间应超过游走时间,超过的幅度越大,吃的草越多,走路消耗相对地越少越好。多吃少走的内容包括"走慢、走少、吃饱、吃好"八个字,走是措施,吃是目的,走慢是关键。2四勤三稳"四勤"是指放牧人员腿勤、手勤、嘴勤、眼勤。腿勤是指每天放牧时,放牧员一边放羊一边找好草,不能让羊满地乱跑,也要防止羊损害庄稼,因此  相似文献   

14.
<正>小满。忌露水草放牧,羊吃了露水草易胀肚。放牧时每天要检查羊的无毛及少毛处有无草蝉,草蝉是焦虫病的传播媒介,焦虫病是极难治的血液寄生虫病。小暑。圈舍应不漏雨、不泥泞,防止羊卧湿圈,毛脏、湿则易患皮肤病及腐蹄病。进入雨季要备好草料,以防阴雨天无草喂羊。要避免伏天产羔(七月不产羔,二月不配羊)。大暑。要防高温中暑,此时羊易  相似文献   

15.
<正>春季羊只易"跑青"。羊只经过漫长的冬季,体内营养缺乏,体况较差,突然有幼嫩多汁的青草后,会感到特别香甜可口。但初春牧草刚发芽返青,草量很少,而有些羊宁肯饿着肚子也不再吃干草和黄草了,因此就易发生馋嘴病。此病可使羊因长期饥饿而掉膘瘦弱,影响其生长和健康。早春先躲青尽量避免在幼嫩的青草地放牧。待青草  相似文献   

16.
本家四代农民,四代以养羊谋生,从几只发展到几十只,从简单的放牧散养发展到集中圈舍育肥,从散户饲养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养殖场,其中多年的历练和打拼,多年的失败与教训,多年的实践经验终于总结出了现在的成功方法,现将绵羊多产羔的实用经验介绍以下几点: 1 科学放牧 在放牧中一定要掌握好"四勤、四稳"的原则.所谓"四勤"就是眼勤、腿勤、手勤、嘴勤,"四稳"是出入圈稳、饮水稳、走路稳、放牧稳,尤其是放牧稳更为重要.常言道:手大手小,稳当就好,走慢走少,吃饱、吃好.经验告诉我们,放羊离不开勤与稳的原则.如果放的不稳,体力消耗大,膘情就差;放的稳,少走路,多吃草,能量消耗少,膘情就好,所以放牧中要稳字当先.勤也很重要,就是要多看,多走,多动手,多吆喝,防止羊群走散,不认真吃草,更容易发生意外等等.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掌握放牧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牛和羊不宜在同一场地放牧,否则会争食牧草。然而,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家畜的食性有所不同。牛以青草为主食,常将牧场的青草吃得精光,致使杂草和其他植物到处丛生,以致影响饲用新草的生长。羊喜食阔叶植物以及小树或灌木的叶子。如果让牛羊在同一牧地混合饲养,两者各取所需,可使牧草得到合理利用。这样,其他植物与青草间的生存斗争就会势均力敌,从而使各类牧草均可重新发芽,生长繁茂。绵羊和山羊都能与牛混养。混养时,应在小羊出生45~90天后,就可伴同小牛放牧,彼此只需50~60天即可相互亲近。(山东潘继兰)牛羊混养…  相似文献   

18.
冀中平原野生牧草资源丰富,调查结果30余属100余种,分布甚广。通过饲用价值的评定其中优良牧草占45.79%。按生物学分4类:一年生春实性草、秋实性草、二年生草、多年生草。各类草的生态特性虽有不同,生育期也有差别,但多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包括返青)。5月上中旬即可放牧利用,7~8月草生旺季可以组织打草贮饲。除放牧利用外,还可以打浆、青贮、调制干草、或加工草粉,兔、羊、牛、马、猪、禽皆可利用。据调查多数野生牧草还是是药材,有的是工业原料植物,具有多途径开发利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巧放牧。放牧应坚持晚出早归的原则,一般不宜远放。应选择坡度小、地势平坦、向阳、比较温暖的草场。这样的草场冰雪融化得早.发草萌发得早.有利于羊只采食。羊爱吃青草,早春的草又稀又矮,远看绿油油.近看光秃秃,很容易导致羊徒跑很多路消耗大量体力。因此。应注意羊只跑青。  相似文献   

20.
一、注意避霜。秋季牧羊,有霜时要晚出晚归,无霜时要早出晚归,尽量延长放牧时间。放牧时要先放高草找草籽,吃得差不多时再转到二茬草地上放牧。秋天第一场霜对羊有害,要避开,不要顶霜放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