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4龄的蝎称为幼蝎.2龄蝎从母背下来以后,即开始独立生长发育.幼蝎的生长期较长,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常会导致大量死亡. 1 及时分离母、仔蝎 仔蝎离开母蝎独立生活后,立即进入盛食期,食欲旺盛,昼夜活动进食,同时,幼蝎已具备良好的攻击能力.凶悍,相互攻击,以致残杀.母蝎经过妊娠、产仔及背仔后,体力消耗大,而且母蝎在产仔和背仔期,多数母蝎又不吃食,所以当仔蝎爬下母蝎背,母蝎也急待觅食,如果此时不及时分离,母蝎就会残食仔蝎,造成仔蝎成活率下降.母、仔蝎分离法:有挑拣分离、玻璃板分离、自动分离滑梯分离法,自动分离筛分离.分离时可根据养殖方式及养殖规模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蝎子是卵胎生,刚出生的小幼蝎只有米粒大小,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所以它必须伏在母蝎的背上,靠腹内残存的卵黄和母蝎身上的分泌液维持生活。4~6天后开始在母蝎背上蜕下第一次皮,7~10天后,它就逐渐离开母背独立生活了。此时其残存卵黄已耗尽,必须用小昆虫喂养。幼仔蝎的口器很小,可挑选较小的黄粉虫、地鳖虫、蝇蛆喂养。在喂养过程中应加强对幼仔蝎的管理,因为幼仔蝎幼小体弱、活动范围小、捕食能力差,所以在喂养幼仔蝎时要供给营养丰富、易于捕捉的小昆虫。人工养殖只要适当加温,幼仔蝎照常可以吃食、生长发育。   及时分离仔蝎也是养蝎的关键。仔蝎在母背上蜕下第一次皮后不要立即把母蝎和仔蝎分开,因为仔蝎刚刚蜕皮,身体十分软弱,还需要母蝎呵护一段时间,过早分离会影响仔蝎成活率。再过7天左右,仔蝎长得十分健壮时,可把它与母蝎分离,分离后可因陋就简,饲养在内壁光滑的塑料盆、小缸或特制的仔蝎饲养箱里。无论在哪里饲养,都要在饲养处所的底部放薄薄一层沙土或山土,并在饲养箱或盆的中央堆放一些有空隙的碎瓦片,供仔蝎栖息玩耍。   在喂养仔蝎时,要仔细观察它们的生长发育。同期出生的仔蝎,除在母背上第一次蜕皮个体比较整齐外,以后由于胚胎发育和摄食昆虫质和量的差别,生长发育就有了个体大小之分的现象,这时就再做一次分离,把个大的仔蝎养在一处,个小的养在一处。蝎子有互残的习性,分档饲养可避免个体大的仔蝎残食个体小的仔蝎。   养好仔蝎要做到以下四条:①要及时与母蝎分离饲养,防止母蝎残食。②要及时投足小昆虫,按大小分档饲养,防止仔蝎互残。③保持好相对湿度,防止脱水死亡。④要有30℃以上的温度,以利于仔蝎蜕皮生长。  相似文献   

3.
母蝎在交配怀孕后称为孕蝎,其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为仔蝎,这个期间称为怀孕期.母蝎的怀孕期约40天,在此期间母蝎成为胚胎发育的保护者,母蝎生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胚胎发育和仔蝎的健康.因此,要认真地做好孕蝎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人工养蝎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关键取决于对仔蝎的管理。根据几年的养蝎经验,从单独饲养、母仔蝎分离、集中饲养等几方面总结并提出建议,以提高仔蝎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孕蝎产仔期前后的护理 每年的7~9月和12月至次年3月为孕蝎产仔高峰期,孕蝎临产前,一定要让其吃好、吃足,使其体内储备足够的营养。因母蝎产仔后还要背仔6~8天,此期间母蝎不吃不动,所需养分全靠产前的储备来维持,如储备不足,就难以保障母仃健康。母蝎产仔前表现为行动缓慢,白天不进窝,背纹明显呈白色,并能从两侧看清里面的小蝎。一旦发现个别孕蝎开始产仔,那就说明产仔期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海市南汇县泥城镇高桥村八组农民沈正清和奉贤县太日镇光耀村九组何梅花科学饲养和管理蝎子,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他们的带领下,当地一批养蝎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广大养蝎户怎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呢?笔者通过对沈正清和何梅花二位养蝎专业户的采访了解到,养蝎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好蝎窝蝎子喜欢潮湿的地方,休息时爱栖息在干燥之处,蝎窝应建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做到上干下湿,尽量模拟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能使它昼伏夜出.   二、严格控制好温湿度最适宜蝎子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8~30℃,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蝎子的采食量多,生长速度快.湿度控制在75%~85%之间.   三、饲养要适当公蝎过多,会扰乱母蝎正常产仔,幼蝎过密会造成强弱不均,强者欺弱,造成互相残杀.他俩的饲养实践表明,母蝎每平方米不可超过500只,二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4000只,三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3000只,四龄以上成蝎每平方米以2000只为宜,只有低密度饲养,才能减少蝎子的互相残杀.   四、饲料喂养要多样化蝎子的主要饲料是黄粉虫,但不能单喂一种,应收集多品种的昆虫当饲料,如地鳖虫、黄粉虫、蟑螂以及各种飞翔的昆虫混合作饲料.在饲喂时每次食料不宜过多,否则蝎子会死亡.蝎子喜欢吃活的虫子,注意及时清理食料中死亡的虫料.同时,平时应多注意满足蝎子饮水,还可适当喂些西瓜皮和菜叶等多汁饲料.   五、及时分离各龄蝎子在蝎子生长过程中,个体健壮大的蝎最容易吃掉体质弱的小蝎,未蜕皮的能吃掉正在蜕皮的残弱蝎子.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要事先准备好其它器皿、栖具,及时把不同大小和强弱的蝎子分开饲养,否则容易造成养蝎失败.   六、严防不利因素的侵袭氨水、化肥、农药不能放在饲养室附近,以防它们的气味影响蝎子的正常生长.同时,还要防老鼠、壁虎、蚂蚁的侵袭危害.除此之外,小蝎容易逃跑,因为它的逃跑能力比成蝎强,所以母蝎生产小蝎后,四周应装上玻璃,防止它外逃.   七、做好公、母蝎的搭配和分离饲养公、母蝎的适宜搭配比例为1∶3.在母蝎受孕后产仔蝎前的这一段时间内,要把公蝎捉开另外饲养,以防扰乱孕蝎产仔蝎或吃掉小蝎子.   八、做好疾病的防治蝎子虽然一生中疾病很少,但也应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对伤、弱、残、病、死蝎要及时处理掉,仍可利用的可制成干蝎,售给当地医药商店.在蝎子非产期及蜕皮期,对蝎窝要进行卫生清理消毒,发现有幼蝎蜕皮困难猝死时,应在各种饲料中加喂维生素、土霉素、葡萄糖、食母生等药物,让蝎子间接吸取营养,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 (三)饲养管理 仔母自动分离养蝎,在提高蝎子产仔率和成活率的同时,更有效地缩短了蝎子的生长周期,尤其是冬季利用太阳热能和人工加温,即可改变蝎子冬眠的习性,使在常温养殖时“长半年,蛰半年”变为一年四季均能生长发育和繁殖,产仔量也由一  相似文献   

8.
<正> 利用大棚恒温饲养蝎子,缩短了蝎子的生长期,由自然生长需2年多的时间,到打破蝎子冬眠养殖只需1年,能创出母蝎由年产1胎成为年产2胎,仔蝎当年长大可以出售的好成绩。但二龄仔蝎转三龄难蜕皮、死亡率高这个棘手的问题,咱们还得老话重提,养蝎成功的关键其实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技术问题,尤其是打破蝎子的冬眠,全天候  相似文献   

9.
《饲料博览》2007,(7):56-56
母貉产后第一次检查在产后12~24小时进行。貉的母性较强,产后一般守在窝箱中不离仔貉,不用强制手段很难将其与仔貉分开。检查时,轻轻打开后盖,戴棉手套的手慢慢伸入窝箱,母貉咬住手套不放,检查者顺势将母貉头部挤压在窝箱侧壁上,另一只手迅速卡住其颈部,两手扣紧将母貉拎出窝箱。另一人检查仔貉发育情况、只数、性别、窝箱的保温情况及母貉的泌乳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从1992年开始养蝎至今已获利将近9万元。同时也摸索出蝎子在养殖过程中的5道关口(引种关、产仔关、春亡关、干度关、湿度关)。现将产仔关介绍如下,供养蝎爱好者参考。 1 孕蝎产仔期前后的护理。每年的7~9月为孕蝎产仔高峰期,孕蝎临产前,一定要让其吃好、吃足。使体内储备足够的营养。因为母蝎产仔后还要背仔6~8天,此期间母蝎不吃不动,所需养分全靠产前的储备来维持。如储备不足,就难以保障母子健康。母蝎产仔前表现为行动缓慢,白天不进窝,背纹增宽明显,呈白色,并能从两侧看清里面的小蝎。一旦发现个  相似文献   

11.
仔蝎体小、自卫能力较弱,比成蝎更易受周围环境和饲养管理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可提高仔蝎成活率. 1 控制温度 仔蝎生长发育、繁殖、活动的适温为25~39℃,最适温度为35~38℃.低于20℃时蜕皮期延长,生长发育受阻且易发生消化不良,引起腹胀;当温度降至10℃以下时,开始入蜇休眠;超过40℃极易脱水死亡.  相似文献   

12.
1 水貂喂粮应适当 植物性饲料一般占日粮量的20%~25%.其中:谷物籽实类要粉碎并经高温蒸制,再行饲喂;蔬菜类洗净,切碎后拌在饲料中生喂. 2 仔貂断奶应适时 仔貂生后40~45天即可断奶.若全窝仔貂发育均衡,将仔貂一次分出,把体型、性别、体质等相同的2只放一笼内饲养.饲养1周后再单笼饲养,以防抢食、咬架和传染疾病.若母貂瘦弱、缺乳,可将母貂移出,让幼貂留原笼饲养,3~5天后再按上法分笼饲养;对发育不匀和常咬架、抢食的仔貂,要根据体型大小和采食能力分批断奶,先把发育好、体型大的仔貂断奶,发育差的留在母貂笼继续饲养,根据生长发育情况随时断奶.  相似文献   

13.
<正> 河南省南阳市药都养蝎场高级农艺师杨石经过八年多的潜心探索,独创出一整套花园式养蝎新技术,日前获得了国家专利,其技术要点如下: 花园式养蝎池应建在保温性好、向阳、密封性好的房间,在室外可选用玻璃棚或塑料大棚(饲养室内忌放农药、化肥或其它化学物品)。建造蝎池时要留出一定宽度的人行通道,通道两边或四周分为大小不同的蝎池,分别可放养公蝎、母蝎、仔蝎,并留出花草生长和摆放的空间。 蝎池的规格可根据房间的形状而定,一般长2m,宽1.5m,高  相似文献   

14.
仔母兔分笼饲养好处多1仔、母免分笼饲养方法仔兔出生后,把仔兔连同产箱一起移至另一笼中,与母兔分居,每天早、晚2次将产箱拿到母兔笼中哺乳,然后取回.这样一直哺乳18—20天.20天以后.仔兔逐渐学会采食,此时每天哺乳1次即可,但必须喂些柔软容易消化的饲...  相似文献   

15.
预防蝎病8法     
全蝎(蝎子)的生命力很强,一般不发生传染性疾病.而一旦得病,采用药物饮食疗法很难奏效.预防蝎病有如下方法. (1)蝎房、蝎池、蝎窝和饲养器具等使用前要严格消毒.保持饲养区内外环境空气新鲜无污染. (2)喂给鲜活食物,提供清洁饮水,保证饮食卫生. (3)按全蝎的大小、孕期、产仔期和各个不同的生长发育期,保持最佳温度和饲养密度. (4)保持饲养区内安静,严防全蝎受惊吓、摔跌和挤压,避免孕蝎流产. (5)钙土疗法.每平方米饲养场所用钙片20片(研末)和少许葡萄糖,拌入全蝎的饲养土内,可补充全蝎的营养所需,每次倒盆或清池换土时一并操作即可.此法适用于孕蝎和幼蝎,对促进孕蝎产仔和仔蝎蜕皮均有特效.  相似文献   

16.
(一)产后饲养管理要精心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仔鹿产下后,应将仔鹿身上的粘液擦干,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剪耳编号,定时放回母鹿群喂乳.在仔鹿哺乳期间,应避免有异味之物,如酒精、香皂等触及仔鹿,否则母鹿会嫌其有异味而拒哺.  相似文献   

17.
1代养 叼人法把代养的仔貉放在产期相近的另一产仔母貉的小室门口,仔貉会因离开母貉或受寒冷刺激而发出叫声,母貉听到仔貉叫声,就走出小室,如母貉对仔貉无敌意,认为是自己的仔貉,就会把仔貉叼进小室给其哺乳.同味法把代养的母貉引出小室,插上小室门,然后用窝内垫草擦搓代养的仔貉,混入代养母貉所产的仔貉当中,一般情况母貉辨不出外来仔貉而给其哺乳,这种代养法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正>1.掌握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昼伏夜出,怕湿怕光,爱钻缝隙。建窝时要模拟蝎子的野生条件,建成上干下湿的特殊环境。蝎子群养时易相互争食而相残杀,最好采用大面积隔离饲养法,以提高养蝎的成活率。2.注意选种和控制饲养密度。在选育种蝎时要挑选个体大、健壮有孕的母蝎和青年公蝎。为防止蝎子互相残杀,  相似文献   

19.
幼蝎蜕皮期的饲养管理是养蝎扩群产生效益的重要环节,根据蝎子的生物特性,子蝎刚出生后,温度在35℃时,在母蝎背上约4天蜕第一次皮,成为二龄蝎,再经过约5~6天就开始离开母蝎背寻找吃食。二龄蝎以后每次蜕皮的间隔时间为50~60天,对子蝎应搞好如下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正>诸城市地域,貂产仔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中旬,对母兽饲养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场内安静、保活仔貂等。昼夜值班保证产仔母貂供水充足,在首次喂食时尽早检查仔貂,打开窝箱看看垫草是否做成窝,母貂是否哺乳,仔貂是否在窝内,对发现落地的仔貂及时拣起送到窝箱内,及时发现难产母貂,症状表现精神不振、在笼内奔走、不断蹲坐似排尿、不断嗅舔外阴部等的应及时注射催产素0.3~0.4ml,经3h左右未产仔可进行剖腹手术。哺乳期产后恢复应在产后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