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辽宁省新民市二喇嘛村在追求特色品种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五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形成了占地面积达到3 000亩的大棚草莓农业规模小区.种植的森研99四季草莓,该品种产量高,口感好,果味纯正,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生产的草莓不仅销往沈阳,还远销吉林、黑龙江等地. 2010至2012年在新民市兴隆堡镇二喇嘛村温室草莓应用秸秆反应堆,主要的推广技术是采取整根秸秆粉碎使用、行间直接铺秸秆方式、应用小型农机开沟为主的内置式反应堆技术、秸秆粉碎生物发酵配置营养土技术、外置式反应堆技术.  相似文献   

2.
沿黄沙滩地果园,多为沙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透气性差,保肥保水能力低,生产上往往会出现树势衰弱、歪干、无干、主枝头下垂等现象,对此,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管理。1 开沟埋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利用秋冬农闲季节,在果树的株间、行间挖深60cm,宽100cm的沟,将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作物秸秆分层填入,同时混入3%的尿素或碳酸氢铵,促进作物秸秆腐烂,回填时多余的土平摊在树盘周围,使树盘起垄。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果园覆草,厚15~20cm,上面撒些土,以防风刮和火灾,既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又解决了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能…  相似文献   

3.
宁夏银川以北地区盐碱地面积67 300hm~2,低洼重盐碱地区星海镇通过用风沙压碱建设台田温室、采用沙培方式种植蔬菜等措施,实现了盐碱地高效利用。2011年引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蔬菜产量效益进一步提高。为体现该技术在主栽品种番茄冬春茬上具体效果,确定主要农作物玉米秸秆具体用量,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以玉米秸秆、秸秆发酵沟腐熟剂和尿素为材料,采用秸秆内置式行下式方式,开展了秸秆不同用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温室较普通技术栽培温室,11—2月20cm地温提高2.4℃;在同一试验温室内,秸秆用量3 500kg/667m~2增温效果最明显,秸秆反应堆处理小区综合指标均高于普通栽培技术,T2处理效果最显著,建议大面积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宜选择4 000kg/667m~2用量。  相似文献   

4.
试验用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优质化肥和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于2004--2007年每年秋季施用,共分4个小区,每个小区1.3hm^2。小区之间间隔20m以上.Ⅰ小区为直接覆盖,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撒到园内.覆盖厚度为20cm,每666.7m。剧量4000kg。同时每666.7m^2混合尿素100kg.然后覆土灌水:Ⅱ小区为深翻土施,结合深翻土壤.于行间开沟,沟深80cm,每666.7m^2施玉米秸秆4000kg、尿素100kg,  相似文献   

5.
1.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建造果树温室大棚。 2.日光温室的后墙厚度应大于当地冻土层厚度30~50cm,一般为80~100cm。大棚的后坡应先铺上30~40cm厚的玉米秸,然后再覆盖上20~30cm厚的土。 3.棚室内地面应低于棚外地面20~30cm。 4.挖防寒沟。在大棚外面南侧挖20~40cm宽、30cm深的沟,沟内填入杂草或作物秸秆等保温材料,可防止地温向外散失,提高大棚内南部的地温。 5.棚内栽植果树前应增施腐熟有机肥。 6.棚内栽植果树时应起垄栽植,将果树栽在垄顶。  相似文献   

6.
正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又叫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在温室、大棚生产的低温季节,在土壤耕层下铺设作物秸秆(玉米、水稻等作物)或在棚室内堆积作物秸秆,并在秸秆中施用腐生生物菌,使秸秆或农家肥在通氧的条件下分解产生热量、二氧化碳及速效有机养分的生态技术。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方式。内置式又分为畦下内置式和畦间内置式,畦下内置式通常适用于秋、冬和早春季节栽培,畦间内置式  相似文献   

7.
果园覆草一年四季均可实施,一般在春季整地、施肥、浇水后进行,也可在麦收后利用麦糠进行夏季覆盖。覆草种类包括各种杂草、麦秸、麦糠或稻草,也可用铡成5~10cm长的玉米秸秆。覆草时覆盖树盘或全园覆盖均可,覆草厚度15~20cm。第1年每666.7m^2用草量1000~1500kg,以后每年补充用草600~800kg,覆草后在草上撒少量土压实。为防止初次覆草后果树暂时缺氮,覆草前每666.7m^2应比不覆草果园多施尿素15~20kg。  相似文献   

8.
1物理方法 1.1覆盖秸秆、干草或树叶在果树行间或全园覆盖农作物秸秆、干草、树叶等10~15cm厚,既可保墒、提高地温,来年腐烂后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减轻标准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生产成本,开展菌种、疫苗减半发酵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菌种、疫苗价格较贵,减半用量发酵,只要延长发酵时间,可显著地扩繁菌种,与标准的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发酵方法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常规生产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大棚内CO2浓度,提早上市期10 d左右,莴苣的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72.4%和93.9%,效益增加96.0%。  相似文献   

10.
<正>1物理措施1.1覆盖秸秆、干草或树叶在果树行间或全园覆盖农作物秸秆、干草、树叶等10~15cm厚,既可保墒、提高地温,来年腐烂后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1.2地膜覆盖在果树周围1m内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也可用薄膜等覆盖树盘。1.3培土封冻前,在果树周围培25cm厚的土层,  相似文献   

11.
1深翻改土,施足基肥采收后,从树冠垂直投影处内移30cm向外挖宽100cm、深60cm的环状沟,沟底要挖平,在沟底铺20-30cm厚的秸秆,底土与有机肥掺匀盖在秸秆上30cm厚,每米施20k有机肥;上层用表土与化肥混匀回填,低于地面5~10cm,按沟长每米施过磷酸钙200g、尿素100g、硫酸钾150g,回填土后浇水沉实土壤。  相似文献   

12.
以越夏栽培番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秸秆生物发酵菌种对日光温室土壤温度、CO2浓度及越夏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不同秸秆生物发酵菌种处理的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和CO2浓度;对株高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番茄产量(3.6%~17.5%)。综合比较3种秸秆生物发酵菌种,正农菌种表现优于广宇菌种和圃园菌曲。  相似文献   

13.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行下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技术,设置3个处理:秸秆生物反应堆菌剂(A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秸秆生物降解专用菌种(B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秸秆生物反应堆菌剂(A菌剂)+667m~2施6 000kg玉米秸秆处理,以不添加菌剂和秸秆温室为对照(CK),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和秸秆添加量对越冬番茄长势、产量和温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个处理均能显著增加番茄茎粗,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绿素a/b;A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处理和B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处理下番茄株高、产量显著高于CK,而A菌剂+667m~2施6 000kg玉米秸秆处理显著降低了番茄的株高和产量。在10、11月A菌剂+667m~2施6 000kg玉米秸秆处理显著的提高了15cm土层的温度,该处理10月10日的平均地温为17.35℃,比对照平均地温高出1.05℃。12月B菌剂+667m~2施4 500kg玉米秸秆处理对15cm土层温度的提升效果最明显,其中12月25日平均地温为10.30℃,比CK高0.77℃。处理温室内CO_2平均浓度显著高于对照温室。10月1日处理温室CO_2浓度最高,为1 597.0mg·m~(-3),比CK高614.8mg·m~(-3);12月30日CO_2浓度最低,为1 015.0mg·m~(-3),比CK高393.0mg·m~(-3)。  相似文献   

14.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又称二氧化碳缓释富氧秸秆发酵技术,是一项全新概念的农业增产、增质、增效的有机栽培理论和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它的应用实现了农业节能高效,可以将秸秆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秸秆为反应堆放材料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秸秆反应堆分为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置结合式三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内置式玉米秸秆反应堆在北方设施大棚上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1减轻花期冻害的措施 1.1树盘覆草2月中旬在杏园树盘内铺一层20cm厚的麦秸、杂草、玉米秸等,并浇水浸湿,然后撒一层薄土,以推迟地温上升,可延迟花期4~5d(天)。1.2早春灌水和树干涂白早春用涂白剂(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剂原液0.5份,食盐0.5份,  相似文献   

16.
基于黑龙江省设施蔬菜早春抢早生产低温冷害频繁发生,0~20 cm地温骤变突出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原位还田,还田消纳量有限的两大问题,开展早春大棚行下内置式秸秆反应堆栽培模式研究,形成地方标准1项,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秸秆生物反应堆建造、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以期快速、持续提高0~20 cm土层温度兼顾改善设施土壤生态环境,保障黑龙江省早春大棚1.667万hm2以上番茄优质、绿色、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7.
1 选取砧条 落叶后,选择大青叶或其它优良砧木枝条,剪成18~20cm的枝段,下端剪成马耳形,上端离芽1cm剪平,每50~100条捆成一捆。然后挖50cm深的坑,坑长和宽视枝条的多少而定。先在坑底铺5cm厚湿沙,将成捆的砧条放入沟内,然后上面覆5cm厚的湿沙,再盖10cm厚的土。每隔1m在坑中插一草把,以利通气,以后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埋土。这样处理的插条来年春季扦插时,下端基本都能形成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8.
<正>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一项科学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品质的现代农业生物工程新技术。棚菜是辽宁省黑山县四大主导产业(玉米、花生、棚菜、果树)之一,全县棚菜面积20余万亩。2009年,通过在温室黄瓜上应用定植行下内置玉米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节约用水,节约生产成本和更好地维持果树健壮生长,提高果品质量.果农在果树生产上需要推广应用开沟节水灌溉方法。该方法具体是:在果树行间.一般树龄在4~7年的,离开主干80~100厘米开沟.8年以上的树龄,离开主干120~150厘米开沟.开沟深35厘米.沟宽40厘米.沟底要平整。  相似文献   

20.
1入冬时灌水入冬前灌水1~2次,以水养温、增温,减少冻害。2冬后及时盖草冬后用麦秸、稻草、玉米秸秆等均匀覆盖于果树行间,既可降低冻害率,文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覆盖物腐烂后还可成为有机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