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引起鹅跛行的主要原因:1.机械因素。因鹅群打斗,放牧中鹅腿跌伤、扭伤等。2.物理因素。如鹅的脚垫被锐利物刺伤或被强酸强碱性物质烧伤等。3.营养因素。如鹅饲料中钙和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蛋能比失调及某些维生素含量不足等。  相似文献   

2.
引起鹅跛行的主要原因:1.机械因素。因鹅群打斗,放牧中鹅腿跌伤、扭伤等。2.物理因素。如鹅的脚垫被锐利物刺伤或被强酸强碱性物质烧伤等。3.营养因素。如鹅饲料中钙和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日粮中粗蛋白质含量过高或蛋能比失调及某些维生素含量不足等。  相似文献   

3.
王芹 《农家致富》2013,(9):42-43
一、雏鹅消化不良症1.病因2周龄以下的雏鹅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消化机能较弱,如果饲喂管理不当,易引起消化不良。如雏鹅出壳不久就饲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和饲喂量等。另外,天气突变等因素也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2.症状病雏精神不振、低头闭目、羽毛无光泽、两翅下垂、食欲降低或废绝;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呈  相似文献   

4.
<正>1.营养缺乏或营养失调性跛行。主要是因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钙、磷不足,以及锰、铜等矿物质的缺乏所引起的。另外,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A等缺乏也会引起跛行。其中,多半是由于钙、磷比例失调所引起,会导致严重的佝偻病、软骨症和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5.
一、雏鹅消化不良症2周龄以下的雏鹅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消化机能较弱,如果饲喂管理不当,易引起消化不良。如雏鹅出壳不久就饲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和饲喂量;饲料中没有细砂粒而使肌胃的消化机能较差。另外,天气突变等因素也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1.一般症状。病雏精神不振,低头闭目,羽毛无光泽,两翅下垂,食欲降低或废绝。粪便稀薄,排便次数  相似文献   

6.
<正>一、维生素A缺乏症(一)诊断要点1.产蛋种鸭日粮中维生素A缺乏或含量不足,造成自身或子代雏鸭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添加剂存放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导致维生素A被破坏或失效等。2.正常情况下,鸭饲料中维生素A  相似文献   

7.
跛行病是羊群中常发的一种疾病,如预防和治疗不当,会给饲养场户造成较大损失。跛行病发生原因很多,较常见的有外伤性、病毒性或由营养不良造成。1.外伤性跛行如炎热的夏季,圈舍潮湿泥泞,易患腐蹄病,被石子、铁屑、玻璃碴等刺伤蹄部均能致病。也有因蹄冠与角质层裂缝而感染病菌,致使化脓,不能行走。2.病毒性跛行如羊患口蹄疫病,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是一种高度传染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  相似文献   

8.
1雏鹅消化不良症 2周龄以下的雏鹅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消化机能较弱,如果饲喂管理不当,易引起消化不良。如雏鹅出壳不久就饲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和饲喂量,饲料中没有细砂粒而使肌胃的消化机能较差。另外.天气突变等因素也容易导致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雏鹅出壳后,由于初饮、开食不及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育雏舍温度低或某些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容易造成雏鹅糊肛。病雏鹅肛门被粪便粘住,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雏鹅糊肛,多发生在出壳后最初几天(5~7天),如能做好出壳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则  相似文献   

10.
跛行病是羊群中常发的一种疾病,如预防和治疗不当,会给饲养场户造成较大损失。 跛行病发生原因很多,较常见的有外伤性、病毒性或由营养不良造成。 1.外伤性跛行 如炎热的夏季,圈舍潮湿泥泞,易患腐蹄病,被石子、铁屑、玻璃碴等刺伤蹄部均能致病。也有因蹄冠与角质层裂缝而感染病菌,致使化脓,不能行走。  相似文献   

11.
仔猪佝偻病是由于饲料中钙、磷和维生素D的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集中在冬、春季,以2~4月龄的仔猪发病居多,特别是规模化的养猪场易出现群发,主要特征是骨组织发育不良、钙化不全、出现跛行和骨骼变形等. 一、发病原因 1.乳汁中缺乏维生素D.乳汁中缺乏维生素D、奶水不足或断奶过早等均导致仔猪得到不足够的维生素D,影响体内钙、磷的吸收,进而引起本病发生.  相似文献   

12.
冬季天气寒冷,光照时间不足,常会因猪舍潮湿、寒风侵袭,受凉等原因,使猪患风湿症而造成瘫痪。另外,由于饲料中长期缺钙,尤其是怀孕母猪、哺乳母猪因钙质消耗过多而补充不足,或因饲料过浓,磷酸盐类过多,缺钙多磷,造成体内钙磷平衡失调,容易导致发生软骨症而瘫痪。这两种症状引起猪瘫痪的主要区别是:风湿性症的猪四肢肌肉疼痛,步态强拘、跛行,随病情严重,则起立困难而瘫痪。但若强迫病猪运动,可因活动时间延长而跛行减轻;而软骨病猪,初期四肢关节疼痛跛行,随运动时间增多跛行加剧,病情严重时则瘫痪不能起立。因两种瘫痪原因不同,防治方法也有…  相似文献   

13.
青绿饲料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高、品质好,钙含量高,钙、磷比例适宜,粗纤维含量低且适口性好、易消化。但青绿饲料含水量较高,有效能值低,在喂鹅时应适当补充精料,并做到五注意。(1)青绿饲料要现采现用,使用前进行适当调制,如清洗、切碎、打浆等,以利于鹅采食和消化。青草浆不宜久存,以防鹅发生亚硝酸盐中毒。(2)放牧或采集青绿饲料时,应了解青绿饲料的特性;有毒或刚喷过农药的菜地、草地和牧草,应严禁采食和放牧,以防鹅中毒。(3)含草酸多的青绿饲料,如菠菜、甜菜叶等,不可多喂,以防引起雏鹅患佝偻病、瘫痪以及母鹅产薄壳蛋或软壳蛋。(4)含皂…  相似文献   

14.
<正>一、消化不良2周龄以下的雏鹅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消化机能较弱,饲喂管理不当时易引起消化不良,如在雏鹅出壳不久就饲喂粗纤维含量较高的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配方和饲喂量、天气突变等。1.症状。病雏鹅精神不振,低头闭目,羽毛无光泽,两翅下垂,食欲减退或废绝,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呈淡绿色或白色,有时带有泡沫或黏液,有酸臭味;肛门周围污秽、黏结;病雏生长发育不良。2.防治。雏鹅饲料应营养全面、易于消化、无腐败变质现象,最好现配现喂,不喂隔夜料。饲喂要定时定量。育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鹅饲料的预处理 1.粉碎。谷粒和籽实如稻谷、小麦、蚕豆、玉米等饲料,由于有坚硬的外壳和表皮,不易被消化吸收,对消化功能差的雏鹅更是如此。因此,必须经过粉碎或  相似文献   

16.
<正>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因病鹅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带有大量病菌,污染了饲料,饮水,用具和场地等,导致健康鹅发病。饲养管理不良,长途运输,天气突变和阴雨潮湿等因素都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以青年鹅与新培育母鹅最敏感。  相似文献   

17.
<正>仔猪佝偻病是由于饲料中钙、磷和维生素D的缺乏或是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发病集中在冬春季节,以2~4月龄的仔猪发病居多,特别是规模化的养猪场易出现群发。患病仔猪的主要特征是骨组织发育不良,钙化不全,出现跛行和骨骼变形,影响其生长发育。一、发病原因1.乳汁中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乳汁中缺乏维生素D、奶水不足或是断奶过早等均导致仔猪得到不足够的维生素D,影  相似文献   

18.
鹅副伤寒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又称鹅沙门氏菌病.该病的潜伏期为数小时或数周不等,主要危害不足3周的雏鹅,以急性败血型为主.主要传染源是带菌鹅和病鹅,可直接通过卵进行传播;通过食入有病菌的饲料、饮水或吸入带病菌的绒毛、飞沫等,通过损伤的皮肤、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污染病菌的孵化器、育雏期等...  相似文献   

19.
1 原因 1.1 营养因素 各种营养物质的平衡供应,是保证种公猪正常发挥生产性能的物质基础,任何一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或过剩,都会导致种公猪性功能失常. 1.2 能量 能量供给不足会使公猪性器官发育受阻,机能减退,但是过量的能量供给会造成种公猪过肥,使其配种或采精困难以及精液品质下降. 1.3 蛋白质 公猪每生成1亿精子需要1g蛋白质,蛋白质不足会影响精子形成和减少射精量,但是饲料中蛋白质过多(超过18%),会引起血氨浓度升高,可导致精子死亡率、畸形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宋洋 《农家致富》2014,(16):6-7
洪泽湖鹅是2004年经过江苏省畜禽品种资源管理委员会审定的省级畜禽新品种。该鹅羽毛白色,无咽袋。公鹅体态丰满,呈长方形;母鹅腹宽大有褶,具有就巢性。相比于其他鹅品种,洪泽湖鹅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市场前景鹅是抗病力很强的草食家禽,生产中很少使用药物,因此,鹅肉中极少药物残留,是一种“绿色”禽产品。同时,鹅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且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又是一种健康食品。所以,鹅肉合乎人们目前健康消费的愿望,在肉类市场份额中从10多年前的1%提高到4%以上,且仍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