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青虫又叫烟夜蛾,在贵州是为害辣椒最主要的害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以幼虫蛀食辣椒果实,也可蛀食花蕾、嫩茎、叶和芽。辣椒果实被蛀即引起烂果和落果,造成减产。而防治烟青虫需要重复施用大量农药,往往会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并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探索物理、生物防治方法,达到既能有效控制烟青虫在辣椒上的为害,  相似文献   

2.
蛀果虫(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寄主范围广,能危害番石榴、杨桃、芒果、柑桔类、枇杷、杏、桃、番荔枝、木瓜、梨、葡萄、西番莲、辣椒和茄子等250多种水果和蔬菜。田间观察表明,蛀果虫1年内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发生高峰期,高峰期的出现与果实成熟期基本吻合,且与气候条件特别是日平均温度密切相关;采取综合防治技术能将蛀果虫的危害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经室内饲养和石榴园系统调查表明,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多于20∶00~24∶00 羽化,40 h时后交配,交配高峰期为早晨5∶00~7∶00,一般于交配66h后产卵,成虫喜将卵产于石榴花或果实的萼筒周围以及果实表面的不光滑处。此外,首次较详细地记述了该虫2龄幼虫的毛序特征及雌雄蛹的形态差异,为该害虫的田间快速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经室内饲养和石榴园系统调查表明,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多于20∶00~24∶00羽化,40 h时后交配,交配高峰期为早晨5∶00~7∶00,一般于交配66 h后产卵,成虫喜将卵产于石榴花或果实的萼筒周围以及果实表面的不光滑处。此外,首次较详细地记述了该虫2龄幼虫的毛序特征及雌雄蛹的形态差异,为该害虫的田间快速鉴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危害橄榄果实的杧果小齿螟以幼虫蛀食橄榄果实,受害林分虫株率达10%~100%,单株果实受害率5%~60%。该虫在福建平和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蛹在枯枝、朽木或树干裂缝内越冬,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经1~3d后交配产卵,卵产于两果之间靠接处,卵期6~8d。幼虫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下旬有2个危害高峰期;老熟幼虫爬出蛀果在枯枝或朽木中化蛹,蛹期13—21d。该虫危害下坡比上坡重,不同品种之间大红心受害较重。清除树上、园中枯枝朽木,能显著减少虫口密度,可有效降低受害率。  相似文献   

6.
一、发生与为害,蔬菜钻蛀性害虫危害较重的主要有:烟青虫、棉铃虫、豆荚螟、玉米螟、菜螟、豆荚野螟、豌豆象、黄守瓜、瓜藤天牛等。因为多数钻蛀性害虫以幼虫隐藏于果实、心叶,茎部或根部等植株体内,开始很难发现,当出现果实被蛀食空或腐烂、茎部或根部被蛀空引起植株枯死时才发现虫害,此时防治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7.
生物防虫技术对线辣椒的无公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通过对放蜂田和不放蜂田棉铃虫与烟青虫虫口数的变化趋势、蛀果率以及赤眼蜂的羽化率与田间寄生率等方面试验分析,研究了棉铃虫与烟青虫的发生规律和赤眼蜂对棉铃虫与烟青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棉铃虫和烟青虫的一个危害世代,7月初达到爆发盛期,是主要危害世代,发生量大,危害性强;7月下旬到8月下旬为棉铃虫和烟青虫的又一个危害世代,8月初达到爆发盛期,但发生规模小,产卵分散,危害性弱,烟青虫稍晚;赤眼蜂的田间羽化率较高,平均羽化率达57.9%;放蜂田赤眼蜂的平均田间寄生率为32.9%,较对照高13.5个百分点,寄生效果明显;放蜂田的平均害虫蛀果率为4.0%,较对照低8.2%。  相似文献   

8.
对茭白二化螟的越冬和产卵习性,钻蛀和转移规律,田间种群动态,天敌种类和田间防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主要以6龄老熟幼虫在茭白残茬中钻蛀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为化蛹高峰期,4月中旬末至下旬为羽化高峰期。二化螟成虫主要将卵产在叶片上,叶鞘上为少数;大多数卵块产于心叶、倒一叶和倒二叶叶枕以上0—60cm范围内,少数产在叶鞘上。其初孵蚁螟喜钻蛀倒4、倒5叶叶鞘内侧的叶肉中,2龄后开始往内侧叶转移钻蛀。茭白田中二化螟的虫口密度高,发生期较集中,5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卵孵盛期,7月中旬为第二代的卵孵盛期,8月下旬末9月上旬为第三代的卵孵盛期。其主要天敌为螟黄足绒茧蜂和白僵菌。植物性杀虫剂绿浪和化学农药锐劲特对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近两年湖北省秭归县部分柑橘园出现一种蛀果性害虫,鉴定为橘实瘿蚊。橘实瘿蚊成虫将卵产在果皮表层,卵孵化后即蛀食皮层,呈隧道状,一般不危害瓤瓣,受害成熟果在贮运过程中发生腐烂,危害严重时果实腐如何提高烟薯套种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长白山钙果蛀果害虫的主要种类和在本地区的发生规律,于花后一周开始悬挂诱捕器诱捕成虫,当诱到第一只成虫时地上部喷施药剂,以后每隔20 d喷施一次药剂,直到果实成熟前1个月为止,试验结果表明:梨小、李小是危害长白山钙果的两种主要蛀果害虫。梨小食心虫有3次羽化高峰,其中以第一、三羽化高峰期较长,第二个高峰期峰值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李小食心虫第一、三两个羽化高峰期峰值较高,持续时间较短,第二个高峰期峰值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药剂防治以地上部喷施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同期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1.
镇远县烟青虫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镇远烟区烟青虫的预测测报及综合防治提供参考,通过性诱剂诱捕法和田间棋盘式5点取样调查法,对烟区烟青虫发生规律和寄生茧蜂发生量进行田间调查。结果表明:镇远县烟区烟青虫的发生呈双峰型,2个峰分别出现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烟青虫的始发期为5月上旬,危害以5月中旬至6月下旬最重。寄生茧蜂始现期为5月上、中旬,高峰期在6月上旬,之后虫口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镇远县烟区烟青虫防治最佳时期为5月上旬至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2.
<正>玉米螟绿色防控主要针对玉米螟成虫、卵、幼虫进行防治,具体技术如下:一、投射式杀虫灯悬挂性诱剂诱杀玉米螟成虫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一般在每日19∶00-22∶00,在20∶30-22∶00是玉米螟成虫活动高峰期,23∶00-1∶00成虫主要飞向栖息交尾场所,为第2个活动高峰期,3∶00-4∶00为交尾时间。但每天3∶00-4∶00和19∶00-20∶00这两个时段,玉米螟  相似文献   

13.
菜田套种玉米模式下亚洲玉米螟发生动态及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菜田套种春玉米模式下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和为害程度,于2007年6—8月对秦皇岛春玉米地玉米螟田间落卵量和为害玉米的程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该地全年共发生两代,产卵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中旬和8月上旬,高峰期卵粒数分别达到712粒和344粒,田间花叶率、百株蛀茎孔数、蛀茎株率和蛀穗株率分别达到了58%、312个、90%、62%。  相似文献   

14.
对文山烟区烟青虫的大田发生规律及防治阈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山烟青虫在烤烟大田生产周期内主要有2个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和6月下旬到7月上旬2个时间段;文山烟青虫防治阈值为0.58头/株,每增加1头幼虫危害,上等烟比例下降0.35%。  相似文献   

15.
于2007年6月和9月对秦皇岛亚洲玉米螟在春玉米田间落卵量和亚洲玉米螟为害春玉米的严重程度及7月29日分别在春玉米地和夏玉米地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第二代亚洲玉米螟效果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在该地区全年共发生两代,产卵高峰期分别发生在6月中旬和8月上旬,高峰期卵粒数分别达到了800粒和748粒;田间花叶率、百株蛀茎孔数、蛀茎株率和百株蛀穗孔数、蛀穗株率分别达到了78%、340个、96%和102个、74%;松毛虫赤眼蜂在春玉米地和夏玉米地卵块寄生率分别达到了80.00%和81.44%,在夏玉米地,放蜂区和对照区相比,蛀茎虫孔减退率为53.05%,蛀穗虫孔减退率为69.63%。通过本文分析得出亚洲玉米螟在秦皇岛地区发生及危害严重,释放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梨小食心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国芳  肖敏 《农村科技》2006,(12):33-33
梨小食心虫俗称食心虫、折梢虫,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该虫危害寄主比较广泛,但主要寄主为杏、梨、桃、巴旦杏,危害重的蛀果率达到50%,严重影响果实商品率。一、危害症状该虫蛀食果实但不食种子,果皮上蛀孔周围变黑疤,一般一果一虫。在桃园内,幼虫先钻蛀桃树新梢,枝条被害后切断了树体养分通道,致使枝条枯死,大量折梢、枯梢后蛀食果实。二、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全体黑褐色,无光泽,前翅前缘约有10组白色斜纹,近边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个小白点,后翅黑褐色,前缘黄白色。卵:长约0.5毫米,扁椭圆形,白色半透明。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于2007年对云南省丘北县辣椒田的主要害虫、天敌种类及其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主要害虫有桃蚜、烟青虫、棉铃虫和斜纹夜蛾;主要天敌有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桃蚜的发生高峰期在8月上旬,平均每株11.3头;斜纹夜蛾、烟青虫和棉铃虫幼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在8月中旬,平均每株虫量3.9头、斜纹夜蛾3.0头。主要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8月中上旬和8月下旬,平均每株虫量七星瓢虫0.82头、异色瓢虫1.3头。由于田间桃蚜种群数量处于较低水平,秋季辣椒生长期间对桃蚜可不采取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针对玉米螟成虫、卵、幼虫进行防治,具体技术如下:1投射式杀虫灯悬挂性诱剂诱杀玉米螟成虫玉米螟成虫羽化高峰期一般在每日19:00~22:00,在20:30~22:00是玉米螟成虫活动高峰期,23:00~1:00成虫主要飞向栖息交尾场所,为第2个活动高峰期,3:00~4:00为交尾时间。但每天3:00~4:00和19:00~20:00这  相似文献   

19.
一、发生规律桃小食心虫在我国各地发生代数不同。在河南和山东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僵果、玉米秸秆内等处结茧越冬。在黄河流域越冬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白天静伏在叶片背面或树冠内膛的叶片上,以双果、三果或贴叶果着卵较多。卵散产。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期。幼虫孵化后,在果实上爬行很短时间即蛀入果内。幼虫有转果危害的习性。幼虫老熟后在被害果外或果内吐丝结茧化蛹,个别幼虫爬到树皮裂缝处化蛹。第一代成虫发生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仍产卵于桃果上。7月下旬为幼虫孵化期,幼虫蛀果危害。第  相似文献   

20.
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一个珍贵用材树种,受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蛀梢危害严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活史及各发育阶段特征,分析其各幼虫龄期特征及其在格木嫩梢的为害习性。实验室条件下,荔枝异形小卷蛾卵的发育历期平均为3.72 d,其孵化可全天发生;幼虫平均为20.43 d,可划分为5个龄期,各龄期头壳宽度和发育时间均随龄期上升呈指数增加;预蛹平均为3.28 d,蛹历期平均为8.67 d,14:00-16:00为蛹羽化高峰期;成虫寿命平均为9.38 d,雌虫寿命大于雄虫;一个世代约45.48 d。在广东省中部格木人工林内1 a可发生5代,第1代幼虫在3月中旬开始出现,4月中旬化蛹,4月下旬见成虫;第2~4代幼虫分别出现的时间为5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中旬,第5代从9月下旬持续至翌年3月,在格木人工林其通常以幼虫在其枝梢内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该虫在格木人工林内可大面积持续发生,同时为害多个嫩梢,幼虫钻蛀孔道长度平均为67.22 mm,为害高峰期为6-7月,即第2、3代为害最严重。基于荔枝异形小卷蛾生活史和格木生物学特性,探讨其防控方法及可行性,为开展格木人工林蛀梢害虫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