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州市农业生物质能源低碳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学原理,对杭州市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禽畜粪污和秸秆有很多利用途径,但是实际上真正能够产业化的不多,利用"动物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和养殖蚯蚓"这个循环利用模式,不仅能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产生明显的环境效益,符合低碳农业的产业循环,可以考虑在杭州市郊区推广。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趋势下,各国都积极主动地采取了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策略以有利于各自国家环保型经济的发展。日本作为首先提出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国家之一,其目的就是节省能源、开发新的能源技术并且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方面使得农业发展更加的具有环保性、整个国家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和发展。低碳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在社会层面上的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从日本发展低碳农业的经济背景开始研究继而对于其发展规划和具体采取的措施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源短缺,人口众多,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农业经济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以资源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为指导的循环农业理论和技术体系对于优化生态环境、降低能耗、减少碳污染排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低碳条件下循环农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微农业"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健康食物的追求,更能为城市绿化作出贡献。在自家屋顶或者阳台上种植花草,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不算新鲜。如今,利用阳台、屋顶等居住闲置空间进行可食用植物种植的"微农业"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微农业因其经营规模小、富有创意、时尚、灵活和低碳环保深受人们欢迎。通过"微农业",人们既满足了自己种植蔬果的田园乐趣,又能吃上健康无公害的食品,还可以为城市环保贡献一份力量。由于品种开发、设施配套、养护指导等行业的不完善,"微农业"在我  相似文献   

5.
<正>设在沈阳农业大学的我国首家生物炭领域的研发机构——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以农林废弃物为原料制备"生物炭",不仅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还可以解决能源、环境、生态,特别是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难题。"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加作物产量。当它应用于气候变化领域,可固碳减排,是一种有效的‘碳汇’技术;当它与农林业相结合,可解决废弃  相似文献   

6.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生态环境,以林地为依托充分利用林下空间资源、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等,开展农林牧副等立体复合型经济模式。林下经济是一种绿色、环保、低碳、立体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在林下开展复合式农业经验模式,能有效实现资源和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利用。当前我国各地林下经济类型主要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林下旅游四种模式,不仅有效的保护生态资源,还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研究认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林菌、林禽、林药在全国各地发展的势头十分旺盛,本文主要针对贵州省林下经济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地区林下发展的有益经验,结合贵州省实际情况提出几点发展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可以降低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过度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可以提升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上的地位。农业是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现代化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结合农业发展实际和资源条件,主要从农业发展观念、制度、技术、发展模式及新能源开发五个方面,进行发展路径创新,以实现农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特色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常规农业而言.发展特色农业不仅能促进农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和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挖掘当地资源潜力,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近年来,我市各地坚持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依靠科技为载体,市场需求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形成特色"的思路,在"特"字上下功夫、求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现就如何发展特色农业,谈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代表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而低碳农业将代表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低碳农业是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强调资源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从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能源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四者有效统一的一种绿色农业生产方式。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积极推广农业节能减排技术,以发展低碳农业为抓手,精心打造现代农业园区,提升特色产业档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  相似文献   

10.
<正>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普及和发展的基础,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就发展低碳农业而言,关键在于推广先进的循环农业模式和适用的农业技术。目前循环农业模式主要是秸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低碳循环生态农业种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是一种生态增值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特征,目前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发展低碳农业必须转变传统农业的"高碳经济"模式,力求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浙江省人多地少的背景下,构建低碳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该文联系浙江省实际,探讨了如何构建低碳循环生态农业,转变全省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循环农业的基本概念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  相似文献   

13.
1 低碳农业的提出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高碳"活动产生大量CO2、CH4、N2O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大气环流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严重威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挑战,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和必然趋势.低碳经济实质是节约能源、高效利用能源、循环利用能源、开发使用清洁能源."低碳"在社会生产中、在科学研究中、在工作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广泛践行,作为与自然环境关系最为紧密的农业,更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4.
<正>一、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存在,而农业经济又是"三农"问题的工作重点,因此重视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重要保障,这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时代发展下,低碳、节能成为主要的研究话题,将其应用到农业发展中,不仅能实现新的转变,也能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在文章中,基于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分析,在低碳经济时代下,为其提出合理的转变方式。农业经济问题一直我国重点关注的话题,为了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基于当今时代的建设要求,实现低碳化的农业经济发展,以维护我国农业产业的健康进步。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相关期刊文献数据,使用CiteSpace对中国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相关研究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发文数量在2009—2013年呈上升趋势、2013—2019年为下降趋势;该领域研究者之间合作关系少而散,且无领军式的人物;国内还没有形成核心研究机构,且现有研究机构分布零散、合作少;"休闲农业""低碳农业""低碳经济""乡村旅游"有较高的频次;"休闲农业""低碳农业""低碳经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园区"有较大的中心度;该领域的三大研究主题分别是"休闲农业和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低碳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低碳休闲农业模式的探索"。基于此,对低碳休闲农业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建立在物质循环和碳平衡理论之上的低碳农业,要求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这种多目标性与传统经济学要求的资本收益最大化存在冲突,因此发展低碳农业对资本缺乏吸引,但当前低碳农业发展又急需大量资本投入,以期改善农业技术和发展环境。所以,首先应从低碳农业的内涵出发,深入分析影响农业的投入要素——劳动力、资本和技术,阐述资本投入是制约当前低碳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再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在农业方面的社会投融资渠道的现状及其困境,阐明发展低碳农业信托的必要性;最终,按照委托-代理理论提出构建以土地为核心和以低碳农业项目为核心的低碳农业信托模式,创新我国低碳农业的投融资渠道和方式,实现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多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燕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504-14506
结合循环农业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三农"问题矛盾突出;农业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农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对食的需求。基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我国循环型农业发展的4大创新模式:农业种养结合模式、休闲观光型发展模式、生态整合模式、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型发展模式。各地要在不同的功能区选择或创造使用不同类型的循环农业模式,以更好地利用农业资源,降低农业能源投入品消耗,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农业,为应对国际挑战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张颂心 《农学学报》2018,8(6):86-91
在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和生态环境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低碳农业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农业领域探究的新热点。低碳农济发展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有利于为低碳农业发展过程提供重要指导、为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以农业大省、经济发达省双覆盖的浙江省为例对低碳农业进行评价,具有很强的先导意义。[方法]基于低碳农业概念与内涵系统分析,构建农业发展水平、投入品强度、能源使用率、资源使用水平、废弃物利用水平5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利用AHP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到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上。[结果]浙江省2006年开始,低碳农业取得快速发展,能源使用率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因素,投入品强度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障碍。[结论]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农药化肥和农膜等投入品使用量,提升环保投入使用量,能有效提升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环境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温家宝总理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生态循环农业跳出了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的双赢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浙江省临安市太阳镇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创建为例,阐述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