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GARP和MaxEnt的云杉矮槲寄生分布区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是一种寄生性种子植物,主要寄生于云杉属植物,近年来对我国“三江源”地区的云杉天然林和次生林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利用GARP和MaxEnt生态位模型,基于已报道的云杉矮槲寄生分布点的数据,对其在中国的分布区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表明:GARP模型预测的分布范围较广,MaxEnt内部层次更细致,为得到最佳结果,将2个模型的预测结果赋予一定的权重(4:1)从而获得最佳结果;ROC曲线评价结果表明,GARP-MaxEnt模型的AUC值为0.937,达到了极高的精度。通过该模型预测可见,云杉矮槲寄生在中国的适生区主要集中在青海、甘肃、四川和西藏地区,其中青海、甘肃、四川交界区域为云杉矮槲寄生的极度适宜分布区。本研究结果有利于全面了解云杉矮槲寄生的分布范围,对云杉矮槲寄生害的调查与监测以及制定科学防治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种源胡杨种子萌发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和NaCl胁迫下的相关研究为目标。在南疆、北疆选择11个种源,对不同种源种子进行发芽测定,选定发芽率较高的种源,并其不同NaCl浓度(0、50、100、150、200、225、250、275 mmol·L-1及300 mmol·L-1)下进行盐胁迫,在1/2MS培养基上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1)11个种源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差异,由8、9和11种源的种子活力较高,平均发芽率分别为55.0%、55.8%和78.0%。种子发芽率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年降水量与发芽率表现显著的正相关;2)在NaCl胁迫下,种源9和种源11的发芽率有一定的变化,当NaCl浓度为50 mmol·L-1时种源9的相对发芽率极显著地高于CK(121.58%)。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发芽受不同程度的抑制,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NaCl浓度为50~150 mmol·L-1时种源间有显著差异,NaCl浓度升到275 mmol·L-1和300 mmol·L-1时种源11发芽势为7%和5%,发芽指数为1.4和1.1,而种源9为0。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除了50 mmol·L-1浓度外,种源9的盐害率均高于种源11,说明在种子发芽期间,种源11不但发芽整齐而且更耐盐胁迫。  相似文献   

3.
北京西山地区人工侧柏林种子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 2 0 0 0年 9月至 11月 ,对北京西山地区人工侧柏林种子雨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种子雨历时 4 6d ,总雨量 2 13粒 /m2 ,输入种子库雨量 18粒 /m2 ,最大雨强每天 15~ 2 0粒 /m2 .根据种子雨雨量、雨强及影响因素的差异 ,种子雨过程可分为起始、高峰和末期三个时期 .林内种子雨分布比较均匀 ,林缘种子雨随距离增大迅速降低 ,重力和风力是影响种子雨散布的主要因素 .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省仙米林区受矮槲寄生侵染的云杉林为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小班进行样带调查,统计分析发病率 后,发现云杉矮槲寄生在小班内从下坡至顶坡危害逐渐加强。按矮槲寄生病级(DMR)分级系统统计样带内所有寄 主病级,从柱状图中分析发现,云杉矮槲寄生优先分布于寄主下层树冠,而后不断向上扩展。在整个仙米林区设置 标准样地40 块,采用Canoco 4.5 软件对标准地内病情指数、寄主平均胸径、寄主平均树高、林分类型、混交度、草本 盖度、苔藓厚度等响应变量,以及郁闭度、坡度、坡位、海拔等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DA),发现郁闭度、坡度、坡 位、海拔和林分组成是影响云杉矮槲寄生在林间发生的主要因子,其中郁闭度与矮槲寄生的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 关,坡度、海拔与矮槲寄生的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林分组成影响矮槲寄生在林间的发生且在混交度较高的林分 内矮槲寄生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云杉矮槲寄生对天然林区和次生林区造成的危害,本文研究了云杉矮槲寄生对云杉枝条、叶片生长情况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矮槲寄生对云杉产生了不良影响以后,云杉生长情况及相关指标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这种长期的不良影响,会导致云杉抽生的诸多丛枝与云杉之间争抢水分的产物增多,最终导致云杉失去营养,逐渐衰落和死亡。  相似文献   

6.
云杉矮槲寄生害是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青海云杉林的重要病害。选用4种不同的除草剂,对云杉天然林中的云杉矮槲寄生植物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比例为1∶100的绿枯和比例为1∶200的易圃净防治效果最好,且无明显药害症状;一把火百草枯的3种比例虽然具有防治效果,但是均产生不同程度药害,其他几种除草剂及其比例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效果显著低于比例为1∶100的绿枯和比例为1∶200的易圃净。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广西荷木6个种源的光合能力及保水力,以期更好地选择和利用优良种源。[方法]采用列区种植6个广西种源10年生荷木幼林,研究其叶片光合生理、气孔及保水力等指标,并对不同荷木种群进行比较。[结果]6个种源荷木叶片气孔密度在23.4~28.9个·mm-2之间,叶绿素含量在1.342~2.436 mg·g-1之间,叶片暗呼吸速率在0.76~1.84μmol·m-2·s-1之间,光补偿点在11.54~24.63μmol·m-2·s-1之间,光饱和点在1 072.87~1 607.44μmol·m-2·s-1之间,最大净光合速率在11.14~14.51μmol·m-2·s-1之间。离体24 h后,叶片保水力大小依次为:灌阳>恭城>苍梧>兴业>博白>钦州。总体上,6个广西种源荷木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保水力、最大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桂北...  相似文献   

8.
大气沉降是微量元素进入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但森林生态系统穿透雨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还很缺乏。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涝池流域为研究区,以2018年夏季13次降雨事件样品中微量元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祁连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穿透雨中Cu和Cd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内穿透雨量(1.0~24.8 mm)大于林外降雨量(0.1~23.2 mm),林冠对降雨呈现负截留现象,雨水的pH整体呈中性或弱酸性。青海云杉林内穿透雨中Cu(5.97~12.05 μg·L-1)和Cd(0.12~0.78 μg·L-1)的浓度均高于林外降雨(Cu:3.28~11.37 μg·L-1,Cd:0.05~1.03 μg·L-1),且雨水中Cu浓度要远高于Cd浓度。雨水中Cu和Cd的浓度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Cu和Cd受降雨量影响显著,但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风速、降雨强度等。本研究能够为该流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植被类型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混交林中青海云杉不同器官水提物及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的根、枝、叶、果实水提取物及枝叶挥发油都含有化感物质,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水提物在高浓度时起到抑制作用,低浓度时表现起到促进作用,且低浓度(2 mg·mL-1)时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高浓度(30 mg·mL-1)时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在浓度为2 mg·mL-1时,青海云杉果实水提取物对油松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最强,种子发芽率提高了73.68%;青海云杉根水提取物对油松幼苗根长和幼苗鲜重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根长和鲜重分别提高了66.12%和163.89%;而对油松幼苗苗高促进作用最强的是其叶水提物,提高了149.39%;在浓度为30 mg·mL-1时,除青海云杉根水提物对油松幼苗根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外(提高6.95%),其他提取物对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表现出抑制作用。青海云杉枝叶挥发油对油松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尤其对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促进率达64.22%。说明青海云杉和油松混交,可能有利于油松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可为油松混交树种的选择、人工造林、森林培育及健康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金鲳鱼是适合深海网箱养殖的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白点病是其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为了解金鲳鱼白点病发生后对其运动行为的影响,取健康鱼(对照组)和患白点病鱼(试验组)做对比试验。试验时间共15 d,分别于试验开始时、试验1周后和试验结束时,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鱼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速度和距离的变化。用数码相机对其运动轨迹进行观察和跟踪拍摄,每次拍摄时间持续5 min,对所拍视频资料进行剪辑加工并用UMATracker和Tracker 6.0.10软件对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对照组鱼的运动轨迹为直线且常伴有环游现象,试验组鱼的运动轨迹中直线和环游现象的变化明显弱于对照组,且试验结束时鱼仅停留在水箱一小角落,无较大活力。试验开始时,对照组鱼的速度峰值达到3.6 m·s-1左右,速度大多集中在0.60 m·s-1左右;试验组的速度峰值仅为1 m·s-1左右,远低于对照组。试验结束时,对照组鱼的速度峰值为0.70 m·s-1左右,速度大部分时间集中在0.35 m·s-1,全程接...  相似文献   

11.
高山松是藏东南针叶林的主要建群种之一,高山松林是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尼洋河、帕隆藏布等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采用样地样方调查、野外定位监测、室内试验分析等方法对藏东南高山松天然林的高山松种子雨、土壤种子库、高山松种子萌发及天然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种子雨强度平均为249.30±78.42粒/m2,其中饱满种子为168.09±56.36粒/m2、虫蛀种子为41.11±20.25粒/m2、空种子为40.10±21.04粒/m2,种子雨强度随时问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型趋势.整个落种过程和不同落种时间的种子空问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聚集分布,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与母树距离的增加,种子雨扩散强度减弱,表现为近似正态分布高山松土壤种子库高山松种子平均密度为231粒/m2,其中62.77%的种子分布在枯落物层中、37.23%的种子分布在土壤层中,种子雨到土壤种子库过程中有近8%的种子损失.野外实地播种观测发现,高山种子累积萌发率与萌发天数的关系符合Logistics力程v=91.404/(1+e6.619-0.4491).高山松幼苗和幼树的高度结构、基径结构和年龄结构均呈反”J”型,表明高山松天然更新良好,保护好现有的环境状况,种群将呈稳定增长型.研究结果为高山松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进一步丰富了西藏高原同家生态安全屏障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研究了种子雨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固定沙丘系统(包括固定沙丘、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达到(4 782±894)粒/m2;沿着主风向的方向(即从丘间低地到固定沙丘的方向),种子雨平均密度呈现偏正态的空间格局,而且种子雨密度与地上植物多度之间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种子雨密度在每年的10月底达到最大值(6 064±330)粒/m2,到翌年3、5、7月,种子雨密度逐渐递减,并在7月达到最小值(513±48)粒/m2;种子雨密度的年际变化为1.6倍。可见,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大,季节变异大、波动性强,但是种子雨密度不是固定沙丘系统植被更新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3.
狭叶坡垒种子雨的空间格局及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的狭叶坡垒集中分布区选择5株成熟狭叶坡垒母树,通过地表取样,分析狭叶坡垒种子雨的空间分布格局特征及其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狭叶坡垒种子雨散布在母株附近,集中在离母株主干1-7 m区段内,占种子总数的97%;单株平均掉落种子数为27.14个.m-2(5.8-70个.m-2),其中,东向比西向多,南向比北向多,但无显著性差异;沟谷面多,背沟谷面少,其差异也不显著。(2)种子雨中有活力的种子占总数的51.3%,因各种原因坏死的占35.65%,昆虫幼虫蛀食的占9.91%,未成熟的占3.13%。(3)种子无休眠期,正常种子的萌发率为(93.60±4.77)%;火烧土较适宜狭叶坡垒的种子萌发,酸性土的萌发率最低,不同播种基质对早期幼苗生长影响不显著。(4)种子被水淹后,其萌发力和成苗率均降低了40%左右,且幼苗生活力下降;种子大小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千粒重大的种子萌发率比小的高约20%。(5)林窗幼苗成苗率为(52±5.66)%,比林下高约30%。  相似文献   

14.
长白山地区胡桃楸种群的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该文对长白山地区阔叶树种核桃楸的种子雨和种子库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胡桃楸种子雨过程从每年 8月 2 2~ 2 5日到 9月 2 4~ 2 8日 ,其中 9月 10~ 17日是集中落果期 ,落果数量占总数的 6 1.1% .啮齿动物的搬运和啃食是造成胡桃楸种子库亏损的主要因素 ,动物搬运果实的数量达到总量的 85 .8% .胡桃楸种子的自然萌发率降低 ,仅为 0 .5 4% .其果实大而重 ,种子雨传播距离很近 ,多集中在母树周围  相似文献   

15.
南亚热带森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组成特征及其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设立的固定植物样带,研究地上植物组成数量特征和土壤种子库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该植物样带共有木本植物93种,其中,乔木60种,灌木33种;草本植物30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种.② 植物样带土壤种子库出现木本植物36种,其中,乔木11种,灌木25种.土壤种子库木本植物种子数量平均183粒/m[[sup]]2[[/sup]],其中,灌木平均数量为162粒/m[[sup]]2[[/sup]],乔木平均数量为21粒/m[[sup]]2[[/sup]],灌木在土壤种子库中的数量远远高于乔木;出现草本植物13种,其中蕨类植物3种,草本植物种子数量平均为215粒/m[[sup]]2[[/sup]]③土壤种子库与地上优势种相关性比较:草本灌木 乔木.土壤中,草本植物种子数量以先锋种为主;乔木中,演替中间种的种子数量占优;灌木中,演替先锋种种子数量占优.④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关系通过将森林群落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生活型进行比较,灌木的Sorensen系数(0.54)草本(0.32)乔木(0.28).如果将地上植物按径级除去幼树,乔木的Sorensen系数为0.47从共有种百分比来看,乔木为91%,灌木为65%,草本植物为50%.   相似文献   

16.
天山中部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天山北坡中部海拔1 450~2750m高度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的采样与分析,深入了解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以期为天山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恢复与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土壤种子库采样与室内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及种子数量进行鉴定.[结果]从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中共萌发鉴定出种子植物49种,隶属23科38属.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数量总体上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000 m(1 950 ~2 050 m),达到30种;相邻海拔梯度之间共有物种数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密度最大值(1 813.8±154.0粒/m2)出现在海拔2000m(1950~2050m);土壤种子库中天山云杉种子密度也呈现单峰分布格局,密度最大值(190.0±16.8粒/m2)出现在海拔1800m(1 750~1 850 m).[结论]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数量总体上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天山云杉林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和土壤种子库中天山云杉种子密度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均呈现单峰分布格局,但二者在海拔垂直空间分布上不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态学方法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0土壤种子库和落种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土壤种子库中种源丰富,种子扩散主要受风的影响,长距离传播的沙地樟子松种子对其斑块化边缘的维护以及林一草一沙过渡带天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土壤种子库主要分布在凋落物层中,平均种子密度可达614粒·inz;种子密度随与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在距母树约3m左右范围内,存在一个明显的环状峰值区域。该区域中心位于母树北偏东方向.在这个区域内土壤中的种子密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种子多飞落在距母树树干0~8m距离内,在东、南、西、北和主风方向,种子密度均随与距母树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而且东、北向落种密度明显高于西向和南向。风向在当地樟子松种子在地面的扩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沙地樟子松种子在母树下呈侧环状分布的格局.图4表1参18  相似文献   

18.
舟山海岛普陀樟等3种特有树种种质资源清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清查,发现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集中分布于舟山市普陀区所辖范围内的洛伽山、朱家尖岛以及以朱家尖、桃花、六横岛为中心的毗邻悬水小岛上,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共有结果母树1.2万余株,大年种子产量有1500 kg左右。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分布在普陀区的朱家尖、桃花、普陀山和定海区的大猫岛,其分布特点是孤立,散生,且范围极小,无成片分布,共有结果母树300余株,种质资源较为贫乏,加之不合理的采种,迄今大年种子产量仅为100 kg。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分布范围更是有限,主要分布在桃花岛蚂蝗坑和定海区大猫岛茅草屋冷坑,呈群落分布,共有结果母树170余株,每年种子产量极少,能采到的种子只有0.25 kg左右。表3参12  相似文献   

19.
蒙古栎种群种子雨与地表种子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平均年龄为22a和30a的天然蒙古栎种群的种子雨和地表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蒙古栎种群种子雨一般从8月下旬开始下落到9月下旬结束,种子雨下落强度不均匀,存在高峰期;不同年龄蒙古栎种群的种子雨强度不同,22a和30a蒙古栎种群的种子雨强度分别为11粒/m2和30粒/m2;不同时期下落的蒙古栎种子质量存在差异,中、前期下落的种子发芽率高,千粒质量大,种子质量好;蒙古栎种群地表种子库损耗的主要因素是虫害和动物取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