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氮含量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方法]从无氮到富氮考察了5种不同NaNO3浓度对扁藻生长及细胞内生化组分的影响.[结果]在流加培养方式下,适合扁藻生长和细胞内蛋白质积累的NaNO3含量为100 mg/L.在无氮和含50 mg/LNaNO3的培养液中,扁藻细胞内的可溶性总糖、总脂和淀粉分别在培养后期、培养前期和培养中期达到较高值,这可能与扁藻的代谢途径有关.[结论]从扁藻作为生物能源资源的角度考虑并兼顾扁藻生物量,应选择含50 mg/L NaNO3的培养液培养扁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氮含量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方法]从无氮到富氮考察了5种不同NaNO3浓度对扁藻生长及细胞内生化组分的影响。[结果]在流加培养方式下,适合扁藻生长和细胞内蛋白质积累的NaNO3含量为100 mg/L。在无氮和含50 mg/L NaNO3的培养液中,扁藻细胞内的可溶性总糖、总脂和淀粉分别在培养后期、培养前期和培养中期达到较高值,这可能与扁藻的代谢途径有关。[结论]从扁藻作为生物能源资源的角度考虑并兼顾扁藻生物量,应选择含50 mg/L NaNO3的培养液培养扁藻。  相似文献   

3.
王友利  杨海波  于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247-12249
[目的]确定硝酸钠浓度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亚心形扁藻作为试验材料,以海洋微藻培养常用的普适性康维方营养液为基础,考察硝酸钠质量浓度为10 mg/L、60 mg/L、110 mg/L、160 mg/L和210 mg/L的培养基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油脂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当硝酸钠浓度为10 mg/L时,有利于油脂、淀粉的合成,但此时扁藻生长慢,生物量低,使得这些生物组分的总产量低;当硝酸钠质量浓度为60 mg/L时,油脂和淀粉含量较高,并且扁藻生长快,油脂、淀粉的总产量高;继续增加硝酸钠浓度时,扁藻生物量和各组分含量基本不变.[结论]从微藻生物能源角度考虑,60 mg/L的硝酸钠质量浓度是培养亚心形扁藻的优化浓度.  相似文献   

4.
以球等鞭金藻OA-3011培养液的细胞密度和脂肪酸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均匀设计确定了硝酸钠和磷酸二氢钾的用量;选择影响球等鞭金藻积累脂肪酸的4个因素进行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其积累脂肪酸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海水培养基中硝酸钠的适宜浓度为75 mg/L,磷酸二氢钾的适宜浓度为8 mg/L;球等鞭金藻OA-3011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盐度30‰,pH值7.5,接种量90×104个/ml,培养温度25℃,此条件下培养液中脂肪酸含量可达48 mg/L。  相似文献   

5.
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与缺刻缘绿藻(Myrmecia incisa)分别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rA),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微藻。对于这两种微藻的培养,大多是以传统的光自养为主;本研究展开了异养/兼养培养方式的探索,以期获得更高密度的生物量,以及更高产量的DHA与ArA。在使用葡萄糖作为外源有机碳源时,等鞭金藻和缺刻缘绿藻均可以实现异养生长,在黑暗条件下快速积累生物量。适宜等鞭金藻和缺刻缘绿藻异养的葡萄糖浓度分别为5 g/L和1 g/L。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了氮浓度的影响:对于等鞭金藻,300 mg/L的硝酸钠对于生物量的生产最佳,同时对于胞内DHA积累的促进作用最强;对于缺刻缘绿藻,氮浓度对于微藻的生长影响不明显,但对其ArA的含量影响显著,缺氮培养时ArA的含量最高。在证实了两种微藻的异养特性与最适碳、氮营养供给后,我们进一步开展了兼养的研究,从而获得了显著提升的微藻生物量以及目标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最后,将兼养获得的两种微藻用于投喂卤虫,结果表明DHA与ArA都可以被有效传递给卤虫,从而有望开发成为营养强化型的水产饵料。本研究为等鞭金藻和缺刻缘绿藻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培养液中添加0、0.5、1.0、1.5和2.0 mg/m L NaHCO_3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生长、细胞蛋白质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添加适宜NaHCO_3后不同培养阶段对细胞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aHCO_3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和细胞营养价值有显著影响。批次培养模式下培养液中添加1.5 mg/m L NaHCO_3可以获得最大细胞密度和比生长率。球等边金藻细胞中蛋白质含量随培养液中NaHCO_3添加量的增大而显著减少;而细胞中得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显著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显著降低。在添加1.5 mg/m L NaHCO_3的培养条件下,不同培养阶段的藻细胞蛋白和脂肪酸组成也有显著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SFA和MUFA含量逐渐增加,PUFA含量则显著减少。培养液中添加NaHCO_3有助于提升球等鞭金藻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批次培养模式下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18 mol/L不同碳源(Na HCO_3,C6H12O6,CH_3COONa和CH_3CH_2COONa)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生长、色素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26,温度25℃,光照3000 lux条件下,f/2培养液中添加不同碳源对球等鞭金藻的生长和细胞组成有显著影响。不同碳源对球等鞭金藻促生长效果依次为:葡萄糖碳酸氢钠空白对照丙酸钠乙酸钠。培养液中添加各种碳源均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球等鞭金藻细胞蛋白质含量。添加碳酸氢钠、乙酸钠和丙酸钠组藻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而添加葡萄糖组藻细胞中两种色素含量显著增加。添加碳源改变了球等鞭金藻细胞脂肪酸组成,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均显著增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显著降低。上述研究表明葡萄糖是促进球等鞭金藻生长的高效碳源,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是球等鞭金藻高密度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培养条件对梅尼小环藻细胞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以获得其产油的最佳培养工艺.[方法]采用干重法评价梅尼小环藻的生物量,采用溶剂浸提法测定微藻中油脂含量,并通过单因子试验考察培养温度、初始pH、光照强度、摇床转速、接种量对梅尼小环藻细胞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结果]梅尼小环藻产油最佳培养工艺为:培养温度25℃、初始pH 8.0、光照强度600lx、摇床转速130 r/min、接种量20%.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培养5d,梅尼小环藻的生物量和油脂含量可达到5.4g/L和56%,分别为对照组的1.38和1.30倍.[结论]研究结果为大规模化生产微藻油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葛珍珍  王杰  余晓斌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12):2453-2456,2460
[目的]为了实现小球藻的高密度及高产油培养。[方法]通过分析分批培养过程中藻细胞的生长曲线,葡萄糖消耗曲线,pH及溶氧变化曲线,对小球藻进行分批补料,待藻细胞达到一定的高密度后再进行缺氮培养以富集细胞内的油脂。[结果]经过4次分批补料,小球藻的生物量达到了65.25g/L,然后进行缺氮培养12h,然后进行缺氮培养12h,小球藻的油脂含量由42.75%提高到63.82%,油脂含量达43.37g/L。[结论]合理的分批补料明显地提高了小球藻的生物量。缺氮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小球藻的油脂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微藻油脂含量过低是阻碍微藻生物柴油工业化的主要障碍之一,研究拟通过单因子优化以及响应面法优化链带藻Z8(Desmodesmus intermedius Z8)异养培养条件,从而提高其油脂产量.[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不同浓度条件下的葡萄糖、硫酸镁、柠檬酸、磷酸氢二钾、硝酸钠及氯化钙等对藻种Z8生物量和总脂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P-B试验从6个考察因素中筛选出显著影响因素,最后通过CCD试验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通过P-B试验筛选出4个显著影响因素,分别为:葡萄糖、硫酸镁、柠檬酸、磷酸氢二钾;通过CCD试验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具体如下:硫酸镁质量浓度200 mg/L、磷酸氢二钾质量浓度0.07 g/L、葡萄糖质量浓度18 g/L、柠檬酸质量浓度9 mg/L、硝酸钠质量浓度1.5 g/L及氯化钙质量浓度0.04 g/L.在此条件下藻株Z8的生物量可达到7.7 g/L,与未优化前的生物量5.47 g/L相比提高了40.77%,总脂量可达3.17 g/L,与优化前的总脂量2.47 g/L相比提高了128%.[结论]经响应面法优化后的链带藻Z8生物量和总脂量均有较大提高,研究所采用的递进式优化方法可为提高微藻的油脂产量及其它发酵工艺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梁宏玲  任然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74-5775
[目的]研究施氮量与小油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关系,控制小油菜叶片硝酸盐含量。[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小油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测定小油菜叶片中的硝酸盐含量。[结果]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油菜叶片中硝酸盐含量增加。[结论]为减少硝酸盐含量的积累,应适当控制氮肥用量。  相似文献   

12.
葛珍珍  王杰  余晓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29-11931,11971
[目的]为了实现小球藻的高密度及高产油培养。[方法]通过分析分批培养过程中藻细胞的生长曲线、葡萄糖消耗曲线、pH及溶氧变化曲线,对小球藻进行分批补料,待藻细胞达到一定的高密度后再进行缺氮培养以富集细胞内的油脂。[结果]经过4次分批补料,小球藻的生物量达到了65.25 g/L,然后进行缺氮培养12 h,小球藻的油脂含量由42.75%提高到了63.82%,油脂产量达43.37 g/L。[结论]合理的分批补料明显地提高了小球藻的生物量。缺氮培养进一步提高了小球藻的油脂含量。  相似文献   

13.
赵勇  宋志文  孔小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82-13583,13585
[目的]探讨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下黑曲霉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培养基最佳成分为及浓度为:葡萄糖100g/L,有机氮源为4g/L蛋白胨,无机氮源为3g/L硝酸钠;最佳发酵条件为28℃,pH值6,发酵周期72h。[结论]通过优化,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氮源对冬虫夏草发酵茵丝活性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冬虫夏草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分离培养获得2株虫草无性型菌种,应用不同氮源培养基进行发酵技术培养获得菌丝体,对天然冬虫夏草成分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茵丝体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组织分离培养获得的2株菌种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主要活性成分的种类与野生冬虫夏草相同;以动物氮源为主的培养基培养的虫草发酵产物活性成分含量及生物量均高于植物氮源培养的虫草和天然虫草。[结论]该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对冬虫夏草发酵菌丝活性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为冬虫夏草发酵菌丝体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段晓宇  汪维双  杨红  唐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22-8423,842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镧和硝酸铈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硝酸镧和硝酸铈添加于细茎石斛培养基中,观察其对组培苗生长、生根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确定培养基中添加稀土硝酸盐的最佳浓度。[结果]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生长,其中0.2 mg/L硝酸镧和0.2~0.4 mg/L硝酸铈的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稀土硝酸盐对细茎石斛组培苗生长表现为负效应,甚至导致死亡。两稀土硝酸盐对叶绿素含量影响差异较大,硝酸镧(除0.2 mg/L)降低了石斛组培苗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且对叶绿素a的促进仅见于0.2 mg/L;低浓度硝酸铈(0.2~1mg/L)均能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高浓度则抑制。[结论]低浓度稀土硝酸盐能促进组培苗的生长;高浓度稀土硝酸盐抑制组培苗的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improve the biomass of Navicula tenera, and thu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Navicula tenera. [Metho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sewage to cultivate Navicula tenera was preliminarily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 series of culture conditions including the nutrient source of nitrogen(N), phosphorus(P), iron(Fe), silicon(Si) and the salinity in medium for culturing Navicula tenera,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design. [Result]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cultivating Navicula tenera using sewage are as follows: the water from Xiaoerlou Artificial Lak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basic solvent; 360 mg/L urea; 150 mg/L N2HPO4·12H2O; 50 mg/L ferric citrate; 2 000 mg/L Na2SiO3·9H2O; 2.0 mol/L salinity. Navicula tenera was strongly adaptive to sewage and could well uptake the nutrient sources in the sewage.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the culture cost decreased, and meanwhile the biomass of Navicula tenera reached 4.766 g/L which is 3.57 multiples over original medium and 1.9 multiples over optimized medium No. 1. [Conclusion] This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ing Navicula tenera in large scale and sewag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舟形藻的污水培养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材料与方法 1.1藻种及培养基 经“神舟5号”航天搭载后的舟形藻由徐州师范大学郑维发教授惠赠。试验所用原始培养基由参考文献的配方优化而成。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氮水平对水培小白菜生长及其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乌鲁木齐市生产培育出高产优质、低硝酸盐含量的小白菜品种提供理论性指导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主要种植的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水平下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其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分析不同水平供氮量对叶菜的硝酸盐累积量影响,比较不同品种间差异,得出硝酸盐在4种小白菜体内的累积规律。从中挑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硝酸盐含量低的品种。[结果]4种小白菜在不同氮处理条件下的生物量表现为四月慢>五月慢>上海青>黑油白菜;硝酸盐含量表现为:上海青>四月慢>黑油白菜>五月慢;五月慢是硝酸盐含量最低,且生物量较高的一种小白菜,含氮量为10 mmol/L为最佳处理浓度。[结论]采取选择硝酸盐累积量较低的蔬菜品种、合理施肥、改良栽培方式、科学采收方法和适当延迟收获及食用前处理等措施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