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西药治疗方法与中药复方治疗方法对犊牛腹泻的治疗效果,将腹泻犊牛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对照组病牛采用乙酰甲喹西药治疗,试验组病牛采用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结果表明,采用中药复方制剂治疗的试验组病牛的总有效率为88.9%,治愈率为82.2%,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愈率为47.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腹泻病犊牛,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牛前胃弛缓作为我国牛养殖业的常见性疾病,对我国牛养殖业效益影响较大,而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牛前胃弛缓的主要中药治疗方法,相比于养殖户常用的西药,我国的中药制剂治疗该病也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中药制剂可以明显的改善牛前胃弛缓这一症状,同时还可以提高牛的精神状况,促进牛快速恢复,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胃弛缓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消化功能紊乱为特征,我们对30例前胃弛缓病牛采用"顺胃汤"辩证加减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西药组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的总体效果,确保牛的养殖以及食用健康标准。方法:选择收拾治疗的80头冰牛,按照用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采取单一西药治疗的参照组以及采取中西药结合治疗的实验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病牛治疗后总有效率情况。结果:试验研究后所得实验数据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5%,经统计学分析X2=5.5411,P=0.0186。两组病牛均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牛前胃弛缓疗效明显,且无明显药物毒副反应,能够在短时间起效,可在牛前胃弛缓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本试验分别应用中药和西药治疗牛前胃弛缓,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牛前胃弛缓与西药相比疗效更好,结果表明中药治疗牛前胃弛缓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推广。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药品吴茱萸、党参、白术、藜芦、硫酸钠、鱼石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辖区内发生乳房炎的奶牛30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10头,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C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3组病牛的疗效。[结果]A组病牛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B组为80.00%,C组为10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C组病牛症状消失时间、痊愈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其余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西药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明显,缩短病牛康复时间,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牛前胃弛缓的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西兽医辨病和中兽医辨证相结合,对20例患前胃弛缓的病牛进行了分型治疗研究。在用自拟当归通幽汤和健脾理肺散治疗的同时,结合对症辅助疗法,取得了总有效率达85%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前胃弛缓是牛最常见的疾病.对于此类患牛,临床上常用健胃助消化的方法治疗,即用惯用的健胃助消化类药物治疗,如健胃散、大黄苏打片、人工盐、酵母片等,多数前胃弛缓的病牛用这类药物治疗有效,但也有一部分前胃弛缓牛表现十分顽固,用常用的健胃助消化药物医治无效.对于此类顽固性前胃弛缓患牛,多年来,从笔者临床探索出了用加减四君子散配合西药的方法治疗,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通过对疑似前胃弛缓的患病奶牛采用中药和西药分别来进行相关治疗,对健康奶牛采用中药和西药来预防。以探讨中药和西药对该病的不同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结果表明,中药散剂可使瘤胃液的p H值恢复到健康水平,能提高纤毛虫的活力和数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牛前胃弛缓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从我县某牛场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发生的前胃弛缓病牛中抽取60头做研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头,对观察组病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对照组病牛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病牛的治疗效果与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病牛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7%,对照组病牛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0.0%,比较两组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牛前胃弛缓的治疗来说,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病牛的痊愈时间较短,无任何不良的反应,值得广泛地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高效治疗犬大肠杆菌病,在临床上比较单独使用一组中药组方和一种西药对犬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试验中选用12只健康犬,随机均分成四组,分别为中药制剂治疗组;西药制剂治疗组;发病对照组,致病后用相应的生理盐水处理;健康对照组;前三组犬均复制大肠杆菌引起发病。试验结果表明,中药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药组。  相似文献   

12.
自拟中药复方治疗猪流行性腹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自然发病的流行性腹泻病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与86%和54%与80%,与常规西药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自拟中药复方能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效果,试验应用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自然发病的流行性腹泻病例进行治疗。结果表明:2组自拟中药复方对猪流行性腹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2%与86%和54%与80%,与常规西药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自拟中药复方能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牛病毒性病牛72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36头,对照组病牛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病牛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对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病牛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病牛总有效率为63.89%,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研究中药益真灵制剂对奶牛黏液性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将上海某奶牛场发生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的10头母牛的病料经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确定病原为大肠杆菌、化脓隐秘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细菌混合感染,然后对3种病菌分别进行药敏试验。试验分组:将病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第1组应用头孢氨苄注射剂对病牛肌肉注射治疗;第2组应用中药益真灵制剂同样采用肌肉注射治疗。结果:第1组5头病牛中3头达康复标准,2头达有效标准;第2组病牛全部达康复标准。结论:中药益真灵制剂对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前胃弛缓病是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收缩能力减弱,胃动力明显不足,使消化机能紊乱的疾病。在临床上以前胃(瘤胃)蠕动减弱或停止,食欲、反刍、嗳气紊乱为主症。此病较为多发,对治疗前胃弛缓病的方法颇为多见,也各有千秋,笔者从2003年以来,应用中、西药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前胃弛缓病,共收治142头,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将60例役牛原发性前胃弛缓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消化不良型(33例)和外感型(27例),以13例健康役牛作为对照,研究了原发性前胃弛缓和自由基代谢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HS-Px)、丙二醛(MDA)及其胃肠道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的关系。结果表明,原发性前胃弛缓病牛不论消化不良型还是外感型,血清SOD与GSH-Px活力较健康对照组牛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种类型前胃弛缓病牛血浆GAS、MTL均较健康对照极显著降低(P〈0.01),消化不良型前胃弛缓病牛血清GAS和MTL又明显低于外感型前胃弛缓病牛(P〈0.05)。提示役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的发生、发展与体内自由代谢失去平衡和胃肠道激素的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前胃弛缓、瘤胃积食及瘤胃臌气系奶牛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选用复方中药槟榔散加减,对200例病牛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其结果显示:病情缓解快,迅速消除全身症状,尤其对体质衰弱的慢性前胃弛缓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治愈。具有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探究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效果。随机抽取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患有牛瘤胃臌气并接受治疗的45头病牛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中西药结合观察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对比3组病牛的治疗效果。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单一西药治疗或单一中药治疗(P0.05)。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病牛的治疗效果,减少病牛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20.
醋酸盐缓冲合剂对碱过多性胃肠弛缓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69例前胃弛缓和瘤胃积食等胃肠弛缓自然病牛的瘤胃内环境参数和植物神经调控指标进行了检测。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病牛的瘤胃内环境参数基本一样,特征是pH值明显升高,分别为(7.93±0.47)和(8.04±0.59),漂浮沉降时间明显缩短,次甲蓝反应时间明显延长,总酸度降低至(13.10±4.75)U和(11.23±4.55)U,纤毛虫数量减少、活力减退,细菌以G-者为主,乳酸增多,乙酸、丙酸和VFA总量减少。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病牛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儿茶酚胺(CA)等第一信使指标,cAMP、cGMP等第二信使指标改变不大。根据瘤胃内环境参数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确认69例胃肠弛缓病牛均为碱过多性胃肠弛缓,对其中59例投服醋酸盐缓冲合剂(无水醋酸钠131g,冰醋酸22.92mL,常水10L)进行治疗,治愈率在90%以上,平均投用方剂数仅为1.3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