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苹果园土壤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苹果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好坏。静宁县经过多年苹果园栽培管理的探索,土壤管理由清耕、多次中耕逐步过渡到覆盖免耕栽培,更有利于树体健壮生长,而且大幅度的降低了劳动量,使得苹果管理更符合现代果业发展的需要。现将其苹果园土壤管理的演变过程及免耕栽培的主要经验介绍如下,供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渭北苹果园生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以清耕、裸露、中耕为主要手段,长期清耕会导致果园地力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根据近年来渭北苹果园生草试验结果看,果园生草对于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小气候、促进树体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以清耕、裸露、中耕为主要手段,长期清耕会导致果园地力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进而产量下降、品质变劣.根据近年来渭北苹果园生草试验结果看,果园生草对于增强土壤肥力、改善小气候、促进树体生长、提高果品产量和品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4.
咨询园地     
《落叶果树》2011,(3):64-66
1果园土壤管理中一直采用清耕法。可以吗? 土壤清耕管理是最常用、最普遍和较简单的一种方法。一年中多次中耕松土锄草,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状态。在此种条件下,土壤通气状况良好,有机质易于分解,硝态氮较多。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苹果园行间种植沙打旺与清耕2种耕作制度。结果表明:持续种植5 a沙打旺以后,苹果产量与含糖量明显增加;苹果树干周长、百叶重、叶绿素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容重下降。  相似文献   

6.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12,(8):195-200
不同覆盖措施下苹果园土壤水文差异为探清不同地表覆盖措施(清耕处理、生草处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砂石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利用水分中子仪于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对黄土高原红富士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位监测,并同时调查苹果产量。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水分年周期可划分为春夏  相似文献   

7.
李科  韩萍 《北方园艺》2016,(20):178-182
为研究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选择庆阳市不同区域生草覆盖、黑膜覆盖和清耕(对照)3种管理方式,对90个苹果园土壤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生草覆盖和黑膜覆盖0~30、30~6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清耕(对照),提高了果园土壤的基础肥力,增加了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生草覆盖对增加土壤养分更为显著,在苹果园管理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果园管理的好坏,对苹果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其中果园土肥水管理是精品苹果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苹果种植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选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加强果园管理。文章从当前苹果园种植的三个要点,即土壤、肥料和水分管理入手,探析了苹果园区的标准化综合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马磊 《山西果树》2012,(5):52-53
庄浪县苹果园,大多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有机质含量低,水土流失较重,不利于苹果生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果园有机肥不足、地面蒸发量大、养分留失多、土壤管理费工等实际问题,近年来,我县对大多苹果园的土壤地面管理改传统的清耕制为非清耕制,其主要模式有以下几种。一是生草。除树盘外,在果树行间播种禾本科、豆科等草种,这种土壤管理方法叫生草法,在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果园采用。生草后,土壤不进行耕翻,可覆盖土壤,减少土壤冲刷,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果园采用生草法管理,一年内可割草4~6次,每次667m2施氮肥5~,并酌情灌水,可解决与果树争水、争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陕西苹果腐烂病发生较为严重,而且范围广泛,从幼树到老树不同程度均有发生。2010年3月对志丹县山地苹果园调查,盛果期苹果园腐烂病发病株率高达47.2%,幼树达0.01%。为防止腐烂病的进一步蔓延,2010年进行了50%菌毒清水剂、拂蓝克防治苹果腐烂病的田间试验,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果园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志丹县双河乡河李家湾村郝建堂山地果园。该园是缓坡地,土壤管理采取清耕法,树势中庸,管理水平中等。果园面积0.8公顷,主栽品种为富士,树龄21年生,共248株。2010年3月  相似文献   

11.
<正> 日本的果树正在向山坡地发展,既要生产高品质的果实,稳定增收,又需要省工栽培。在栽培管理的综合技术中,土壤管理占有重要地位。一、果园土壤管理的变迁在果园的土壤管理中,包括中耕除草或利用除草剂使果园一年内地表裸露,用肥料来调节养分的清耕法;利用秸秆、割草、锯末子和家畜粪尿混合发酵的堆肥复盖法;生草法或生草法与部分复盖法结合运用等。关于生草法还有利用杂草到改换为多年生牧草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种植模式多种多样。静宁县通过多年实践,大力推广以乔砧密植园为主的苹果栽培模式。本研究对旱地乔砧密植苹果园进行覆膜、覆沙、覆草、全园生草栽培比较试验,对照为清耕处理。结果表明,覆沙栽培促发苹果树中、短枝数量较多,对促进树体健壮生长、花芽分化、早期结果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果园土壤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实施耕作及培肥地力的措施,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为果树的根系创造一个水、肥、气、热均衡的生态环境,从而保证树体健壮和稳产丰产.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管理条件、树种特性和树龄树势等,选择清耕、覆盖、间种作物等方法,对果园土壤进行必要的管理. 1 清耕 有关果园清耕的定义,本刊第4期51页已有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的果园基本全是清耕管理.即每年翻刨1次园地,生长季多次中耕锄草,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状态.在清耕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质矿化速度快,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消耗也快,土壤含水量和温度也不稳定.因此,果树根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稳定,以致0~20cm土层内根量很少,最肥沃的表层土变成了无效层.所以,果园土壤清耕不是理想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鲁南地区苹果园施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苹果主产区鲁南地区苹果栽培面积较大,是山东四大苹果栽培优势区之一,是山东早中熟苹果优势区,栽培地区多为低山丘陵,苹果园土壤肥力普遍不高,土壤瘠薄,有机质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优质苹果生产的需要。不少果农在生产中只重视化肥的使用,忽视了有机肥和叶面肥的使用,致使苹果品质下降,耐贮性也差。为提高苹果园肥力,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笔者拟对苹果园施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需要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对甘肃省陇东地区苹果园采用垄膜集雨措施,按距主干不同距离及不同土层深度测定土壤氮素含量。结果表明,苹果园土壤全氮含量从树体至行间方向逐渐降低,0~30 cm深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最丰富;距主干50 cm处土壤铵态氮含量较高;土壤硝态氮集中分布在距主干50 cm处,其中30~60、100~150 cm深土层中土壤硝态氮含量高;垄膜集雨苹果园土壤中铵态氮累积量明显高于清耕(对照)苹果园,距主干50 cm处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与清耕(对照)苹果园相当,距主干100~200 cm范围内土壤中硝态氮累积量明显低于清耕(对照)苹果园。建议甘肃省陇东地区连年采用垄膜集雨苹果园适当调整施肥时间和肥料种类。  相似文献   

16.
苹果园长期清耕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结构受到较大破坏,土壤有机质和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不断下降,不利于果树根系生长,会导致果品产量和品质不断下降。为了加快庆阳市果园土壤耕作制度变革,提高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庆阳市主栽果树苹果园进行了生草技术试验。试验证明,苹果园实行生草制土壤管理模式,可以明显增加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减少果园水土流失,调节果园小气候,提高苹果产量与品质,增强苹果树抗性,减少农药施用量,节约生产成本,建议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种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覆盖物的一种果园管理方法。根据国外苹果生产经验,进行果园生草是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果园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技术。苹果是文登区的传统优势果树产业,但文登区果业生产只注重地上植株的管理,忽视地下果园土壤的管理,普遍采用清耕法,施肥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投入量不足,果园有机质含量低,致使果园土壤生产力逐年下降,果实风味偏淡。为筛选适宜文登区苹  相似文献   

18.
桔园土壤管理,主要是针对杂草而言,如“清耕法”,即不断地对土壤进行中耕除草,使桔园长期保持裸露状况,以避免杂草与柑桔争夺水肥和阳光。但中耕破坏了土壤结构,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断地中耕还使柑桔的浅根受到伤害,影响柑桔的生长。为控制杂草,采用稿秆和薄膜覆盖,是既不破坏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清不同地表覆盖措施(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对苹果园土壤水文状况的影响,于2014—2015年采用HL20土壤墒情监测仪对山旱塬区花牛苹果园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位监测,采用SF-L树干径流仪和Watch Dog 2900ET自动气象站对树干径流及环境因子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同时调查苹果产量。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下土壤水分补偿效果显现的时间均比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1个月左右,处理的前2个月黑膜覆盖的土壤含水量最低,2个月之后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贮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白膜覆盖行间生草清耕对照;不同物候期不同覆盖措施的土壤剖面平均含水量均表现为黑膜覆盖行间生草白膜覆盖清耕对照;不同覆盖措施中白膜覆盖处理的667 m~2产量最高,达1 848.37 kg,黑膜覆盖的水分利用率最高,为143.59 kg·mm~(-1)·hm~(-2)。综合来看,不同覆盖措施均使苹果树产量及水分利用率有明显提高,地膜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墒效果更好,覆膜时间以春季2—3月较好。  相似文献   

20.
<正>成龄苹果园高效土肥水管理是获得苹果高产、优质、稳产的重要管理技术措施。近年来,我们连续对烟台地区8~15年的高产成龄果园进行土肥水管理技术措施调查,总结制定了成龄苹果园优质高效标准土肥水综合管理技术措施。1土壤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