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提取江苏产水蜈蚣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并分别进行卷烟加香试验。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水蜈蚣全草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采用感官评吸法评价其在卷烟中的加香效果。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产水蜈蚣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α-石竹烯、氧化石竹烯、3,7,11,15-四甲基-2,6,10,14-十六烷四烯-1-醇、1,5,5,8-四甲基-12-氧杂双环[9.1.0]十二烷-3,7-二烯、十六酸、六氢金合欢基丙酮、β-石竹烯和植醇。水蜈蚣精油能有效提高卷烟的香气量和香气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蒸馏时间对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油得率和成分的影响,探讨其利用价值。【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提取精油,采集不同蒸馏时间段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 S)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参照ISO 4730:2017标准用气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叶挥发油相对得率随之降低,蒸馏2小时后,96%以上的挥发油已被蒸出,精油主要成分1,8-桉叶素(70.537%,),α-松油醇(10.222%),柠檬烯(8.429%),α-蒎烯(3.080%),β-月桂烯(2.030%),4-松油醇(1.351%)含量变化不大。【结论】1,8-桉叶素型互叶白千层蒸馏时间以2小时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为天然植物在卷烟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方向及思路。【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荜澄茄挥发油,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并通过评吸法评价其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结果】荜澄茄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2.5∶1、浸泡时间18 h、蒸馏时间1 h,将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挥发油添加至卷烟中进行评吸,评吸得分为90.5分,略高于预测值(90.0分)。荜澄茄挥发油能起到提升卷烟香气质、降低烟气刺激性、改善余味、掩盖杂气等作用,对卷烟吸食品质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结论】优化条件下提取的荜澄茄挥发油对提升卷烟的吸食品质效果最佳,可用于卷烟加香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八角金盘茎、叶、花(果实)中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八角金盘不同部位中精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金盘茎、叶和花(果实)的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其成分,通过计算机检索,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八角金盘不同部位精油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八角金盘3个部位精油中共鉴定出97种化合物,主要成分是倍半萜,其次是脂肪族化合物,其共有成分有30种,分别占总精油相对含量的(茎)64.55%、(叶)77.90%和(花(果实))69.40%。[结论]八角金盘不同部位中精油的组成以及含量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
互叶白千层优株筛选及丛生芽诱导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3种互叶白千层枝叶为试验材料,采用同时蒸馏法提取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优株诱导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和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发现,互叶白千层品种2精油中松油醇-4含量为42. 9%,1,8-桉树油素含量为11. 24%,较佳的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0. 05 mg/L NAA+0. 15 mg/L 6-BA+0. 05%活性炭+0. 07 mmol/L硝酸镧,p H值5. 8,该条件下的诱导率是96. 4%。结果表明,互叶白千层品种2是高精油优良株系,精油成分符合国际标准(ISO4730—1996),上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最佳诱导培养基。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云南红花净油成分及在卷烟中的应用价值,采用有机溶剂回流萃取法制备了云南红花净油。对其进行GC-MS分析,检测出95种化合物,鉴定出85种,主要为长链的烃类、醇类、酸类、酯类及萜类化合物,其中多数醇类、酸类、酯类及萜类化合物有益于卷烟抽吸。大量的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能够醇和卷烟吸味,增加烟气浓度。卷烟加香试验也表明:红花提取物主要作用是醇和卷烟吸味,增加烟气浓度,同时也可改善香气质,丰富烟香。但红花净油在卷烟中使用时应针对不同类别的卷烟采用不同使用量。  相似文献   

7.
为特色天然植物在中式卷烟加香加料上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珠兰精油并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以注射相同量95%的乙醇为对照,研究珠兰精油成分的烟丝和滤嘴加香方式对卷烟评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珠兰精油中共计分离出柠檬烯、壬醛、δ-榄香烯、α-荜澄茄油烯和古巴烯等24种挥发性成分,占总质量分数的90.57%,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香树烯、大根香叶烯 B和γ-榄香烯,分别占44.10%、22.08%和10.98%;珠兰精油通过烟丝和滤嘴加香,与对照相比,具有丰富和协调烟香,提高香气质改善吃味,使烟气柔和细腻及减刺除杂等作用,在烟丝或滤嘴中合理用量分别为2~8μg/cig和1~4μg/cig;滤嘴加香较烟丝加香更有利于节省香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分子蒸馏得到的云南冰糖脐橙精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为调香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云南特有地理品种冰糖脐橙的代表"褚橙"作为原料,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对压榨得到的褚橙全果初油进行分离,并对馏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与ISO标准中甜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比较,最后对褚橙精油进行加香评价。【结果】褚橙精油中共鉴定出58种化学组分,占褚橙精油化学成分的97.344%;其中,醇类7种(2.418%),醛类11种(3.403%),酯类2种(0.034%),烷烯烃类31种(90.959%),酮类3种(0.164%)以及其他化合物6种(0.521%),烷烯烃类化合物含量占主要地位。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柠檬烯(76.769%)、月桂烯(7.001%)、芳樟醇(1.912%)、正癸醛(1.112%),α-蒎烯(3.046%)、桧烯(1.783%)和辛醛(0.959%)等。检测结果与ISO标准中甜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发现甜橙油中14个主要化学成分在褚橙精油中均被检出,但含量占比差异较大。将分离产物用于卷烟加香试验,感官评吸表明:添加褚橙精油的卷烟样品香气细腻度增加,口腔舒适度提高,甜味明显增加,丰富性提高,生津感较好,口腔残留有所改善。【结论】分子蒸馏得到的褚橙精油与传统的甜橙油主要化学成分相近,但所占比例差异较大。研究为卷烟调香中不同橙油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卷烟抽吸过程中外加香料的逐口转移规律。[方法]按照国家标准对烟丝加香的卷烟进行逐口烟气分析,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卷烟前7口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的12种外加醛酮类香料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空白卷烟的烟碱、焦油和一氧化碳的逐口变化趋势和总粒相物相似,均呈逐口增加趋势;加香卷烟的逐口转移率总体呈增加趋势,部分香料增加到最大值后缓慢降低。[结论]该研究为醛酮类外加香料在卷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敏莉  刘佳  李江楠  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20-15421
[目的]探讨油松、樟子松松针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一步揭示其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有机溶剂(石油醚)冷浸法提取油松和樟子松松针挥发油,精制后获得蛋黄色澄清精油。运用GC-MS技术对松针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结果]从油松和樟子松松针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出40和20种化学成分,其中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化合物为主。[结论]油松、樟子松松针挥发油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旱金莲花挥发油,运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根据内标法计算其含量,并进行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水蒸气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的得率分别为0.124%(1号)、0.517%(2号);检测到的化学组分分别为26、67种,其中有22种在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均存在,主要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对牙刷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大理、牟定两地产牙刷草中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的含量、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产地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31%和3.28%,分别鉴定出44和45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组分37种。其结构类型包括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和脂肪族,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台薷酮。[结论]牙刷草挥发油含量、化学成分与产地有关。  相似文献   

13.
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蒸馏时间对丁香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精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映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不同蒸馏时段丁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丁香酚(85.574%~58.519%)、乙酸丁香酚酯(8.845%-30.584%)、β-石竹烯(1.758%-5.680%)、α-石竹烯(0.257%~1.005%)。[结论]蒸馏时间对丁香油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影响,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丁香酚的含量逐渐降低,而乙酸丁香酚酯的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4.
张晓燕  田辉  苏小建  朱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783-11784
[目的]分析明日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明日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明日叶挥发油中分离出120个成分,鉴定出其中28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50.36%。[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明日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成分,为厚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5种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0个化学成分,有18种成分为5个产地共有。[结论]不同产地厚朴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组成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喜光花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喜光花(Actephila merrilliana)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喜光花果中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52个成分,鉴定出3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4.97%。其主要化学成分为2,2-二甲基丙酸辛酯(8.530%)、2-甲基丙酸-2-乙基己酯(6.855%)、4-甲基-2-庚酮(4.329%)和1-乙氧基-4-甲基-2-戊酮(4.011%)等。[结论]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喜光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芩地上部分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芩地上部分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具体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了各个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鉴定了其中3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5.03%。[结论]黄芩挥发油中含量在3%以上的组分有:烯丙醇(5.53%)、苯乙酮(4.62%)、石竹烯(18.90%)、α-律草烯(3.99%)、香叶烯D(19.44%)、γ-榄香烯(6.23%)、1-乙烯基-1-甲基-2-(1一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3.9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香茅草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SCDE)及水蒸气蒸馏法(SD)从香茅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3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1%以上;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17种成分,占挥发油的94%以上。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油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最高的都是香叶醛和橙花醛。[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比水蒸气蒸馏法能更真实、全面的反映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汉防己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将汉防己叶经水蒸气蒸馏得到挥发油,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48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5.87%,主要成分为:2,2-二羟基-苯并呋喃(3.96%)、3,7,11-三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醇(10.01%)、环己酮(13.07%)和2-甲氧基-4-乙基-苯酚(19.58%)。[结论]该研究为汉防己叶挥发油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