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探究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为‘金艳’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金艳’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1 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将果实置于常温(20±1℃)贮藏,不做处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1-MCP处理对‘金艳’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及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可滴定酸(TA)和维生素C(Vc)含量的降低,延缓可溶性固形物(SS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上升,同时1-MCP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贮藏期间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H2O2含量的上升,保持了较高的总酚含量从而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时间。在金艳猕猴桃果实贮藏期间,1-MCP处理能有效延缓果实后熟软化,同时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维持较高果实品质,从而达到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2.
‘金艳’猕猴桃是江西省近年广泛引种的一个黄肉猕猴桃品种,为了解其引种表现及合理科学地进行栽培管理,本研究从江西省宜春市、赣州市、上饶市等几个‘金艳’猕猴桃栽培面积较大的产区采集样品,对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金艳’猕猴桃的外观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果形指数差异相对较小,果实均呈长圆柱形。内在品质同样具有较大差异,产自寻乌县的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含量、抗坏血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为所有产区中最大;产自奉新县的果实具有较高的果实硬度与糖酸比,其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为所有产区中最小。综上可知,产自寻乌县的‘金艳’猕猴桃果实品质综合表现相对较好,表明‘金艳’猕猴桃比较适宜在江西省赣南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常规与有机‘脐红’猕猴桃,从刚采收的鲜果(可溶性固形物>6.5)在常温条件下贮存到腐烂,每间隔7天测定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和Vc含量,分析‘脐红’猕猴桃在后熟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动态,有利于指导人们在果实营养品质最佳时食用。结果显示,猕猴桃果实在从采收成熟度向生理成熟度过渡时,果实硬度和总酸都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和Vc含量先升高再降低;有机栽培果实的营养品质和贮藏品质都优于常规栽培。  相似文献   

4.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对苹果果实着色的影响,比较了不同颜色果袋套袋处理后果皮着色、叶绿素、花青苷含量以及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套袋处理利于果皮着色,红色和黑色袋α*较大,果皮颜色鲜红,白袋、黄袋与对照果实外观无明显差异,红袋处理果实的着色最好,白袋、黄袋、绿袋与对照果实差异不明显,黑色果袋叶绿素含量最低。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青苷含量与纸袋颜色密切相关,红色果袋花青苷含量较高为0.176△A/g FW,蓝袋次之,黑色果袋花青苷含量较低为0.102△A/g FW。不同颜色果袋套袋成熟时果实的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避雨栽培模式下的‘阳光玫瑰’(Shine-Muscat)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颜色或材质果袋及果袋配合珍珠棉果伞处理果穗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同时监控果际光照强度及温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除了无纺布袋、透明袋及果伞+无纺布处理,其余果袋或果伞+果袋组合均不同程度地减弱果际光照强度,其中黄袋的透光性最差,而对照和黄袋果际温度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另外,5种不同颜色和质地的果袋及与果伞组合处理下的采收期果实重量、纵径和横径无显著性差异。在采收期时白袋、绿袋和黄袋处理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浓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际光照强度越大,粒重和果实纵径越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生产上建议根据不同葡萄品种特性选择不同材质和颜色的果袋,或者与果伞结合使用,达到调整果际微气候,提升果实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在浙江台州地区引种的22个猕猴桃品种为试材,对猕猴桃果实的成熟期、果实大小、果肉品质、贮藏性等进行了综合观测评价,结果表明,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存在较大差异,果实形状、大小、果肉色泽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中,‘红阳’、‘徐香’、‘东红’、‘红华’、‘庐山香’、‘金艳’、‘海艳’、‘玉玲珑’的果实品质综合性状表现较优。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果树》2015年第4期《无纺布果袋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刘辉等)报道,以浙江地区栽培的红阳猕猴桃为试材,测定采收当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部分果实于室温下充分软化后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研究了无纺布果袋与黄纸袋套袋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果实套袋在不影响单果重的前提下,能使红阳猕猴桃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CPPU处理对猕猴桃果实生长发育及采后品质的影响,以猕猴桃黄肉品种‘金艳’为试验材料,于盛花后30 d采用10 mg/L CPPU进行幼果浸果处理,自然生长果实为对照,测定生长发育期、常温处理(20℃)与低温贮藏(1℃)的果实品质指标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10 mg/L CPPU处理在采收时明显提高了果实内外品质指标,促进了果实提早成熟。其中单果重与纵横侧径分别提高了11.35%、7.20%、6.21%与7.08%;蔗糖含量提高了12.93%;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与果糖含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2)在20℃常温处理下,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达到可食状态时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蔗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0.74%、3.34%、4.42%;同时促进了呼吸高峰的提前,缩短了货架期。(3)在1℃低温贮藏末期,经CPPU处理的果实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了13.11%、7.23%、11.11%,且果实硬度下降加快,缩短了采后贮藏保鲜期。综上所述,10 mg/L CPPU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单果重,提升果实内在品质,同时加快了果实成熟进程,缩短了果实成熟期及采后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9.
以‘金艳’猕猴桃为材料,研究其果实生长动态规律及不同采收期(谢花后153 d、168 d、183 d和198 d)(Ⅰ、Ⅱ、Ⅲ、Ⅳ)的软果品质。结果表明:金艳猕猴桃在凉山州西昌市一般4月中旬进入盛花期;在生育期内,果实尺寸(纵、横径)呈前期逐渐增大,后期趋于平稳的变化,谢花后59 d内为果实快速膨大期,谢花后101 d进入生长缓滞期;随采收期延迟,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和糖酸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早期采收(Ⅰ、Ⅱ)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和总氨基酸偏低,淀粉和粗纤维较高;晚期采收(Ⅲ、Ⅳ期)果实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糖酸比较高,淀粉和粗纤维较低,风味更浓,口感更佳;Ⅳ期维生素C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但采收较晚不利于当年鲜果销售;若作为鲜果,其最佳采收期为Ⅲ期,Ⅱ期和Ⅳ期可作为备选采收期;作为保健品加工原料,最佳采收期为Ⅳ期。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东方之星’冬果和‘夏黑’夏果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以不同材质果穗套袋处理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其中,‘东方之星’冬果以微孔透气袋、黄色牛皮纸袋、白色无纺布袋及尼龙纱网袋4种材质套袋处理;而‘夏黑’夏果以微孔透气袋、白色皮纸袋、白色无纺布袋及打孔朔料袋等4中材质套袋处理。结果表明,不套袋处理的果穗一旦成熟吸引蜂、鸟取食,冬果尤其严重。‘东方之星’以黄色牛皮纸袋着色最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其余处理3种材质处理着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差异不明显;‘夏黑’夏季果套白色纸袋和白色无纺布袋着色效果最佳,而打孔朔料袋套袋着色最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而微孔透气袋居中。以上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夏季果和冬季果以白色的纸袋或无纺布袋套袋,可显著改善着色;而透光性差的牛皮纸袋及增加湿度的打孔朔料袋不利着色,也不利于果实糖分积累。  相似文献   

11.
猕猴桃是异花授粉植物,生产上需要进行人工授粉。为探究不同授粉方式对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汉美’、‘汉香’、‘武当1号’、‘中猕2号’、‘海沃德’5个品种进行了3种不同授粉方式的试验,以自然授粉作为对照,比较了坐果率、畸形果率、单果质量、果形指数、种子数、可溶性固形物等果实品质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授粉方式都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猕猴桃坐果率、单果重量、果形指数、种子数,可降低畸形果数量,其中以授粉枪+商品花粉(处理3)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正据《中国果树》2017年第3期《不同类型果袋对"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韩飞等)报道,以主栽绿肉猕猴桃品种"金魁"为试材,选取8种果袋对金魁猕猴桃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不同类型果袋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提高猕猴桃商品果率,提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套袋对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毛花猕猴桃为材料,不套袋作为对照,研究了白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单层袋对毛花猕猴桃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单层袋处理均能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果实硬度;白色单层袋显著提高果实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含量,而外黄内黑单层袋显著降低果实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套袋均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经套袋处理的果实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对照低。套袋对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及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11期《果袋颜色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商佳胤等)报道,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颜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内温度、光照的变化及其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均显著提高了相应光质光谱的比例,并且均降低了光辐射、光照强度;红色果袋提高了袋内温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9):52-53
据<园艺学报>2006年第3期报道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和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多种经营管理局的科研人员以50年生砀山酥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类型果袋套袋对砀山酥梨果实石细胞及相关品质的影响,对于探讨和改良砀山酥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有积极意义.选用18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在砀山酥梨盛花后30天(5月5日),选择晴朗天气,喷布石硫合剂,待药剂干后进行套袋.每种类型的果袋套30个果,尽量选取树冠外围通风透光较好的果实进行套袋,9月10日果实成熟后连果袋一并采收.每个处理随机抽取10个果实,对果皮色泽、光洁度等外观品质通过4人品评小组进行观察评比,并对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硬度和石细胞含量等内在品质进行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赣方1号’的最佳脱涩方法及其对低温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清水脱涩、乙醇脱涩及CO2脱涩前后及贮藏期内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清水脱涩失重率低,软化速度慢,而且成本较低,更易保持果实硬度,但脱涩后果实风味稍淡,处理时间较长且不易控制;乙醇脱涩完全,水分流失少,易实现批量处理,但脱涩后的果实硬度低,软化、衰老快,不便长期贮藏和运输;CO2脱涩处理耗时较短,柿果脱涩完全,能较好的保持果实硬度,延长贮藏期,但脱涩后失重率较大,成本较高。综合来看,CO2对‘赣方1号’的脱涩效果及贮藏品质综合评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10年生美味猕猴桃良种‘金魁’(Actinidia deliciosa ‘Jinkui’)为试材,分别于盛花期和幼果发育期(盛花后20d)对其结果枝进行不同环剥宽度(被剥结果枝直径的1 /1、1 /2、1 /3、1 /5和1 /6)处理,以探讨不同环剥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可为猕猴桃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环剥处理的‘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差异较大。同一时期进行不同宽度环剥处理时,以宽度为结果枝直径1/2和1 /1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Vc、干物质、固酸比和糖酸比显著高于对照。而同一环剥宽度不同时期处理时,结果枝直径1/6的处理盛花期能显著提高果实单果质量和糖酸比,幼果发育期处理效果却不明显。综合考虑环剥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大小、产量、果实品质和营养回流等方面的影响,生产上可以在盛花期或盛花后20d左右对‘金魁’猕猴桃进行结果枝直径1 /2宽度的环剥处理以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海藻酸钠涂膜对乐业红心猕猴桃品质保鲜的效果,以百色乐业红心猕猴桃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猕猴桃果实进行5 min涂膜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别置于室内常温贮藏,探讨海藻酸钠涂膜后对果实硬度、TSS、可溶性蛋白、TA、VC、可溶性糖、MDA、脯氨酸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涂膜处理能够更好地维持猕猴桃的贮藏品质,贮藏至26 d时,与对照、3%-5%浓度相比,1%~2%浓度的海藻酸钠处理保鲜效果较好,表现为维持了较高的果实硬度、VC、TA与脯氨酸的含量,有效抑制了TSS和MDA的上升,能够进一步维持猕猴桃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9.
‘奉黄1号’猕猴桃是本课题组自主选育的黄肉中华猕猴桃新品种,具有性状稳定、生长势强、果形均匀、肉质细腻等优点。为了生产上科学正确地使用氯吡脲(CPPU)以提高果实品质,也为该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进行了CPPU最佳处理浓度和最佳处理时期的筛选。分别选用1.0 mL·L-1 、2.5 mL·L-1、4.0 mL·L-1、5.5 mL·L-1、7.0 mL·L-1、8.5 mL·L-1、10.0 mL·L-1 8个不同浓度和盛花后15天、20天、25天、30天、35天、40天、45天7个时期对‘奉黄1号’猕猴桃进行了CPPU浸果处理,对照组用清水浸果处理。待果实成熟时分别采集各处理果实样品,检测单果重、果形指数、糖酸、干物质、抗坏血酸、色素含量等品质指标,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最佳处理浓度和最佳处理时期。结果显示,2.5~5.5 mL·L-1 CPPU处理能显著增加果实单果重,提高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改善着色,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风味,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成熟。盛花后早期使用CPPU能显著地提高果实的单果重,但果实中抗坏血酸含量和糖酸比则会随着处理时间的推后而逐渐增高。综合可知,对‘奉黄1号’猕猴桃进行CPPU处理的最佳时期是盛花后15天到30天,最适宜浓度为2.5~5.5 mL·L-1。  相似文献   

20.
以‘红富士’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果袋对‘红富士’葡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半透明果袋的果实粒质量、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0.5%和8.6%。半透明果袋促进了果实转色,着色率达到100%,且果实红绿色差值最大;仅半透明袋的果实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提高了77.8%;半透明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升,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达到了23.27:1。综合来看,半透明套袋处理使‘红富士’葡萄果粒增大、转色更好,提升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在保持高含糖量的同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口感,对果实内在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