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包寒、特约通讯员钱开胜)1月20日,广西农业厅总农艺师白先进受邀请前往柳江县成团镇鲁比葡萄技术协会,为该协会会员及当地葡萄种植户讲授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以推广该技术。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是充分利用我国南方冬季光照、温度及土地资源,使葡萄一年内收获生育期完全不重叠的两造产量。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据广西农业科学院网站有关消息,近期,由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提出和主要负责起草的《桂葡6号葡萄酒酿造技术规程》《桂葡6号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阳光玫瑰葡萄采后及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阳光玫瑰葡萄延后栽培技术规程》《桂葡3号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蜜光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规程》《夏黑葡萄省工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夏黑葡萄促早栽培技术规程》等8项团体标准通过专家审定。专家组一致认为,8项团体标准均是基于大量调研和试验基础上制订,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规范葡萄栽培技术、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葡萄酒酿造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设施红地球葡萄的商品性,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红地球葡萄花序分离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分别用奇宝40 000倍液、保美灵7 500倍液、CPPU50倍液、奇宝40 000倍液+保美灵7 500倍液混合液、奇宝40000倍液+CPPU50倍液混合液浸蘸果穗.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红地球葡萄果穗延伸生长、果粒膨大和果实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对红地球葡萄果穗拉长效应最好、提高果实品质效果最好的药剂处理为奇宝40000倍液+保美灵7 500倍液混合液.  相似文献   

4.
一年两收栽培栽培技术是广西近年主推的一项葡萄栽培新技术,广西桂中地区一年两收栽培采用的是一、二次果不重叠生长的两代不同堂栽培模式,一年内有两个开花、果实生长、果实成熟的周期,病虫害发生规律与常规栽培有很大差异。桂中葡萄一年两收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一是采用避雨栽培,二是结合天气预报及时喷药预防,三是要根据葡萄病虫害生长规律,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措施,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广西鲜食葡萄栽培品种单一化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广西葡萄品种多样化,引进‘黑皇’葡萄进行种植。通过连续2年4个生长周期对其进行植物学特征观察、记录,并研究配套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黑皇’葡萄在广西南宁地区种植表现出花芽分化整齐、着色正常,果实品质优良,适合在广西南宁避雨栽培下进行一年两收栽培。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12月10—11日,由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和中国园艺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主办、广西农学会葡萄分会和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承办的全国首届两收葡萄创新技术研讨会暨优质冬葡萄鉴评会在南宁市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充分发挥南方气候优势,创新发展一年两收葡萄生产"。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200人参加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南宁市仙境葡萄园、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明阳葡萄试验示范基地。与会专家分别  相似文献   

7.
鲜食葡萄成熟采摘期过于集中是广西葡萄产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影响到广西鲜食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效益进一步提高。采用延后一年两收栽培技术,能使广西桂林市巨峰葡萄成熟上市期由常规栽培7月下旬到8月中旬调整到10上旬,葡萄品质和栽培效益显著提高。关键技术是冬季短梢修剪、及时摘除正造花、适时促放延后一造花和二造花。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8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在兴安县和资源县召开广西发展山地葡萄一年两收技术现场会。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总农艺师白先进、桂林市政府副市长蒋炳穗,全区各市、35个县的农业(水果)部门主要领导、专家和葡萄协会、种植大户代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利用广西及南方地区的温光资源,引种适合一年两收的无核、红色、具香味葡萄新品种。本试验引进郑艳无核葡萄新品种在广西南宁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抗病性等表现,并研究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经过4年的引种观察,郑艳无核葡萄在广西南宁可成功实现一年两收,表现为红色、无核、早熟、果穗中等、不易裂果、着色均匀、有香气、稳产等特点。4年引种观察期间,一茬果每667m2最多为708.14kg,二茬果每667m2最多为578.02kg;一茬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22.97%,二茬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23.71%;一茬果在6中旬到月末果实完全成熟,二茬果在11月底到12月初果实完全成熟。郑艳无核葡萄在广西南宁引种表现优良,适合在广西南宁及气候类似地区在避雨条件下进行一年两收栽培。  相似文献   

10.
葡萄是果树中花芽较易形成的树种之一,利用该特性进行一年两茬栽培两次收获,能成倍提高单产和大棚利用率。本文列举的一年两茬栽培品种为无核白鸡心、维多利亚和京亚。1 品种选择  南方保护地栽培葡萄在品种选择上应掌握的原则:市场价位高,生长势中等,花芽易形成,丰产性能好的欧亚种品种,如无核白鸡心、维多利亚、红地球和京秀等。2 一年两茬栽培的特点  第一茬管理与传统大棚葡萄管理方式相同。在每年1月上中旬至2月中下旬,对大棚葡萄采取扣棚和加温措施。无核白鸡心、维多利亚、京秀等品种6月上中旬可进行采收,红地球可于8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1.
据《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13年1月)的一篇研究报道,来自意大利巴里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转色期前后钙处理对鲜食葡萄贮藏期腐烂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鲜食葡萄品种Italia为材料,分两个阶段(着果至转色期,转色期至采收期)对葡萄喷洒44%螯合态氯化钙(Ca EDTA)处理,对照组不处理。试验期两年。每次钙处理后,采集果实并测定浆果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的Ca2+含量。在采收期和贮藏期测定浆果理化性质。另外,测定田间葡萄灰霉病腐烂率以及收获后室温下人工接种后果实  相似文献   

12.
葡萄白粉病( Uncinula necator )是造成云南葡萄减产品质降低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早熟葡萄产区,白粉病的流行会使葡萄减产30%,严重减产50%。通过田间试验对几种药剂对葡萄白粉病防效进行比较,从而选出防效较好的药剂。第1次药后7d,新高脂膜粉剂防治效果最高,达42.92%。第2、3、4次药后,15%三唑酮防治效果最高,分别达到51.50%、57.86%、51.81%,其余生物药剂防治效果都未达到50%,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2016年12月16—17日,由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中国园艺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和广西农业科学院主办,广西农学会葡萄分会、广西农科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两收葡萄创新研讨会在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300多名葡萄产业的科研、生产及销售企业代表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在万州进行了田间防治红桔褐斑病药剂的筛选试验。从18种药剂中,初步筛选出5个对红桔褐斑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处理,分别是68%碱式硫酸铜WG 1200倍、250g/L嘧菌酯SC 2000倍、33.5%喹啉铜SC 2000倍、25%吡唑醚菌酯EC 1500倍和70%安泰生WG 6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丰富广西葡萄栽培品种及调节产业结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引进了早熟葡萄品种春光、宝光,开展引种栽培试验,观察其在广西南宁的栽培性状、分析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春光、宝光葡萄品种在广西南宁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为早熟品种,适合开展一年两收栽培,可进一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16.
调查2019年福建省葡萄果实病害情况,并进行微生态制剂田间应用研究。对清水对照、单一施用化学药剂、单一施用微生态制剂、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这4种施药方式进行差异性比较,进而优化微生态制剂施药方式,以期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结果表明,2019年福建省酸腐病、黑曲霉病危害严重,炭疽病危害次之,灰霉病、白腐病危害相对较轻。与露地栽培模式相比,避雨栽培模式能显著降低炭疽病危害(P < 0.05)。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的施药方式能显著降低酸腐病发病率并显著增加百粒重,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建议福建省在葡萄栽培过程中须重视对酸腐病、黑曲霉病的防治,加大避雨栽培模式的推广力度,并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葡萄果实病害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区劳动力大量输出,在家务农的劳工越来越少,葡萄在几个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用工。因此,引种省工品种“蜜光”在南宁进行一年两收栽培观察。通过4年时间的观察记录,观察到“蜜光”葡萄在广西南宁的植物学特性、果实性状、物候期、抗病性、产量等表现,并总结出“蜜光”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方法。结果表明,一茬果的始花期为3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期为6月下旬,是早熟品种。二茬果的始花期为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期为12月中下旬。挂果后第2年进入丰产期,一茬果每667m2产量达到1034.52kg,平均单穗重721.13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20.21%;二茬果每667m2产量达到763.68kg,平均单穗重656.91g,平均可溶性固形物23.26%;该品种具有管理省工、穗形美观、不用蔬果、不用激素、果粒硕大、品质优良、耐储运等特点,适应性丰产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价值,是广西及气候相似地区的葡萄更新换代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水晶葡萄采后防腐保鲜的方法,以云南弥勒‘水晶’葡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SA、SNP及复合处理对‘水晶’葡萄在8℃贮藏条件下的防腐保鲜效果及其相关机制。结果表明,SA、SNP及复合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水晶’葡萄采后的失重率、果粒脱落率、腐烂指数和果粒染菌率,抑制贮藏期间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淀粉含量的降低,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加速总氮和游离氨基酸的降解,提高固酸比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此外,SA和复合处理使果实硬度保持在较高水平;SA处理使总酚和总黄酮的下降幅度加大,而SNP和复合处理则有效抑制其下降幅度。可见,SA、SNP及复合处理均能提高‘水晶’葡萄的耐贮性及贮藏品质,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水晶’葡萄的实际贮运中应用,但综合各指标发现复合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葡萄产期调节技术不仅能增加葡萄的产量,还能通过延长葡萄的销售期,使其错过采摘过于集中的时期从而提高销售价。本实验通过对5个圆叶葡萄进行产期调节,在生长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矮壮素、是否抹除幼果和枝条修剪部位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初步掌握了格威尔、弗雷尔、阿拉紫、诺贝尔和卡洛斯的产期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阳光玫瑰葡萄冬果的果实品质,开展了不同浓度GA3对阳光玫瑰冬季果花序拉长的实验。结果表明:0.5、1.0、1.5和2.0mg/LGA3处理均能显著拉长阳光玫瑰葡萄冬果的花序,且花序长度的增长幅度随着GA3的浓度增加而增加。果实成熟时,0.5、1.0、1.5和2.0 mg/L GA3处理的果穗长度显著长于CK的果穗长度,且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从用药成本、食品安全、果实品质等综合考虑,阳光玫瑰冬果花序拉长处理所用GA3的浓度为0.5~1.0mg/L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