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以10年生广丰马家柚植株为试材,分别进行了果袋类型(纸袋类型为单层黄纸袋、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双层外黄内黑早熟纸袋,套袋时期7 月25 日、摘袋时期10月25 日)、摘袋时期(7 月25 日套袋,摘袋时期分别为9 月25 日、10 月25 日,套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套袋时期(套袋时期分别为6月25 日、7 月25 日、8月25 日,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摘袋时期在10 月25 日)和套袋贮藏(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双层外黄内黑早熟纸袋,10月25日采果,2015年1月20日送检)试验,研究套袋对广丰马家柚品质和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 个试验中,套袋处理均能提高果面的光洁度和亮度,使果皮细滑,增进着色,降低果皮厚度,大多数显著地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维生素C 的含量,对固酸比影响不一致,但显著地改善了果肉着色。综合来看,以双层外黄里黑遮光纸果袋改善果实内外品质的效果最好;最佳摘袋时期是9 月25 日;最佳套袋时期是7 月25 日,过晚套袋则效果不显著;套袋对贮藏有影响,但掌握好套袋和摘袋时间对贮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正据《江西农业学报》2020年第5期《不同果袋及套袋方式对热农1号杧果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孟富宣等)报道,以热农1号杧果为试材,研究了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双层袋黄袋转白色微透光单层袋、白色单层无纺布袋和不套袋5种处理后杧果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套袋能明显改变杧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减少果皮擦伤,增加果面光洁度。3种果袋透光率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白色单层无纺布袋,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层袋、白色微透光单层袋、内黑外黄褐色粘底双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套袋对毛花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以毛花猕猴桃为材料,不套袋作为对照,研究了白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单层袋对毛花猕猴桃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色单层袋、外黄内黑单层袋处理均能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品质,提高果实硬度;白色单层袋显著提高果实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含量,而外黄内黑单层袋显著降低果实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套袋均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经套袋处理的果实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比对照低。套袋对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及干物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据《北方园艺》2014年第11期《果袋颜色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商佳胤等)报道,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采用不同颜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颜色果袋内温度、光照的变化及其对设施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果袋均显著提高了相应光质光谱的比例,并且均降低了光辐射、光照强度;红色果袋提高了袋内温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果袋颜色对种间杂交黄肉新品种‘金艳’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提供可选的果袋,从而达到提质增效。选取5种不同颜色果袋对黄肉猕猴桃品种‘金艳’果实进行套袋,对采收与软熟时果实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套袋处理较对CK均能显著提高果实光洁度、商品果率;软熟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是JY-5处理,达到了17.15%,套袋能显著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提前成熟,所有处理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在后熟阶段呈连续下降趋势;可溶性总糖在后熟过程中呈直线上升趋势,不同颜色套袋对果实的维生素C影响较大。综合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情况等因素,JY-5处理对‘金艳’猕猴桃果实套袋品质最好,JY-4处理果实品质最差,JY-2处理对果实在常温贮藏性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6.
1 果实套袋的优缺点及果袋的发展 优点:由于果 实袋的隔离作用,可阻止病虫危害;果实袋经药剂处理,可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保证果实外观品质;保持果实免受农药污染。缺点:需增加套袋材料费和劳动投入;助长介壳虫为害;降低果实糖度;采收时难以根据果皮色泽判断成熟度。套袋对于防治二十世纪梨的黑斑病、轮纹病,褐皮梨的黑星病、轮纹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三种常用果袋对‘黄花’梨果实进行套袋处理,检测不同时期果皮色素含量、色差及果形指标,综合利用徒手切片和显微镜观测分析不同处理后果点大小、密度及其形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三种套袋处理后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亮度和饱和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成熟期间果皮色差a*值与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且与叶绿素b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L*值与叶绿素a、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套袋对果形无显著影响,但是对果点形态影响较明显,果点首先从其外缘进行环状破裂,果实发育后期果点呈中心至外缘的辐射状破裂。其中外黄内黑双层果袋处理使果点破碎程度最高,果面光滑均一,对改善‘黄花’梨果实的外观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红富士’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果袋对‘红富士’葡萄果实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半透明果袋的果实粒质量、纵径和横径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26.0%、10.5%和8.6%。半透明果袋促进了果实转色,着色率达到100%,且果实红绿色差值最大;仅半透明袋的果实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较对照提高了77.8%;半透明袋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有所提升,且可滴定酸含量最低,固酸比最高,达到了23.27:1。综合来看,半透明套袋处理使‘红富士’葡萄果粒增大、转色更好,提升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在保持高含糖量的同时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提升了果实口感,对果实内在品质也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据《北方园艺》2016年第1期《套袋对"美帅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作者秦素洁等)报道,以"美帅"桃为试材,研究了果袋种类、套袋时间及解袋时期对美帅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袋种类、套袋时间及解袋时期对美帅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及农药残毒影响不显著,对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抗病品种宝岛蕉的果实特性,提高宝岛蕉果实商品性,开展不同颜色套袋材料对宝岛蕉的色泽、货架期和品质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透明PE袋、红色PE袋和黄色PE袋能显著提高青果皮亮度。然而,不同颜色套袋材料对熟果实的色泽有不相同影响,红色PE袋能显著提高熟果皮亮度,透明PE袋能显著提高熟果皮黄色色度,而黄色PE袋则显著降低熟果皮红色色度。透明PE袋、红色PE袋和黄色PE袋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熟果皮硬度,黄色PE袋显著延长蕉果货架期,红色PE袋显著降低蕉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黄色PE袋显著降低蕉果总酸含量和提高固酸比。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色PE袋适宜作为宝岛蕉的套袋材料,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葡萄品种‘玫瑰蜜’为试材,通过对主干进行一次和二次环剥,研究了对其果实大小、果皮色素、果肉营养物质含量及其形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叶绿素、可滴定酸的含量均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花色苷、总酚、总黄酮及果实各种营养物质含量均逐渐上升,而淀粉和钾的含量则先升高后降低。环剥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果皮类胡萝卜素、花青苷、总酚、总黄酮和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而且还能显著降低果汁可滴定酸、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固酸比。环剥后,果实可溶性糖、葡萄糖、可溶性蛋白质、总氮、磷和钾的含量均显著升高,而铁、锌和铜的含量则显著降低。此外,二次环剥显著增大了单果重、果实纵径和横径,而一次环剥则使其显著降低。主干一次和二次环剥均能显著提高玫瑰蜜葡萄的果实品质,在生产上,若用于鲜食可进行二次环剥,若用于酿酒则仅需一次环剥即可。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花粉对东试早柚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东试早柚自交为对照,用泰国金柚、泰国白肉蜜柚花粉对杂交母本东试早柚进行人工授粉试验,观测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泰国金柚、泰国白肉蜜柚授粉提高了坐果率和单果重,增大了横径,降低了果基长度、果形指数和果皮厚度。泰国金柚授粉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固酸比显著高于泰国白肉蜜柚授粉和对照;而泰国白肉蜜柚授粉的果实和对照没有明显差异。泰国金柚、泰国白肉蜜柚授粉的果实的可食率、出汁率、完整囊瓣率影响不大。综合各项指标,初步得出用泰国金柚授粉可明显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是改良东试早柚果实品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以湘南梨为试材,于盛花期喷施PBO和福星不同处理,研究PBO和福星对湘南梨脱萼果率、果实品质和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浓度为300倍 PBO和6000倍福星混合处理脱萼效果差异最为显著,脱萼果率为73.90%;单独使用PBO处理脱萼率为47.60%;两种脱萼处理均能够显著提高梨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梨果的果肉硬度,降低果形指数,改善梨果外观品质,但对梨树的单株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摘 要:以‘夏黑’葡萄为实验材料,研究海藻精不同喷施次数处理对‘夏黑’葡萄品质的影响,确定海藻精的最佳喷施处理次数,为‘夏黑’葡萄的种植、品质提高提供参考依据。以5月开始对谢花后的幼果穗作为原材料,每隔10天喷施一次0.25%的海藻精,共喷施5次,测定单果重量,果形指数,单宁,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糖,色差值等指标,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夏黑’葡萄喷施1到3次0.25%海藻精后,可以提高葡萄的单果重,纵径,横径,L*值,a*,h°,CIRG,果皮硬度,与CK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15%,4%,60%,59%,20%,28%,12.7%,果肉硬度降低。喷施1次时,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糖的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9.28%,7.03%,74.70%。当喷施2次时,单宁含量降低得最显著,较CK组降低了86.10%,糖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显著增高了73.37%,1.01%。单果重,横径,纵径和果肉硬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总糖,h°和CIRG与糖酸比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糖酸比,总糖,单宁,横径和纵径L*呈显著正相关;糖酸比和总糖与a*,b*,c*呈现显著负相关;单宁,横径,纵径b*,c*与CIRG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综上所述:采用0.25%海藻精喷施‘夏黑’葡萄1-3次,能提高葡萄果实的营养价值和果实品质,为‘夏黑’葡萄的优质、高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北陆、达柔、蓝丰三个品种蓝莓为试材,在早春时节对其进行修剪,研究修剪对蓝莓采后单果重、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色泽、纵径与横径等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修剪后的蓝莓果单果重与果个大小明显增加,株产量略有下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与可滴定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固酸比略有增加,酸甜适口,果品的感官价值提高,达到了理想的果品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梨树行间种植油菜在改善梨果品质方面的作用,本试验比较了行间清耕和行间种植油菜处理下梨园土壤养分和访花昆虫情况,分析了梨果实坐果率、脱萼率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行间种植油菜较行间清耕处理显著提高了梨园土壤中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幅为36.6%和11.2%,此外可以增加昆虫特别是蜜蜂的访问量,减少金龟子的访问量;与行间清耕+自然授粉相比,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与人工授粉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梨坐果率和脱萼率,增加果实重量和减小果实偏斜率;同时,行间种植油菜+自然授粉处理下梨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均最高,达13.83%和9.45%。行间种植油菜可以提高梨园土壤营养和授粉昆虫的数量,增加梨坐果和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定量衡量黄龙病菌量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采自海南琼中橘园中感染了柑橘黄龙病的琼中绿橙为实验材料,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的方法测定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的浓度,同时对果实品质的8个外在指标(果实纵经、横径、果形指数、单果重、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和5个内在指标(果汁率、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进行测定,研究黄龙病菌浓度对琼中绿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外观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包括果实纵经、果形指数、单果重(p<0.05),其中果实纵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64.97mm下降到57.44mm,相对较少11.59%;果形指数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0.83上升到0.94,相对增多13.25%;单果重呈现下降趋势,从166.35g下降到109.66g,相对较少34.08%;果实横径、果皮率、残渣率、种子数量、种子重量等指标变化不明显。随着琼中绿橙果实中柑橘黄龙病菌浓度的增大,果实内在品质变化明显的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从9.65%下降到8.19%,相对减少15.13%;果汁率、可食率、可滴定酸含量和TSS/TA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在黄龙病菌浓度增加的情况下,琼中绿橙在果实外观、内在品质等多个指标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定量评价黄龙病对柑橘果实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玛瑙红樱桃避雨栽培提供依据,在避雨棚、避雨布和露地等3种栽培模式下对玛瑙红樱桃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对产量、商品果率和裂果率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栽培模式下樱桃生产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避雨设施能够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增加果实横纵径、单果重、可食率及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且避雨棚栽培模式优于避雨布栽培模式。避雨栽培降低了裂果率和病果率,提高了商品果率,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棚和避雨布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别是露地栽培的1.9倍和1.4倍。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杨梅产量及品质,分析了钾镁不同配施比例对杨梅果实品质及营养元素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株施单钾肥1.0 kg,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43%、11.48%、13.23%及19.96%,果实中矿质养分钾、磷、铁含量显著提高;株施单镁肥0.3 kg,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Vc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3.24%、9.60%、10.89%及15.70%;株施镁钾混合配施比例为0.2/0.75 kg时,可显著提高杨梅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及硬度,果实中钾、铁含量显著提高。本研究可为提升杨梅品质的配方施肥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