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陕南密植椪柑盛果期果园"密改稀"试验、示范效应调查表明,将株行距2m×1.5m的椪柑密植盛果园隔行"高接换种",株行距调减为4m×1.5m以后,园内通风透光条件明显改善,椪柑果实成熟期较往年或未进行"密改稀"的同龄盛果园提早20~30天,单产、总产稳中有增,优果率由不足40%提高至97%以上,鲜果平均销价较"密改稀"以前提高近2倍,每667m2椪柑盛果园经济效益较"密改稀"以前增长近12倍。试验表明,椪柑密植盛果园"密改稀"与"高接换种"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及其配套技术,不仅可在同类椪柑园中扩大推广和应用,而且可在温州蜜柑、城固冰糖桔等密植盛果园中扩大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密改稀技术是改善现有密植柑桔园通风透光条件,优化柑桔生长结果,提高果品质量的一项关键技术。笔者对湖南省石门县推广柑桔密改稀技术的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这项技术推广缓慢,效果不佳。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柑桔组织建设,规范技术标准,改进推广方式,健全上下对接机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从而稳步推广柑桔密改稀技术。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昭通市是南方重要的苹果生产地,1990年后大量发展种植红富士苹果树过程中,多采取“乔砧密植”以求早丰产、早收益。但早期结果几年后,由于控制树冠技术不易掌握,大多数果园枝量偏多、树体郁闭、通风透光环境急剧恶化,造成产量低,质量差,从而制约了苹果产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我们在经过大量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针对密植稀管老果园改造的简化修剪方法,该方法具有修剪技术简单,省力省药的特点,在生产实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熟期类型大豆品种都在中等或较高密度种植条件下表现出比在低密度种植条件下更高的产量,即密植比稀植更加增产;不仅早熟、中早熟类型大豆品种宜密植,而且中晚熟类型大豆品种也同样喜欢较高的密度,这与过去的观点"早熟宜密,晚熟宜稀"相左。本文结果认为在大豆生产中应该坚持"适度密植,宁密勿稀"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我国几大枣产区一直采用传统的稀植大冠栽培技术 ,存在进入盛果期晚、单位面积产量低等问题。为改变这一状况 ,就要选育矮化枣品种 ,运用矮化密植丰产技术 ,定植后 4~ 5年就进入盛果期。为此 ,我们自 1990年在山西省果树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 ,开始选育矮化枣品种 ,研究相应的管理技术 ,筛选出一批矮化品种 ,经生产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并且推广到全国 30多个县市。1 枣矮化品种分类  枣矮化品种可以分两大类 :第一类为结果习性矮化 ,表现在以幼龄枝结果为主 ,特别是新枣头、2龄枝和 3龄枝具有良好的结实能力 ,可形成全树产量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地形对果实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江西省南丰县和南城县平地与丘陵地南丰蜜橘为材料,对单果重、果形指数、色泽、化渣性、Vc及糖酸组分等风味品质进行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丘陵地果实单果重、横纵径、Vc、可溶性糖和糖组分等高于平地果实,而可滴定酸、果形指数和酸组分则相反。模糊综合评判分析表明①等权:南丰丘陵地>南丰平地;南城丘陵地>南城平地;②加权:南丰丘陵地>南丰平地;南城丘陵地>南城平地。因此,平地与丘陵地的南丰蜜橘果实品质存在差异,丘陵地明显优于平地。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蚕茧产量、产丝量和丝绸出口量都占世界首位,1978年桑蚕茧收购量比1949年增长近四倍半,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年.三十年来,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蚕业科学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围绕着提高亩桑产茧量、提高单张蚕种产茧量、提高蚕茧质最为中心,从栽桑到养蚕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革新,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一)桑树栽培实行四大改革,提高亩产叶量由于栽桑技术实行“四改”(即分散改集中,杂种改良种,稀植改密植,高干改低干),桑园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到新的水平.长江流域一般亩产桑叶1500斤左右,大面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菊苣肥床育苗垄作稀植栽培技术的发展,菊苣肥床育苗技术,大田垄作技术,菊苣稀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对四川菊苣栽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1改造对象树龄达到30年以上,树势下降或树体死亡,每667m2产量在500kg以下,且品质低劣的桔园;栽植品种混杂,近3年每667m2产量低于1500kg的桔园。2主要技术2.1改树一是密植改稀植,由过去老桔园的每667m2定植70~110株降至早熟温州蜜柑45~50株,中熟温州蜜柑40~45株。因地制宜,采取隔1株或隔2株间移1株的方式进行。间移于采果后至次年3月进行。二是荫蔽改通透,对较荫蔽的桔园采取大枝修剪的办法,改善通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菊苣肥床育苗垄作稀植栽培技术的发展,菊苣肥床育苗技术,大田垄作技术,菊苣稀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对四川菊苣栽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柑桔分布区域广、品种多、栽培面积大、果品产量大,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柑桔栽培技术进步,现代柑桔栽培技术与传统柑桔栽培技术已发生较大变化,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近30年的生产实践,从柑桔果园土壤管理、施肥、修剪、病虫防治、采前管理及采摘技术、机械作业及设施栽培等方面的总结,特拟文,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2.
引入草莓新品种‘宁玉’,对照品种‘宝交早生’和‘石桌一号’,开展了简易小拱棚栽培模式下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玉’较对照提早46-71d成熟,可溶性固形物8.7%,产量2867kg/667m2,理论综合产值达119286元/667m2,抗白粉病和炭疽病。综上,‘宁玉’草莓是一个早熟性好、丰产性强、商品果率高、品质优、香味浓、风味甜、抗病虫性好,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优良品种,对栽培技术要求也不高。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宁玉’草莓适宜在重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将陈皮添加在肉鸡日粮中进行生长试验。同天入孵出蛋壳的240只京黄肉仔鸡随机分成四组,每组60只。对照组饲料不添加陈皮,而实验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1.5%的陈皮作添加剂,进行6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三个试验组只均增重比对照组依次提高8.6,10.6,10.2个百分点;成活率分别提高1.6,3.3,1.6个百分点;料重比分别减少9.7,11.4,15.3个百分点。经F检验,试1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1、2组与对照组问均差异极显著(P〈0.01)。3个试验组经济效益均高于对照组,以试2组为最好。  相似文献   

14.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中的重中之重,发展畜牧业提高养殖生产力能促进群众增收,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既可以提高农村群众养殖技术水平,又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0~2012年采用甲基丁香酚灭雄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番石榴园橘小实蝇 Bactrocera dordalis (Hendel) 种群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研究。结果显示,海南番石榴园6~9月橘小实蝇种群发生的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橘小实蝇种群密度(667m2/d诱杀橘小实蝇虫量)与番石榴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的番石榴园橘小实蝇种群发生密度比对照果园相对减少了110.72头667m2/d,二者相差约23倍;番石榴园园内与园外隔离带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呈线性关系。 同时,应用诱杀技术与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番石榴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喷施农药的情况下3造番石榴的保果率达66.44%。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养殖系统在肉羊养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肉羊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分析智能养殖系统在肉羊养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智能养殖系统可有效提高养殖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改善养殖质量,提高养殖者的盈利能力。然而,智能养殖系统在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技术成本高、养殖者的接受度等。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进一步降低技术成本,提高养殖者的接受度,并与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紧密结合,推动智能养殖系统在肉羊养殖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建立鸡生长抑制模型并评价兽用陈皮口服液对鸡生长抑制的治疗效果。选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硫酸阿托品和地塞米松磷酸钠3种药物建立鸡生长抑制模型,从中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药物进行后续试验。结果显示,在生长抑制模型建立试验中,地塞米松组平均日增重(ADG)最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地塞米松组生长抑制效果最好,本试验选用地塞米松磷酸钠给药建立鸡生长抑制模型进行后续试验。在兽用陈皮口服液对鸡生长抑制治疗效果评价试验中,将50只AA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4组分别胸肌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0.25 mg/kg体重,连续给药8 d,人工造病形成生长抑制模型;第9天开始,第1~3组连续7 d分别灌服0.1、0.2和0.3 mL/kg体重的陈皮口服液;第4组为阳性对照组,第9~16天不使用陈皮口服液,灌服等量灭菌生理盐水;第5组为阴性对照组,用等量灭菌生理盐水代替地塞米松磷酸钠,连续注射8 d,第9~16天灌服等量灭菌生理盐水。治疗结束时,第2、3组平均日增重高于第4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低于第4组,且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陈皮口服液治疗组脏器系数及血液生化指标(除谷草转氨酶(AST)外)与空白对照组基本接近(P>0.05),说明陈皮口服液能明显缓解地塞米松对肉仔鸡的生长抑制,修复地塞米松生长抑制肉仔鸡的脏器损伤,且高剂量组(0.3 mL/kg体重)缓解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18.
以南丰蜜桔和沙糖桔黄龙病感病苗木为试材,利用贝莱斯芽孢杆菌TD2-1(Bacillus velezensisi TD2-1)和解淀粉芽孢杆菌TD2-2(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TD2-2)对黄龙病感病苗木进行同步处理。采用qPCR和PCR方法对处理前和处理后的叶脉和枝皮进行了黄龙病病原的分子检测、生理指标分析和根部特征观察。结果表明:经两种菌剂15次的同步灌根处理,综合评价表明:南丰蜜桔苗木的黄龙病阳性率从100%降低至53.3%;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胼胝质含量降低了18.37%;超氧化物歧化酶、硫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均有所提高;褐变根系明显减少。感病的沙糖桔经过23次菌剂处理后,新根发达,褐变现象减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TD2-2有表面活性素产生。  相似文献   

19.
我国荔枝龙眼主产区果树树龄平均在10年以上,60%以上的果园存在不同程度的郁闭现象,亟待进行间伐改造。本研究通过对主产区农户问卷调研,分析农户间伐技术采用情况,评估间伐的技术经济效益,为郁闭荔枝果园间伐改造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2011年7月至11月在广东、广西、海南对257户农户组织了问卷调研,其中117户采用了间伐技术,占45.5%。间伐后卖树的收益基本可以弥补砍树的成本支出,部分农户反映会略有盈余。大多数果园间伐后每亩收益比改造前明显增加。对间伐技术采用户和未采用户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口总数、果树树龄、种植面积、水果收入比重、亩均销售收入、人均管理种植面积等不同农户禀赋对农户是否采用间伐技术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猕猴桃幼树期是培养树形与树势的关键时期,幼龄猕猴桃园的科学管理对于早果、丰产具有关键性作用。结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和环境条件,从苗木选择、苗木栽植、“一干两蔓”树形培养、土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阐述了幼龄猕猴桃园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