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番茄早疫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对番茄早疫病菌具有生防作用的菌株,利用前期研究获得的17株促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及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可有效拮抗番茄早疫病菌的生防菌有2株,其中,菌株FX2的抑菌活性较好,抑制率达到70.52%,菌株LHS11的抑制率为65.34%。菌株FX2和LHS11可通过次生代谢物抑制病原真菌,其中菌株LHS11的发酵液对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率达到65.40%,菌株FX2的发酵液的抑制率为47.26%。菌株FX2和LHS11能使病原菌菌丝发生不同程度扭曲变形。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究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杀菌活性及田间防效。采用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法对补骨脂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得到的EC50值分别为6.766mg/L、0.172 mg/L,说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表明,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稀释600倍液~200倍液后,对苹果腐烂病菌引起的病斑进行刮疤涂抹处理,防治效果可达71%~81%左右。经田间系统观察,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苹果树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深绿木霉对引起禾草腐霉病原菌瓜果腐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深绿木霉菌与瓜果腐霉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可以包围、覆盖瓜果腐霉的菌落,同时产生大量孢子;当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4.65×106个/mL时,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率达53.56%。通过深绿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和3种药剂对草坪禾草腐霉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深绿木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L时与25%甲霜.霜霉的抑菌效果接近,分别为77.37%和79.57%。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丝缠绕在瓜果腐霉菌菌丝上,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或与瓜果腐霉菌的菌丝平行生长,再侵入瓜果腐霉菌内寄生。深绿木霉菌对瓜果腐霉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重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4.
深绿木霉对引起禾草腐霉病原菌瓜果腐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深绿木霉菌与瓜果腐霉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可以包围、覆盖瓜果腐霉的菌落,同时产生大量孢子;当孢子悬浮液的浓度为4.65×106个/mL时,对瓜果腐霉菌的抑制率达53.56%。通过深绿木霉菌孢子悬浮液和3种药剂对草坪禾草腐霉病病原菌抑制效果的比较,深绿木霉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7个/mL时与25%甲霜·霜霉的抑菌效果接近,分别为77.37%和79.57%。显微观察结果表明,深绿木霉菌丝缠绕在瓜果腐霉菌菌丝上,穿透菌丝在其内生长;或与瓜果腐霉菌的菌丝平行生长,再侵入瓜果腐霉菌内寄生。深绿木霉菌对瓜果腐霉的主要作用机制为重寄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岩白菜内酯对柑桔7种病原菌的抑制活性,通过显微观察和生长量测定研究了岩白菜内酯抑制柑橘炭疽病菌的机理并进行了果实贮藏实验。结果表明,岩白菜内酯能够抑制7种病原菌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率增大,呈现正相关变化,其中对柑桔青霉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3996 mg/L。岩白菜内酯处理的柑桔炭疽菌菌丝隔膜大部分消失,仅极少数存在隔膜,菌丝扭曲畸形,两侧菌丝壁粗糙、不对称。分生孢子油胞消失。岩白菜内酯浓度在20礸/mL时对柑桔炭疽菌菌丝生长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见表2图3)。第3d时对照菌丝干重为0.4415g,而岩白菜内酯处理的菌丝干重为0.1612g,抑制率达到61.74%。随后几天岩白菜内酯的抑制作用减弱,抑制效率明显降低,在第6d抑制率仅为2.31%。在果实贮藏试验中,岩白菜提取物的浓度越高对柑桔贮藏病害的抑制效果越好。0.006g/mL岩白菜粗提物对青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表明岩白菜内酯在柑桔病原真菌室内毒力测定及在果实贮藏试验中都表现出很好的抑菌作用,因此对岩白菜内酯抑菌机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研究将为岩白菜内酯类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高寒草地禾草内生细菌B-401的生物防治潜力,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其抑菌能力。抑菌谱表明,B-401对马铃薯坏疽病菌、马铃薯褐腐病菌、马铃薯炭疽病菌、马铃薯枯萎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孜然根腐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达74.45%,71.57%,70.05%,48.01%,56.01%,60.25%,64.65%,45.01%和31.79%。在贮藏库中进行10倍液喷雾,对马铃薯坏疽病的防效达52.67%。生物学功能测定表明,该菌株在含有色氨酸和不含色氨酸的King培养基中分泌IAA分别为3.42和2.60 mg/L,且具有固氮能力,无溶磷能力。对B-401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其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相似文献   

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苹果霉心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以及苹果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WP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苹果霉心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均有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0.60mg/L、1.84mg/L和1.18mg/L,1%蛇床子素EW对苹果树腐烂病菌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抑制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1.52 mg/L和2.65 mg/L,0.3%苦参碱AS只对苹果树腐烂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EC50值为1.0mg/L。因此,3%中生菌素WP、1%蛇床子素EW和0.3%苦参碱AS可作为后续田间药效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李果腐病菌、桃枝枯病菌和蓝莓枝枯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上述3种拟茎点霉病菌(Phomopsis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0%氟硅唑WP、40%咪鲜胺EW和12.5%腈菌唑EC等3种药剂对蓝莓枝枯病菌、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均小于1μg/mL。其中40%氟硅唑WP对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0.02和0.13 μg/mL;40%咪鲜胺EW对蓝莓枝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66 μg/mL。本研究结果为这3种病害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琼脂扩散法、PDA平板对峙法初步测试丁香酚、香芹酚、柠檬醛和肉桂醛在0.5%浓度下对两种荔枝主要病害炭疽病菌和霜疫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含毒培养基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精油在各浓度下的抑制率及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4种植物精油对荔枝炭疽病菌和霜疫霉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力相比较,对炭疽病菌:香芹酚>丁香酚>肉桂醛>柠檬醛,对霜疫霉病菌:肉桂醛>丁香酚>香芹酚>柠檬醛。因此,4种植物精油可应用于荔枝安全生产和天然保鲜。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杀菌剂对草坪草病原菌毒力的作用测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杀菌剂对3种主要引起坪草病害的褐斑病菌、腐霉枯萎菌、夏季斑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烯唑醇、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咪鲜胺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值分别为0.078 3,5.968 4,7.181 2和11.386 8 mg/L,以烯唑醇对立枯丝核菌的毒力最高。烯唑醇、咪鲜胺、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对夏季斑枯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016 2,0.554 4,6.035 3,1 218.497 8 mg/L,以烯唑醇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其它3种杀菌剂。采用菌丝干重测定法测定了阿米西达、霜脲氰、霜克、咪鲜胺、代森锰锌对腐霉枯萎病菌的毒力,其EC50值依次为0.053 3,7.837 4,13.310 7,19.715 1,29.771 5 mg/L,以阿米西达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蓝莓煤污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3种蓝莓煤污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煤污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其中供试药剂氟菌.戊唑醇、多抗霉素、异菌脲对3种病原菌抑制作用较强,EC50值介于0.2409~3.1832 mg/L。  相似文献   

12.
红豆草黑腐病菌菌丝生长和产毒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红豆草自然发生的黑腐病病斑上分离得到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菌株,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及其产毒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在供试的6种培养液中均能生长并且产毒,但在PSK培养液中生长及产毒最好;在1-19d的培养时间内该病菌均可以生长及产生毒素,而在13 d时菌丝生长量及其产毒能力均达到最大,菌丝生长与产毒能力间显著正相关;该病原菌在5-40℃的范围内均可生长并产生毒素,但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而最适合产毒的温度为15℃;在pH值为3~11的范围内,该病菌均能生长并产毒,而且偏酸性条件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及其毒素的产生,菌丝生长和产毒的最佳pH值分别为4和6。  相似文献   

13.
柑桔脚腐病是危害柑桔主干基部的病害。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柑桔脚腐病菌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进行了21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各药剂对寄生疫霉菌丝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率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其中毒力作用最强的是烯酰吗啉,EC50为0.2598 μg/mL;其次是唑醚-代森联、春雷霉素、丙森锌和多抗霉素,EC50分别为1.0476μg/mL、3.1074μg/mL、3.2056μg/mL、4.9501μg/mL。甲基硫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弱,EC50高达1713.833μg/mL,不推荐继续用于柑桔脚腐病的防治。这些药剂的筛选为田间进一步防控柑桔脚腐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桃褐腐病是桃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本文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8类15种杀菌剂对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的毒力效果。结果表明毒力作用很强的杀菌剂是咪鲜胺,EC50值为0.0085 礸?mL-1;其次是己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和多菌灵,EC50值分别为0.0207、0.0397、。0.0506、0.0627、0.0802和0.0840 礸?mL-1。在保护性杀菌剂中,福美双要优于代森锰锌。而新型杀菌剂嘧菌酯对褐腐病菌的抑菌作用弱,EC50值为51.5900 礸?mL-1。  相似文献   

15.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桑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BS-LX04为材料,测定其对桑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m orifoli-um)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S-LX04对桑炭疸病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能够使菌丝生长受阻且产生畸形;能够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培养24 h检查孢子萌发抑制率为73.22%;能够推迟分生孢子的萌发时间,并导致萌发孢子的芽管和菌丝畸形而不能继续生长。BS-LX04发酵培养滤液中可粗提到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的粉状物质,随着菌株培养时间的延长,粗提物对桑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也逐渐升高,即抗菌物质产生逐渐增多,培养48 h是适宜的发酵时间。菌株在28℃培养,获得的抗菌物质粗提物的抑菌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最高,28℃为菌株最适发酵温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抑制孢子萌发法分别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和芽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其中9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苯甲.丙环唑对病原菌的菌丝抑制作用最强,测试的8个浓度均完全抑制了菌丝的生长;百菌清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100%;对病原菌芽管的生长抑制率最高的是百菌清和苯甲.丙环唑,达到100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十三吗啉、异菌脲和甲基硫菌灵的毒力作用较强,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3.3768×10﹣5、0.0432、0.2692、1.2462和4.5994 μg/ml。  相似文献   

17.
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SPE2501菌体和在不同培养时间、培养基、培养基量、转速条件下获得的发酵液对草坪炭疽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SPE2501菌体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在NB和BPY中培养获得的发酵液的抑制作用高于在LB和PD中的抑制作用,其1倍发酵液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6.2%和65.5%,明显高于LB(53.5%)、PD(45.8%)的抑制率;其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44.6%、43.1%,高于LB(35.2%)、PD(28.6%)的抑制率;在NB中培养72h、培养基量为100ml、培养转速为150r/min等条件下获得的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获得的1倍发酵液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85.3%和46.9%、75.7%和43.1%、67.2%和43.4%.  相似文献   

18.
木霉菌对草坪草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机理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霉菌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拮抗微生物,多种木霉菌对植物病原菌具有重要的生防价值。为挖掘出防治草坪草病害的生防菌剂,采用对峙培养法测定了4株木霉菌株对14种草坪草病原菌的拮抗作用,通过显微镜观察、玻璃纸法及粗提液抑菌试验研究了其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木霉菌对所有供试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其中菌株SQ-1Q-18抑菌效果最佳,对玉蜀黍丝核菌和地衣状伏革菌的拮抗等级为I级,抑制率高达100%,对灰葡萄孢菌、地毯草炭疽菌和立枯丝核菌的拮抗等级为Ⅱ级,抑制率大于80%,且对供试病原菌的平均抑制率高达72.8%。进一步研究菌株SQ-1Q-18的抑菌机理发现,该菌株在培养基上产生抑菌圈侵占病原菌的生长空间,覆盖和深入病原菌内部并与其相互缠绕使得病原菌菌丝变细、缢缩甚至断裂,或直接穿入病原菌菌丝内部吸取营养致使菌丝细胞溶解,也可产生拮抗物质,其中玻璃纸法中对草坪草币斑病菌、球黑孢霉及地衣状伏革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高达91.77%、89.80%和79.59%;粗提取液对草坪草币斑病菌和佩立金平脐蠕孢的抑制率分别为43.60%和42.91%。经鉴定,SQ-1Q-18为哈茨木霉。研究结果为高效防治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剂的研制、开发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测定得到抑霉唑、吡唑·醚菌酯、啶菌噁唑、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的室内毒力值。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病菌菌丝和孢子均有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存在一定差异,两种测定方法EC50值均<1μg/ml的是咪鲜胺,葡萄灰霉病对咪鲜胺最敏感,可作为治疗和保护药剂在生产中使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测定法EC50值<1μg/ml的是啶菌噁唑和苯醚甲环唑,可作为葡萄灰霉病的治疗药剂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抑菌圈法,对10种杀细菌剂在火龙果茎腐病病原上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53.8%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杜邦TM)、45%代森铵水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火龙果茎腐病病原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45%代森铵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到78.88%和71.42%,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0 2.477x,y=2.896 1.146x,EC50分别为0.4929,0.0240。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效果次之,抑制率达到66.67%,直线回归方程为y=1.020 1.040x,EC50值为2.5686。这3种药剂可作为火龙果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