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试验以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辐照剂量对蜂球囊菌的杀灭效果,以期明确有效杀灭蜂球囊菌的最低辐照剂量,为Co60γ射线辐照蜜蜂饲料(特别是蜂花粉)时的辐照剂量选择提供依据。利用细菌纯化技术从患白垩病意蜂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得到蜂球囊菌,并结合形态学、乳酸酚棉兰染色及5.8SrDNA序列分析技术进行鉴定;同时制备不同梯度浓度的蜂球囊菌孢子悬液加入到蜜蜂幼虫饲料中,以饲喂方式侵染3日龄意蜂幼虫,确定半数致死浓度(LC50);蜜蜂幼虫饲料中添加上述确定LC50的孢子,以不同辐照剂量处理,并通过侵染幼虫试验,确定有效杀灭蜜蜂饲料中孢子的最低辐照剂量。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从患白垩病的意蜂幼虫体内分离纯化得到真菌即为蜜蜂白垩病的病原——蜂球囊菌;蜂球囊菌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意蜂幼虫的LC50为9.5×104个/mL;当Co60γ射线辐照剂量为7.0kGy时,幼虫患病率与未辐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确定对添加半数致死浓度的蜂球囊菌孢子饲料的最低有效辐照剂量为7.0kGy。  相似文献   

2.
<正> 蜜蜂微粒子病与家蚕微粒子病一样,是发生普遍的昆虫传染性疾病之一。由吞食病原孢子污染的食料、水等引起染病,主要感染成虫(蜂),病原在蜜蜂肠壁组织内寄生增殖,无胚种传染性。蜜蜂微粒子(Nosema apis)和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在分类学上同“属”异“种”。N.apis 对家蚕的交叉传染问题,前人已有研究报道,但所述不同。根据生产实践的需要,再作感染实验。材料与方法一、N.apis 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温度对球虫消杀剂抑制鸡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试验以7%氨水作为对照组,设置1:50、1:100、1:150的球虫消杀剂溶液组,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各处理液分别在4℃和20℃下与柔嫩艾美耳球虫未孢子化卵囊在体外相互作用6、12和24h,然后用2.5%重铬酸钾溶液培养处理后的球虫卵囊,观察其孢子化率.结果表明:1:50、1:100、1:150球虫消杀剂在4℃分别处理6、12和24h的卵囊孢子化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20℃下的对应处理组.球虫消杀剂在20℃下有更好的抑制球虫卵囊孢子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蜜蜂白垩病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感染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幼虫引起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防治白垩病微生物筛选,是从土壤、腐烂果蔬、发酵蜂蜜、小曲和固体酵母中分离出28株酵母茵,用平板抑菌圈法筛选到5株酵母茵对蜂球囊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的是,试用电子显微镜研究鸡盲肠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的希氏高碘酸染色(PAS)阳性颗粒的定量与其贮藏条件的相关性。按照 Farr 等记述的方法,将脱掉孢囊的无菌子孢子悬浮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分别贮藏在0℃、29℃、37℃和41℃各16小时,再将其固定于2.5%戊二醛和1%锇酸液中,用一系列的乙醇脱水,以临界点干燥法干燥,其后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查。在贮藏前,未经处理的典型子孢子有几条浅沟,而且前部有些隆起。贮藏在0℃和29℃的子孢子与典型子孢子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食线虫真菌SDH035分离株的厚垣孢子在环境中发芽后对毛圆科线虫三期幼虫(L3)的杀虫效果。本研究采用了不同数量的SDH035分离株的厚垣孢子,分别在室温和26℃恒温条件下做体外杀虫试验。结果表明,26℃恒温条件下杀虫效果比室温条件好;并且加入的孢子量越大,杀虫效果也越好;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杀虫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温度为34.5℃(±0.5℃),相对湿度分别为40%、55%、70%和85%(±5%)下孵化意蜂受精卵,对意蜂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发育历期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温度为34.5℃(±0.5℃),相对湿度分别为40%、55%、70%和85%下,意蜂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发育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F<F0.05,P>0.05),说明温度为34.5℃(±0.5℃)时,40%~85%的相对湿度对意蜂受精卵的孵化率和发育历期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意外勤蜂微孢子虫的自然感染率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4 ̄6月,分别对约28群中蜂和意蜂的外勤蜂微孢子虫感染率进行了调查,并对孢子形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1)在4月,意蜂和中蜂外勤蜂的微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4.5%±16.6%,10.6%±8.3%,至6月中蜂的上升为29.1%±15.1%。4月意蜂的外勤蜂感染率极显著(P<0.01)高于4月及6月中蜂的感染率;中蜂6月的感染率极显著地高于4月,平均增幅达16.8%。(2)来自中蜂的微孢子虫孢子大小为(4.68±0.60×2.19±0.35)μm,很可能就是中蜂微孢子虫;而来自意蜂的微孢子虫N.apis孢子大小为(5.35±0.52×2.84±0.15)μm,其长径及短径均极显著(P<0.01)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9.
血脂培养基培养病蜂幼虫杆菌用于美洲幼虫腐臭病诊断。这种培养基的效果要比其它常用的培养基要好得多。用革兰氏染色剂染色镜检效果要比苯胺黑染色染色好,更易于检出孢子与营养细胞。似幼虫杆菌的分离物在过氧化氢酶的试验里呈阳性反而证实。用这种方法可在48小时内诊断出美洲幼虫腐臭病,而用旧方法则需要8天。  相似文献   

10.
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是蜜蜂白垩病的重要病原物,传统的鉴定方法是以形态学、生物学、培养条件等方面的特征为基础,这些特征差异并不明显,给以形态学特征来鉴定Ascosphaera属下各种的工作带来不可逾越的困难。A.apis检测分子标记可以用于准确检测该病原物。本研究利用该检测分子标记,结合PCR技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A.apisDNA溶液,以测定该检测分子标记的灵敏性。试验结果表明,A.apis检测分子标记的最低检测DNA模板浓度为1.74×10-7ng/μl,即在25μl的PCR反应体系中加入4.34×10-6ng的A.apis的DNA样品,检测结果即可呈阳性,初步测定该检测分子标记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本研究为下一步利用该分子标记构建一套以PCR为基础的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以及应用于蜜蜂白垩病的快速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把由大约1000只工蜂,一只蜂王组成的几个小群饲养子恒温器的蜂笼里(内有巢脾),经受4种不同小气候的试验。饲养于35℃,二氧化碳1.5%典型的幼虫区条件下的“夏季蜂”,其血淋巴中的保幼激素含量迅速增加。但是,饲养在27℃和二氧化碳1.5%象无子巢脾上一样的条件下的人工“冬季蜂”,则保幼激素含量较低。饲养于27℃或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乳与乳制品中20种邻苯二甲酸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提取后,采用DB-5MS(30m×0.25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在进样口温度280℃,传输线温度280℃,离子源温度230℃条件下20种邻苯二甲酸酯完全分离.该方法各组分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线性范围0~10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0%~109%.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化合物检出限分别为1.0、0.5mg/kg,其他化合物均为0.05mg/kg.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研究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对猪屎豆种子生活力的影响,找寻TTC法测定猪屎豆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TTC法能够很好地检测猪屎豆种子生活力,可用来估测种子的潜在发芽能力.试验得出30C水浸种40 mir后,置于45℃黑暗条件下、TTC浓度1.0%、染色时间60 min为测定猪屎豆种子生活力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
四月二十七日,我们收到江苏养蜂专业户庄耀明由安徽无为县邮来的意蜂成年蜂染病标本,由于多日邮程,每只标本腹内器官已腐烂变干,无法清楚地辨认各自的位置,仅分别就马氏管和肠道位置取样制片,通过室内病原鉴定,前片发现大量的蜜蜂马氏管变形虫(下简称变形虫)孢囊,兼有个别椭圆形的蜜蜂孢子虫(Nosema apis)孢子。后片却见到许多蜜蜂孢子虫孢子,也兼有部分变形虫孢囊。庄耀明同志附信写道:“目前我蜂场患有爬蜂疾病,经多方请教及各种药物治疗仍未见疗效,有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我县已有不少蜂场患有同样疾病,有的已垮台,  相似文献   

15.
鸡球虫单卵囊的分离与雏鸡感染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鸡球虫卵囊,放入平皿,加入适量的2.5%重铬酸钾溶液,置于室温或20℃恒温箱中培养。待球虫卵囊孢子化后取出5滴,加10~15ml 生理盐水稀释,然后在载玻片上先后各加1滴于事先加温到60~70℃的2%琼脂溶液,将稀释后的球虫卵囊溶液包埋,待完全凝固后,在低倍显微镜观察下用分离针、刀片分割琼脂球虫块,直至分离为单个球虫卵囊为止。用分离的球虫单卵囊感染雏鸡,感染率为50~70%。  相似文献   

16.
此病是由孢子虫寄生在成年蜂中肠的上皮细胞引起,其感染力很强,四季都能发生,以晚秋和早春多见。孢子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放大数百倍才可看到。孢子经蜜蜂口进入中肠,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形成游走体侵入上皮细胞内发育分裂,最后产生大量新孢子,并和坏死细胞一起脱落散出,随粪便排出蜜蜂体外,形成污染。病群中的饲料、巢脾、箱具、蜂体都有病原,并能污染水源和周围环境。一只病蜂后肠积聚孢子数高达2500万。孢子在蜂尸中可存活5年,在蜂体中可达11个月,在2%苛性钠溶液(37℃)中达15min,而利用高温蒸煮只要1min就能…  相似文献   

17.
用铬变素2R法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子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铬变素 2R法 (Chromotrope 2R)染色家蚕微孢子虫 (Nosemabombycis,N .b)孢子和绿僵 (Nomuraearile yi)孢子、曲霉 (Aspergillusflavus)孢子、花粉粒 (Pollengranule)等与N .b孢子形状相似物 ,结果表明 :Chromotrope 2R法特异性地将N .b孢子染成粉红色 ,绿僵孢子、曲霉孢子、花粉粒未被染成红色 ,初步认为Chromotrope 2R法可应用于母蛾镜检的N .b鉴定 ,能明显提高N .b的检出率与准确性 ;染色N .b孢子的最佳时间与温度为 4 0min ,30℃。鉴于本染色法的条件、技术操作简便 ,染色特异性强 ,因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华蜜蜂个体采蜜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八叶五加盛花期,中蜂个体采蜜量每次平均39.17~43.69毫克,约占自身体重的53.OO~67.55%。用含糖30%、40%、50%、60%、70%的糖流测定、中蜂个体采集量分别为56.23、59.87、60.67、63.90、65.85毫克,各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O.05).在含糖50%、60%、70%浓度下。意蜂比中蜂个体采集量分别高9.28%、16.43%、9.98%,差异均极显著(P<相似文献   

19.
李跃  袁庆华 《草业学报》2015,24(4):127-131
通过恒温箱和温室试验,探索了不同的保湿时间和温度对苜蓿锈菌孢子堆密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对病害潜育期的影响。19℃下保湿(相对空气湿度100%)一定时间,再在25℃下生长15 d,可见保湿时间在12~48 h处理中植株叶片上孢子堆密度高于4~8 h。不同保湿温度下,保湿(相对空气湿度100%)24 h,再在25℃下生长15 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湿温度的升高,孢子堆密度先逐渐增加,在19℃左右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19℃下,100%相对湿度下保湿24 h,然后分别置于15,20,25,30和35℃下生长,只有35℃下不发病,其余温度下潜育期分别为11,10,7和7 d;培养温度在25和30℃下的孢子堆密度显著高于15和20℃;培养温度对孢子堆显现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粪便保存不同时间对球虫卵囊成熟力的影响,本实验将含有球虫卵囊的粪便在.20℃、4℃、20℃、28℃分别保存0h、24h、48h、72h,通过观察卵囊的孢子化率确定最佳保存条件。结果表明:相同保存温度条件下,保存0h、24h、48h、72h的E.tenella早熟耐药株卵囊的孢子化率依次降低。-20℃和28℃时孢子化率均未达到80%;在4℃时粪便保存24h的孢子化率达到80%以上,保存48h及以上时孢子化率极显著(P〈0.01)低于保存24h的孢子化率;在20℃时的孢子化率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