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广东花生品种资源研究利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作物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创新与利用等方面概述了广东省花生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收集保存花生品种资源4151份,另有野生资源34份。进行了一般植物学特征和农艺性状描述、品质特性测定、抗病性和抗逆性鉴定、贮存特性和遗传基因研究。创新花生品种资源104份。广东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选育出一大批花生品种,这些花生品种不仅在本省广泛推广种植,而且覆盖南方花生产区和北方部分花生产区,并作为抗病(逆)、优质的基因源改良外省花生品种,南北各省育成且带有广东花生亲缘的花生品种60多个。  相似文献   

2.
花生新品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新品种6个品种,以本地品种为对照。通过比较实验黔花生四号、本地品种较高,红皮花生、黑皮花生、白皮花生作特色品种可作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莒县种植的花生高产品种,特开展了5个花生品种的田间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丰花一号’花生品种产量最高,性状表现较好。本文选取5个花生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试验对比,为筛选出适于莒县高产花生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由于驻马店市花生生产中品种退化问题比较严重,为筛选出适合驻马店市种植的优质花生新品种,为花生品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驻马店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择了7个花生品种,进行了品种展示对比试验,为驻马店市花生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广东花生生产上于1965年首先发生锈病,之后迅速扩展蔓延,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在调查品种与发病关系中,发现花生抗锈力在类型间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选育种植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1972年广东省花生育种协作会议把抗锈病育种定为花生育种目标。利用国内外花生品种资源鉴定筛选出抗原材料并通过各种育种途径,选育出高产抗锈病的花生品种投入生产,减轻锈病危害,提高花生单产和总产。  相似文献   

6.
正一、科学选用品种,提高花生品质因时因地选用高产、高油、高油酸、高蛋白、抗病性好、适合机收的优质花生品种。春花生可选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优质专用型中大果花生品种;夏直播花生一般选用生育期110天左右的优质中小果品种,如远杂9102、驻花一号、驻花二号、宛花2号、远杂9307、远杂6号、豫花22、豫花23等花生品种;高油酸花生可选择已通过审定(鉴定)的品种,如豫花37、开农71等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7.
湛油系列花生品种是湛江市农科所近年来育成的花生新品种 ,其育成对我省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有重要的作用 ,该系列品种的适应性较广 ,可在我省花生产区各种类型的土壤中推广种植。阐述了湛油系列花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以303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为材料,采用剪叶法分别接种花生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菌株HA4-1和PeaFJ1进行抗性鉴定.根据初次鉴定结果,剔除严重感病的191份花生品种,对剩余的112份花生品种进行了进一步的重复鉴定. 在接种HA4-1的花生中有高抗品种1份,中抗品种5份,中感品种44份,感病品种62份,接种PeaFJ1的花生中有中抗品种3份,中感品种26份,感病品种83份. 花生A165接种菌株HA4 1后表现出抗病反应,接种菌株PeaFJ1后表现出中抗反应, A282接种菌株HA4-1和PeaFJ1后均表现出中抗反应. 通过进一步的表型观察和数据统计,筛选到高抗花生品种A165和高感花生品种A281,以及对HA4-1和PeaFJ1病害程度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的花生品种A303和A189. 本研究所获得的抗、感花生资源以及对不同菌株显示不同病程反应的材料有利于加快花生-青枯菌的互作分子机制研究,为花生抗青枯病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6,(14):23-24
引进新品种11个品种,以本地品种为对照。通过比较试验,珍珠红花生、黔花生四号、黔花生六号、黔花生五号产量较高,白皮花生、花皮花生、黑皮花生等几个特色品种产量较低,贵阳红皮、濮壮28、粤油31号、黔花生1号作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0.
我县花生当家品种鲁花9号种性正在退化,为筛选适合我县种植的高产优质花生当家品种,2004年从山东花生研究所引进5个花生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来选择适合我地生产环境和生产水平的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发展、成效及完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福建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历史资料,简要回顾福建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的发展历程,总结花生品种区试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效,以及区域试验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福建省花生品种区试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然病圃检测法,分别对34种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花生褐斑病抗性评价,以期为抗病育种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间对花生褐斑病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供试34个花生品种中没有对褐斑病免疫的品种,高抗品种3个,中抗品种9个,抗病品种11个,感病品种8个,高感品种3个。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翼9801等6个品种抗性较好,可进一步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不同花生品种对氮素响应的特点。方法 本试验以来自全国各地的81份花生种质资源为材料,设置正常施氮与低氮胁迫2种大田试验处理,测定81份花生品种苗期的叶绿素含量及收获期的产量、干物质积累及农艺性状等19项指标。以测定的19项指标的氮响应系数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6个新的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计算其隶属函数值与各综合指标权重得出花生氮敏感综合评价D值,通过聚类分析对花生品种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氮响应系数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81份花生品种分为氮敏感型品种(13)、中间型品种(33)及氮不敏感型品种(35)。正常施氮处理下,氮不敏感型花生品种农艺性状的响应差异不显著,但氮敏感型和中间型花生品种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氮不敏感型品种。不同性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施氮主要通过影响花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株型结构进而影响花生产量的形成。结论 花生苗期叶绿素含量、单株生产力与收获期干物质积累可作为花生氮敏感品种的筛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花生氮高效品种的筛选与培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武平县大禾乡有种植花生的传统,随着近年来粮食价格持续低迷和花生价格的不断上扬,大禾乡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种植品种长期单一,当家品种在产量上、抗性上逐年退化,为筛选适应在武平大禾乡种植的春花生品种,武平县大禾乡农技站2013年春季引进了4个花生新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泉花10号进行产量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花生品种,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我国南方花生品种的SSR标记遗传多样性,明确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今后花生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通过100对SSR引物分析了54份中国南方花生区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通过品种系谱分析其中21份南方花生区试品种的亲本来源.[结果]有47对供试引物在不同品种间检测出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检测的等位基因数为2~7个、平均2.93个,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067~0.764、平均0.336.对54个品种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SSR聚类结果与品种来源存在相关性,同一省份的品种更倾向于聚为一类.系谱分析结果表明,福建、广东、广西3个省份花生育成品种的亲本来源是相互交叉的,以伏花生和狮头企为主培育出的粤油551、粤油551-116、汕油27以及在此基础上培育出的汕油71、汕油523是南方花生品种常用的骨干亲本.[结论]中国南方花生区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存在遗传基础狭窄的缺点.今后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花生种质资源,培育新遗传背景下的骨干亲本,拓宽花生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花生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一花生新品种福花4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2010年通过福建省花生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认油2010003),该品种在福清市种植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等特点,具有挖掘高产潜力的花生新品种,可作为福清市主推花生品种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最近审定并在生产上得到应用的4个小花生品种、8个大花生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于鲁西区域土质黏土、土壤肥力较好的种植条件下花生蒜后直播的花生品种.[方法]2013 ~2014年在聊城市农科院科技示范园开展以花育20为对照的小花生品种比较试验、以丰花1号为对照的大花生品种比较试验,对花生品种的生育性状、抗逆性、产量性状、产量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结果]4个小花生品种生育期均长于对照,抗逆性(旱、涝、倒伏)、单株结果数、单株生产力、产量均好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其他产量性状、抗逆性与对照有一定的差异.8个大花生品种生育期均长于或同于对照,抗逆性(旱、倒伏)、百果重、百仁重均好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其他抗逆性、产量性状、产量水平与对照有一定差异.[结论]小花生品种花育26、花育27和大花生品种花育25、花育28很适于鲁西区域土质黏土、肥力较好的种植条件下花生蒜后直播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合理安排我市花生品种布局,使用适宜品种,本文以锦州市1983—1984年花生品种多点鉴定的试验结果为依据,对我区主要覆膜花生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进行鉴定分析。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业科学》2019,(9):121-124
东爪哇是印度尼西亚花生主产大省。由于品种和栽培技术落后等问题,花生单产水平较低。2017年11月当地雨季期间,来自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各5个花生品种被引种到东爪哇省,并以当地品种"TALA 1"为对照,通过比较成熟期的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荚果产量等,初步筛选出桂花红35等适应当地雨季种植的花生品种。本文首次对我国花生品种在印尼东爪哇省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进行了报道,为我国优异花生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吴娜  吴奇 《河南农业》2020,(13):51-52
近年来,浚县花生种植面积已超过1.33万hm^2,花生种植已成为全县的优势产业。但是,随着花生产业的迅速发展,花生品种利用单一化、抗病虫性差、品质和产量潜力低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全县花生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因此,由浚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牵头,浚县凯瑞种植专业合作社承担了浚县2019年麦套花生品种的展示与试验示范工作,旨在筛选出适宜浚县种植的优质、高产和抗逆性强的花生品种,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潜力,以期加快浚县花生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推动花生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