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区农业发展、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宁强县积极响应国家有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政策精神,从2008年开始在退耕区逐步开展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总结了宁强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完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质量;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资金投入;严格财务管理,强化资金监管等。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部署,1999—2006年泾川县开展了大规模退耕还林工作,但随之出现了基本口粮无法保证、粮食不能自给等现象。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从2008年开始,泾川县在退耕还林项目区启动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至2013年共兴修基本口粮田8 478.4 hm~2,使项目区人均基本口粮田由0.10 hm~2增加到0.13 hm~2,在满足粮食自给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年人均收入逐年提高。介绍了泾川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和做法,并针对目前存在的经费落实困难、管护不到位等问题,提出了提高项目补助标准、拓宽群众就业门路、建立项目管护基金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同仁县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切实搞好配套措施建设,解决退耕农户粮食基本自给,作为青海省的试点县之一,2008—2011年同仁县开展了包括坡改梯、改良土壤、农田水利、退耕还林等基本口粮田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基本口粮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4.
临汾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土保持项目,涉及洪洞、乡宁、大宁等10个县。2008-2012年5年间,共完成改善基本口粮田8 733.3 hm2,总投资10 766.49万元,达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介绍了项目实施成效与做法。  相似文献   

5.
2008—2015年崇信县实施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涉及全县56 10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项目实施期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空前高涨,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共新修梯田8 249.16 hm2,配套建设田间道路330 km。项目建设显著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强化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一批效益良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加速了现代农业的兴起,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6.
退耕还林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退耕地区农户生活问题如果不解决,将有复耕的可能。重庆市彭水县共有21个退耕还林乡镇(街道),涉及106个村(居委)22325户76390人,面积0.65万hm2。全县退耕还林区共有基本口粮田5551hm2,人均基本口粮田低于(0.50×667)m2的退耕户有1008户3875人,占退耕还林人口比例6.22%,人均粮食产量266kg,人均纯收入3805元。2012年全县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5915元,人均纯收入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退耕户有1461户,人均基本口粮田低于(0.50×667)m2且收入在国家贫困线下的有621户。针对问题分析,提出"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加大后续产业发展,增加退耕农户收入;新增退耕还林任务,巩固生态治理效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易地搬迁"等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是国家探索解决退耕农户粮食基本自给的有效尝试,主要通过坡改梯、改良土壤、农田水利、小型蓄水保土等综合措施改善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稳步实现退耕户的粮食自给。六枝特区作为贵州省的试点县之一,2008年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抗御旱灾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项目区退耕农户提供高产稳产农田,保障粮食自给,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六枝特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目标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是国家探索解决退耕农户粮食基本自给的有效尝试,主要通过坡改梯、改良土壤、农田水利、小型蓄水保土等综合措施改善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的农业生产条件,稳步实现退耕户的粮食自给。六枝特区作为贵州省的试点县之一,2008年正式启动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抗御旱灾的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项目区退耕农户提供高产稳产农田,保障粮食自给,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一是农业设施"强基"工程。年内建成高标准农田0.1万hm2,累计投入2200万元。开工建设2013年巩固退耕还林专项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2013年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预计总投资2039万元。二是扶贫开发"惠民"工程。完成13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工作,实施每村50万元的奖补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对全区16名建卡贫困户大学新生按3000元/人标准进行救助,共发放救助金48000元。三是产业结构"提升"工程。积极引进油橄榄种植项目,计划发展油橄榄种植0.33万hm2,优化提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实现"退得下,种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的目标,织金县着力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项目,在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有效的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方法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介绍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做法,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完善的后续政策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前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蓉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268-270
1999年以来,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开展的退耕还林的试点工作,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目前,第一批退耕还林工程现已进入成果巩固阶段,但是,原有的政策措施已不适应成果巩固阶段的要求.为把退耕还林工作扎实、稳妥、健康地向前推进,必须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的政策措施.针对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后续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一是抓项目建设,在保质保量完成年度计划任务上下功夫。按照全省实施兴水战略的安排部署,坚持淤地坝建设不动摇,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全力推动淤地坝建设。精心组织市县继续抓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保项目、首都水资源水保项目、国家水保重点建设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保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坝滩联合整治工程等水土保持项目的建设,依托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3.
介绍重庆市渝北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概况和工程中采取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并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张志勇 《中国水土保持》2011,(11):F0002-F0002
<正>山西省自2007年实施兴水战略以来,淤地坝被列为"六大兴水工程"之一,结合淤地坝建设配套实施了坝滩联合整治、沟坝地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坝滩联合整治就是对淤地坝下游的荒滩、瘠薄滩地,加厚土层到50 cm,改造为高标准滩地;对已成的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丰都县几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2.75万hm2,其中坡耕地还林1.02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43万hm2,封山育林0.30万hm2。本文结合丰都县退耕还林实际情况,从"深入宣传、提高认识","及时兑现政策、从根本上巩固成果"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乐都水文站径流量、输沙量、降水量进行分析,探讨了青海省湟水流域退耕还林还草的效益:2000—2010年,青海省湟水流域各县(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14.71万hm2,2002年退耕还林还草效益开始显现,年径流量和年降水量开始增加,年输沙量和年输沙模数明显减少,退耕后的年输沙量和年输沙模数分别比退耕前减少了467万t和359 t/km2。鉴于青海省湟水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区生态环境总体上还比较脆弱,提出了延长退耕还林还草补助政策的时间、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永川区粮油作物技术推广站以促进粮食稳定增长、粮油提质增效、种粮农户增收为核心,以高产创建、粮食基础能力建设和科技创新为抓手,大力培植新型主体,打造优质粮油品牌,引领永川粮油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效益化发展,不断开拓永川粮油产业发展新局面。2013年全区完成粮食播栽总面积104.06万亩、实现粮食总产50.02万吨,同比增长0.2%,五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4年,整合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项目投资3000万元,新建高标准粮田  相似文献   

18.
基本农田建设是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禁牧成果的根本保证,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长期有效的根本措施,是提高黄土丘陵沟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彭阳县实施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既巩固了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又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有效地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成县西狭项目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总结了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包括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坚持预防为主、转变防治意识,加强技术保障、提高治理效益,采取"三近"原则、因地制宜、集中规模治理,并且提出了项目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退耕还林工程开展以来,七年新增林地面积18796hm2,提高森林覆盖率3.8个百分点。抓好科学规划等关键环节,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有了很大提高。强化完善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