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软红米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五丰占为母本与农家红米品种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特种稻红米新品种.平均每667 m2产量为400.63~422.20 kg,精米米质达国标、省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糙米的铁、锌含量分别为14.658 mg/kg和11.310 mg/kg,比粤香占高出24.17%和25.95%.2008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水稻审定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浙江省2007—2018年审定的262个水稻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浙江省审定的水稻品种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米质达部颁标准三级和三级以上的优质品种占50.8%,稻瘟病抗性达中抗和中抗以上的绿色品种占76.7%,呈产量稳步提升、优质绿色品种加快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皖稻 8 5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米质好 ,在 12项米质指标中 ,有 8项达到部颁 1级优质米标准 ,被评为安徽省市场畅销的优质米品种。 2年省区试 ,平均产量 713 5 .5kg/hm2 ,较对照竹青减产1.7% ;1年省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6774.0kg/hm2 ,较对照竹青增产 4.3 %。中抗稻瘟病 ,苗期耐寒性较强。全生育期 10 9d ,适宜播期为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相似文献   

4.
博Ⅱ优815是广西博白县农科所利用该所选育的博ⅡA及新育成的R815配组而成的弱感光型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2003、2004年参加广东省水稻新品种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55.2 kg和458.6 kg,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全生育期120~122天,米质较好,2006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广东省稻米市场对水稻品质要求,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导向对水稻优质化育种的推进作用。通过收集 2004—2022 年间广东省审定的 1 101 个水稻品种的区域试验数据,统计各年审定品种达国标优质或部标优质等级的水稻品种数,并从米质指标、抗性与产量的角度对广东省优质稻育种进展进行评价。2004—2022 年广东省审定水稻品种中,106 个品种(组合)米质达到国标(部标)优质一级,占所有审定品种的 9.63%,320 个品种(组合)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占所有品种的 29.06%,但早季品种优质率显著低于晚季。在所有米质性状指标中,垩白度和垩白粒率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达标率最低,分别为 41.8%和 43.5%,早季参试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达标率仅 37.32%,说明这 3 个性状是新品种选育的重点改良方向。历年审定米质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品种的平均产量逐年提升,说明广东水稻优质化育种中,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协同提升。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中,稻瘟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85%,白叶枯病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的比例为 22.2%。总体上杂交稻达国标(部标)优质二级以上的品种比例在提升,但较常规稻优质化育种还有较大差距。广东省水稻品种优质化率逐年提升,“优、丰、抗”的协调比例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优化空间。培育“双抗”优质稻品种,需着力提升新品种的白叶枯病抗性水平。通过加大对地方品种等一些特异种质资源的评价利用来拓宽遗传背景,避免品种同质化,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加强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的结合,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6.
雪花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丰丝占/新农占为母本与丰丝占/雪花占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感温型籼稻新品种.两年省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21.72、456.78 kg,比对照种优优128减产1.32%和1.64%,减产均不显著,米质未达国标优质等级,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高产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源丰占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丰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丰丝占为母本与中间材料“香丝苗126/象牙软占”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籼稻新品种.两年省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24.85 kg和434.32 kg,比对照种优优122增产4.7%和6.03%,增产分别为不显著和显著,米质为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2级,高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2010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8.
优质抗病水稻新品种华航31号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航天诱变技术与品质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创建水稻育种新种质袁培育水稻优良品种。华航31号是利用航天诱变选育的优异新种质通过杂交选育出来的优良水稻新品,该品种表现为优质、高产、抗病等特点,米质为国标优质2级,稻瘟病总抗 性频率98.4%~100%,其中对中B群96.9%~100%、中C群100%,两年区试比对照平均增产6.95%,生产上每667m2最高产量达到727.5kg,2011-2012年列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  相似文献   

9.
皖稻101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皖稻 10 1(中籼 92 0 11)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常规中籼水稻新品种。米质好 ,12项米质指标中 ,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 9项指标达部颁 1级米标准 ,被评为市场畅销的优质米品种。 2年省区试 ,平均产量 7710 .0kg/hm2 ,较对照汕优 63减产 2 .7% ;1年省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 812 1.0kg/hm2 ,比对照汕优 63增产 4.5 %。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适于沿淮和江淮地区的中等偏上肥力田种植。适宜播期为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 ,基本苗 80万~ 90万 /hm2 。  相似文献   

10.
玉香油占是2007年农业部确认的籼型超级常规稻品种,米质达部颁二级米标准,生长后期抗稻飞虱,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是广东省区试中第1个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达显著水平以上的品种,2005年以来一直被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2005-2008年广东省累计推广面积已超10万hm2,推广面积正呈迅速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粤奇丝苗是一个米质、抗性和产量结合得较好的常规优质水稻新品种,在广东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中均比对厢种梗籼89增产,米质达国标、省标优质二级,抗病、抗逆性强,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该品种于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介绍了粤奇丝苗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双优2088是以优质不育系双青A为母本与弘恢2088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组合。2010-2011年参加广东省晚稻区试,2年平均产量7 149.23 kg/hm2,比对照粳籼89平均增产19.98%。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539.50 kg/hm2,比对照粳籼89增产20.57%。米质达国标优质2级,作晚季种植全生育期118 d。2012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2015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五山软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晚季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2级,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丰产性好,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我们在此报道其育种历程,以扩大该品种在优质稻育种应用中和产业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桂农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超级稻育种研究室育成的广适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被广东省农业厅列为2005年广东省农业主推品种。平均每667 m2产量均比省区试对照种粳籼89和特籼占25增产11%以上,在高产示范片中最高单产超800 kg,米质达国标二级,抗性好。高产栽培应注意个体和群体生长发育协调,施够施好肥,科学用水,注意防治病虫螺鼠害,主攻高群体、高结实,确保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万金优133属弱感光型三系杂交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品质较优、抗逆性强等特点,200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7-2011年被遴选为广东省水稻主导品种。介绍了该组合的产量表现、抗逆性、米质、主要农艺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赣晚糯7号是从余江糯稻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籼糯新品种,具有长势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6~2007年参加江西省区试,平均产量为6895.8 kg/hm2,其米质达国优级,糯性好。200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介绍早籼61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方法]早籼615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1999年以早籼14为母本、Y134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描述了该品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结果]早籼6152007~2009年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早籼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419.8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8.12%;2009年参加安徽省早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243.8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9.12%。该品种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4级食用稻品质标准。[结论]该品种具有产量较高、米质较好、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的特点,在安徽省双季稻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引进省内外超级稻品种(系),开展超级稻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华粳6号产量水平较高,有一定的产量潜力,米质好,但不抗稻瘟病,大面积生产有一定风险;H01023大面积表现较好,产量水平较高,有利用价值;徐稻3号、徐稻4号大面积生产表现出高产稳产,是近几年大面积生产上不可替代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广两优931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广3S与自选的抗稻瘟病恢复系GR931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经过广东省两年区试和1年生产试验,表现产量与对照优优122相当,米质达国标和省标优质3级,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2012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适宜广东省粤北稻作区和中北稻作区晚造、中北稻作区早造种植。  相似文献   

20.
郑红2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7年以世中1号为母本、徐薯18号作父本,从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食用与淀粉加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在河南省甘薯区试中,其平均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分别为32 799.75 kg/hm2、9 437.25 kg/hm2和6 081.00 kg/hm2,分别比对照徐薯22增产10.57%、12.13%、11.11%。该品种抗茎线虫病和根腐病,中抗黑斑病,抗旱、耐瘠、耐贮藏,稳产性和适应性好,食味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