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立新  袁影  袁梅 《猪业科学》2002,19(2):50-52
为了探索用畜禽粪饲喂地鳖虫的可行性,将幼龄地鳖虫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2个重复.试验Ⅰ组的饲料为炒鸡粪,试验Ⅱ组的饲料为炒猪粪,试验Ⅲ、Ⅳ两组的饲料分别为炒鸡粪和炒猪粪与麸皮按重量比1∶1配成的配合料,试验Ⅴ、Ⅵ、Ⅶ、Ⅷ组的饲料是炒猪粪、炒鸡粪和麸皮分别按重量比3∶3∶1,4∶3∶1,2∶4∶1,1∶1∶1配成的配合料,对照组的饲料为麸皮,比较各种饲料对地鳖虫的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Ⅲ组的饲喂效果较为理想,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其它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菌糠饲料饲喂育肥猪的试验,旨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试验通过自制菌糠饲料饲喂育肥猪,与对照组比较,得出饲喂2种饲料育肥猪的体况变化、日增质量和料肉比差异不显著.因此,用菌糠饲料饲喂育肥猪,既能降低养殖成本,又不会影响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两种不同厂家的液态饲喂器在使用效果上的差异,本文通过分组饲喂,记录增重饲料成本的方法,结果显示对比传统的干料槽,使用液态饲喂器可明显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性能、改善保育猪的料肉比、降低猪只增重的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干料与湿料两种不同饲喂方法对新丹系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特开展了本项研究。结果显示,干料饲喂组和湿料饲喂组2组料肉比、每kg增重饲料成本相差不大,但湿料饲喂组头均增重、头均日增重、日采食量、腹泻率等方面均好于干料饲喂组,说明湿料饲喂新丹系保育猪的饲喂效果要优于干料饲喂。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干料与湿料两种不同饲喂方法对肉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我们开展了本项研究。结果:湿料饲喂组(B组)试猪在整个试验阶段的头均增重、头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单位增重的饲料成本、腹泻率等方面均比干料饲喂组(A组)试猪好,说明B组试猪的生产性能要优于A组试猪,因此,以湿料饲养育肥肉猪的效果要优于以干料饲养。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干料和湿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80头(28±1)日龄、体重5.5 kg左右的健康三元杂种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公母各半)。2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干料(颗粒料)和湿料(颗粒料加水制作而成),试验期为14 d。试验结果显示:1)生长性能:①湿料饲喂诱食性优于干料饲喂。②湿料组与干料组在生长性能方面(日增重、料重比、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湿料组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方面有明显改善趋势。2)综合经济效益:湿料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4.67元,干料组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4.99元,湿料组综合经济效益较好。该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使用湿料方式饲喂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并改善了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且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90只2月龄鲁西高腿有角多胎小尾寒羊进行新鲜杂交酸模饲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含风干酸模15%组比20%组及全价配合料综合效果好,前者日增重261g,20%组为237g,对照组为257g,对照组和15%组与20%组比较,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每千克增重的饲料成本以15%酸模组最低,分析比对照组和20%组低0.28元、0.24元。说明用适量杂交酸模代替部分配合料饲喂生长肥育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在22~42日龄鸭饲粮中用鸭油代替植物油来研究鸭油对后期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探讨鸭油代替植物油在肉鸭日粮配制中应用的可行性,为肉鸭生产性能的提高、饲料成本的控制提供指导。试验设2个处理组,0~21日龄对照组和试验组饲喂正常育雏期饲料;21~42日龄对照组饲喂添加植物油的育成期饲料,试验组饲喂用鸭油代替植物油的育成期饲料。每个处理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鸭,共计1 000只。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用鸭油代替植物油,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活重造肉成本、成活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0~35日龄和0~42日龄料肉比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日粮中用鸭油代替植物油可以降低料肉比,达到降低饲料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依据紫貂育成期饲粮适宜能量及蛋能比的研究结果,按原料比例不同,共设4个干配合料试验日粮配方。选用60~70日龄紫貂100只,随机分配到4个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雄貂12只,雌貂8只)内。各试验组干配合料占日粮比例(占总能的%)为21%,对照组全喂鲜料。在饲养试验中期对40只幼貂(每组选雄貂4只,雌貂4只)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问增重、毛皮质量、死亡率及自咬症发病率差异均不显著。各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在能量消化率、能量代谢率上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各试验组蛋白质消化率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代谢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分析表明,干配合饲料可部分替代鲜料。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准备配种期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为研究目的,选择经产适龄母貂18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6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8.59%(Ⅰ组)、32.31%(Ⅱ组)、36.21%(Ⅲ组)、40.35%(Ⅳ组)的鲜料试验日粮和32.66%(Ⅴ组)、40.47%(Ⅵ组)的配合干粉料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4 d。结果表明,配合干粉料饲喂组采食量普遍低于鲜料饲喂组,部分组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方面,部分组间出现差异显著性(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食入氮、粪氮、尿氮、氮沉积增加,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白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下降的趋势。干料组在多数指标中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鲜料组(P<0.05或P<0.01)。由此得出,日粮蛋白质水平达到32.31%、36.21%鲜料时, 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较为理想,但考虑到饲料成本和准备配种期以调节体况为主的特殊性,建议在准备配种期使用蛋白质水平为32.31%鲜料日粮,不推荐使用配合干粉料饲喂准备配种期雌性水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菌渣配合饲料对育肥牛的增重效果.[方法]选用体型良好,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经方差分析,两组牛试验初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饲喂菌渣配合饲料,对照组饲喂本场精料,试验期为90 d.[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组牛与对照组牛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牛和对照组牛日盈利差异极显著(P<0.05).[结论]利用菌渣配合饲料饲喂肉牛可降低肉牛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因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出现了对小鱼、小虾等幼龄水产品的过度捕捞情况,使淡水鱼类资源遭到严重破坏,饲料的价格高涨,养殖成本增加,降低了养殖户经济效益。针对此现状,本试验通过不同酶制剂的应用,以植物蛋白源和鱼粉来替代狐貉日粮中的新鲜动物饲料,最终达到减轻环境压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狐貉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精料补充料在家兔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35日龄左右、健康无病的齐卡大型白兔1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全价饲料和3种不同营养水平的精料补充料,观察其采食量、日增重和成活率。结果表明:饲喂青草加精料补充料较饲喂全价饲料成本低。而精料补充料以消化能12.76MJ/kg、粗蛋白19.28%、粗纤维6.21%的营养水平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水貂膨化配合饲料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对动、植物性饲料干、湿法膨化技术的加工工艺 ,配制成水貂膨化配合饲料 ,与新鲜鱼、肉搅碎后 ,再加入蒸、煮或炒熟的玉米、大豆 ,形成糊状饲料进行饲养水貂的不同饲料配方正交筛选试验。试验设计选用L4(2 3 )正交表 ,设置三因素 ,每因素二水平。试验动物选择纯种美洲标准貂 ,在生长前期、冬毛生长期分别进行了 89d与 5 9d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各因素极差值对影响日增重的主次关系估计为C >B >A ;B、C因素与A因素已达到显著水准 (P <0 0 5 ) ,B、C因素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同一蛋白质水平(粗蛋白质为13%)不同料型对肉种鸽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144对种鸽,随机分为4组,每组36个重复,每个重复1对种鸽。Ⅰ组饲喂柱状颗粒全价料,Ⅱ组饲喂球形颗粒全价料,Ⅲ组饲喂50%原粮和50%柱状颗粒料,Ⅳ组饲喂原粮和保健砂。预试期14 d,正试期106 d。结果显示:①整个试验期内,Ⅰ、Ⅱ组平均日耗料量均极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1),15~21日龄阶段Ⅲ组乳鸽平均日耗料量也极显著低于Ⅳ组(P<0.01);②Ⅰ、Ⅱ组均能使种鸽在繁殖期间体重极显著增加(P<0.01),但公鸽的增重比母鸽多;③乳鸽7日龄时,Ⅱ、Ⅲ组体重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但乳鸽14日龄时,这种显著差异消失;④Ⅰ组种蛋受精率极显著高于Ⅳ组(P<0.01),显著高于Ⅱ组(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料型对种鸽生产性能有显著影响,但对啄羽现象无明显影响;建议在养鸽生产中推广柱状颗粒全价料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高寒牧区肉牛育肥对饲料的要求与其他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环境因素、气候条件、饲草料现状都是制约肉牛育肥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对高寒牧区肉牛育肥产业的发展显得极为重要。[方法]本饲料配方筛选试验通过组间对比选择,筛选出适宜高寒牧区肉牛育肥的试验配方。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筛选出适合本地育肥牛的1号料和3号料,饲喂1号料的A组比饲喂2号料的B组和4号料的D组,头均日增重高84g和142g(P0.01)差异极显著,头均多获利81.80元和147.18元;饲喂3号饲料的C组比饲喂2号料的B组和4号料的D组,头均日增重高64g和122g(P0.01)差异极显著。[结论]头均多获69元和133.84元。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评价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肌肉品质及健康状况的影响。养殖过程中冰鲜组大口黑鲈全程投喂冰鲜杂鱼,饲料组大口黑鲈全程投喂大口黑鲈专用人工配合饲料。在商品鱼上市前,冰鲜组和饲料组各随机采集6尾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再各随机采集6尾用于测定肌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饲料组大口黑鲈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冰鲜组(0.01≤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血清中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极显著低于冰鲜组(P0.01)。冰鲜组大口黑鲈肌肉中总氨基酸(TAA)含量显著高于饲料组(0.01≤P0.05),且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以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高于饲料组。饲料组大口黑鲈肌肉中亚油酸(C18∶2)含量极显著高于冰鲜组(P0.01)。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冰鲜组大口黑鲈肌肉营养品质特别是蛋白质品质及氨基酸组成要优于饲料组,且健康状况也优于饲料组,但饲料组大口黑鲈肌肉中亚油酸含量较冰鲜组极显著升高。因此,大口黑鲈的人工配合饲料配方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来满足消费者对大口黑鲈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饲喂苜蓿鲜草和全价颗粒饲料对兔胃黏膜抗氧化能力和胃肌层结构的影响,为兔健康饲养和提高养殖户的收益提供依据。【方法】选用2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断奶新西兰兔,随机分为饲料组和苜蓿草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苜蓿鲜草和全价颗粒饲料,饲养30 d。通过空气栓塞法将新西兰兔处死后解剖,称量胃的长度和重量,利用生物化学法测定胃黏膜的抗氧化能力,包括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含量,胃pH以及胃蛋白酶的活性,同时运用组织切片技术、苏木精伊红染色及图像分析法测定胃的贲门部、胃底部、胃体部以及幽门部的肌层厚度。【结果】饲料组体重和胃液pH均显著高于苜蓿草组(P<0.05),而苜蓿草组胃相对重量、胃蛋白酶浓度以及胃黏膜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饲料组(P<0.05;P<0.01)。苜蓿草组兔胃贲门部、胃底部以及幽门部的总肌层厚度均极显著大于饲料组(P<0.01),在贲门部苜蓿草组的纵行肌厚度显著大于饲料组(P<0.05),环行肌厚度极显著大于饲料组(P<0.01),在胃底部苜蓿草组斜行肌厚度显著大于饲料组(P<0.05),而其余部位的肌层厚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饲喂条件下,苜蓿草组胃化学消化能力、抗氧化能力以及胃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饲料组。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半胱胺对育成期银狐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2月龄左右、健康银黑狐仔狐224只(公母各半)。其中公狐体重在2.50 kg左右(P>0.05),母狐体重在2.10 kg左右(P>0.05)。随机分200只(公母各半)为试验组,剩余24只(公母各半)为对照组。饲养试验持续时间大约为3个月(从2004年6月10日~8月31日)。采用复因子试验设计中的析因试验设计,为二因子有重复的试验设计。在5个不同半胱胺添加时间间隔(1、3、5、7和9 d)中分别添加5个不同数量的半胱胺(每千克体重添加10、40、70、100和130 mg)。对照组分为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半)。试验测定了银狐的采食量、饲料转化率及体增重。结果表明,在25个组合中只有每间隔5 d按70 mg/ kg体重浓度添加1次半胱胺组可使银狐体增重及饲料转化率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08%(P<0.05)和20.21%(P<0.01)。整个试验组银狐采食量都低于对照组, 其中70 mg/kg体重5 d组采食量比对照组降低4.52%( P<0.05)。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猪场自配小麦型饲料、自配玉米型饲料和商品配合颗粒饲料对肉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设计,选用108头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A组饲喂玉米型基础料+A型预混料,B组饲喂小麦型基础料+B型小麦专用预混料,C组饲喂玉米型基础料+C型预混料,D组饲喂D型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试验期31 d。结果显示,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A组增重饲料成本与其他3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B组与C、D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C、D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得出,B组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每头平均利润达473.07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