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两阶段饲养对犊牛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试验将初生健康荷斯坦母犊牛30头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两阶段饲养,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饲养,试验期为180 d,测定试验期内每天的采食量及0,35,60,90,180日龄各组犊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腹泻指数。结果表明:60日龄后试验组犊牛体重高于对照组,增重效果明显,而且犊牛体重有加速趋势;60日龄前各组间不同日龄犊牛胸围、管围、体斜长、体高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犊牛管围的变化幅度也很小;试验组犊牛90,180日龄胸围、管围、体高、体斜长均高于对照组,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犊牛健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省317.05元/头,每头犊牛降低饲养成本12.6%,经济效益可观。说明两阶段饲养对犊牛体重、体尺、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对促进后期犊牛的生长有积极影响,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锌源对新生犊牛生长性能、血清激素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6头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成3组,每组12头。对照组无添加,试验组分别每日每头添加457 mg蛋氨酸锌和104 mg氧化锌(均相当于80 mg锌),蛋氨酸锌和氧化锌混合到牛奶中进行饲喂。试验进行至犊牛生后14 d结束。犊牛4日龄时添加开食料,每天记录犊牛采食量和腹泻情况,初生和15日龄晨饲前测量犊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15日龄晨饲前采集犊牛血液样品,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激素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蛋氨酸锌显著提高了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犊牛腹泻率(P0.05)。不同锌源对犊牛平均日采食量、体高总增长、体斜长总增长和胸围总增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氧化锌和蛋氨酸锌均可显著降低犊牛血清中胰岛素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氧化锌显著提高了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P0.05)。各组间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给新生犊牛补充蛋氨酸锌可以有效促进犊牛生长,降低腹泻率;而补充氧化锌则有助于提高犊牛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旨在评价代乳粉对不同日龄驴驹生长性能的影响。分别选取2、3、4、5月龄出生日期、体重、胎次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驴驹各10头,将相同月龄的驴驹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头,对照组驴驹随母驴哺乳,试验组驴驹饲喂代乳粉,试验期为30d。试验期间观察不同月龄驴驹的健康状况,测定并比较各月龄对照组及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0、10、20、30天的体重及体尺指标(体高、胸围、体斜长),计算同月龄试验组和对照组驴驹的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在试验期内不同时间段的日均变化值。结果表明,2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体重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体重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P〈0.05),2、3、4、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0~10天、第10~20天、第20~30天,以及试验期间(第0~30天)的日增重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体高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0~10天、第10~20天、第20~30天以及试验期间(第0~30天)的体高日增长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2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胸围均极显著(P〈O.01)高于对照组;3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胸围均极显著(P〈O.01)高于对照组;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胸围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3、4、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期间(第0~30天)的胸围日增长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2、5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30天体斜长显著(P〈0.05)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3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10、20、30天体斜长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4月龄试验组驴驹的试验第20天和第30天体斜长均显著(P〈O.05)高于对照组,2、3A、5月龄试验组驴驹在试验第10~20天、第20~30天,以及试验期间(第0~30天)的体斜长日增长均高于相应月龄驴驹的对照组。综上提示,饲喂代乳粉能够促进驴驹的生长发育,在生产实践中利用代乳粉替代驴乳饲喂驴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出生季节对犊牛体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出生季节犊牛的体尺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秋季出生的犊牛在哺乳阶段体高显著高于夏季出生的犊牛(P〈0.05),体斜长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胸围也显著高于春冬季节(P〈0.05);夏季出生的犊牛断奶阶段体斜长高于冬春季节出生的犊牛(P〈0.05)。总之,出生季节对哺乳期犊牛体尺发育影响较大,而对断奶期犊牛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安格斯犊牛为研究对象,探讨安格斯犊牛不同的断奶月龄对其体尺及体重的影响。试验选择日龄相近、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安格斯犊牛6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20头安格斯犊牛。3组安格斯犊牛分别在4月龄(试验1组)、5月龄(试验2组)、6月龄(试验3组)断奶,比较分析3组安格斯犊牛的体尺及体重的变化。结果显示:安格斯犊牛在6月龄断奶的体高、胸围、管围及体斜长数据最好,但安格斯犊牛在5月龄和4月龄断奶的体高、胸围、管围及体斜长虽比6月龄数据差,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相差数值较少。不同月龄断奶对安格斯犊牛的试验末体重及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断奶月龄的延后,安格斯犊牛的腹泻率逐渐升高,且试验1组安格斯犊牛的腹泻率显著低于试验2组和试验3组(P<0.05),试验2组安格斯犊牛的腹泻率显著低于试验3组(P<0.05)。综上所述,安格斯犊牛可以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在4~5月龄断奶,对其生长性能及体尺指标数据无显著负面影响,且有效改善了腹泻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郏县红牛犊牛补饲精料对其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分别选择25头郏县红牛新生犊牛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从7日龄开始补饲精料,每头犊牛进行为期180 d的补饲试验,4月龄断奶;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哺喂,6月龄断奶。测定初生和6月龄时的体重和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坐骨端宽等体尺指标,且进行了补饲犊牛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初生体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月龄体重、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初生体尺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6月龄时试验组体高和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长、管围和坐骨端宽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平均每头犊牛比对照组纯增效益556.5元。说明郏县红牛犊牛补饲对其生长发育产生有利的影响,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新疆褐牛犊牛补饲对其生长发育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新疆褐牛犊牛20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犊牛在哺乳的基础上补饲精料,4月龄断奶,对照组分阶段饲喂,6月龄断奶。同时测定4月龄、6月龄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并计算日增重和经济效益。[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月龄试验组在体高、体斜长有着明显的提高,6月龄试验组在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和日增重也有着明显的提高,但均为达到显著水平(P0.05)。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犊牛早期补饲可明显提高农牧民收入,节约饲养成本,相比传统饲喂方式每头犊牛饲养至6月龄可节约成本342元。[结论]综上,早期补饲对可提高新疆褐牛犊牛的生长性能,对改善养殖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收入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选择18头初生重为(36.72±0.96) kg的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3日龄开始饲喂含不同剂量溶菌酶的犊牛饮奶,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溶菌酶)、A组(每头每日添加7.5 g溶菌酶)和B组(每头每日添加15 g溶菌酶),50至56日龄给3组犊牛饲喂不同含量溶菌酶牛奶的基础上补饲相同重量的犊牛开食料进行消化试验,研究犊牛饮奶中添加不同剂量溶菌酶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犊牛28日龄体重A组和B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42和56日龄体重A组极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1),平均日增重A组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5);42日龄体高A组极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1);28日龄和42日龄体斜长A组和B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56日龄体斜长A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14和56日龄胸围A组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5),28日龄胸围A组极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1),42日龄胸围A组极显著大于B组和对照组(P <0.01);28和4...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择在北京市周边5个区(县)的23家奶牛养殖场进行。从每个牛场随机选择20头健康的荷斯坦母犊,分为示范组和对照组,每组10头,参试犊牛共460头。示范组从10日龄开始饲喂代乳粉,对照组参照牛场原有方法饲喂牛奶。试验期为50 d。犊牛分别于10、30、60日龄晨饲前空腹测量胸围、体高和体斜长;记录鲜牛奶、代乳粉和精料补充料的采食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10、30 d和60 d,对照组和示范组犊牛体高和胸围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第60 d及全期,示范组的体斜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0~30 d,示范组犊牛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的日增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30~60 d,对照组和示范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期内,示范组比对照组平均节约成本526.12元/头。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发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育肥及犊牦牛培育技术。选取带犊母牦牛和公犊牛各66头,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犊牛培育期间(2017年12月4日—2018年3月5日),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试验组犊牦牛断乳前(3月5日断乳)随母牦牛哺乳,并进行补饲;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按常规放牧方式饲养,对照组犊牦牛进行断乳并补饲。育肥期间(2018年3月5日至出栏)对试验组母牦牛进行补饲,于6月错峰出栏;对照组母牦牛不进行补饲,于集中出栏时间出售(9月或10月)。在犊牦牛培育期间,观察试验组母牦牛的体重变化情况;每月4日测定2组犊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收益。结果表明,在犊牦牛培育阶段,由于试验组犊牦牛随母牦牛哺乳,试验组母牦牛体重平均下降1.17 kg/头;2018年1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体斜长和胸围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2018年2月4日和3月4日,试验组犊牦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母牦牛错峰出栏的效益为1 063.05元。研究结果为提高半舍饲条件下淘汰母牦牛养殖效益以及提升犊牛培育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牛至精油对新生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液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0头新生犊牛,按出生日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头,试验组犊牛精料按40g·t~(-1)的比例添加牛至(Origanum vulgare)精油,旨在研究天然添加剂牛至精油对新生犊牛生长发育和血液免疫的影响。从犊牛出生到70日龄,跟踪研究了两组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液免疫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犊牛生长、发育时间的增加,试验组犊牛体重、体高、体长、胸围、腹围、管围、血清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以及平均采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组犊牛腹泻次数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可见,精料中添加牛至精油有促进犊牛生长发育、增强犊牛免疫力、增加犊牛采食量和降低犊牛腹泻发病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方式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46头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犊牛,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头。其中,Ⅰ组采用传统饲喂模式(粉状开食料+干草+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粉状开食料,10日龄开始补充苜蓿干草和精饲料,干草自由采食;Ⅱ组采用现代饲喂模式(颗粒型开食料+牛奶),从4日龄开始补充颗料型开食料。两组均60日龄断奶。结果表明,Ⅰ组犊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P<0.05),但两组的平均日增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前管围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水平组间无差异(P>0.05),45d、60dⅡ组总蛋白(TP)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45dⅠ组尿素氮(BUN)显著高于Ⅱ组(P<0.05);Ⅱ组CP、EE和P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犊牛腹泻率(2.39%)低于Ⅰ组(3.12%)。试验表明,断奶前饲喂颗粒开食料有利于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率,提高犊牛对固体饲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犊牛24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12头。试验组犊牛出生5 d内饲喂初乳,之后饲喂代乳粉至42日龄断奶;对照组一直饲喂牛奶至42日龄。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增重836 g,对照组平均日增重679 g,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23.12%;试验期间,试验组胸围、体高、体长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90、1.01、1.56 cm,差异不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管围无明显差异。说明代乳粉代替牛乳可以达到良好的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补饲代乳料提高夏南牛犊牛生长发育速度,培育优质健康犊牛,实现犊牛早期断奶。[方法]犊牛随机挑选并随机分成2个组,试验组使用B配方的饲料,对照组使用A配方的饲料,两组牛分圈饲喂,犊牛与母牛隔离饲养。代乳颗粒料自由采食,采取少给、勤给、逐渐增多的饲喂方法。试验期内测量犊牛体尺、体重,观察不同代乳料的适口性,记录疾病发生种类、次数和频率。[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提高17.78%,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高、体斜长、胸围3项体尺分别增加了0.67 cm,1.04 cm和2.05 cm,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发病率试验组23.08%,对照组22.22%,两组均没有发生其他疫病和死亡。[结论](1)A、B两种代乳颗粒料均可以取代代乳粉,作为夏南牛犊牛的补饲料。(2)较高营养水平的代乳颗粒料,可以提高夏南牛犊牛日增重。试验用代乳颗粒料优于犊牛精料补充料。(3)B配方的代乳颗粒料适口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试验研究溶菌酶在使用量不同情况下,对犊牛腹泻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病、健康、体型近似的犊牛100 头,随机分为4 组,每组25 头,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Ⅰ组、1 g/头·天)、中剂量组(Ⅱ组、3 g/头·天)、高剂量组(Ⅲ组、5 g/头·天),试验期30 天。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观察犊牛粪便、腹泻、体重、体尺变化,并记录。[结果]试验期溶菌酶对犊牛的粪便评分有影响,1~30 天的粪便评分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Ⅲ组比对照组降低12.5%;1~15 天时腹泻率差异显著(P<0.05),Ⅰ组、Ⅱ组、Ⅲ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23.02%、41.81%、53.64%,表明溶菌酶使用量多,腹泻效果更加明显;添加溶菌酶的Ⅱ组和Ⅲ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9.6%、12.0%;Ⅲ组胸围显著高于对照组,高3.0%。[结论]溶菌酶使用到合适剂量,不仅能降低犊牛腹泻率,还能促进犊牛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目前牦牛生产仍然基本沿用传统的生产模式,生产管理仍是按照传统的低投入、低消耗、低产出、长周期、周转慢的粗放生产系统,牦牛业的生产效率仍然很低,由于牧民难以科学地和有规模地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早期由于人犊争奶、过度挤母乳,造成犊牛摄取营养不足,直接影响其生产性能的发挥。为了改变这一长期延用下来的生产模式,笔者就对牦牛犊进行全哺乳后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60头初生犊牛分成2组,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表明6月龄时其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分别达到了79.74 cm、86.84 cm、100.10 cm、11.68 cm、64.87 kg。经数据统计分析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全哺乳组牦牛犊牛生长发育情况良好,是值得推广的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11头蒙贝利亚母牛和9头蒙贝利亚公牛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跟踪测定,并与同期荷斯坦母牛的生长发育、产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初生重无显著差异;4~18月龄,蒙贝利亚母牛体重均明显高于荷斯坦母牛同期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母牛与荷斯坦母牛日增重变化规律相似,lOB龄平均日增重最大,17月龄平均日增重最小。蒙贝利亚母牛各阶段体高、体长与荷斯坦母牛无显著差异,14月龄体高可达127cm,达到配种体高。蒙贝利亚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7241kg,对照组荷斯坦母牛头胎305d产奶量为9589kg,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较大,至24月龄体重接近荷斯坦公牛同期体重。12~24月龄,荷斯坦公牛体高、体斜长、胸围均明显高于蒙贝利亚公牛,差异板显著(P〈0.01);蒙贝利亚公牛初生重48kg,蒙贝利亚母牛初生重42kg,二者差异显著(P〈0.05)。蒙贝利亚公牛各阶段睾丸周径均显著高于荷斯坦公牛,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寒地区中国荷斯坦犊牛早期断奶方案的推广价值。[方法]选取1周内新生、体重相近的犊牛16头,采用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6头犊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头。试验组为早期断奶方案,对照组为常规断奶流程,试验期为90 d。[结果]试验组在60日龄与90日龄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90日龄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犊牛30日龄内腹泻发病率为100%,重复发病率为75%;试验组30日龄内腹泻发病率为50%,重复发病率为50%。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节约成本32.52%。[结论]高寒地区中国荷斯坦犊牛可实行早期断奶方案,且能够提高企业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