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先觉 《蜜蜂杂志》2012,32(6):24-24
强群、中等群,经历一段日常生活的变化,群势下降严重。成蜂体质差、子脾状况不佳的蜂群,属于弱群。一些蜂群的蜂数减少虽不很明显,但子脾异常,成蜂已普遍老化需要更新恢复的,也属于弱群复壮的范畴。弱群基础差,复壮难度大,复壮所需时间较长。适宜弱群复壮的时间在:春末、初夏、初秋至中秋。1合并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6,(10):26-27
豫西南的南阳地区,西蜂秋后不同时间扣王断子越冬群势大不一样。扣王时间越早,越冬群势越弱。1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为3.3脾蜂,2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为4.4脾蜂,3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为6.5脾蜂。3小组扣王断子越冬群势是1小组的2倍,是2小组的1.5倍。  相似文献   

3.
中蜂弱群 (3框以下 )的复壮 ,多数蜂书上都主张双群同箱 ,或用强群封盖子脾来补充 ,或合并的方法。然而在自然界中 ,常可见到中蜂群分出来的“碗碗蜂”“拳头蜂”在半野生 (如桶养 )的环境下发展壮大起来。这一现象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 ,把我用中蜂自然复壮中观察到的规律 ,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补充花粉对蜜蜂春繁期间粉源植物单一地区的东方蜜蜂群势的影响,选取20群东方蜜蜂在罗平油菜大量种植地区进行补充饲喂花粉,以测子框的方法每30天测定1次蜂群群势变化。结果表明:封盖子培育量随着饲喂花粉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最后一次比第一次饲喂时增加了8%,成蜂量增加了1脾蜂。在罗平采集繁殖期间,补充饲喂花粉对东方蜜蜂群势有促进作用,对东方蜜蜂适应当地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南阳地区地处豫西南,目前全区共养蜂105万群,其中定地养蜂占2/3。由于饲养技术落后、不配套,春繁速度慢,到3月25日后油菜流蜜蜂群还处在复壮、发展阶段,不能实现强群采集,针对这些问题南阳市蜂研会专门派人深入到各县(市)蜂场调查,找到了问题所在,并有了解决措施。一、主要问题春繁蜂群存在着“弱、晚、伤、缺、衰”。1弱:即开繁群势弱。由于秋繁适龄蜂抓的差,关王晚又无控飞措施,蜂龄老化,一般开繁时不足3脾蜂,普遍存在着弱群开繁现象。例如1996年1月25日调查了内乡县灌张乡扬岗村12户蜂农,养蜂共131群,其中仅有15群群势在3脾蜂,25脾蜂的有…  相似文献   

6.
一、中蜂也能补强意蜂意蜂在早春进入复壮阶段,对一些群势特弱的蜂群,为了加快复壮,利用早期蜜源,能使其及时复壮加继箱投入蜜浆生产,可以采取两次性利用中蜂老熟封盖子进行补助。(一)越冬前期:南方各省越冬前期的主要蜜源野桂花花期,意蜂子脾很小,而能耐  相似文献   

7.
巢虫危害的应急处理在成蜂尚多,封盖子成片死亡,工蜂无力清除死蜂子情况下,如不及时处理,蜂群便很快削弱或弃巢逃离。留1张危害稍轻或从别群借取1张健康子脾放入被害群内,视蜂群大小加入相应巢础框,将其它虫脾全部提出毁化,当晚用1∶1白糖水对该群进行足量饲喂...  相似文献   

8.
高寿增 《中国蜂业》2001,52(4):38-38
越冬蜂的群势是直接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因素。在东北地区 ,蜂群安全越冬的最起码群势应在 5框蜂以上。但在养蜂生产中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常造成越冬蜂群势强弱不均 ,相差悬殊。这就需事先有计划地进行平衡 ,使弱群也能达到最起码安全越冬群势。下面介绍几种蜂群越冬前平衡群势措施。一、在繁殖越冬蜂之前 ,逐步完成平衡群势工作对于子脾少蜂多的小群 ,利用强群的蛹脾加强。如果外界有丰富的蜜粉源 ,强群中撤走 1张蛹脾 ,再加上 1张空脾或巢础 ,蜂王产上卵 ,保持该群的子脾数。而弱群中补充的蛹脾出房后 ,蜂王接着产上卵 ,不仅保…  相似文献   

9.
一、代晡性是中蜂慈善温柔的一面活框饲养中蜂,群与群之间互换子脾,可以正常哺育.我们把蜂群的这种特性叫做代哺性.1.抽强群子脾补给弱群,实现群势均衡发展.2.把数个弱群合并,组成强群采粉采蜜提高产量.3.收捕逃群时,借脾过箱可快速稳定蜂群.这些都无不充分地利用中蜂之间的代哺性.  相似文献   

10.
要使弱小群成为生产群,蜂群复壮很关键。弱群是指蜂群在2框以下仅可勉强维持生存,没有能力投入生产的中蜂群,其抗逆性差,调节箱内温湿度的能力差,繁殖速度缓慢,易缺饲料,易染病,易受虫害,易被盗,在日常管理上麻烦很多。如何重新恢复到哺育、采集均可兼顾,蜂群在1kg以上,即蜂群的复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补充饲喂花粉对罗平春繁期间西方蜜蜂群势的影响,我们选取三个来自不同地点到罗平春繁的蜂场进行补偿饲喂花粉,测定蜂群的幼虫、封盖子、成蜂量在春繁期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喂粉组幼虫占蜂群的36.4%比不喂粉组28.6%增加7.8%,喂粉组封盖子占蜂群的37.5%比不喂粉组31.6%高5.9%,但对成蜂量的作用不大,喂粉组的成蜂量平均每群3.8脾比不喂粉组3.4脾仅高出0.4脾蜂。饲喂花粉能够促进蜂群群势的增长,长期饲喂花粉对蜂群的幼虫增加显著高于不补充花粉的蜂群。  相似文献   

12.
胡佑志 《蜜蜂杂志》2020,40(10):6-6
秋繁前期:蜜蜂在“立秋”后最后一次取蜜时,子脾上的边角蜜不取,只取无子脾上的蜜,为抽出多余空脾做准备,以确保蜂群秋繁的群数和群势。更换老弱残蜂王,如果是处女王,应在8月底前产卵,平均群势,单王群要保证8~10框的足蜂,双王群保证每王5~6框足蜂,蜂脾相称,用作秋繁的群保证子脾4~5张,过多蜂和子脾应补足弱群或利用产卵王联合分蜂。每周1次对蜂螨进行防治,连续治疗2周。  相似文献   

13.
小群生产 ,并不是提倡养小群。因为有些地区定地养蜂条件差 ,春季蜜源花期早 ,繁殖期短 ,越冬蜂量不强等 ,难以在流蜜期到来养成强大的生产群。继续加脾繁殖 ,流蜜期往往是只见子脾不见蜂 ,采蜜困难 ;等到蜂群强大时 ,蜜源也已过去了 ,故不得不组织成小型生产群 ,突击采蜜。组织小群生产 ,应在流蜜期开始前半个月 ,6张子脾左右的小群 ,停止加脾 ,实行“闷蜂” ,以积累蜂量投入生产。“闷蜂”使哺育量大大减轻 ,成蜂寿命延长。如果大量新蜂出房 ,则箱内蜂量明显增强。流蜜期开始 ,加上继箱和适量蜜脾 ,准备采蜜、产浆。小群生产 ,虽群势小、…  相似文献   

14.
1直接补助法 提虫卵脾:把弱群虫卵脾脱蜂提人强群,有利于充分利用强群哺育力,发挥弱群蜂王产卵力。  相似文献   

15.
蜂群经过炎热的夏季 ,如管理不妥群势明显下降 ,使产浆与分群受一定程度的影响。虽然进入秋季 ,有的年份气温仍很高 ,这时蜂群有一个复壮期 ,有较强的群势 ,才利于王浆生产和蜜蜂分群。一、怎样使蜂群快速复壮依群势进行紧脾 ,使蜂脾相符 ,8月 2 0日本地早单季晚稻陆续抽穗扬花 ,但不要急于脱粉 ,让巢箱蜜蜂采足 1~ 2张粉脾 ,蜂王产卵开始积极 ,这时开始脱粉 ,采集蜂采粉积极 ,蜂王产子加快 ,使巢箱达6~ 7张子脾 ,这样有利于秋季蜜蜂分群和快速复壮。二、分群时间安排为了保持蜜蜂原群群势 ,分群要安排好育王时间 ,浙北地区 8月 1 0日前后…  相似文献   

16.
春季低温运蜂也要注意通风。7—8张脾的强群,转运时可临时加上一个空继箱,以扩大空间,或与弱群对调子脾,将强群的大幼虫脾、封盖子脾调入弱群。而弱群中的卵脾与空脾则调入强群。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养蜂生产中,某些时候需要让较弱的蜂群加速发展,那么,"以强补弱"便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具体做法就是把强群的老蛹脾提给弱群,随着老蛹脾的幼蜂大量出房,弱群便能很快壮大起来。但此法如使用不当,对强群会造成损害。我发现,如果连续2次把强群的老蛹脾提走,这个强群的群势随后便会明显下降,甚至一蹶不振,"以强补弱"便成了"变强为弱",那便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强群的众多子脾,是蜂王每天连续不断产卵形成  相似文献   

18.
牛庆生 《中国蜂业》2004,55(3):10-10
1张标准的巢脾两面约有工蜂房6 6 0 0~6 80 0个,每只工蜂在巢脾上约占3个巢房的面积,因此,1张两面均为工蜂封盖子脾的巢脾,其工蜂全部出房后,理论上应有3框蜂左右。但在饲养管理实践中,子脾的成蜂率常达不到这个标准,夏季每张子脾成蜂2~2 5框左右,而秋季的成蜂率甚至不足5 0 %。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 蜂种退化蜂种退化是指蜜蜂有益于人类饲养目的的某些经济性状(如繁殖、采集、抗病力、抗逆性等)向着不利的方面变化。这种变化因素是多方面的。1 1 近亲繁殖:部分养蜂者多年来饲养一个品种,以少数种群做种用群,累代近亲繁…  相似文献   

19.
<正>中蜂多王群,子脾增长快、蜂数多,工蜂出勤积极,蜂群复壮快,能养成大群或继箱群,可夺高产,抗病、抗盗、抗巢虫能力强,是养蜂人最理想的采蜜群。中蜂多王群,几乎在所有养蜂场都有新老交替的双王群,也有二个老王同巢产卵的双王群,但是二只新王同巢产卵的蜂群却很少见。  相似文献   

20.
<正>在日常饲养管理中,从强群中抽调子脾,增补弱群;或者用弱群的卵虫脾,替换强群中的老熟子脾,这种调出、交换子脾的现象,在养蜂生产中,是件十分平常且见效快的"劫富济贫"的方法。但是,若处置不当,时机把握不好的话,会顾此失彼,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