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正>一、蜜蜂生存的温度1.蜜蜂安全采集的温度,中蜂不低于10℃,西蜂不低于13℃,而新疆黑蜂在外界8℃时能将花粉采回。2.工蜂最佳飞翔的温度是15℃~20℃,蜂王和雄蜂外出交尾温度是20℃以上,而成年蜂活动的最佳温度是18℃~25℃之间。3.子脾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34.5℃,温度高于35℃时易引起蜂子死亡或过早出房;当温度低于30℃时,封盖子死亡或推迟出房日期;巢温不稳,忽高忽低,会导致蜜蜂应激性疾病。无论是早出房还是推迟出房,  相似文献   

2.
丁桂玲 《中国蜂业》2010,61(3):52-53
冬季(12月,1月,2月) 天气:昼短夜长,气温低,但有时天气较温暖,蜜蜂会外出爽飞. 饲料储备:在秋季,寒冷天气到来前确保每群蜂有27~32千克的饲料储备. 蜂团:外界温度低于12℃时,蜜蜂不再出巢.气温继续降低,蜜蜂便结成蜂团,处于蜂团内外的蜜蜂不断交替位置.外界温度低于0℃时,蜜蜂仍可以把子脾周围的温度维持在33℃~34℃.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蜂友尝试在外界温度10℃左右时对越冬蜂群进行排泄飞行,但是,在排泄过程中,有大量的蜜蜂被冻僵,无法飞回蜂巢,该蜂友捡起一些蜜蜂放到瓶子里拿到室内,蜜蜂活了过来。这次促蜂排泄,损失了不少蜜蜂。同时,也有很多蜂友咨询蜜蜂越冬期间是否需要促蜂排泄,本文就这一问题加以探讨。在北方广大地区,按照传统蜂群越冬的做法,蜂群越冬期间是不需要进行排泄飞行的。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暖冬的出现,扰乱了蜜蜂正常的越冬规律,晚秋和初冬外界温度较高,甚至在越冬中期有时气温达到10℃左右,这就给蜜蜂越冬带来一定的难度,有时蜜蜂会出现散团,出巢空飞,甚至还会出现蜂王产卵的现象。因此,有的蜂友认为期间应该让蜜蜂排泄,现在也有很多蜂友这么做,笔者认为是否进行排泄飞行应根据蜂群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4.
Burg.  M 绍卿 《养蜂科技》1997,(6):29-32
本文记录了泰国北间夏季的大蜜蜂子脾温度连续35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情况。当外界平均温度为28.4℃,巢内均温主33.2℃。当外界温度变化为22℃时,巢内的温度变化为12℃,大蜜蜂调节巢温的范围比同属的小蜜蜂、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广。大蜜蜂在外界温度变化幅度很大时肯对巢温进行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云南昆明相对暖和的冬季(1月份)、气温2~20℃,选取群势相对较强的东、西方蜜蜂各6群,观察、测定,比较东、西方蜜蜂从早晨(2~4℃)到正午(18~20℃),采集蜂最早开始出巢采集的时间,出巢时采集蜂体表温度、外界温度以及整个时间段的采集频次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东方蜜蜂出巢时间较西方蜜蜂早,开始出巢采集时外界温度较西方蜜蜂明显低;东、西方蜜蜂出巢时体表温度都较外界温度要高。  相似文献   

6.
互动     
<正>问2015年2月4日,陇南市的唐先生咨询:家中饲养的蜜蜂蜂箱受震动后,箱内蜂团脱落到箱底,像死了一样,问这种情况该怎么办?答养蜂技术专家胡箭卫:一般蜂团中心温度为14~18℃,表层温度保持在5~10℃,外界温度低于6℃时蜜蜂为安静越冬状态。如果蜂箱受震动后,箱内蜂团脱落到箱底,蜜蜂就像死了一样,这时不要急。处理的方法是,对蜂箱加盖草帘子增加蜂箱温度,再待箱内温度达到8℃左右时,用工具把脱落下来的蜂放到蜂团上,就会自动上去。只要蜂王正常就行,蜂团外围  相似文献   

7.
刘清河 《中国蜂业》2006,57(3):15-16
蜜蜂有较强的调节蜂巢温度的能力,不论外界气温如何,蜂群都能维持自己巢内所必须的温度。据有关资料报道,蜜蜂在温度8℃或更低时,单个蜜蜂会很快冻僵,但是由20只以上的蜜蜂一旦聚集成蜂团,就能表现出调节温度的能力。蜜蜂消耗饲料最少时的温度为20~25℃。新陈代谢的强度取决于组成蜂群的个体数,群势越弱,新陈代谢越强,耗蜜越多,所以饲养强群能较好地节约饲料。不同虫态的蜜蜂所需要巢温也不相同。从事培育蜂儿的蜜蜂,需要接近于34-35℃的温度,而外勤蜂则需要较低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王彪 《中国蜂业》2014,(1):27-28
<正>(续2013年第12期上旬刊)越冬蜂团外表面的温度经常保持在510℃,蜂团内部的温度一般不低于12℃。当内部的温度下降到接近12℃时,蜜蜂就开始吃蜜并活动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到2210℃,蜂团内部的温度一般不低于12℃。当内部的温度下降到接近12℃时,蜜蜂就开始吃蜜并活动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到2228℃,然后随着热量的散失,温度又逐渐下降。在越冬期间对蜜蜂的任何干扰,如震动蜂箱,发生鼠害  相似文献   

9.
<正>蜂群在12℃时开始结团,这时蜂团松散;0℃以下蜂团紧密。越冬蜂团内部温度在24℃左右,蜂团外围保持在7℃左右。蜜蜂吃蜜产热,蜂团内部热量向外传递,通过蜂团外围蜂与内部蜜蜂互相拥挤换位活动来实现,随着饲料消耗蜂团也随之移动。越冬蜂群的蜂脾关系很重要,小群蜂多于脾,强群蜂脾相称,否则越冬期间会出现剥皮死蜂。大雪前后冷空气来临前做最后一次紧脾,将王笼向蜂团中央移位或放出蜂王。越冬蜂在半蜜脾上结  相似文献   

10.
戴元高 《蜜蜂杂志》2005,25(10):25-25
中蜂,其生物学特性与西方蜜蜂不同,因而在越冬过程中(特别是越冬期长的地区)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高温中蜂飞翔的临界温度一般为7℃左右;越冬最佳温度为0~4℃,在这样的温度下,蜜蜂呈半蛰伏状态,运动微弱,耗蜜量少,寿命较长。若箱内温度增高,蜜蜂将增强运动、加大耗蜜量,促使蜜蜂早衰和死亡。如:当温度长期处于5~7℃,西蜂仍能安全越冬,而中蜂群就有部分群出现蜂王产卵。2长期低温中蜂在-10℃以下低温的适应方法是加强蜂团的紧缩。随着外界温度下降,工蜂活动量减弱,蜂团内部温度下降。在长期低温的情况下,蜂团无法向饲料区转移而出现全群冻…  相似文献   

11.
蜜蜂低温采集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山区八叶五加花期,蜜蜂采集的最低气温中蜂6.5℃、意蜂9.5℃。根据试验推测:蜜蜂在,八叶五加花期采集的安全温度中蜂6.5℃、意蜂11℃;蜜蜂采集的最低极限温度中蜂4.5℃以下,意蜂8.0℃。气温低于14℃中蜂出勤率大大高于意蜂。利用中蜂低温采集特性,能充分地利用低温泌蜜型蜜源,在农业生产上可以有效地为低温开花的作物授粉。  相似文献   

12.
作者研究了中华蜜蜂(以下简称中峰)活框饲养下的蜂群在受人为干扰下(如提出子脾,敲打箱壁等)引起的子脾间温度的变化,并与意大利蜂(以下简称意蜂)蜂群,传统土法饲养的中蜂蜂群作对比。结果显示活框养下的中蜂蜂群受干扰后引起的温度变化最大。此外,测定了夏。秋季子脾间的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关系及越冬蜂团内部的温度状况。  相似文献   

13.
<正>蜂螨危害西方蜜蜂,若是未能很好的治疗会有损蜂垮场的危险。严重的全群覆没,轻则蜂群发展缓慢。蜂友们常说养蜂不治螨就等于瞎胡闹,所以说治螨很重要。但是在春繁初期不宜治蜂螨,主要的原因是春繁初期外界温度较低,尤其是用水剂治螨药物向蜂体上喷雾会使得原来的蜂巢温度变得更低,受药物影响一部分工蜂离开蜂巢往外飞,会冻死在外边,损失蜜蜂得不偿失。如果将第一代封盖子脾用刀割去治螨损失会更大。当然春繁时除掉1只螨等于以后消灭10只螨。虽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方法蜜蜂繁殖速度慢,自身保温能力差,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蜂数削减。下面介绍的蜜蜂春繁方法具有群势发展快,抗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强和不拖子等优点。a. 抖蜂紧脾:早春或有“倒春寒”的年份,蜜蜂受低温或寒潮的袭击,产卵圈往往会受冻,对蜂王产卵十分不利。在春繁期间,将每两个蜂箱并列放在一起;在无风的傍晚,给每群蜂喂糖水(蔗糖与水为1∶1)300 mL。2小时后,待蜜蜂兴奋散团,箱内温度升高时即可进行抖蜂紧脾。紧脾时,只选留1张脾即可,多余的脾全部提出,这样能使蜂王快速产卵。一般蜂王在紧脾后1~3天即可产卵。b. 封箱保温:将紧脾后…  相似文献   

15.
正巢脾是蜂群培育蜂子、储存蜂蜜、蜂粮和蜜蜂活动的场所。蜂巢中巢脾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蜜蜂的繁殖速度及蜂群生产力,有效扩大子圈,增加子脾数量,是春繁阶段的重要任务。在外界气温不稳定,变化较大,蜜粉源状况变化也较大时,如果盲目扩大子圈,加脾扩巢,气温降低,蜜蜂护不住脾,会使子脾受冻,则繁育出的蜂健康状况不佳,此阶段必须因群、因时制宜,灵活运用扩大子圈,增大蜂  相似文献   

16.
<正>盗蜂是指到其他蜂巢中采蜜的工蜂,盗蜂均发生在外界蜜源缺乏或枯竭的季节,是蜜蜂种内竞争的重要形式。当蜂群的密度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压力时,蜜蜂通过盗蜂的形式实现食物资源的再分配,保留强者,淘汰弱群和病群。人工饲养的蜜蜂数十群甚至上百群被集中放置,远超过蜜蜂自然种群的密度,如果管理不善,在蜜源不足时就会产生盗蜂。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的气候特点,冬季较长,夏季短促。蜜蜂越冬期长达5~6个月。秋季随外界气温的降低,蜜蜂逐渐形成“冬团”,进入越冬期。越冬期的蜜蜂处于半蜇居生活状态,蜂团内部最低临界温度为14℃,当内部温度降至14℃时,蜜蜂靠消耗饲料产生热量,使蜂团温度升高到24~30℃,然后随热量散失,温度慢慢下降,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18.
周建良 《中国蜂业》2013,(11):14-15
当秋末冬初蜂王停产,巢中最后一批蜂蛹羽化后,蜂群不再维持巢内34.5℃左右的育子温度,而随气温变动而变化,向外界温度靠近,结成类似球形的越冬蜂团。蜂团刚形成时比较松散,白天气温高时散开,夜晚气温低时结团,逐渐结成比较稳定的蜂团。在空间几何体中,球形与其他同体积几何体相比,表面积最小。从远古到现代,蜂群进化成以类似球形的独特方式越冬,仅使蜂团的外层蜜蜂暴露在冬季寒冷的空气中,以减少在空气中的散热面积,减少群体物质能量的消耗。较大的蜂团与较小的相比较,每kg蜜蜂能以相对少的物质能量消耗来提高和维持蜂团生命活动必需的温度,这样更有利于延长越冬蜂寿命和提高蜂群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赵水林 《中国蜂业》2014,(10):22-22
<正>《中国蜂业》2014年第1期刊登的文章《蜜蜂室内越冬温度的选择和蜂群管理》,文中说:蜂群室内越冬的温度为78℃。我感到困惑,觉得和实际结果有差距。凡是养蜂的人都知道,蜜蜂越冬以热不散团,冷不结霜(霜指箱底)为基本原则。当蜂群进入晚秋,晚上低于4℃,蜂群开始结松散的蜂团,白天温度上升即散团。当温度在0℃以下时,结团紧密。冬天白天气温6℃以上蜜蜂仍出巢活动。我使用的标准蜂箱,木板厚度为19  相似文献   

20.
蜜蜂繁殖速度慢 ,加之自身保温能力差及外界环境变化而易引起蜂群消减。采用新的蜜蜂春繁方法有群势发展快、抵御外界不良环境能力强和不拖子等优点。具体技术如下 :1 抖蜂紧脾 早春或倒春寒天气 ,蜜蜂受低温或寒潮的袭击 ,对其产卵十分不利。在春繁期间 ,将蜂箱两个并列放在一起 ,在无风的傍晚 ,给每群蜂喂糖水 (蔗糖与水的比例为 1∶1 )或兑水蜂蜜2 5 0~ 30 0mL。 2h后 ,待蜜蜂兴奋散团 ,箱内温度升高 ,即可进行抖蜂紧脾。紧脾时 ,只选留 1张脾即可 ,多余的脾全部提出 ,促使蜂王快速产卵。一般蜂王在紧脾后 1~ 3d即可产卵。2 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