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台王浆的特点及其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每一个卵在孵化后的头3天都由保育蜂喂养王浆,3天后则改为用花蜜和花粉喂食,但是新出生的蜂王,保育蜂会始终为其喂食王浆,使其发育成蜂王。因为蜂王是在王台里生长发育成熟的,工蜂则把王浆分泌在王台里,用于培育蜂王,所以养蜂者根据蜜蜂的这一习性,模拟仿造了许多塑料王台,将幼虫从蜂房内移入塑料王台并放入蜂箱,让工蜂在模拟王台内分泌王浆,待塑料王台里的王浆达到一定数量时,养蜂者则采收新鲜的王台王浆。  相似文献   

2.
孙群 《中国蜂业》2019,(5):40-40
中蜂王的好坏由蜂王的卵巢管数决定。中蜂王的卵巢管数平均为107条,而一只优秀蜂王的卵巢管数最多可达136条,蜂王质量的好坏显而易见。蜂王的卵巢管数由初生处女王体重决定,体重大卵巢管数多,体重轻卵巢管数少。处女王的体重与蜂王所产卵的大小有关,卵大育王体重重,卵小育王体重轻,成正比例关系。大卵孵化移虫后,得到工蜂良好饲喂的王台幼虫,出台后体重重,饲喂差的王台幼虫出台后体重轻。总之,培育优秀的蜂王是由大卵和良好的饲喂结合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一、育王台基与产王浆蜡碗工蜂与雄蜂卵都是在六角形巢房中孵化、发育、成长,而蜂王则在王台中羽化出房。蜂王在发育过程中除食物不同于工蜂与雄蜂外,生长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王台不同于巢房。其区别之一为蜂房的直  相似文献   

4.
读了《蜜蜂杂志》2003年第7期《西蜂也有“工蜂移卵”育王的习性》一文,我对“工蜂移卵”现象有和费起充老师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文章中谈到的“工蜂移卵”,是工蜂产卵,而不是蜂王产的卵被工蜂移进王台的。因为蜂群失王已久,巢内无虫、卵,工蜂卵巢已发育,后虽介绍新王,但新王被限制在“多用器”内,所以工蜂在王台内产卵。随着新王的存在,工蜂产卵逐步减少并消失,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并非工蜂移了卵。因为工蜂产的全是雄蜂卵,所以大都在中途被废,数量虽多,不会有一只发育成蜂王。类似情况我见过2次:2001年8月,一继箱取浆群王台内无浆、有卵,但本…  相似文献   

5.
蜂王浆     
王浆是从年轻哺育工蜂咽腺分泌的一种稠乳状物质。王浆巨大的营养价值表现于雌性蜂幼虫发育成长为蜂王或工蜂,这取决于其早期发育期食物的特性。全部雌性蜂在孵化后头3天用王浆哺育,只有蜂王继续用王浆哺育。蜂王是百万只蜜蜂的母亲,一天产2,000只卵。蜂王寿命长达4~5年,甚至更长,相比之下,工蜂则短得多,通常6个月或更短。王浆的不寻常特性,促使人们对其化学特性与药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不过至今对其物质特性尚未完全搞清楚。  相似文献   

6.
在失王或者蜂王交尾失败后工蜂就会产卵,我用下述方法处理工蜂产卵群效果良好。一、工蜂卵还没有转化成幼虫时,可用王笼把产卵王扣在工蜂卵脾的上部蜜房上,同时割开王笼底部和周围的蜜房盖,轻轻放下巢脾,调好框距,第二天放出蜂王。二、工蜂卵已经变成幼虫和蛹的蜂群处理:傍晚时分提一产卵王带1—2框子、蜜  相似文献   

7.
<正>1失王蜂群应立即补给卵脾当蜂巢中失掉蜂王之后,工蜂就会显得紧张起来,会首选在工蜂房中寻找虫卵,来改造王台培育新王。若巡遍脾中无虫卵,无奈何才会把房中的幼虫加以改造培育。在巢中既没有虫卵又没有幼虫的情况下,一部分工蜂就会产卵,导致蜂群的消亡。观察发现:改造王台中出来的侏儒王,应该是幼虫被改造后产的王。而由虫卵改造的王台蜂王品质,我认  相似文献   

8.
王德会 《中国蜂业》2001,52(1):22-22
凡工蜂产卵群,都是因为失王较久又没有幼虫可改造成新的王台而造成的。美意蜂大约超过20天后工蜂开始产卵。一旦出现工蜂产卵群,它是不易接受外来蜂王的(无论是产没产卵的王)。常规处理方法:一、把蜂群从原位置移走,选一中等群放在工蜂产卵群的位置上,将蜂王关闭2~3日放出。二、把工蜂产卵脾提出冻死虫、卵,放入4~5张蛹脾,再放入一成熟王台。三、原箱留1~2张不用的旧脾一直等其自然死完为止。中外养蜂书籍和杂志对工蜂产卵群的处理方法基本就是以上几种方法。笔者今年有一群工蜂产卵。待工蜂产卵时已达5框蜂。处理时因没有成熟王台,放入…  相似文献   

9.
养蜂问答     
问:本刊1998年第2期问与答栏目中“蜂王产下的卵开始羽化(应为孵化:编者注)时,是否也食颗粒状的白砂糖?”一问的解答说:“蜂王产下的卵3天后,孵化为幼虫。初孵化的幼虫就会吮吸王浆,在孵化后3天以内的食料,不论蜂王、雄蜂、工蜂幼虫,哺育蜂喂的全是乳白...  相似文献   

10.
祝匡益 《蜜蜂杂志》2013,33(8):22-22
人工育王,可在巢框内安装上能转动的木条,在木条上粘几个塑料台基,就成育王框。粘台基的个数可按需要定,一般不超过20个。粘好台基的育王框,先要放人育王群中让工蜂修造,为吸引工蜂上台,可在台基内滴点糖液,待工蜂上台多了,就可育虫。移虫前,先从自然王台内取白色嫩王浆滴在台基内,以防万一工蜂不立即泌浆哺育移入的小幼虫。如无自然台的王浆,可取工蜂或雄蜂房中刚孵化的小幼虫房中的王浆,移虫时也要挑选房中王浆多的小幼虫,只有小幼虫期王浆多,育出的处女王才能体大壮实。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中国蜂业》2017年第11期)四、王台的培育(1)移虫育王前期准备在移虫前10天,将种用母群蜂王用控产器幽闭在大面积幼虫脾上,使蜂王无处产卵。在移虫前4天,撤出控产器的子脾,选择1张工蜂正在羽化出房的老子脾或者浅棕色适合产卵的空脾放到控产器内供蜂王产卵。这样通过前一阶段的限制产卵,蜂王再产卵时,可以明显提高卵的重量,使卵的体积增大,利用大卵孵化出的幼虫进行移虫育王。  相似文献   

12.
张兴绵 《中国蜂业》2004,55(4):33-33
王台内王浆太多,育出的蜂王个体反而小,我认为原因是小虫食老浆. 笔者在前年8月份进行了一次育王试验,采取复式移虫,两次移虫间隔40小时,在同一育王框上移大、小两种幼虫,以蜂王出房时间计算,相差12~18小时.虽然大幼虫在王台内时间短,但新王个体大小与正常蜂王体型大小相同;较小的幼虫在王台内时间长,其蜂王个体大小反而与工蜂相似.  相似文献   

13.
蜂王的质量对蜂群的强弱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以中华蜜蜂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1、2、3日龄工蜂幼虫培育蜂王,对不同日龄培育出蜂王的初生重和卵小管数量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培育蜂王的工蜂幼虫日龄的增加,蜂王的初生重和卵小管数量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1、2、3日龄工蜂幼虫培育的蜂王在初生重和卵小管数量上的差异都显著(P<0.01),同一日龄幼虫培育出的蜂王初生重与卵小管的数量呈正相关性.结果表明:1日龄是中华蜜蜂人工育王工蜂幼虫选择的最佳日龄.  相似文献   

14.
蜂王浆是5~15日龄的哺育工蜂的咽下腺(subpharyngeal gland)和上颚腺(mandibular gland)分泌的、用以饲喂蜂王和3日龄以内工蜂、雄蜂幼虫的浆状物质。人们利用蜂群的哺育蜂过剩时就会筑造自然王台培养蜂王的习性,人为地给予较多的人工台基,移入12~24小时的幼虫,待蜂王幼虫消耗较少、剩余王浆量最多的时侯,取出蜂王幼虫,收集台基内的王浆。由于工蜂和蜂王幼虫遗传上的一致性以及蜂群能够接受人工台基,这为大量生产蜂王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红 《中国蜂业》2006,57(3):19-19
从《中国养蜂》杂志2005年第12期上看到“我的浆蜂出现了怪现象”一文后,想到我2005年引进浆蜂种王,每次取浆前,王台部分幼虫已被工蜂拖掉(排除王台中幼虫患病的可能),王台中只剩下1/3左右的王浆,无论外界蜜粉源充足与否都出现此现象,培育的大部分第一代蜂王也都出现此现象。  相似文献   

16.
也谈育好王     
王台内王浆多育出的蜂王反而小真有其事。我认为王台内王浆多 ,育出的蜂王反而小这一问题是王台内王浆的内在质量差异造成的。王浆质量差是否是高产浆蜂变异过程中的劣迹显露 ,值得探讨。杂志上报道越是产浆多蜂群越容易培育出“侏儒王” ,这已是显然的事实。2 0 0 1年秋季 ,我在蜜型蜂群育王 ,头天向 2 0个王台内移虫 ,不点浆。第 2天检查有 1 2个王台被接受。于是我对1 2个王台采用复式 ,余下的 8个不接受的王 ,不点浆又移入幼虫。介绍王台前检查 ,复式移虫的王台比较大。新王交尾产卵后 9天检查 ,复式移虫育出的蜂王产卵好。我建议蜂业界…  相似文献   

17.
秋后自然王是指秋天关王后,蜂巢内产生自然王台或急造王台,羽化产生的处女王或成熟蜂王. 秋季关王时,一是蜂王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王笼内,只能与部分工蜂接触,"蜂王物质"的传递受阻,一些工蜂产生了失王感,急于造王台育王;二是蜂王不能正常产卵,蜂群内的幼虫逐渐减少,从而产生了过剩的哺育力;三是秋后蜜粉源少甚至无,蜜蜂的巢外活动减少,有部分蜂群的工蜂就在巢内泌蜡造脾,利用幼虫改造王台或将蜂王产的卵移入王台中,加强哺育,十几天后便出现处女王.  相似文献   

18.
移虫育王法     
幼虫的移植 ,是用移虫针从工蜂房内将适龄的雌性幼虫挑取出来 ,移到人工王台 (蜡碗或者塑料王台 )内。移虫可分为湿式移虫和干式移虫 ;一次移虫和复式移虫。1 .如何获得适龄幼虫2 .5日龄以内的工蜂幼虫移植到人工王台内 ,都可以由哺育群哺育成发育正常的蜂王。用于培育蜂王的雌性幼虫虫龄越小 ,育成的蜂王的一对卵巢里的卵巢管的数量就越多。但刚刚从卵孵化的幼虫不到 0 .1mm ,难以看清 ,移植时容易将其弄伤。人工培育蜂王 ,通常采用1 2— 2 4小时的幼虫。为获得 1日龄左右的小幼虫 ,通常将蜂王饲养在 5框箱内 ,以限制其产卵量 ,并且容易找…  相似文献   

19.
程永春 《中国蜂业》2002,53(6):44-44
我在育王方面采用过很多方法 ,实践证明王台内剩浆多少与蜂王个体大小无关。采用复式移虫育王 ,前后间隔时间有 48小时 ,也有 2 4小时 ,也有上午移虫下午复式移虫。以上培育方法与蜂王个体大小关系不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复移间隔时间越长王台内剩浆亦越多。复移育王的缺点是在二次移虫时 ,由于台内存浆多容易将移入的幼虫捅到浆内 ,降低接受率。复移的目的是幼虫移入王台内有现成的王浆食用而不致于挨饿 ,这种想法是好 ,但不正确。王台内现成的王浆并不适合此时幼虫食用 ,工蜂还需重新饲喂适合幼虫食用的王浆。因此 ,复移时王台内的存浆显…  相似文献   

20.
(十)人工育王 人工育王是通过严格选择种群,利用工蜂房内早期幼虫或卵,改造环境和营养条件,培育出优质的蜂王,以达到增殖蜂群和推广良种的目的。 1.育王条件:为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蜂王,育王时应尽量满足以下条件。(1)丰富的蜜粉源:从工蜂造王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