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靖丰6号系贵州省毕节市山丰玉米研究所(现变更为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山丰玉米研究所,民办)2007年用自选系SF87—6作母本,外引系WS527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母本自交系SF87—6为该所2003年用外引系78599—141作母本,与墨西哥综合种墨白一号(混粉1杂交后代作基础材料,经过4年7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2.
先科338玉米新品种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经过1.1 品种来源先科338是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邓州市种子公司)自2007年以自选系邓316为母本、自选系邓28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11年7月获得品种权保护.1.2选育过程母本邓316是用美国杂交种83699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选育,现已连续自交8代以上,农艺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稳定.父本邓286是以LX9801为母本,鲁原92为父本杂交后,经过6代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3.
吉东59号是辽源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S001为母本、D48为父本于2006年冬在海南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S001是以835/鲁原92/4112为基础材料,经6年南繁北育自交选育而成;D48是以340/昌72为基础材料,连续6代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4.
农华8号是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母本4461是1997年以丹9046×掖478为基础材料,杂交后自交6代选育而成;父本9847为(丹598×H340)×丹598杂交后,自交6代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淀粉玉米品种毕单13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单13号是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玉米杂交种。2004年4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毕单13号(216×86),是贵州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9年用自选的玉米自交系216作母本、自选的玉米自交系86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杂交玉米新组合。母本216是以墨白、ETO种质及温带种质为基础材料杂交后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父本86是以331遗传背景组建的狭基材料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该杂交种抗病、抗倒伏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活秆成熟。2产量表现2000年所内观察试验,毕单13号较对照毕单3号增产27.1%;2001年所内品比试验,小区折产量8866.65k  相似文献   

6.
龙育3号(原龙育415)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2000年以自选系T3125为母本、自选系T75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T3125是以(吉853×444)/吉853为基础材料,通过南繁北育多代自交选育而成;T175是以丹1324×四-495为基础材料,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7.
金源早247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用自选系金103作母本、SF-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玉2010年30号.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亲本来源金源早247的组合方式为金103×SF-8,母本金103是利用新玉6号自交6代选育的二环系,父本SF-8是从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早熟群体中选单株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早熟自交系.  相似文献   

8.
金富36玉米新品种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中晚熟品种.该品种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为高产、稳产、抗病、高抗逆等特点,适宜河南省各玉米区种植. 1 选育过程 金富36系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高产、抗病、高抗逆为育种目标,于2002年以自选系驻14为母本、自选系驻12为父本组配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其母本自交系驻14是用Mo17和9687杂交后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父本驻12是用340和0151杂交后经连续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二环系.  相似文献   

9.
承玉31是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熟期适中的玉米新品种,201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2003。1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该品种由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承系110作母本、自选系承系123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承系110是2004年本公司用美杂交种X1132X做基础材料自交,2004年冬至2007年夏在海南和承德两地加代繁殖配合人工选择,到2007年冬稳定成系。父本:承系123是本公司于2005年用自选系承系36和自选系承系68杂交为基础材料,在承德和海南经  相似文献   

10.
<正>1品种来源该品种系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以LN287为母本、LN518为父本杂交产生的一代杂交种。母本LN287是以Mo17、掖478和沈5003等6个自交系综合杂交后自交选育而成,父本LN518是以丹340/Lx9801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1.
<正>欧美亚1号是由内蒙古兴安盟兴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兴10—1为母本,以自选系33为父本杂交组合选育而成。该玉米品种的显著优点:熟期早、耐密性好、适合于机播、机收,综合抗性突出。2014年3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蒙审玉2014038号。平均产量水平10 002kg/hm2,栽培措施得当产量可达11 250kg/hm2。品种特征特性欧美亚1号属于极早熟品种,幼苗拱土能力强、耐  相似文献   

12.
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 陕科6号是宝鸡迪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dx35为母本、自选系dx32作父本于2006年在公司眉县玉米试验站内杂交组配育成的高淀粉玉米新品种。2008~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玉2010006号。适宜陕西省关中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新单33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新F26为母本,自选系新6为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0017。介绍了新单33的特征特性、高产制种技术及田间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丰黎9号是浚县丰黎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971为母本.以自选系303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多抗、广适型玉米杂交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北省玉米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08022.  相似文献   

15.
莘州158是山东省莘县种子公司于2002年以莘系5812为母本、莘系1101为父本选育的玉米一代杂交种,母本莘系5812为(M017/8112)/5003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莘系1101为昌7-2/LX9801自交三代后又回交LX9801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该杂交种在山东省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中.667m^2产量2004年613.0kg、2005年573.1kg,分别比对照掖单4号和郑单958增产14%和4.9%。该品种于2006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鲁农审2006016号。  相似文献   

16.
1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晋农科1号(原并单12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自选自交系203-279作母本,自选系203-204作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高消化性青贮玉米单交种。经过2003年本所鉴定试验、2004年品种比较试验和2005~2006年山西省青贮玉米区域试验,表现子粒产量和生物鲜重高,全株蛋白质含量高,抗病性和叶片保绿性强,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等消化性指标都优于对照。2007年1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母本自交系是用温带高配合力材料18599和日本高消化材料QY67以及墨西哥热带保绿性好的材料MXG-14等3个种质经杂交、回交和6代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7.
新单36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新2386为母本、自选系新6为父本,经杂交后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1001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制种产量高等突出优点,适合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济单8号是河南省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6年以自选系济522为母本,外引系昌7-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由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独占生产开发.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东北玉米主产区现阶段生产水平和生态环境,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在杂种优势模式上选择了改良Lancaster×改良Reid的杂优模式。针对改良Reid系熟期比较晚、抗病性下降等特点,在改良其配合力的基础上,重点对熟期和抗病性进行改良。在育种目标上,以选育高产、多抗,适应性广、活秆成熟、易于制种的中早熟杂交种作为育种的主攻目标。1亲本来源和试验概况吉东49号以自选系XF为母本,自选系D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母本XF以Mo17×美国杂交种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D22是以478/7922/6314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该品种200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在东辽、东丰产量显著超过先玉335。2007年进行多点鉴定并参加国家东  相似文献   

20.
周单9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用自选系周226作母本,自选系周72-25作父本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7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