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盟河套灌区地处黄河上中游的河套平原。北依阴山,南临黄河,东接土默川平原,西靠乌兰布和沙漠,总土地面积1620万亩。灌区引黄自流灌溉便利,是国家、自治区重要的粮、油、糖生产基地,也是巴盟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灌区各族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统计,灌区现有林地面积已达到23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5%,已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杭锦后旗和临河市已实现平原绿化。但是,河套灌区林业生态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2.
河套灌区是全国西部最大的自流灌溉区,土地肥沃、渠道纵横,栽植杨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启动发展,河套灌区的条条渠道都上树,杨树种植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到目前,杨树栽植面积已达到667.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229.8万立方米。同时,与杨树相配套的产业如雨后春笋发展起来。据统计,2005年以杨树为主要原料的木材加工企业274家,产值达6000万元,现已逐步形成一条种苗—栽植—加工—市场完整的产业链。杨树产业已成为河套灌区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四增”产业。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套灌区毛渠杨树生长情况的调查分析,8 a和15 a生杨树亩年平均生长量为1m3。河套灌区毛渠上的工业原料林主伐年龄8 a,其它区域的工业原料林主伐年龄15 a为最适宜的主伐年龄。  相似文献   

4.
巴彦漳尔市河套灌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是全区最大的引黄自流灌区。其水利工程系统共设有总干渠、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7级,各级渠系共总长近7500km,其中毛渠53000km。河套灌区即是国家和自治区的商品粮、精、油生产基地,也是国家北方灌区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河套灌区盐碱地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总结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盐碱地造林应根据离子类型选择树种,根据盐碱地类型采取措施,目前在河套灌区地下水位比较高的情况下,植树造林是盐碱地最佳利用途径;依据河套灌区的自然条件,得出掺沙、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和平整土地等是行之有效的改良措施,对于面积较大的盐碱地,必须采取生物与工程措施并举的方式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6.
巴彦淖尔盟的河套灌区,充分利用农户庭院,努力开发灌区内的沙丘,使以苹果梨为主的果树生产迅速发展.据盟林业部门统计,到去年年底,全盟已定植果树10万亩,是解放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29年总和的10倍,年产鲜果达778.7万公斤. 巴盟河套灌区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降雨量适中,具有发展果树生产特别是苹果梨生产的得  相似文献   

7.
巴盟河套灌区栽培枸杞经济林始于6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枸杞林具有抗干旱、抗盐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点,兼有防护、食药用双重作用。而巴盟河套灌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交通便利,并有引黄自流灌溉的便利条件。因此,枸杞在河套灌区广有栽植,并在一些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目前灌区枸杞经济林发展面积已达到25万亩,年产干果500多万公斤,产值900多万元。枸杞已成为巴盟地方名优特产和出口创汇的主要经济林树种之一,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喜爱。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枸杞作为巴盟河套灌区盐荒地造林…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黄河河套灌区杨树资源现状及其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河套灌区杨树产业发展目标和模式。河套灌区具有发展杨树产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森林自语按培育的市场化程度低,加工增值能力差,社会化服务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杨树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巴彦淖尔市林业用地面积3638.8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4.3%,其中,集体林地面积3148.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5.4%;林改涉及50个镇(苏木)、593个村(嘎查)、4173个小组。河套灌区集体林地面积478.8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65万亩,林改涉及35个镇(苏木),484个村(嘎查)、3822个村民小组。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2010年1月底前完成河套灌区商品林和公益林外业勘界工作,  相似文献   

10.
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是一个人工商品林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以杨柳为主的人工林已成林面积80.3万亩,总蓄积量710.3万立方米。其中,国有林13.1万亩,占总面积16.3%,蓄积量90.9万立方米,占总蓄积量的128%;集体林面积10.5万亩,  相似文献   

11.
根据河套灌区盐碱地的特点,林木树种抗盐碱的特性,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了改良盐碱地和盐碱地造林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位于阴山以南、黄河以北,总面积1721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7.4%。该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半荒漠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变的气候条件,造成这一地区冬季严寒少雪,夏季高温干热,昼夜温差大,加之蒸发量大,降雨较少,地下水的运动属于垂直入渗蒸发型,每升灌溉水中含盐量约为0.5克,这些因素决定了河套灌区盐碱化程度较严重,灌淤土、盐土、风沙土相间分布。套区林业用地面积455万亩,森林覆盖率12.84%,  相似文献   

13.
陈峰 《内蒙古林业》2006,(3):F0003-F0003
2003年,国家林业局批准在巴彦淖尔市开展人工商品林采伐管理试点,通过三年的试点,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共采伐人工商品林24.8万株,2004、2005两年完成更新造林57.5万株,分别是上年度采伐株数的3倍多,今年春季计划更新造林21万株。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枸杞种植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枸杞不仅是盐碱地利用的重要经济树种,而且也是重要的生态树种。它具有较强的改土和保持水土作用、以及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分析河套灌区盐碱地枸杞的种植效益,结果表明:种植枸杞3年,0~40cm土壤由表层向下分别脱盐77.97%、69.19%、44.98%,且Cl-、SO42-、Na++K+下降较为明显;枸杞是河套平原传统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每公顷的纯收益约在35 898.7~43 110.7元之间;同时,它在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至乌拉特前旗苏独仑农场10个样地2 000多个样点土壤含盐量的测定和林木成活率的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盐碱地类型、土壤含盐量与造林树种及其成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套灌区12个造林树种中,不同树种在不同盐碱地类型和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不同,胡杨、枸杞、沙枣、柽柳、白刺等可在多种盐碱土类型上生长,且在较高的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同一树种在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及土壤含盐量条件下表现也不一致,成活率在各种盐碱土上一般表现为硫酸盐盐土>氯化物盐土>苏打型盐土;根据耐受土壤含盐量上限将12个树种划分为弱度耐盐、中度耐盐和强度耐盐3类,耐受盐量上限分别为<1.2%、1.2%~1.6%和>1.6%,实践中可参考土壤盐碱土类型和土壤含盐量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  相似文献   

16.
河套灌区农村庭院果树栽培现状及设想杨秀莲,于静波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果树已成为巴盟经济翻番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庭院果树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潜力所在。近年来,农民们占用耕地兴建了大面积的果园,却忽视了庭院空闲地...  相似文献   

17.
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杨树造林投入较高,造林前应该认真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造林方法。一、插条造林插条选择1~2年生苗木,插条长45~65厘米,粗2~3厘米以  相似文献   

18.
小美旱杨是河套灌区农田林网的主栽品种。结合天牛危害木的砍伐以及成熟林的更新,经过3年的试验,找到了萌芽更新最佳采伐时间及伐桩高度,同时结合萌芽力和生长量的调查,总结出了一整套萌芽更新技术措施,为萌芽更新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河套灌区具有较强的速生丰产林发展潜力。竹柳的引进和栽培成为河套灌区林业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红皮竹柳和绿皮竹柳在河套灌区的抗旱、耐盐碱性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盐碱度是限制竹柳推广的主要限制因子,绿皮竹柳的耐盐阈值1.92%及红皮竹柳0.53%,p H值9.34;2)绿皮竹柳的耐旱性要高于红皮竹柳;3)重盐碱地区应栽植绿皮竹柳,轻盐重碱区可以考虑种植红皮竹柳;4)河套地区栽植竹柳时,推荐采用绿皮竹柳。  相似文献   

20.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的指示精神,促进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保障农业经济社会的健康稳步发展,因此,需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来提高灌区灌排干、支渠系的配套水平,有效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