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吉林省林区的环境、经济、社会状况得到了一定的好转,但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根据吉林省林区现在的状况,针对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吉林省林区经济更好的发展,从而推动吉林省的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
2010年国家把兴安盟的阿尔山市、科右前旗纳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范畴,给兴安盟地区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分析了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存在主要问题,就如何解决和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如何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和实施经济转型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黑龙江省海林市地方国有林区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林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保护措施和经济转型路径,期望对地方国有林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转型能力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点国有林区正在生态、社会及经济3个层面进行全方位转型;其转型能力是匹配且支持转型的一种能力,是由经济发展能力、社会和谐发展能力、生态保护能力3个维度构成的自组织整合系统。文中从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构建其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01—2018年重点国有林区现实转型能力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2019—2023年重点国有林区转型能力。结果显示,2019—2003年重点国有林区转型能力仍将处于较强状态。  相似文献   

5.
商晓东  马峰 《中国林业》2011,(5):I0004-I0007
《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颁布后,木材减产已成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敏感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着东北黑土地不受风沙的侵蚀,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由于多年的高强度采伐,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采伐抚育失调。为切实加强林区生态保护,转变林区发展方式,从以生产木材为主向以保护生态为主转变,着力改善民生,走出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林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持续提升经济增长动力和区域发展活力是新时期有效支撑我国国有林区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充分确保林区社会稳定、改善居民生计、推进生态建设以及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基于2006-2017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87个重点森工林业局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探究了要素投入和产业结构2类关键要素对林区经济增长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与生产要素投入相比,产业结构(1.411)与林区经济增长关系更为密切,对林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驱动效应;以劳动力(0.096)和资本(0.32)为代表的生产要素投入对林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次之,二者相比,资本在林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结合改革、转型与发展的客观实际及实证分析结果,文中提出应分别从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投资多元化、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深化改革配套体系等方面开展有益于加快林区经济增长、推动林区经济转型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林业,发展林区经济,是管涔林区林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管涔林区地处山西省西北部的吕梁山脉北端,属次生林区,是山西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管涔林区与省直其他林区共同组成山西省的生态构架,在山西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是在国有林业经济领域应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的深刻实践,而转型期间产生的社会福利损失则是资源型经济“改革之殇”的具体体现,具有政策性、周期性和阶段性、广泛性、相对性等本质特征。经济转型中的福利损失包括传统森工企业承受的生存困境及不断弱化的企业贡献力(经济贡献力、资源管护力、生态服务力)、林业职工生计的每况愈下、林区福利体系的碎裂化及其应对国家生态战略需求的妥协性和政策依赖性、国有林区社会认同危机以及国有森工企业的群体价值威胁等。只有通过转变观念,加深认识,以包容性增长理念统筹兼顾经济转型与社会福利建设,才能在分别实现以产业多元化破解资源型经济转型、以供给与保障多元化减小社会福利损失的前提下确保森林资源型经济转型和林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0.
文中在构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因子模型测算了我国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并识别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5—2016年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绩效水平总体上经历了较差→中级→良好的演进阶段,并且由经济绩效大于生态绩效转变为生态绩效大于经济绩效,生态绩效增长趋势略高于经济绩效增长趋势;综合绩效水平最高的是吉林森工重点国有林区,而后依次是龙江森工重点国有林区、长白山森工重点国有林区和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影响森林生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生态外部压力、经济产业发展和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1.
2005年,伊春市在全国林区率先提出在所辖区域内全面停伐红松;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有林区惟一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和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2007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以“关注伊春,保护红松”为主题的《红松龙卡》,设立了红松保护基金;2008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到位的情况下,已准备在所辖境内全面停止天然林主伐。近几年来,伊春市委、市政府、市林管局在林区发展上为什么能够采取这些开历史先河的举措?实施这些举措后对国有林区的森林培育、资源管护、森林管理可以带来哪些变化?伊春林区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国有林区进一步发展提供哪些启示?带着这些问题,前不久,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2.
伊春林区绿色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伊春林区绿色经济的发展概况以及绿色经济在节约能源、保护生态、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给伊春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伊春林区绿色经济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管涔林区是本省的重要林区,主要分布有云杉和华北落叶松等树种。为了合理经营森林,调整森林结构,经林业部和省林业厅批准,于1986年在管涔林区首次开展了经营采伐试验。本文就是整个试验的总结,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以及其它各项有关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扎兰屯市地处大兴安岭林区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境内自然资源富集,具有发展林业产业的资源优势、基础优势和技术优势.随着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林业经济由木材经济转向非林非木林下经济.扎兰屯市林业局不等不靠,在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富民兴林”为主题,以“保基础、扩总量、求美丽”为主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坚持规模化布局、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积极实施林业生态与产业互动发展战略,实现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带动了榛子产业、沙果产业、林下经济、林区农业、林区牧业和森林旅游“六大产业”迅速发展,为全市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挖掘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林业产业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15.
甘肃子午岭林区是庆阳地区主要的国有林区,其发展直接关系着庆阳市林业和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文章在分析现阶段子午岭林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林区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甘肃子午岭林区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新林区建设的实践中,伊春市友好区(局)面对保护生态、发展经济、致富百姓、构建和谐的繁重任务,着力于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变.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构筑复合经济格局,强势推进“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多经富民”的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全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实施,黑龙江省绥化林区面临着重新选择主导产业的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绥化的12个备选产业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各个产业的综合得分和排序。最后指出,结合绥化市的资源条件与发展战略,应充分发挥棱海庆三地自然资源禀赋好、生态环境优、劳动力资源足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种植、林下产品养殖和能充分吸纳林区下岗职工就业的产业项目,构筑以生态为主导,以项目为支撑,以改善林区民生为重点的新时期林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伊春市有400万公顷的大森林。这座因林而生,因林而名,又因林而衰的资源性城市,因过量采伐,从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境地。伊春市委、市政府(林管局)在实施国家"天保工程"和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行动中,充分认识到,伊春作为全国第一个林业资源性城市转型试点和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城市发展林业接替性产业.是伊春林区再度辉煌的希望。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和《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对我国国有林区改革作出全面系统的部署,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对于推动国有林区转型、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国有林区是国家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历史性  相似文献   

20.
罗腾峰 《中国林业》2011,(17):24-24
天保工程实施后,天保工程区全面停止木材商品性采伐,天保工程实施单位正处在林区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机制转变、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符合林区特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后续产业,是振兴林区经济、增强企业实力,增加职工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林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