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福建省武平县东留乡种植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问题,在进行品比试验的基础上,筛选适宜当地作再生稻栽培的高产品种“Ⅱ优3301”.总结了Ⅱ优3301作“早播中稻-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总结天优3301在沙县高砂镇冲厚村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的种植表现。介绍天优3301作再生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畦厢栽培,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管水;重施芽肥,提高成穗率;十黄抢晴收割,适当高留稻桩;再生季田间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3.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是单季中稻收割后留桩萌芽再生培育成的一季水稻,是一项新的增产技术措施。我们在鸾凤乡中坊、十里铺、君山、双门等村抓再生稻示范片500亩,品种是Ⅱ优航2号、Ⅱ优明86等,头季平均亩产600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260公斤,两季平均亩产860公斤。  相似文献   

4.
早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来水稻耕作技术的一项创新,它是抛秧技术、种子包衣技术与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作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2001年我区在江山乡建立1000亩早稻再生稻示范片,品种两优2186,经省、市、区、乡、村五级联合验收组进行实割验收,平均每亩头季稻产量620kg,再生稻产量450kg,两季合计产量1070kg,实现超吨粮.与种植两季稻相比该示范片增收334万元.该项技术目前在我区双季稻种植普遍推广,早稻再生稻已占再生稻总面积267%以上,发展势头很好.现将该技术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生产实践证明,种植再生稻具有种一季收两季,省工、省种、增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宁德市在海拔300-500米,种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中稻区,可以发展再生稻的稻田有4万多亩,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总结出再生稻高产栽培的八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再生稻种植对于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仙游县运用天优3301作早稻种植,后留桩进行再生稻高产示范种植。本文总结了天优3301作早稻再生稻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超级杂交水稻天优3301特征特性,并从确定种植区域、种好头季稻、再生季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其作为中稻—再生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再生稻产区主导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优质、高产及稳产再生稻品种,满足重庆地区对再生稻种植的需求,选用12个品质较优的杂交水稻品种,在重庆市各再生稻产区开展多点试验,筛选再生萌芽期耐热性好、再生能力强、产量高的再生稻品种。结果表明:中稻再生稻两季综合,宜香优1108、深两优5814、德香4103和川农优528品种的产量优于对照(准两优527),适宜在重庆再生稻产区推广应用。其中,宜香优1108在5个试验点的2季平均产量为13 173.3kg/hm~2,较对照增产7.79%;深两优5814平均产量12 879kg/hm~2较对照增产5.38%。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天优3301再生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天优3301再生稻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调控途径,2007、2008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设置分期播栽试验,调查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结果表明,天优3301从头季播种至再生季抽穗的积温为4000℃;早播早栽田头季显著延长营养生长期,结实期与光温高值期重合,再生季在安全齐穗期前抽穗,有利于建成多穗大穗、高结实率的群体;早播早栽田决定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是穗数和每穗粒数,二者对产量提升的贡献率合占95%以上,其中头季以每穗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最高,再生季以穗数对增产的贡献率最高;迟栽迟播田头季结实期寡照,再生季花期和结实期遇冷害频繁,最终结实率低限制了高产。天优3301作再生稻栽培,宜早播早栽、适当密植;头季高产须在形成足额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再生季高产的关键是促进腋芽萌发,形成比头季多70%~100%的穗数。  相似文献   

10.
古田县海拔500米以下单季稻面积约12.8万亩,占30.5%,这一地区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根据这一类田的生态条件,探讨吨粮田配套栽培技术,有利于大幅度增加粮食总产量,提高经济效益,1996年在吉巷乡永安村,1997年和1998年在平湖镇玉库、钱坂村,建立再生稻示范片;以汕优63、汕优669等再生力强杂优组合,采用相应配套栽培技术,两季平均亩产达到吨粮。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湖南省建立再生稻6.7公顷示范片143个、 66.7公顷示范片24个、666.7公顷示范片5个,辐射全省面积达26.6万公顷,再生稻产量再创新高,两季总产轻松实现逾吨粮。第一批再生稻6个主推品种产量表现突出,种植大户普遍反映种植再生稻省工省力、低投入高产出,是增收提效的好模式。根据2018年12个大面积示范品种、41个评比试验品种的表现,充分考虑再生稻抗倒伏、耐高温、产量高、米质优等指标,评选出湖南省再生稻  相似文献   

12.
再生稻不仅可以一季两收,提高种粮效益.而且具有省种、省工、省肥、省水、省药、省本的优点。我县再生稻栽培已有10多年历史,每年种植面积约2.6万亩。再生季亩产200-300公斤。2003年以来,我县从省农科院引进Ⅱ优航1号作再生稻试验、示范,获得成功。2005年我们在夏茂镇中街村建立504亩Ⅱ优航1号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经福建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头季稻平均亩产742公斤,其中1.2亩高产田亩产达883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405.5公斤。全年稻谷平均亩产1147.5公斤。将我县再生稻产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将Ⅱ优航1号再生稻丰产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多年实践表明,再生稻是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型的稻作制度,有利于提高稻田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稻田的复种指数。福建省尤溪县近年来每年种植再生稻近10万亩,头季平均亩产600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300公斤。从2000年起,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连续取得百亩再生稻示范片头季平均单产每亩838公斤,再生季平均单产每亩488.4公斤;千亩示范片头季平均单产每亩723.9公斤,再生季平均单产每亩414.1公斤;10  相似文献   

14.
2015年浦城县农技站选用6个再生稻品种进行机收栽培对比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两季产量、经济性状、再生力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甬优2640、欣荣优华占两个品种头季生育期适中、再生季能安全齐穗、两季年产量高、米质佳,可作为浦城县机收再生稻主推品种;嘉优99头季稻生育期偏长、产量偏低,但再生力强、再生季产量高,可作为浦城县中南部机收再生稻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两优676为对照,进行杂交稻组合作再生稻种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II优1273、天优3301、泸优明占表现产量高、米质优、整齐度好、适应性强,可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Ⅱ优沈98于2008年引入长汀县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穗大粒多、抽穗整齐、再生力强、高产抗病,可获得头季与再生季两季高产。介绍了其在长汀县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组合低留桩再生力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18个杂交稻组合作低留桩再生力筛选简比试验,测定两季稻谷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再生季有效节位与田面的距离、生育期及主要性状,结果表明:天优华占、宜优115、新两优223和Y两优1号低节位再生力较强,头季和再生季产量都较高,可作为低留桩再生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泰丰优330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利用泰丰A与闽恢3301配制而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2011)。2013年泰宁县将泰丰优3301品种作为实施朱口镇粮食产能区项目千亩高产示范片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在朱口镇音山村松树林段烟后稻核心示范片示范种植,表现群体整齐、株型适中、抗倒性较强、结实率高、后期转色好、产量高、米质优等特点。现将在泰宁县烟后稻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推广。  相似文献   

19.
烟后稻品种筛选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我县种植的烟后稻新品种,2018年晚季引进7个水稻新品种,以闽丰优3301作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花2优3301、泸优明占、天优596产量高,亩产量分别为592.7 kg、556.2 kg、537.6 kg,比对照闽丰优3301分别增产82.3 kg、45.8 kg、27.2 kg,增产16.12%、8.97%、5.33%,差异达极显著,田间表现为熟期适中(全生育期126~130 d),综合农艺性状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我县作烟后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为揭示其生产潜力和制定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分别以"再生稻产量、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和"ratoon rice,variety,fertilizer and China"为关键词检索,共收集目标文献119篇。总结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通过分析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阐明再生稻产量差的影响因素及缩小产量差的途径。【结果】当前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分别为11.65、6.90和17.10 t·hm~(-2),总样本平均产量仅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71%、53%和68%。籼稻和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分别比粳稻和常规稻增产24%—19%和18%—8%;头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68 kg·hm~(-2),P_2O_5 123 kg·hm~(-2),K_2O 124 kg·hm~(-2);再生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45 kg·hm~(-2),P_2O_5 50 kg·hm~(-2),K2O 200 kg·hm~(-2)。再生稻头季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4—29.1万穴/hm2;适宜留桩高度为40—50 cm;手栽种植利于再生季产量的提高因而总产量也最大;人工收割比机械收割的再生季产量高12%,虽然机种机收会减少产量,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及两季总产量的增产潜力分别为3.38、3.27和5.41 t·hm~(-2)。合适的品种、肥料管理、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和收割方式可以缩小产量差,其中品种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优化施肥量可以使头季和再生季分别增产9%和22%,优化种植密度则分别增产8%和17%;适宜的留桩高度为40—50 cm;机种机收更符合轻简化现代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