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夏枯草生殖生长期总黄酮积累规律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淼  白月梅  苗芳  周乐 《华北农学报》2012,27(2):170-174
通过测定夏枯草生殖生长期各阶段不同器官的总黄酮含量,揭示夏枯草各器官总黄酮的积累规律。采用70%乙醇超声波提取,后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以BHT为对照,研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夏枯草根、茎、叶中的黄酮含量随着生长进程而升高,至终花期达到最高;花穗中的黄酮含量在花盛期最高;各器官相比,叶中黄酮含量最高。夏枯草不同溶剂提取物及对照BHT清除DPPH.的能力高低次序为: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BHT>水提物,清除.OH的能力高低次序为:BHT>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提物,并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含量呈较显著的相关性。夏枯草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可在夏枯草花终期或果穗干枯期采集叶或全草提炼加工。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剂,本实验对七种藤黄科植物树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游离型总多酚、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利用4种化学方法对样品的抗氧化性进行了评估;采用福林一酚试剂法和可见一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植物提取物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四种溶剂中,7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效果最佳;七种植物树皮75%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样品浓度均表现出量效关系,同时热稳定性比较好。然而,七种植物树皮的抗氧化活性在4个测定指标上存在差异,但是整体而言,红厚壳属和黄牛木属植物的抗氧化效果相对藤黄属植物较好。七种藤黄科植物树皮中游离型总黄酮的含量在0.71%~5.05%之间,游离型总多酚的含量在3.52%~4.00%之间。但两者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效果并未表现出一致的相关性。因此,七种藤黄科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醇水溶液提取野樱莓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试验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1∶5(g∶m L),乙醇体积分数8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为6.8%。通过体外分析体系(包括清除DPPH·和还原Fe3+能力分析体系),研究了野樱莓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野樱莓提取物对DPPH·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有一定的还原Fe3+能力,野樱莓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杜仲愈伤组织与杜仲叶和杜仲皮的活性成分,测定其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比较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及降血糖能力。结果表明,杜仲叶中总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最高,杜仲愈伤组织次之,杜仲皮最低。杜仲叶中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分别达到283.738 mg QuE/g DM和285.065 mg Qu E/g DM,总酚含量分别达到59.100 mg GAE/g DM和66.720 mg GAE/g DM。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60%甲醇提取物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为叶>愈伤组织>皮,对Fe2+络合能力为愈伤组织>叶>皮。60%乙醇提取物对DPPH·和ABTS+·清除能力均为叶>皮>愈伤组织,对Fe2+络合能力为叶>愈伤组织>皮。60%甲醇和60%乙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均为叶>皮>愈伤组织。相关性分析表明,杜仲总黄酮、总酚与DPPH·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5、-0.972,与ABTS+·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86,表明总黄酮和总酚与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总黄酮、总酚与Fe2+络合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514,说明总黄酮、多酚与Fe2+络合能力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总黄酮、总酚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1、-0.883,说明总黄酮、多酚与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为传统药用部位杜仲皮的替代品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芜菁种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芜菁种子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浸提提取的最佳条件是50 ml 70%乙醇在70℃下提取2 h。本试验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标准品测定芜菁种子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含量为2.01%.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检测芜菁种子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以枳椇子为原料,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枳椇子总黄酮,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的枳椇子总黄酮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50(g/mL),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15 min,枳椇子总黄酮提取率为4.52%±0.043%.枳椇子总黄酮抗氧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枳椇子总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具有清除效果,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不同浓度枳椇子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不同品种(Spanish,Va-lencia,Runner,Virginia)的花生壳甲醇提取物(MEPH)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这四种品种MEPH中的毛地黄黄酮含量分别为3.16、2.47、0.95和0.75mg/g花生壳,壳中总的酚含量为11.2、101、6.6和4.2mg/g花生壳。这些不同品种的MEPH相似,而且由于总的酚含量高而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根据以上结果,四个品种中,由于Spanish品种的毛地黄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而被选为最佳抗氧化剂材料。不同品种的花生壳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刘平来…  相似文献   

8.
槐米中含有丰富的芦丁等抗氧化成分,提取槐米中芦丁物质并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对提取物中芦丁含量的检测可知,碱提酸沉方法制得槐米粗提物中芦丁含量较高,其芦丁含量为66.48%,粗提物得率为9.14%,芦丁提取率为29.26%;提取物清除DPPH·的性能较强,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0.012 mg/mL。利用Rancimat仪测定其对猪油的抗氧化性能表明,提取物同其他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强弱顺序为TBHQBHABHT碱提酸沉提取物茶多酚L-抗坏血酸乙醇回流提取物。通过对不同质量分数槐米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试验研究可知,不同质量分数槐米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有一定量效关系。在提取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其抗氧化性能可与合成抗氧化剂BHT相当。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大叶羊蹄甲中总黄酮的提取、鉴别方法及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用乙醇提取法提取大叶羊蹄甲中黄酮类物质,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提取大叶羊蹄甲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回流温度为80℃,乙醇体积分数为80%,固液比1:20,提取时间为1 h,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11.81%。此方法实验步骤简便,无污染,是提取大叶羊蹄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途径,大叶羊蹄甲中总黄酮提取液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金花葵花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金花葵总黄酮提取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研究乙醇浓度、浸泡时间及颗粒大小3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测定金花葵花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来评价金花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5%,浸泡时间2.1 h,颗粒大小为45目,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8.64%,实测平均值为18.03%。金花葵花提取液抗氧化活性良好,并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以超声波辅助法对大兴安岭金莲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为提取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超声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辅助法的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1:55,乙醇体积分数75%,超声时间40 min,总黄酮的提取率达4.659%。  相似文献   

12.
傣族药竹叶兰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竹叶兰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萃取法将竹叶兰提取物分为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4个不同极性部位。分别测定其活性物质多酚、黄酮、皂苷含量,考察其对羟自由基(?OH)和脂质过氧化能力的抑制活性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且与芦丁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竹叶兰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的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稍微有点差异。相同质量浓度的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与芦丁相比略高于芦丁对照,水相则低于相同质量浓度的对照。竹叶兰提取物的四种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月季花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月季花的化学组成和生物活性开展本研究。干燥的月季花瓣用乙醇浸泡,减压浓缩后分别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三相。对三相粗提物清除DPPH·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月季花粗提物乙酸乙酯相有较强的清除DPPH·的能力,当样品质量浓度达到2.5μg/mL时,清除率达到89.71%。对乙酸乙酯相用硅胶柱层析,氯仿和甲醇梯度洗脱进一步分离得到5个分离片段,都具有不同程度的DPPH·清除能力,以片段5(V甲醇:V氯仿=1:10)及片段1(V甲醇:V氯仿=1:1)时的洗脱剂所得到的分离成分抗氧化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野百合碱的提取率,为野百合碱药物的制备提供广泛的来源,从海南野生野百合种子中提取野百合碱。采用恒温浸提与超声波处理相结合的工艺,分别以盐酸、乙醇、氯仿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利用生物碱的溶解特性进行纯化处理。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工艺为:乙醇法,料液比为1:4,先在75℃下浸提4 h,再用超声波细胞粉碎仪处理30 min。此条件下提取得野百合种子中野百合碱的平均含量为34.736 mg/g。  相似文献   

15.
蜂胶具有消炎、杀菌及抗氧化等生理活性。通过对蜂胶有效成分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表明,影响蜂胶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对提取率影响甚微。水浴条件下蜂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h,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1∶25,此条件下测得黄酮得率为43.50%。  相似文献   

16.
陈宁  罗春丽 《耕作与栽培》2013,(3):17-18,49
试验测定了淫羊藿炮制前后总黄酮的含量变化.采用乙醇回流提取从淫羊藿中提取总黄酮,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配置标准曲线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总黄酮含量.淫羊藿苷浓度在2.5~22.5 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9839C+0.0064,R=0.9994.鲜品淫羊藿总黄酮含量为12.48%,购买淫羊藿炮制品总黄酮含量为7.09%,新工艺炮制品总黄酮含量为9.00%,传统药典法炮制品总黄酮含量为8.65%.鲜品淫羊藿总黄酮含量最高,说明淫羊藿在炮制后总黄酮损失了一部分;新工艺炮制品的总黄酮含量比传统方法炮制的淫羊藿总黄酮含量略高;市售淫羊藿总黄酮含量达到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17.
红树莓花青素的微波辅助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红树莓花青素的微波辅助提取及其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方法:花青素提取工艺采用中心试验设计响应面试验设计,抗氧化能力测定通过了清除羟自由基、ABTS和DPPH进行评判。结果:红树莓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强度600W,微波时间40S,液料比60︰1,酸化乙醇浓度的体积比为20:80,浸泡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树莓花青素的预测含量为0.055mg/g,实际测得花青素的含量为0.054mg/g。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醇提取北方地区早园竹叶中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佳水平范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使用老生竹叶,物料比为1∶15,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在80℃,时间为150 min萃取2次,可以使总黄酮得率达到2.1%。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作为有机溶剂制备高良姜、臭椿树皮的植物提取物,研究其与无水乙醇(溶剂)、吐温80(乳化剂)、凯安保(增效剂)按4:4:100:3: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复配而成的植物复配剂A对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植物复配剂A对米象成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和较强的熏蒸作用,而触杀作用较弱。在整个处理期间,其驱避等级一直保持在Ⅳ级以上,处理60h后,驱避率等级达到V级。植物复配剂A对米象成虫的熏蒸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显著上升,不同处理浓度之间的熏蒸作用效果差异极显著(df=3,P〈0.01),在最高处理浓度下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