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利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和活性炭等作为固化载体材料,制备以复合菌为主的固化微生物颗粒,用于处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液废水,以废水中COD_(Cr)、NH_4~+-N和NO_3·N去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固化微生物处理沼液废水的影响。试验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沼液废水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2天,沼液废水COD_(Cr)、NH_4~+-N和NO_3·N去除率达到最高,分别为78.15%、92.69%、76.58%,最终出水COD_(Cr)、NH_4~+-N和NO_3·N浓度分别为357.92、39.84、88.84 mg/L,出水水质符合《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标准》(GB 18596—2001)。固化微生物在水力停留时间下为2天时,对沼液的净化能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2.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with design capacity of 300 cubic meters per day was constructed to treat the hospital wastewater by hydrolytic acidification and jet aeration process for some hospital in Chongqing City. When the inflow wastewater concentration is 67.0 mg/L, 152.9 mg/L, 221.5 mg/L and 21.7 mg/L for BOD_5, COD_(cr), SS and NH_3-N respectively, the obtained effluent will be good enough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lass I in the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 GB8978-1996.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为抗生素废水治理提供工艺参考。笔者在分析抗生素废水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几种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法、厌氧法、好氧-厌氧法以及其他组合工艺,探讨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也对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应用臭氧—活性炭联用技术处理食品厂废水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臭氧—活性炭联用技术对食品厂废水进行处理,并对臭氧处理时间,臭氧浓度,处理水的流量等因素进行不同水平单因素实验,以找出最佳实验条件,同时结合实际问题,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3因素3水平实验,最终得出臭氧—活性炭联用技术处理食品厂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臭氧处理时间为30min,臭氧质量浓度为9.6mg/L,水流量为0.8m3/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臭氧—活性炭结合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为89.8%,对UV254的去除率为97.3%,达到了农田灌溉水质(水作和旱作的灌溉)标准,基本达到蔬菜灌溉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PAC与PAM复合絮凝剂处理泡菜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絮凝法对泡菜废水进行了试验,分别考察了絮凝剂的种类、助凝剂的种类、PAM分子量、投加方式、pH值、温度、搅拌转速等条件对泡菜废水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为泡菜废水的后期生化处理提供了帮助的同时也可为泡菜厂实际絮凝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含大量NaCl的泡菜废水中,利用PAM网捕、架桥功能完善了PAC单独作用下絮体细小松散的缺陷,改善了絮凝和沉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AC用量150 mg/L,PAM用量25 mg/L,pH6,温度30 ℃,250 r/min快搅2 min,90 r/min慢搅2 min,静置30 min后泡菜废水COD、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了37.7%、96.7%。  相似文献   

6.
采用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猪粪污水,研究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污水经过初次沉淀、厌氧、好氧、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后,化学需氧量(CODcr)、生物需氧量(BOD5)、悬浮物(SS)、氨氮(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99%、99.5%、98.7%、99.7%;大肠杆菌和蛔虫卵均未检出;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中水回用标准(GJ/T48-1999),完全可以作为猪栏冲洗用水,达到中水回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研究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对养猪场污水处理效果,以期为同类养猪场粪污处理处置提供一定参考。应用固液分离-厌氧生物发酵-生物氧化塘组合工艺处理福建永安某养猪场污水,结果表明:出水水质的监测数据显示,SS、CODcr、BOD5、NH3-N和TP的浓度分别为48.0、138.0、37.3、41.6、2.02 mg/L,可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排放标准。对该组合工艺的投资费用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模式处理养猪场废水具有投资省、回收期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6DT—700C型淀粉生产成套设备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该生产线的主要技术性能、加工工艺和工艺特点及设备。它是针对芭蕉芋、莲藕等多纤维作物为原料的淀粉加工生产线,也可用于马铃薯等薯类为原料的淀粉加工,其淀粉品质达到GB8884-88《食用马铃薯淀粉标准》一级品要求。该设备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谢磊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367-369
通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并处理高浓度猪场废水,对pH值、溶解氧浓度、进水浓度等主要操作条件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实验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进水氨氮浓度较高(>800mg/L)、pH为8左右、溶解氧浓度在2.0mg/L的条件下,稳定运行数天后,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生物柴油废水生化处理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采用生物活性炭流化床工艺处理生物柴油废水,研究试验系统COD的降解效应与化学势变。结果表明:试验系统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采用四级串联系统可使末端出水COD浓度达到GB 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试验系统COD去除的基本过程可用吸附-好氧生物降解两级反应来描述,好氧生物降解反应中COD的去除率随串联级数增大而增大,说明好氧降解的总贡献率与系统串联级数呈正相关。试验系统COD去除反应的化学势变为负值,其绝对值随单元级数增大而增大,说明系统COD的去除是自发反应,系统去除COD能力随串联级数增大而增强,好氧生物降解反应在维持系统处理效果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微生物肥料在生态农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了考察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了5种不同的处理(不施肥、甘薯废水、1%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2%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4%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茶叶的芽头个数及百芽重,茶叶中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酚氨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甘薯废水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少,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所有施肥处理中,2%解淀粉芽孢杆菌发酵液的试验效果最佳,芽头个数增加42.1%,百芽重增加22.3%,茶叶中水浸出物提高21.94%,氨基酸提高8.83%,茶多酚增加9.76%,咖啡碱降低6.36%,酚氨比提高3.05%。利用甘薯废水发酵解淀粉芽孢杆菌微生物菌剂(肥料)施入茶园,在废水资源化的同时显著提高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以期为生态茶园的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The anoxic-aerobic process was used to treat n-phenylglycinonitrile wastewater from a chemical plant. Furthermore, the chemical process was used to remove ammonia from effluent of bio-chemical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influent contains COD Cr 1 000-2 000 mg/L and NH 3-N 300 mg/L, the effluent would contain COD Cr 200-300 mg/L and NH 3-N 30 mg/L. The treated water can be reused as cooling water for the factory.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冬小麦采用宽幅条播技术的增产及优质机理,于2017-2018年在黄淮海流域西部开展不同播种密度对宽幅条播冬小麦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为480万株/hm2时,提高了植株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花前作物耗水量及生育期总耗水,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增幅达3.5%~16.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3%~11.8%;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总蛋白提高2.5%~11.8%,提高了谷/醇值;显著提高了淀粉、湿面筋和干面筋含量;提高了淀粉糊化特性,其中峰值黏度、保持黏度、最终黏度和糊化温度均达显著水平。较其他播种密度处理,小麦吸水率和面团形成时间以播种密度为240万株/hm2时最高;240万和480万株/hm2处理的面团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数高于其他处理;弱化度以360万株/hm2处理最高。宽幅条播冬小麦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拔节―开花阶段耗水量与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谷/醇值、淀粉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宽幅条播冬小麦采用480万株/hm2播种密度有利于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花前作物耗水,提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籽粒营养品质和面粉加工品质,实现了冬小麦优质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4.
在陕南烟区采用田间试验,以云烟99为材料,通过两因素交互试验,研究了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GA3(Gibberellin)和IAA(Indole-3-acetic acid)对烤烟上部叶全碳、可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全氮、烟碱、全钾含量、经济性状以及烤后化学成分的影响,目的在于寻求改善陕南烟区上部烟叶品质,提高其可用性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外源GA3 50mg/L+IAA 30mg/L能够显著增加打顶后30d烤烟上部叶的全碳、全钾、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其增幅分别为23.80%、46.58%、38.10%和48.55%;同时,提高了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降低了烟碱和淀粉含量,且二者协同效果好于单施,尤其对产量、上等烟比例、烤后可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GA3 50mg/L+IAA 30mg/L二元协同施用可作为提升上部烟叶品质的技术措施,对改善上部烟叶品质具有较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瓶插非洲菊切花的品质,延长瓶插寿命,研究了不同配方保鲜液处理的非洲菊切花的水分平衡、鲜重变化、鲜重变化率和瓶插寿命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处理2(蒸馏水+30 g/L蔗糖+200 mg/L 8-HQ+150 mg/L CA+75 mg/L KH2PO4)、处理3(蒸馏水+30 g/L蔗糖+200 mg/L8-HQ+150 mg/L CA+50 mg/L NaHPO4.2H2O)的保鲜剂配方保鲜效果为好,尤以处理2配方的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是对照(蒸馏水处理)的2.4倍,达到12 d以上。处理2、3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与水分平衡值、鲜重变化率分别呈线性和多项式回归关系,二者的水分平衡值与瓶插寿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4 5和R=0.989 5,鲜重变化率与瓶插寿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4 3和R=0.995 5;处理2、3分别在4.351、4.247 d时的水分平衡值为0,在6.633、6.526 d时切花花枝占最初的质量百分数为100%,这些参数为非洲菊切花的瓶插保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一种适用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微水溶性缓释肥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制,简称W,下同)在常规灌溉和减量灌溉条件下对夏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应用砂壤土盆栽玉米试验,设置了常规灌溉不施肥处理(CK)、常规灌溉的尿素处理(N)、常规灌溉的L型包衣尿素控释肥处理(L)、等量施肥与常规灌溉的微水溶性缓释肥处理(W1)、等量施肥与减量灌溉的微水溶性缓释肥处理(W2)5个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所有施肥处理植株全氮、磷、钾含量与土壤残留硝态氮及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提高。各施肥处理相比,植株全氮含量为1.98%~2.37%,含量顺序依次为W2>W1>L>N,W2与N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处理差异均不显著;植株全钾含量为4.26%~4.84%,含量顺序依次为W1>W2>L>N,各处理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含量为165~314 mg/kg,含量顺序依次为W2>W1>L>N,W2与W1、N、L 3个处理差异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钾含量为231.7~318.1 mg/kg,含量顺序依次为W2=W1>N>L,W2与W1差异不显著,N与L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间差异均显著。结果说明微水溶性缓释肥料养分释放具有一定的微水溶性与缓释性能,可以显著促进玉米植株氮素吸收,降低养分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17.
崔芳  袁博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5):306-311
为了量化评价渭河宝鸡段水质现状,并对污染趋势进行分析,为水环境保护及管理提供依据,应用改进的灰色关联法,在试验数据和监测结果基础上,对BOD5、CODCCr、CODMn、NH3-N、TP、TN 6个水质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和评价。结果表明,渭河宝鸡段水质现状总体良好,评价断面水质达到或超过相应功能区水质标准,其中林家村断面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胜利桥、卧龙寺桥和常兴桥断面的水质可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虢镇桥、蔡家坡桥的水质较差,为Ⅳ类水质。同时,评价结果还表明,有机污染是水质好坏的限制性因子。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具有准确性、客观性的特点,对渭河宝鸡段水质评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香蕉幼苗对PEG模拟水分胁迫下氮钾营养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香蕉作物抗旱生理对适宜的水、氮、钾组合互作效应的响应特征,水培试验中利用PEG模拟水分胁迫,研究香蕉幼苗在不同浓度的氮钾肥交互效应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酶含量、过氧化物活性的变化,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最佳抗旱效果的氮钾浓度组合。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香蕉幼苗叶片POD酶活性和Pro含量的影响来说,均表现为PEG 30%>PEG 20%>PEG 10%>CK (0%)。对试验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表明:(1)叶片含水量的大小顺序:PEG 5%与N 50 mg/L>PEG 15%与N 150 mg/L≈PEG 10%与N 100 mg/L;K 150 mg/L>K 200 mg/L>K 100 mg/L,且相互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2)香蕉幼苗根系活力大小顺序为:处理6(PEG 10%、N 150 mg/L、K 150 mg/L)>处理5(PEG 10%、N 100 mg/L、K 100 mg/L)>处理7(PEG 15%、N 50 mg/L、K150 mg/L),此3个处理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根系活力,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3)香蕉幼苗脯氨酸含量表现为处理9(PEG 15%、N 150 mg/L、K 100 mg/L)比处理1(PEG 5%、N 50 mg/L、K 100 mg/L)的脯氨酸含量高出2.16倍。处理9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脯氨酸含量;(4)香蕉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为:处理9(PEG 15%、N 150 mg/L、K 100 mg/L)比处理1(PEG 5%、N 50 mg/L、K 100 mg/L)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出1.46倍。处理9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适当的氮、钾浓度可提高香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根系活力、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减轻水分胁迫的不利影响。本试验中处理6(PEG 10%、N 150 mg/L、K 150 mg/L)为最佳的水、氮、钾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中SO_2残留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用菌中SO2残留的快速测定方法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样品经酸化后,用预经痕量碘蒸气致蓝色的淀粉指示纸检测,样品产生的SO2使其褪色。淀粉指示纸的制备方法、观察时间和测定温度均对检测结果有影响。该测定法对SO2的最小检测限为5mg/L,可用于食用菌产品中SO2残留量的定性检测和半定量分析,具有快速和简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