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CO_2浓度增加对小麦和玉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3种 CO2 浓度 ( 70 0× 10 -6、 50 0× 10 -6、 350× 10 -6)模拟实验表明 :CO2 浓度增加使小麦籽粒的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含量增高 ,淀粉含量下降 ,品质得到提高 ;玉米则相反 ,其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含量随 CO2 浓度升高而减少 ,淀粉含量略有增高 ,品质有所下降。 70 0× 10 -6的小麦籽粒粗蛋白、赖氨酸、粗脂肪、粗淀粉比 350× 10 -6分别增长 3.0 %、 3.0 %、 8.5%和 - 2 .3% ,玉米增长- 7.5%、 - 10 .5%、 - 3.7%和 0 .6% ;50 0× 10 -6小麦分别增长 4 .4 %、 9.1%、 11.3%和 - 1.7% ;玉米增长 - 5.0 %、 - 5.3%、 - 4 .0 %和 2 .6%  相似文献   

2.
当小麦在Zsp2—8型烘干机中,以100℃—130℃烘干两次,每次25—30分钟,小麦中3.4苯并蓖的渗入量要比烘一次的多。未烘的小麦中3.4苯并蓖的含量为0.22×10~(-6)g/kg,经第一次烘干后小麦中3.4—苯并蓖的含量为1.52×10~(-6)g/kg  相似文献   

3.
用经硫酸铵沉淀、高速离心并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NS—1小鼠骨髓瘤细胞触合,共获11株阳性杂交瘤细胞.经3次克隆化和ELISA检测,筛选出3个(1B_1、5D_6、6D_8)能持续分泌抗IB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细胞上清液的ELISA效价为1B_1,3.2×10~(-2);5D_6,6.4×10~(-2);6D_8,3.2×10~(-2).腹水效价为1B_1,1.6×10~(-5);5D_6,8×10~(-4);6D_8,4×10~(-3).3株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分别为105(1B_1),97(5D_6),85(6D_8).它们所产生的单抗皆为IgG1,所对抗的抗原决定簇不相同.3株McAb皆有沉淀特性.利用间接ELISA抑制试验,在诊断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脱色糖液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活性炭种类、用量,脱色时间、温度等因子对蔗糖溶液脱色的效果,并在波长420nm下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透光率,筛选出适宜的脱色条件。试验表明,粉末活性炭220对蔗糖溶液的最佳脱色条件为:活性炭用量6%,脱色温度70℃,脱色时间25min。在此条件下,蔗糖溶液的透光率可达93.6%。  相似文献   

5.
CO_2浓度增加对C_3、C_4作物生理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 C3小麦、大豆、大白菜和 C4 玉米在不同 CO2 浓度 ( 350× 10 -5、 50 0× 10 -6、 60 0×10 -6、 70 0× 10 -6)条件下的生长模拟实验和生理特性研究表明 ,CO2 浓度增加 ,促使作物光合速率增长 ,光合时间略有延长 ,光补偿点明显下降 ,蒸腾系数减小 ,叶气温差增大 ,叶温升高。 70 0× 10 -6和50 0× 10 -6比 350× 10 -6小麦光合速率分别增长 30 .7%和 11.7% ,大豆增长 63.4 %和 4 2 .7% ,大白菜增长 68.0 %和 39.0 % ,玉米增长 15.7%和 4 .7% ,C3作物比 C4 反应明显 ;蒸腾系数小麦下降 14.3%和 7.7% ,大白菜下降 2 7.1%和 2 3.1% ,玉米下降 16.8%和 10 .4 %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对甜樱桃树的化学控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海  方金豹 《华北农学报》1993,8(1):101-106
对三个甜樱桃品种二年生幼树叶面喷施多效效62.5×10~(-6),125×10~(-6),250×10~(-6),500×10~(-6),1000×10~(-6),及土施0.1,0.3,0.5,1.0,1.5g/m~2.结果表明,125×10~(-6)以上的浓度都强烈地抑制树体营养生长.土施后第二年仍能很强地抑制枝条生长,而且明显地促进花芽形成,加速了花芽形态分化的进程.但过高剂量使促花作用减弱.叶面喷施的植株.在施后的第二年,不再有抑制生长的效果,其补偿生长量随施用浓度的加大而增加.B 92000×10~(-6)当年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但低于250×10~(-6)多效唑的控制量.  相似文献   

7.
筛选获得的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和亚硝基胍(NTG)复合诱变,筛选高产乙醇突变株。结果表明,紫外诱变菌最佳稀释度为1×10-5,最佳照射时间为25 s;NTG诱变菌最佳稀释度为1×10-6,最佳诱变时间为40 min,经3轮紫外和亚硝基胍(NTG)交替诱变,获得高产乙醇突变株C3-10,其乙醇产量最高为13.2%,比原菌乙醇产量增加了8.05%,5次传代表现出较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脱色酶制剂SCL(seb color light)应用于苹果汁的工艺条件,并与果胶酶DP100,DP200联合使用进行酶解试验,分析了酶解前后苹果汁各项指标的变化。SCL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400×10-6,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22℃;通过与常规的脱色剂(0.02%VC+0.044%NaCl)比较发现,SCL效果明显优于后者。联合酶解试验说明,脱色酶SCL与果胶酶DP100,DP200联合使用脱色效果会更好。该试验获得的最佳处理方法是:巴氏杀菌+DP100+SCL。脱色酶制剂SCL,果胶酶DP100及DP200对苹果汁加工均很有效,是实际可用的优质酶产品。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为探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库容,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50%秸秆还田、100%秸秆还田、150%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增幅为0.02~0.04个百分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6.64~9.00、3.37~4.07、10.33~19.00 mg/kg。不同秸秆还田量增加土壤微生物丰富度,细菌、真菌、放线菌增幅分别为2.2×108个/g~3.1×108个/g、0.5×106个/g ~3.5×106个/g、1.3×107个/g ~1.9×107个/g。但过量秸秆还田不利于农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大叶南五味子多糖纯化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优化大叶南五味子干燥果实粗多糖(KPS)的纯化工艺。用三氯醋酸(TCA)法、Sevage法脱蛋白,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活性炭脱色工艺参数,比色法测定蛋白含量和脱色率。TCA法脱蛋白率达到72.6%,极显著高于Sevage法(P<0.01);TCA法多糖损失率显著低于Sevage法(P<0.05);活性炭脱色的最佳工艺参数: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80 min,溶液pH 1,活性炭用量1.5%,脱色率达到86.83%±3.93%(n=6),多糖含量达到19.39%±7.21% (n=6)。纯化KPS粗品最优工艺是用TCA法除蛋白质,1.5%的活性炭脱色。  相似文献   

11.
几个甘蓝型油菜品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弄清德国引进双低、高含油量材料作亲本的潜力,为科学地应用这几份材料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13份德国引进甘蓝型油菜作母本,与6个优良自交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其在主要农艺性状上亲本间的配合力和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1)一般配合力上,6个父本的优劣顺序为:042269>044130>05431-435>05421-425>042164>05416-420。母本的优劣顺序为:德-3>德-2、德-16>德-1>德-6、德-23>德-18>德-7>德-25>德-30>德-8>德-20>德-10。(2)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最好的组合是:德-8×05421-425。78个组合中,产量排在前三位的组合为:德-16×044130,德-16×042164,德-23×044130(3)性状遗传力以单株角果数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千粒重最低。试验结果结合田间表现表明:德-3、德-2和德-16这三份材料的综合性状较好,可利用其它优良材料与其杂交创造双低、高含油量、农艺性状优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川油33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高产双低杂交新品种,原品种代号为杂-9,不育系为JA8,保持系为JB8,恢复系为JR8。川油33杂交优势强,综合性状好,双低品质优,丰产性突出,产量高,含油量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耐)病性强。在四川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003年8个试验点平均产量 2350.5 kg/hm2 ,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2.58%(极显著);2004年9个试验点平均产量 2314.5 kg/hm2 ,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 9.98%(极显著)。在2003~2004年度组织五点(成都、绵阳、什邡、南充和内江)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2200.5 kg/h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 16.2%(极显著)。杂交种子芥酸 0.1% ,硫甙 22.89 μmol/g 饼,含油率(干基)40.81% 。商品菜籽芥酸 1.02% ,硫甙 27.82 μmol/g 饼,含油率(干基)39.0%。中抗病毒病和菌核病。平均全生育日数215 d,比CK蜀杂6号早熟1~2d。2004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列为四川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3.
CO2浓度增加对小麦和玉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3种CO2浓度(700×10-6、 500×10-6、 350×10-6) 模拟实验表明: CO2浓度增加使小麦籽粒的蛋白质、 赖氨酸、 脂肪含量增高, 淀粉含 量下降, 品质得到提高; 玉米则相反, 其蛋白质、 赖氨酸、 脂肪含量随CO2浓度升 高而减少, 淀粉含量略有增高, 品质有所下降。 700×10-6的小麦籽粒粗蛋白、 赖氨酸、 粗脂肪、 粗淀  相似文献   

14.
CO2浓度增加对C3、 C4作物生理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C3小麦、 大豆、 大白菜和C4玉米在不同CO2浓度(350×10-5、 500×1 0-6、 600×10-6、 700×10-6)条件下的生长模拟实验和生理特性研究 表明, CO2浓度增加, 促使作物光合速率增长, 光合时间略有延长, 光补偿点明显下 降, 蒸腾系数减小, 叶气温差增大, 叶温升高。 700×10-6和500×10-6比 350×10-6小麦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5.
以黑曲霉TC-01菌株作为试验材料对其液态发酵条件及初步纯化后的柚苷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碳、氮源对产酶的影响,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柚苷酶酶活与初始相比提高了2.4倍,达到1 216.7 U/mL。对TC-01产柚苷酶中α-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分别进行了研究,2个酶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60℃,在50℃以下保温1 h,2个酶的活力基本不受损失;2个酶最适pH值为4.0,α-鼠李糖苷酶在pH值4.0~8.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β-D葡萄糖苷酶在pH值5.0~7.0范围内稳定性较好;α-鼠李糖苷酶米氏方程Y=0.001 3X-4.0×10-6,Km=5.60 mmol/L,β-D葡萄糖苷酶米氏方程Y=0.001 8X-3.0×10-6,Km=1.03 mmol/L。  相似文献   

16.
As the present result of gas extraction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soft low permeability of high-gas mine is not satisfying, deep hole presplitting controlling blasting technology is adopted in Changwu Tingnan coal mine, Shaanxi province. The amount of a single drilling gas extraction increases by 1.36 times, face gas extraction rate edges up to 50% and seam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creases by 9 times. By taking som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such as enhancing ventilation, drainage, extrac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and lime slurry injection in the blast holes, the hydrogen sulphide is controlled in advanc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is controlled blow 2×10 -6~4×10 -6, thus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safety in production is ensured.  相似文献   

17.
锌硼锰三种微肥饲料玉米配施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Zn、B、Mn三种微肥在一定浓度下能够促进饲料玉米生长,增强玉米的抗性、提高饲草和果实的产量。其中,B肥的有效浓度为800×10-6,能够提高叶面积指数7.27%,鲜草产量8.40%;Mn肥的有效浓度为600×10-6,能够提高叶面积指数5.36%,提高饲草产量6.30%;Zn肥的最佳浓度为600×10-6,能够提高果实产量9.23%。  相似文献   

18.
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色泽及品质,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开展H2O2对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的研究。建立了H2O2漂白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数学模型。影响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因素的主次顺序为:H2O2质量分数>NaOH质量分数>脱色时间>脱色温度;确定的其最佳脱色工艺条件为:H2O2质量分数为5.5%,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1.2%,脱色温度为45℃,脱色时间3.5h,此条件下脱色的茶叶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享低白度为76.62。通过比较40目~150目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前后的活性,经脱色使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能力和膨胀能力均明显提高,提高幅度分别为96%~172%,3.47~4.27mL/g。  相似文献   

19.
太原市市售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珍珍  程滨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0):169-175
为明确太原市市售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经食入途径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测定了太原市市售15种蔬菜共130个样品中Cu、Zn、Pb、Cd、Cr的含量。根据国家食品卫生限量标准用单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限定值对市民摄入重金属污染蔬菜带来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43.8%的生菜、33.3%的白菜、5.6%的韭菜中的Pb超标;75%的生菜、25%的白菜中的Cd超标;生菜有轻度污染,芹菜和白菜污染程度达警戒线,其余品种蔬菜为安全;蔬菜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是Pb>Cd>Cr>Zn>Cu。太原市市售蔬菜致癌化学污染物Cd的个人年风险为7.14×10-6 a-1,Cr为6.20×10-5 a-1,非致癌化学污染物Pb的个人年风险为2.34×10-8 a-1,Cu为7.92×10-8 a-1,Zn为4.40×10-9 a-1;摄入污染蔬菜带来的健康风险来源是Cr,其个人年风险水平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限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