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述了坡耕地治理后耕作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状况及土壤肥力均衡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肥措施,即调节土壤酸碱度,扩大肥源增施有机肥,建立合理的肥料结构,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择大春种植烤烟,小春种植1-2茬蔬菜的种植模式,在提高土地产出率、有效增加收入的同时加速土壤熟化等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土壤改良的角度.以耕地主导障碍因素和改良主攻方向为依据,重新将贵州省中低产田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稻田、渍潜排水型稻田、瘠薄培肥型稻田.对各种中低产田类型特征进行定义,提出以工程措施、耕作培肥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配套的方式进行中低产田改良治理,以基础地力条件变化、地力升级作为中低产田改良尺度,并以此为标准.实施了《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综合技术应用》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耕地锐减深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个具有抑制占用耕地和促进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经济补偿制度的设想,围绕这一设想,提出了耕地土壤养分价格的概念及其测算方法,并建议由所占用的耕地和可能开垦为耕地的土地的土壤养分价格之差值作为耕地培肥补偿费的参考价格。  相似文献   

4.
从耕层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作物生长与土壤环境协调关系以及当前肥料投入水平及土地生产潜力三方面论证了红壤旱地的土壤肥力状况。指出培肥土壤是一个长期的进过程,而提高低产土壤的生产水平是当条之急。土壤培肥要抓住以下三个环节:1)首先要增加化肥投入,以无机换成有机;2)利用“本田投入”实行土壤培肥生态工程;3)利用红壤土地资源优势,发展以饲料玉米为主的多元饲料生产基地,探索饲料生产-农区饲养业-土壤培肥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扬州丘陵地区土地复垦补充耕地土壤肥力低和养分非均衡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本文开展了集成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全量还田、增施生物有机肥、深耕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相关技术可以显著提升补充耕地生产力,改善耕地土壤肥力,形成了扬州丘陵地区补充耕地快速培肥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双季花生是近几年重庆垫江县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新耕作模式。改原来的“小麦一花生”或“小麦-玉米-红薯”为“蔬菜-春花生-秋花生”的栽培模式,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温光、土地资源,提高旱作耕地的产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培肥土壤的目的。现将该项丰产技术简介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7.
耕地地力逐年下降是长期潜在的危害粮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希望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采取多种措施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培肥地力是稳定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需要,培肥地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改良培肥中低产田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辽源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显示,全地区有待改良土壤200.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36%。其中,低产田110.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05%,占待改良土壤55%;中产田90.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31%,占待改良土壤45%。近些年,辽源地区通过增施农肥、秸秆还田、黑土上山、平整土地、打井种稻及挖沟排水等一些综合改良培肥措施,使一部分中低产田的障碍因素得到了初步缓解,并取得了明显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9.
旱耕地培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5年的定位试验,初步探索出铜仁主要旱耕地两种不同轮作方式的培肥措施。提出了在两种轮作方式中利用秸秆直接还田和冬季作物中套种箭舌豌豆和苕子有利于耕地培肥,以达到用养结合的目的。分析了不同处理对土壤农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论证了这一培肥技术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坡耕地治理后耕作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状况及土壤肥力均衡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培肥措施,即调节土壤酸碱度,扩大肥源增施有机肥,建立合理的肥料结构,有机无机肥结合施用,调整作物种植结构,选择大春种植烤烟,小春种植1~2茬蔬菜的种植模式,在提高土地产出率、有效增加收入的同时加速土壤熟化等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红壤果园培肥盆栽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两年的盆栽试验,在红壤果园上以“花生-绿豆-豌豆”模式种植培肥作物,采取“无机促有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及秸秆还田”措施,结果显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作物产量明显比单施无机肥增产,每盆施50g、100g、150g有机肥比不施有机肥秸秆产量增加分别为53.71%、79.14%、102.56%。随着有机肥施用的增加,土壤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都明显提高,尤其施用量45000kg/hm^2时,速效P比基础样提高了约20倍。有机肥施用量达30000kg/hm^2以上,无机肥600kg/hm^2时,两年可使有机质翻倍,达到快速培肥目的。  相似文献   

12.
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已被广泛推广.但由于种种原因.春季育苗时常常出现黄苗,僵苗、死苗、死芽现象。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抓好水稻旱育秧苗床培肥是关键措施之一.现将冬季苗床培肥技术简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长春市耕地质量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为黑土层退化、耕层变薄、盐渍化程度增加,有机质含量降低、理化性状不良、土壤污染及障碍因素没能得到相应治理等,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再发展,给子孙后代的耕种留下隐患。本文着重以培肥、保护、改良耕地土壤为主要对策,以期达到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耕作层不仅影响耕地的质量水平还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建设占用耕地时耕作层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一部分原因是耕作层保护的技术不完善,而表土剥离是保护耕作层的一个有效措施。因此,该文针对耕作层在剥离后储存期间的土壤进行培肥技术研究,通过设置3个试验小区,进行表土培肥试验,研究培肥后剥离土壤的有机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3个试验小区的4个处理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添加培肥均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对于长时间的堆放,猪粪培肥效果最好;其次是秸秆培肥,秸秆加菌肥效果最差。对于丘陵和山地试验小区,猪粪培肥效果最好;在平原试验小区,秸秆和猪粪均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我国耕地锐减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一个具有抑制占用耕地和促进耕地总量 动态平衡的经济补偿制度的设想,围绕这一设想,提出了耕地土壤养分价格的概念及其测算方法,并建 议由所占用的耕地(熟地)和可能开垦为耕地的土地(生地)的上壤养分价格之差值作为耕地培肥补偿费 的参考价格。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耕地地力现状及培肥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耕地地力现状,针对当前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培肥地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塔吉克阿巴提镇移民搬迁开发区耕地土壤肥力特征是:①土壤含盐碱重,分布广。②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③土壤极度缺磷、普遍缺氮、钾素丰富。④土壤缺锰,铁、铜、锌含量适中,硼丰富。培肥改土途径:①治理盐碱,消除土壤障碍因素。②种植苜蓿绿肥,培肥改土。③合理增施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④施用化学改良剂。⑤造林治盐,防风固沙。  相似文献   

18.
1.新增耕地竣工验收后,应及时将耕地权属落实到村、组、户,确定耕种责任人,明确承包人责任。2.必须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新增耕地的地力培肥和生产能力建设。主要是将耕地培肥计划列入工程预算,补助时间不得少于3年。3.农业部『J必须埘新增耕地的肥力状况进行跟踪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导农民合理施肥,种植绿肥,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农业生产技术。4.乡镇村组和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必须确保新增耕地、水利、道路、林网等基础设施完好。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农民土壤培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出发,解释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壤培肥意愿的影响:行为态度,指农民对土壤培肥所持的正面或负面感觉;主观规范,农民对于采取土壤培肥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以及其他个人或团体对其产生的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反映农民过去的经验和预期的阻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土地流转能使农民对于土壤培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化,从而增强培肥意愿。并从该理论出发,提出相关建议,为促进土地流转,增强农民的培肥意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庆阳市新修梯田面积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土壤肥力低,加之施肥不足、耕作粗放以及单一的农业种植,制约了土壤肥力的提高,造成旱期耕种时粮食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本次厂家通过采用不同材料覆盖提高新修梯田土壤肥力及其生物活性,寻求庆阳旱作农业区新修梯田快速、经济合理的培肥方式,达到当年不减产,在1~年内获得培肥土壤和提高产量的双重目的。对振兴当地经济,脱贫致富,建立良性生态农业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