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0.06%噻虫胺药肥混剂防治甘蔗螟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0.06%噻虫胺药肥混剂使用剂量与防治效果之间存在正相关,即防治效果随使用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处理剂量a.i 180 g/hm2、270 g/hm2和360 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7.73%~78.33%、83.61%~89.84%和86.80%~92.55%.显著优于常规药剂.  相似文献   

2.
10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市场上常用的10种杀菌剂单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试验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质量分数,下同)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为89.1%;其次为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7.1%和86.9%。杀菌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效果由好到一般依次为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五氯硝基苯悬浮种衣剂>12%萎锈灵可湿性粉剂,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安全无害。以上试验结果可为应用新型药剂及复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新型药剂,以传统药剂多菌灵为对照,采用三次叶面喷雾法测定了12种新型杀菌剂对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12种新型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在18.27%~44.24%之间,其中有效成分为25%吡唑醚菌酯、60%唑醚·代森联、32.5%嘧菌酯·苯醚甲、12%氟环唑、490g/L丙环·咪鲜胺、30%苯甲·丙环唑、46.1%氢氧化铜的防治效果较好,达到30%以上。从产量结果来看,各处理对花生产量增幅在10.53%~25.00%之间,其中增产效果最好的是75%肟菌·戊唑醇、25%吡唑醚菌酯、60%唑醚·代森联,增产效果分别为25%、20.8%和20.3%,显著优于其他药剂。总体来看,12种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与增产效果呈一致趋势。  相似文献   

4.
花生疮痂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供试19种杀菌剂对花生疮痂病防效经室内抑菌作用测定与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从中筛选出具良好效果 的托布津、世高、速克灵和多硫超微多菌灵。进一步测试表明, 70%甲基托布津(浓度为2. 00g/L)和10%世高(浓 度为1. 00g/L) ,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d连续施药2次防效较好。5种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70%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2. 00g/L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00g/L的防效分别为80. 3%和79. 3% ,明显优于其它3种参试 药剂;与对照(CK)相比,果荚增产60. 8%和53. 9%。且世高能兼治锈病,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爱苗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8种药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单株结荚数多,果饱、果大,增产幅度最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增产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6.
5%二嗪磷颗粒剂对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效果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2004年的研究表明,在花生播种期施用5%二嗪磷颗粒剂对花生安全,对蛴螬、金针虫等花生地下害虫有明显的防治作用,施用5%二嗪磷颗粒剂具有显著的保果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虫果率,提高花生荚果产量,用量为600g a.i./hm2的增产幅度达到10.28%。  相似文献   

7.
2015年在河北石家庄鹿泉市3502农场、湖北省襄阳市农科院合肥试验基地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合肥试验基地同时开展了3种新型杀菌剂(70%代森联、55%多菌灵·氟硅唑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与传统杀菌剂50%多菌灵的田间对比试验,以评价它们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年份3个试验点花生叶斑病均发生严重;在3个试验点杀菌剂处理小区花生叶斑病的扩展速度均慢于对照小区,病情发展曲线下面积小于该试验点的对照小区。与常规药剂多菌灵相比,喷施55%多菌灵·氟硅唑和20%烯肟菌胺·戊唑醇在石家庄试验点防治效果分别提高21%和1%,荚果和籽仁产量分别提高13%、9%和15%、10%;在襄阳试验点,3种新杀菌剂比多菌灵的防效提高10%~34%,比多菌灵处理的荚果和籽仁产量增加9%~17%和9%~18%;在合肥试验点,3种新杀菌剂比多菌灵防效提高6%~10%,但荚果和籽仁产量不及多菌灵处理。  相似文献   

8.
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室内除草活性及花生田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室内对反枝苋和稗草均有较好的活性,ED90分别为345.23g a.i./hm2、465.03g a.i./hm2,对反枝苋的活性高于稗草。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50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作为土壤封闭处理剂对花生安全性好,持效期长,环境效益好,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牛筋草、阔叶杂草马齿苋和反枝苋均有较好的防效,田间推荐用量为742.5~1012.5g a.i./hm2。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对花生褐斑病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结合室内毒力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萌发法)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对四种杀菌剂与常规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菌率为91.4%;其余四种供试杀菌剂中以咪酰胺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5.6%;王铜效果最差;多菌灵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为60.9%,其余四种杀菌剂效果差异不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咪酰胺2 000mg/kg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60.62%,远远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15.53%)以及其它三种供试杀菌剂。此外咪酰胺挽回32.28%的产量损失,也远远高于其它几种药剂。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田间杀菌剂防治花生褐斑病时,咪酰胺比对照药剂多菌灵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适用于花生褐斑病重病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对花生褐斑病田间防治效果好的杀菌剂,结合室内毒力测定(菌丝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萌发法)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对四种杀菌剂与常规使用的杀菌剂多菌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强,抑菌率为91.4%;其余四种供试杀菌剂中以咪酰胺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5.6%;王铜效果最差;多菌灵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为60.9%,其余四种杀菌剂效果差异不显著。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咪酰胺2 000mg/kg对花生褐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达60.62%,远远高于对照药剂多菌灵(15.53%)以及其它三种供试杀菌剂(王铜、爱可和戊唑醇)。此外咪酰胺比清水对照增产32.28%,也远远高于其它几种药剂。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田间杀菌剂防治花生褐斑病时,咪酰胺比对照药剂多菌灵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适用于花生褐斑病重病地区。  相似文献   

11.
试验表明,用占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WP、77%多宁WP、70%甲基硫菌灵WP拌种,对亚麻出苗生长安全,保苗和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25%双苯醇可湿性粉剂较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花生叶斑病、锈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其增产效果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对花生叶斑病和锈病防治的最佳浓度为600倍液,建议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吴亚坚  徐赛  李保同 《热带作物学报》2018,39(12):2452-2457
为探究 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天敌蜘蛛的影响,采用撒施法研究 0.5%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效及对天敌蜘蛛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 试药剂 1 125、 1 500 a.i. g/hm2 处理在水稻移栽前撒施,对早稻和晚稻二化螟防效分别为 66.99%~81.80%和 69.36%~81.63%,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分别为 55.13%~77.75%和 51.23%~73.14%,优于或显著优于 750 a.i. g/hm2 处理和对 照药剂 2%吡蚜酮颗粒剂 400 a.i. g/hm2 、3.6%杀虫双颗粒剂 1 500 a.i. g/hm2 、3%克百威颗粒剂 1 350 a.i. g/hm2 处理;供 试药剂 1 125、1 500 a.i. g/hm2 处理药后 75 d 对早稻稻飞虱防效为 91.37%~98.04%,药后 60~75 d 对晚稻稻飞虱防效为 54.65%~96.66%,优于或显著优于 750 a.i. g/hm2 处理和对照药剂 3.6%杀虫双颗粒剂 1 500 a.i. g/hm2 ,与对照药剂 2%吡 蚜酮颗粒剂 400 a.i. g/hm2 和 3%克百威颗粒剂 1 350 a.i. g/hm2 处理相比,无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供试药剂对稻田蜘蛛有 一定的杀伤作用,750~1 500 a.i. g/hm2 处理药后 45 d 对早稻和晚稻蜘蛛的杀伤率分别为 20.64%~34.12%和 30.52%~ 35.50%,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 2%吡蚜酮颗粒剂 400 a.i. g/hm2 和 3%克百威颗粒剂 1 350 a.i. g/hm2 处理,与对 照药剂 3.6%杀虫双颗粒剂 1 500 a.i. g/hm2 处理无显著差异;药后 90 d 早稻和晚稻蜘蛛密度均恢复到空白对照水平。0.5% 吡蚜酮·杀虫双缓释粒剂适用于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对稻田天敌蜘蛛安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FTD),对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在花生植株及土壤样品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进行了研究。两年三地试验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在花生植株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式,在植株和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5~12.1d和9.8~13.3d。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按照推荐使用上限量3750g a.i./hm~2和推荐上限量的1.5倍5625g a.i./hm~2,于花生播种时一次性使用,收获时在花生植株、果壳、籽仁以及0~15cm耕层中的最终残留量0.01mg/kg,低于国标0.2mg/kg的限量。表明,当花生播种时一次性使用剂量为3750~5625g a.i./hm~2的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收获时产品是安全的,也不会造成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7%咪鲜胺原药、97%戊唑醇原药、95%苯醚甲环唑原药、95%噻呋酰胺原药、95%甲基硫菌灵原药和70.3%春雷霉素原药6种杀菌剂及97%咪鲜胺原药与97%戊唑醇原药5种配比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对单剂和优选的复配制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单剂EC 50值分别为0.054 3、0.627 2、1.313 5、0.319 7、6.439 0和17.521 9 mg/L,其中97%咪鲜胺原药对赤霉病的抑制作用最强,显著高于其他5种杀菌剂;97%咪鲜胺原药与97%戊唑醇原药5种配比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97%咪鲜胺原药与97%戊唑醇原药以2︰1比例复配时的共毒系数最高,为136.61,增效作用最明显。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咪鲜胺乳油(187.5 g/hm~2)、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05.5 g/hm~2)、400 g/L咪鲜胺·戊唑醇水乳剂(150.0 g/hm~2)、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0 g/hm~2)、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60.0 g/hm~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50.0 g/hm~2)和40%多菌灵悬浮剂(400.0 g/hm~2)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60%、70.97%、74.92%、66.62%、61.78%、64.95%和63.87%,其中按照2︰1比例加工的400 g/L咪鲜胺·戊唑醇水乳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为突出,显著高于其他杀菌剂(P0.05)。因此推荐优先选用97%咪鲜胺原药、97%戊唑醇原药及其复配制剂防治小麦赤霉病。  相似文献   

16.
研究30%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甜玉米田的应用效果,在甜玉米不同叶龄期开展田间试验,评价其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甜玉米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0%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甜玉米3~4叶期或6~7叶期施药,900~1 575 g a.i./hm2剂量范围内对甜玉米品种粤甜28安全,对玉米田常见杂草凹头苋、光头稗、马唐和香附子的防效及增产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8%莠去津悬浮剂2 160 g a.i./hm2播后苗前处理。推荐30%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900~1 350 g a.i./hm2范围内,甜玉米3~5叶期茎叶喷雾使用。  相似文献   

17.
低温常造成南方春花生烂种缺苗而减产,大籽花生减产尤为严重。为研究低温对花生种子的伤害,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环境,选用甲基硫菌灵、福美双、恶霉灵3种杀菌剂对花生种子进行拌种,分析杀菌剂对花生种子低温冷害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10℃低温对花生种子发芽造成严重影响,杀菌剂拌种后发芽率无明显改善。15℃低温下,杀菌剂拌种处理显著提高了花生发芽率,以恶霉灵拌种效果最好,发芽率提高41%~48.7%,至20℃以恶霉灵拌种效果更好。杀菌剂处理的花生种子的SOD活性高于对照;15℃低温处理,均以甲基硫菌灵拌种的CAT活性最高。甲基硫菌灵拌种处理,小籽花生MDA含量降低。说明杀菌剂拌种能增强低温冷害条件下花生种子的抗逆性,从而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7种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室内抑菌活性。[方法]试验利用PDA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药剂,并将7种药剂设置不同处理浓度,每个处理3次重复,经培养箱培养后测定抑菌率,计算EC50值(半致死浓度)。[结果]50%速克灵WP、60%腈菌唑EC和40%嘧霉胺WP对葡萄灰霉病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中速克灵最强。[结论]该研究筛选出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为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不同杀菌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及公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田试验表明,多菌灵、百菌清和农抗120交替使用对花生叶部病害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而不同杀菌剂的组配方式对防治效果影响不大;当多菌灵、百菌清或农抗120单独使用时,多菌灵和百菌清的效果明显好于农抗120;花生病叶率、病情指数和有效叶面积与荚果产量相关极显著,在新药剂试验初期,用上述指标直接评价农药的防效更经济;杀菌剂对土壤中真菌有一定的影响,而对细菌和放线菌影响不明显,因此不会对土壤带来明显的公害.全生育期喷施3次杀菌剂,在花生收获前一个月停止用药,对花生籽仁不会产生明显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15%磺草酮水剂于2008年进行的茎叶处理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表明,在800 g a.i./hm2以上剂量处理对玉米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的综合防效分别高于80%和84%,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