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西2008 ~ 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产量状况,为广西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4年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分析比较了年度间产量,各类型水稻产量,产量与生育期、株高的关系.[结果]广西杂交水稻的单产没有突破,仍徘徊在7 500 kg/hm2的极点,常规稻的单产从2012年到2014年下降幅度较大.[结论]广西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把杂交稻高产育种作为一种长期的育种目标,并继续加强常规稻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2.
分析并评价2005—2009年江西省水稻审定品种及其产量状况。结果表明:科研院所、种业公司和大中院校构成了江西省水稻育种的中坚力量;2005—2009年江西省审定品种年度间的产量波动不大,产量水平较平稳;江西地区水稻增产潜力大,但当地的两系杂交稻比较少。  相似文献   

3.
根据2001~2008年国家水稻品种区试、审定及推广情况统计资料,对长江中下游稻区籼型两系与三系杂交水稻组合的比较分析表明,两系组合总体上产量高于三系、米质略优于三系  相似文献   

4.
庆丰优7998是江西国穗种业有限公司配组的杂交晚稻新组合,亲本为庆丰AXR7998,2011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1009)。该品种2009~2010年在金溪县试种产量表现突出,2011年该品种被江西省种子管理局推荐参加江西省现代农业水稻新品种展示,本县种植面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3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两系杂交油菜赣两优3号是利用甘蓝型油菜生态型雄性不育两用系66S与恢复系03C-8杂交筛选而成的优质新组合。该组合产量较高,品质特优,2009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提高广西优质稻的产量和品质奠定基础.[方法]2007~2008年对广西优质组生产试验中表现优异的黄华占分离植株进行两年4代系统选育后,2009~2010年进行品比试验,2011~2012年参加广西优质稻常规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观察其综合性状表现.[结果]优质稻新品种玉丝6号生育期早造127.5 d左右,晚造117.0 d左右,株高109.1 cm,穗长22.8 cm,每穗总粒数155.9粒,结实率73.5%,千粒重23.6 g.2010年早造、晚造分别进行品比试验,玉丝6号产量最高,分别为7449.00和7599.00 kg/ha,分别比对照柳沙油占202增产11.20%和8.10%.2011、2012年参加广西常规优质稻组区试,平均产量为7393.05和6630.00 kg/ha,分别比柳沙油占202增产2.05%和9.09%.玉丝6号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分蘖力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优质稻品种玉丝6号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单季杂交稻在江西省上高地区产量和群体特征的差异.[方法]以4个籼粳杂交稻品种和4个杂交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对2种类型水稻产量及其结构、茎蘖动态、叶面积动态与组成等群体特征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结果]与杂交籼稻相比,籼粳杂交稻穗型大、穗数足、结实率与千粒重保持正常水平,籼粳杂交稻生长中后期具有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多的特点.[结论]籼粳杂交稻产量显著高于杂交籼稻,可供江西省上高地区示范推广的品种有甬优538和甬优12.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育紫甘薯新品种,满足市场和生产者对优质高产紫甘薯新品种的需求.[方法]以福薯13号为母本进行集团杂交选育,分别于2009、2010~2011年参加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福建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和品种展示,并参加全国紫甘薯展示评比.[结果]育成优质高产紫甘薯新品种福宁紫3号,具有花青素高、较高产、稳产、优质、贮藏性好、抗蔓割病、适应性广等特点.品比试验中,鲜薯和薯干产量分别为28000.5和8959.5 kg/ha,分别比对照金山57减产22.20%和2.00%;2010~2011年区试,平均鲜薯产量31366.95、36395.70 kg/ha,比对照品种金山57减产12.02%、21.97%;2012年参加生产试验,莆田、惠安、宁化3个点平均鲜薯产量45567.0 kg/ha,比对照减产4.06%.2010~2011两年平均干物率、出粉率、食味和外观均高于对照,单株结薯数较多,单株薯块重较高,大中薯率较高.该品种于2013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福宁紫3号适于各种类型土壤,早、晚薯均可种植,适宜在福建省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两系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品种来源为Y58Sx9311.该组合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8001).2007年在建瓯市开始试种,2009年大面积推广,成为建瓯市主推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熟期适中、产量较高、适应性广、抗性较好、米质优良、株型紧凑、二次灌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壳薄、粗脂肪含量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且适合广西种植的花生新品种,为广西花生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方法]以优异种质0442/3001-18为母本、抗病种质03秋/3016为父本进行杂交,并对杂交后代进行多代定向选择,低世代侧重于果型、出仁率及产量潜力的选择,高世代侧重于产量性状、粗脂肪含量和抗逆性的筛选;2010~2014年分别进行品比试验、广西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及试验示范.[结果]育成的桂花32表现为早熟、高产稳产、壳薄、粗脂肪含量高、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2011年品比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4361.2 kg/ha,比对照品种桂花17平均增产11.19%.2012~2013年广西花生区试中,平均荚果产量3975.0 kg/ha,比对照品种桂花21减产1.43%,而籽仁产量2743.1 kg/ha,比桂花21增产7.32%.在广西武鸣试验示范中,荚果产量为4084.6 kg/ha,比桂花17增产11.78%;在钟山县试验示范中,鲜荚果产量9445.5 kg/ha.粗脂肪含量52.12%~54.10%,蛋白质含量25.00%左右;饱果率79.4%,双仁果率81.8%,百果重186.3 g,百仁重71.3 g,出仁率70.3%.桂花32农艺性状优于桂花17,于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花32综合性状优良,可作为桂花17的替代品种,适合在广西花生产区旱坡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对江西省2003~2011年审定的432个水稻品种的概况、抗病性、米质和产量进行了总结,对不育系及恢复系在这些品种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以三系杂交稻为主。368个杂交稻品种的选育共使用了112个不育系和297个恢复系。抗病品种有157个,优质品种有147个,高产品种有80个,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只有7个。  相似文献   

12.
早籼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广西近几年来早籼品种(组合)的稻米品质状况。[方法]以大面积推广利用及新组配的10个早籼杂交水稻组合为材料,研究早籼三系杂交水稻稻米的品质性状。[结果]参试组合的蛋白质含量和精米长度的达标率最高;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性状的达标率为0;参试组合的大多数品质性状表现一般,无一组合的全部品质指标能达到部颁食用优质米2级标准。[结论]该研究为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组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现有水稻品种(组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龙优268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介绍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龙优268。[方法]综述龙优268的选育过程、产量情况、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结果]龙优268是由不育系龙A与恢复系R268选配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4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桂审稻2007035号)。该组合株型适中,平均全生育期115 d,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稻米品质符合部颁食用籼稻品种品质3级标准,苗叶瘟6~7级,穗瘟发病率9级,穗瘟损失率9级,稻瘟病抗性指数8.3~8.5,白叶枯病IV型5级,V型9级,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7 620kg/hm2,比博优253增产2.5%。[结论]龙优268适宜在广西桂南稻作区和桂中稻作区南部种植博优桂99的地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4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推广杂交水稻新组合K优40。[方法]对K优40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结果]K优40是不育系K17A和恢复系R40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适宜、分蘖力强、耐肥抗倒、长势旺盛、抽穗整齐、熟相好等特性,已于200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结论]该组合适宜重庆市和四川省海拔800 m以下稻瘟病非常发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新组合健优388的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优38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黔恢1388与湖南金健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三系不育系健645A组配而成的迟熟籼型三系杂交种,于201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10003号)。该组合高产、抗倒、耐寒,适宜在贵州迟熟一季中稻区种植。为了加快贵州杂交水稻品种的更新,促进新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对杂交水稻新品种健优388的制种技术进行探索实践,提出了健优388新组合的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三系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不育系:金23A、11-32A、优IA、珍汕97A;恢复系(品种):桂99、广陆矮4号、桂朝2号、窄叶青8号、特青、胜优2号、比四稻、常杂3号、晚三、培C311、明恢86、明恢63、南京11号、9311、金陵57、盐籼1号、93—9、贵辐籼3号、黔籼2号、IR36、IR24、IR72、密阳46、密阳54、密阳42、水源287、水源290。  相似文献   

17.
2001~2010年福建水稻品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比较2001~2010年福建省审定152个水稻品种的育种途径、主要不育系以及审定品种的产量、抗性、品质等主要性状.结果表明:三系法杂交稻组合133个,占87.5%;二系法杂交稻组合13个,占8.6%;常规稻品种6个,占3.9%.三系法仍然是当前福建省水稻育种主要方法.146个杂交稻组合使用了55个不育系,其中三系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中药浸出液对稻谷增产的影响。[方法]选取不同地区的3种稻谷亲本,用相应的处理液对其进行处理,分别在其幼苗期,分蘖期向植株叶面喷洒相应的稻谷种子浸泡液,并记录试验数据,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组别的农艺性状数值进行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结果]横向试验后发现使用纯中药浸出液处理过的杂交稻亲本产量大幅度增加。同步进行的纵向研究表明未用中药浸出液处理的一组稻谷产量急剧锐减。另一组用中药浸出液处理过的稻谷产量、稻穗质量明显提高,其子代的产量、稻穗质量也大幅度的提高。[结论]该试验为杂交稻能够实现"留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2006 ~2015年国审水稻品种情况.10a间平均每年审定49.4个品种.在品种结构上,三系杂交稻品种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两系杂交稻品种比例快速增长;科研院校选育的品种数量呈下降趋势,以种业公司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快速发展,逐渐成为水稻育种的主要模式.在品质结构上,审定的常规稻品种优质率较高,杂交稻优质率呈下降趋势,品质改良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20.
叶永印  Ibrahim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592-6593
[目的]筛选适合尼日利亚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方法]从中国引进的8个高产、优质、高抗杂交水稻新组合作参试种,以当地种植的主要水稻品种为对照进行试验,随机区组排列,收获前调查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对照的生育期最长,比中国杂交种长9~14 d。所有中国杂交水稻全部比CK极显著增产,增幅20.33%~68.69%。对照产量最低、穗大但粒少、千粒重较低,品质中下等,感稻瘟病等。引进的中国杂交水稻新组合表现为:高产、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高,品质上等,抗到中抗稻瘟病。[结论]建议尼日利亚引进进行示范、推广华优3号、两优363C、优36、黔优联合9号、汕优联合2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