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特定生态环境(腐烂的稻草)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并就这些微生物菌株对水稻秸秆的降解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利用以微晶纤维素粉等只含纤维素成分的原料作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对从稻草秸秆中分离筛选到的7株可降解稻草秸秆的丝状真菌菌株进行分离和筛选,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2个层次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这些菌株降解水稻秸秆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发现,筛选出的7株菌株中有2株属于多轮青霉组,2株属于烟色曲霉组,1株小孢根霉组,1株梨卵形孢组以及1株总状枝毛霉组.其中1株烟色曲霉组和1株卵形孢组降解秸秆纤维素能力较强,另有1株烟色曲霉组和1株卵形孢组降解秸秆半纤维素能力较强.[结论]研究可为微生物菌种降解水稻秸秆的能力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疆番茄生长及其果实加工过程中霉菌污染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新疆番茄果实生长及其加工过程中的霉菌组成,了解不同加工番茄产地所分离霉菌的差异与分布特征以及是否有产毒霉菌污染.[方法]对番茄生长与加工过程中不同环节进行样品采集与霉菌分离,并根据菌落形态特征、显微特征、生理生化和ITS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获得的霉菌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45株霉菌,曲霉为优势菌17株,其次为青霉9株,镰孢菌6株,赤霉菌4株,木霉2株,其它类型霉菌7株.[结论]番茄生长土壤与番茄果实中均分离鉴定出产毒真菌黄曲霉菌和木贼镰孢霉,从番茄叶片中分离到产毒真菌尖孢镰孢菌.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严寒地区低温条件下农业废弃物自然处理效率下降的问题,从长白山典型静水水底污泥筛选优势低温降解纤维素菌并进行26S rRNA PCR测定菌种,明确其分类地位。通过全组合构建菌株多样性为1~5的复合菌系,分别检测复合菌系的秸秆相对降解率及其滤纸酶、纤维素内切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菌株多样性和组成对复合菌系玉米秸秆降解效果及其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筛选得到5株可在15℃时纤维素水解能力强且可降解玉米秸秆的菌株。经26S rRNA序列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5株降解菌分别为链霉菌(Streptomyces)、棘孢木霉(T.asperellum)、钩状木霉(T.asperellum)、曲霉(Aspergillus)和青霉(Penicillium),与NCBI数据库的序列相似度均超过99.95%。抽样效应分析发现,不同菌株对复合菌系的秸秆降解效果、滤纸酶和纤维素内切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全组合复配结果表明,以编号为AX1、AX3和AM4的组合对玉米秸秆降解效果最佳、酶活性最高,复合菌系的秸秆降解能力和纤维素酶活力均高于单一菌株,且随着菌株多样性水平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4.
3株茶蔗生柱锈重寄生木霉菌的形态鉴定及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利  李靖  陈玉惠  李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11-6213
[目的]探讨更为客观的木霉菌鉴定手段.[方法]在形态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鉴定手段(rDNA-ITS序列分析),对3株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依据TR1的培养性状和显微特征描述,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深绿木霉(T.atroviride);TR2、TR3的培养性状和显微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相似,依据其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这2个菌株为绿色木霉(T.viride Pers.ex Fr.).从Genbank中深绿木霉和绿色木霉的6个菌株与TR1、TR2、TR3所作的系统发育树可知,TR1应该归为深绿木霉,TR2和TR3属同种真菌,应该归为绿色木霉,这与形态学观察结果一致.[结论]形态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可作为木霉菌分类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玉米秸秆纤维素的降解率.[方法]从腐烂的秸秆、森林土及羊瘤胃液等富含纤维素分解菌的样品中筛选出降解纤维素的菌株.样品以玉米秸秆为碳源富集培养后,采用刚果红纤维素琼脂平板法初步筛选纤维素降解菌,再以CMCase(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性为指标进行复筛,对复筛获得的高效菌株进行组合培养,筛选出高效组合菌群,进行菌株鉴定.[结果]筛选获得了3株活性较高的纤维素分解菌,通过形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种属鉴定N05、N13为枯草芽孢杆菌,N21为黑曲霉;并对其进行组合培养,得到1个较好组合NSS,其CMC酶活性为6.07 U/mL,比单菌株有一定程度提高.[结论]混合菌群的酶活优于单一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生物质秸秆降解速度,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微生物资源.[方法]以黑翅土白蚁菌圃为菌源,采用平板稀释法初筛分离得到降解纤维素的目标菌株,再复筛得到最优菌株FUN-ce4,然后对其进行ITS序列分析鉴定以及酶稳定性研究.[结果]菌株FUN-4归属于栓孔菌属(Trametes).经对酶活性研究,菌株FUN-4在温度为60℃、pH为4、发酵时间为6 d时酶活相对较高;而温度为40℃、最适pH为5时酶活相对较稳定.[结论]白蚁菌圃中存在活性较高的纤维素降解菌株,可以成为高活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李萍  王东阳  许云 《广西农业科学》2014,45(9):1589-1593
[目的]筛选出具有甲醛降解能力的微生物,为甲醛降解菌的产业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PDA固体培养基分离甲醛耐受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观察耐受菌的形态特征,显微观察其孢子结构;采用rDNA-IT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目标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通过测菌丝湿重来绘制其生长曲线,采用蛋白显色法测定甲醛浓度的变化.[结果]分离纯化出1株甲醛耐受真菌J-5,其培养特征、显微特征与曲霉属(Aspergillus)相似;18S rDNA核酸序列同源性分析发现,菌株J-5与曲霉属的6个株系为同一类群,所处类群中18S rDNA基因序列两两之间的相似值均在76%以上.J-5菌株最大可耐受甲醛浓度为2000 mg/L,可在192 h内将浓度为1560 mg/L的甲醛降解到100 mg/L以下.J-5菌株在培养0~96h内生长缓慢,但甲醛浓度下降迅速,当甲醛浓度下降到400 mg/L后,菌株生长迅速,甲醛浓度下降缓慢.[结论]分离筛选出1株甲醛降解菌J-5,经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曲霉属真菌,其在生长调整期对甲醛的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安徽省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的致病力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法定性检测辣椒疫霉产生的果胶酶活性,并对不同致病力菌株的PG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辣椒疫霉均可产生果胶酶,形成水解圈.供试菌株接种辣椒苗复壮后的PG活性高于复壮前;强致病力菌株的PG活性明显高于弱致病力菌株;供试菌株的PG活性均在培养后第7天达到峰值.[结论]PG活性的高低与辣椒疫霉菌致病力的强弱相关,是该菌的致病相关酶.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木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和对黄瓜的促生增产效果.[方法]从烟草根际筛选出1株木霉菌Tv-1511,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研究了Tv-1511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白绢病菌(Scl...  相似文献   

10.
秸秆自然降解过程中优势菌群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新  王志学  于淼  冯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9-20,55
[目的]筛选降解秸秆的优势菌。[方法]通过室内试验模拟秸秆在土壤中的状态,观测不同时期秸秆上微生物的变化及不同土层中碱解氮和总糖含量的变化。[结果]秸秆降解40d时,优势菌中真菌所占比例较大,降解60d时,细菌优势菌所占比例较大,其中菌株j-15、14和木霉12的数量占优势;第2层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为第3和第6层,表层和底层土壤中细菌数量最少;表层土壤中真菌种类较多,第2和第3层土壤中木霉占绝对优势,其他菌层以毛霉为主。[结论]第3层土壤中优势菌较多,碱解氮和总糖含量最高;分离出的细菌以球菌为主,真菌以木霉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育降解棉酚菌株,组建复合菌系,优化固体发酵条件.[方法]从实验室已有菌株、动物新鲜粪便和土壤中筛选降解棉酚菌株,确定共生菌株混合配比,采用响应面法评价水分、接种量、发酵天数及其交互作用对棉酚降解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选育出10株符合《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中规定的降解棉酚菌株,确定共生菌株最优配比为QC-3:QC-5:QC-9:QC-10按1:2:1:1,最优的固体发酵培养条件为水分68.8;、接种量12.8;、发酵天数42.5 d,在此条件下脱毒率可达到91.4;.[结论]确定了混合菌发酵棉秸秆脱毒的最佳条件,为混合菌棉秸秆固体发酵降低游离棉酚含量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工艺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一株具有抗菌活性的有丝真菌092902进行鉴定.[方法]采用典型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碳源同化及ITS序列3种鉴定方法.[结果]从形态方面,菌株092902与标准菌株黑曲霉As3.40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观察极为相似,初步判断菌株092902属于黑曲霉;从Biolog微生物鉴定仪碳源同化方面,鉴定结果是黑曲霉;从菌株ITS序列进一步确认菌株092902与NCBI数据库中黑曲霉相似率达到100%.[结论]从这3个方面共同对菌株092902作出鉴定,该菌属于黑曲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枣果霉烂病是枣干果上的主要病害,青霉菌是引起枣果霉烂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明确新疆枣果霉烂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种群,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与危害.[方法]通过组织分离、形态鉴定及分子鉴定,对引起枣果霉烂病的几种青霉菌进行准确鉴定,通过人工接种进行致病性比较.[结果]自枣果上分离到的大多数青霉属单孢菌株对枣果具有明显的致病性;50个致病的青霉属单孢菌株分属于5个种,分别为波兰青霉、短密青霉、变幻青霉、产黄青霉、朱黄青霉;其中波兰青霉分离频率最高,为青霉菌中的优势种;变幻青霉在5种青霉菌中致病力最强.[结论]引起新疆枣果霉烂病的青霉属真菌有5种,其中波兰青霉为优势种,变幻青霉为致病力最强的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发农用抗生素新品种.[方法]对该实验室2005年从海南霸王岭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BM10生防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链霉菌BM10菌株的孢子丝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壁化学组分与Streptomyces albogriseus基本一致,但在菌落颜色、产黑色素和棉子糖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同.BM10菌株与Streptomyces albogriseus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为99.67%.[结论]初步判定BM10菌株为白浅灰链霉菌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用于防治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Neurosporacrasa sp.)和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的拮抗菌株,为食用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优良生防资源.[方法]以分离自江苏连云港海域的92株海洋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供试菌株及其发酵液对链孢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作用,测定抑菌作用较强菌株与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菌丝生长的相容性,筛选抑菌作用强且与杏鲍菇菌丝相容性好的优良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gyrB序列分析对优良拮抗菌株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92株供试海洋细菌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高效拮抗污染菌的BMY-2菌株,其对链孢霉的抑菌圈直径达25.33 mm,对绿色木霉的抑菌带宽度达30.00 mm,且与杏鲍菇的相容性好;分类鉴定结果表明,BMY-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BMY-2菌株对食用菌污染菌链孢霉和绿色木霉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杏鲍菇生物相容性好,在食用菌生物防治上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三唑磷的降解菌,为三唑磷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提供降解菌资源.[方法]采用富集培养、划线分离筛选降解菌;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降解菌;液—液萃取结合气相色谱法(LLE-GC)测定三唑磷残留量.[结果]筛选出一株三唑磷降解菌TDB-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基因序列鉴定,确定TDB-2属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该菌株能以三唑磷为唯一碳源,生长最佳条件为pH 7.0和35 c;在最佳生长条件下培养9h对50 mg/L三唑磷的降解效率为69.71%.[结论]菌株TDB-2能高效降解三唑磷农药,具有开发成环境兼容性好的三唑磷降解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方法]在有机磷农药富集地区采样,利用选择培养的方式筛选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种,对筛选到的微生物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降解特性.[结果]在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环境下采集56份土壤及污水样本,从中筛选到可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菌株JWDP-16,其对氧化乐果的最高降解率达59.80%,该菌对其他有机磷农药具有广谱降解能力,同时表现出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分类鉴定确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结论]菌株JWDP-16对有机磷农药具有高效降解能力,可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更为客观的木霉菌鉴定手段。[方法]在形态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鉴定手段(rDNA-ITS序列分析),对3株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依据TR1的培养性状和显微特征描述,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深绿木霉(T.atroviride);TR2、TR3的培养性状和显微特征在一定程度上相似,依据其形态特征,初步鉴定这2个菌株为绿色木霉(T.viridePers.ex Fr.)。从Genbank中深绿木霉和绿色木霉的6个菌株与TR1、TR2T、R3所作的系统发育树可知,TR1应该归为深绿木霉,TR2和TR3属同种真菌,应该归为绿色木霉,这与形态学观察结果一致。[结论]形态特征结合ITS序列分析可作为木霉菌分类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方新  王志学  于淼  吴红艳  冯健  宗玉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69-15670
[目的]以使用秸秆降解专用菌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理化性质、微生物及酶活变化。[方法]观测不同时期土壤真菌变化,测定哈茨木霉的定殖率以及栽培前后土壤养分、酶活变化。[结果]使用秸秆降解专用菌后土壤中哈茨木霉有效菌数明显增加,有效改善土壤养分,明显提高碱性磷酸酶和脲酶含量。[结论]秸秆降解专用菌能促进作物对土壤中磷素、氮素的吸收和利用,并且能提高哈茨木霉定殖率,促进秸秆较快降解,进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0.
甜菜霜霉病菌形态鉴定及28S r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疆甜菜霜霉病进行鉴定和基因序列分析.[方法]挑取甜菜叶片上霉层,对孢囊梗及孢子囊进行显微观察;提取甜菜霜霉病菌DNA,用卵菌纲通用引物NL1/NL4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同源性比较.[结果]显微观察到的病原菌孢囊梗及孢子囊与已报道的甜菜霜霉病菌形态一致;PCR扩增28S rDNA末端序列为801 bp,Genbank比对结果显示该段序列与霜霉属粉霜霉菌(Peronospora farinose)最为接近,同源率在99;以上,与霜霉属主要典型株系同源性均在90;以上.[结论]显微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该病原菌属霜霉属,粉霜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