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光山县茶树品种资源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与评价。2007年,光山县茶园面积达8333.3 hm2,现有无性系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龙井长叶、乌牛早、白毫早、迎霜、安吉白茶、劲峰、碧云、浙农12号、茂绿、福鼎大毫等12个,栽培面积2100.0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25.2%;有性系茶树品种有:本地群体种、信阳群体种、祁门槠叶群体种、福鼎大白、龙井43、鸠坑、湘波绿等7个品种,种植面积达6233.3 hm2,占全县茶园总面积的74.8%。  相似文献   

2.
对9个引进的茶树品种进行了引种观察和绿茶适制性评价,结果表明:品种福鼎大白茶、龙井43、龙井长叶、早白尖5号移栽成活率和产量高、抗寒性强、制茶品质好,适宜在陇南茶区推广;乌牛早、安吉白茶、南江1号、迎霜和名山早抗寒性较弱,成品绿茶品质较差,不适宜在陇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信阳毛尖茶的品质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玉霞  张洁  赵仁亮  郭桂义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817-3819,3909
对信阳群体种、白毫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乌牛早、迎霜和安吉白茶7个茶树品种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和信阳群体种的感官品质最好,龙井43最差,这可能与制茶工艺有关;茶多酚和咖啡碱在龙井43中质量分数较高,氨基酸和叶绿素在福鼎大白茶中质量分数较高。  相似文献   

4.
汪辉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8):1528-1529
对乌牛早、龙井43、浙农113、浙农117、白叶1号、迎霜、中茶108及鸠坑8个茶树品种按春茶出芽顺序归类,并对对成品径山茶品质、自身特点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认为现阶段特中茶108、白叶1号、浙农113组合比较合适,且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对信阳群体种、白毫早、龙井43、福鼎大白茶、乌牛早、迎霜和安吉白茶等7个茶树品种制成的信阳毛尖茶的感官品质和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乌牛早和信阳群体种的感官品质最好,龙井43最差,这可能与制茶有关;茶多酚和咖啡碱在龙井43中含量较高,氨基酸和叶绿素在福鼎大白中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茶树无性系引进良种的生长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江苏省茶园良种率,建立优质、高产、高效茶园,对从福建、浙江、安徽、湖南4省引进的19个无性系茶树良种在茶树幼龄期和试采期的移栽成活率、树冠性状、萌发期、定型修剪物重量、早期鲜叶产量、抗旱性、抗寒性等性状进行了大田试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黔方、汝城早芽、蒿绿细芽、云桂大叶、龙井长叶、龙井43、迎霜、9201、乌牛早、浙农113、白毫早、日铸茶、浙农139等品种的生长势、物候期、抗旱性、抗寒性和早期鲜叶产量等性状表现较好,适合江苏传统茶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7.
山东茶树品种引进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对山东茶树引种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引进茶树品种主要来源于浙江、福建、湖南和安徽,共引进茶树品种75个;引种方式主要为茶籽,以鸠坑和福鼎大白种植最广;无性苗引种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未形成规模,多处于试种阶段;山东引进品种的结构由单一适制绿茶向红绿茶兼制以及乌龙茶、多茶类适制方向发展;目前山东在生产上主要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福鼎大白、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迎霜;适宜推广种植的无性系品种有:中茶108、乌牛早、舒茶早、碧香早、平阳特早、金观音、金萱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并比较由8个品种(茂绿、翠峰、龙井43、迎霜、福鼎大白茶、鸠坑种、白叶1号、薮北种)茶树春季和秋季鲜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的粒径参数、色差数值和内含成分,联合感官审评结果,以期筛选出适制超微绿茶粉的茶树品种和采制季节。结果表明,由龙井43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粒径最小,由翠峰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颗粒最均匀;由翠峰春茶和福鼎大白茶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色泽最纯净艳丽;由福鼎大白茶春茶和龙井43春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氨基酸含量最高,而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较低;由薮北种春茶、迎霜秋茶和福鼎大白茶秋茶制成的超微绿茶粉审评总得分最高。综合分析后认为,龙井43、翠峰、福鼎大白茶和薮北种茶树的春茶适制超微绿茶粉,迎霜和福鼎大白茶的秋茶可用于制作饮用型超微绿茶粉。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适宜赣南茶区推广的高光效茶树品种,为科学制定不同品种茶树高效栽培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7月测定了9个茶树品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9个品种茶树光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茶树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位列前4的品种由高到低依次为:中茶108、浙农117、龙井43和乌牛早,4个品种之间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净光合速率以龙井43最高,与乌牛早、中茶108差异不显著,但它们与浙农11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茶树光合能力位列前4的品种由高到低依次为龙井43、乌牛早、浙农117和中茶108.不同品种茶树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呈正相关(r=0.65),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负相关(r=-0.34);水分利用率(WUE)与蒸腾速率(Tr)呈极显著负相关(r=-0.82).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与PSⅡ实际光合效率(YII)呈显著正相关(r=0.67);PSⅡ最大光合效率(Fv/Fm)与光化学猝灭系数(qP)呈显著正相关(r=0.68).[结论]乌牛早、龙井43、浙农117和中茶108这4个茶树品种光合能力较强,具有高产潜力,适合在赣南茶区推广应用,但乌牛早和龙井43两个品种的蒸腾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低,因此,生产上宜选择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栽培.安吉白茶为低光合、低蒸腾、水分利用率高的品种,与其他品种相比更耐瘠薄与干旱;黄金芽为低光合、高蒸腾、水分利用效率低的品种,可作为特色品种在有灌溉条件的地方适量栽培,不宜在赣南山区大面积推广.中茶108、浙农117、赣茶3号3个品种的光保护能力相对较弱,栽培过程中应注意适度遮荫.  相似文献   

10.
陇南地区茶树建园都是采用种子育苗栽植 ,但由于种子育苗易造成品种混杂、退化 ,不仅使生产名优高档茶受到限制 ,而且影响了茶叶产量、质量及效益。因此 ,自 2 0 0 2年以来 ,我们在康县阳坝、文县李子坝进行了茶树扦插繁殖技术试验示范 ,并取得成功。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 ,现将茶树扦插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供生产者参照。1 选用适宜品种适宜陇南茶树扦插繁殖的有性系品种主要有鸠坑种、宁州种、信阳种、宜兴种、迎霜、紫阳种等 ,无性系品种主要有龙井 43、龙井长叶、安吉白茶、乌牛早、福鼎大白茶、早白尖 5号等 ,这些品种抗性强 ,产量高 ,扦…  相似文献   

11.
对从浙江茶区引入川西茶区的5个茶树良种进行了营养芽物候期、芽叶性状、春季名优茶产量、主要生化成分以及名优茶品质等的研究和鉴定.结果表明:5个引进品种具有萌芽早和新梢芽叶性状较优的特性,所制名优茶的氨基酸总量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及茶氨酸、谷氨酸等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四川主栽品种“福选9号”(CK2),且各品种的儿茶素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福云6号为对照,研究乌牛早、浙农113、迎霜等11个茶树品种在桂北山区三江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元宵绿、乌牛早、平阳特早发芽期比对照种早6~10d;除铁观音、毛蟹按照乌龙茶标准采摘显著高于对照种,其他品种的鲜叶产量低于对照种;乌牛早、平阳特早制茶品质优异,较全面,迎霜、梅占、浙农117制茶品质优良,除铁观音、毛蟹不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扫描电镜、石蜡切片等方法对豫南引进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品种舒茶早、白毫早、平阳特早、迎霜、乌牛早、碧香早等的叶片形态特征及结构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乌牛早、白毫早的抗旱、抗寒能力较强,舒茶早、迎霜、碧香早的抗旱、抗寒能力中等,平阳特早的抗旱、抗寒能力较差.因此,在常受干旱、寒害的豫南茶区,乌牛早、白毫早为适宜推广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丽早香是浙江省丽水市选育的茶树品系,研究其遗传特性及与其他茶树品种差异性,是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开展新品种审定的重要判定依据。以浙江丽水主栽品种嘉茗1号(乌牛早)、迎霜、龙井43和当地群体种(鸠坑)为比较对象,采用改进的CTAB法提取上述4个品种和丽早香(山地种和大田种)6个材料的总DNA,应用简单重复区间序列(ISSR)标记的方法,分析了丽水本地品系丽早香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丽早香在不同栽培环境中基因型没有差异,是一个稳定的品系;而且,丽早香与嘉茗1号(乌牛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龙井43的亲缘关系最远,与迎霜和当地群体种的亲缘关系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不同茶树品种加工千岛玉叶龙井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存  毛宇骁  余继忠  郑旭霞  黄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5):12640-12642,12651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茶树品种加工千岛玉叶龙井茶的品质.[方法]对中茶102、浙农117、鸠16、龙井43、鸟牛早、春雨一号、龙井长叶、安吉白茶和鸠坑群体种9个品种(品系)加工的千岛玉叶龙井茶的感官品质、理化成分、香气成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各无性系良种均能较好地满足千岛玉叶龙井荼的品质要求,其中鸠16、中茶102和龙井长叶品种制得的茶样色泽嫩绿油润,香气高,滋味的醇爽度好,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审评总分较高.[结论]研究可为指导茶农合理选择适制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川西茶区引进的十二个茶树良种抗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从浙江、福建等地引进四川川西茶区的乌牛早、平阳特早、龙井长叶、元宵茶等12个绿茶良种的叶片解剖结构、SOD酶活性、CAT酶活性和新梢电导率进行了比较和抗性间接鉴定,同时采用田间观测方法对各品种抗性进行田间自然鉴定。结果表明:乌牛早、平阳特早等8个品种的抗性强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或与对照品种相当,迎霜等4个品种抗性弱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17.
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广东点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轮全国茶树品种广东点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9个乌龙茶品种中金牡丹、紫牡丹、春兰及瑞香4个品种综合表现最好,除紫牡丹产量稍低于黄棪对照种外,其余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瑞香、黄玫瑰、玉翠达极显著水平,紫玫瑰达显著水平;绿茶品种产量均高于福鼎大白对照种,其中茗科3号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早玫瑰达显著水平,绿茶品质与对照种相当。参试品种在广东区试点发芽期多数表现为早芽种,抗寒、抗旱性强,抗小绿叶蝉能力较强,适宜在广东乌龙茶及绿茶区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