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根据信阳市2005~2008年大气环境中3种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监测值,对信阳市大气环境进行现状评价并采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中短期预测。现状评价结果表明:信阳市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信阳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灰色系统模型GM(1,1)中短期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信阳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呈下降趋势,二氧化氮浓度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济源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2006~2012年济源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2年济源市的环境空气优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呈现下降趋势,但浓度仍相对较高,首要污染物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老城区的污染重于新区,采暖期浓度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市城近郊区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SO2)、氮气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TSP)和一氧化碳(CO)4种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作了分析,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指出了改善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李玉桦  胡佳 《北京农业》2012,(21):160-161
米易县大气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呈均上升趋势,选用污染综合指数法对2008-2011米易县城区大气种3种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说明:米易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状况总体较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郑州市2008年环境监测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2008年郑州市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大气主要污染因子和相应污染源进行分析,以期得出各因子之间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灰色系统GM(1,1)对郑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近5年状况进行了预测.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主成分1反映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降尘的信息,主成分2反映可吸入颗粒物的信息,主成分3反映硫酸盐化速率的信息,通过计算各监测点、各月主成分综合得分得到年内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系统聚类将监测指标聚为3类:二氧化氮、二氧化硫、降尘为1类,硫酸盐化速率和可吸入颗粒物各为1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郑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灰色预测GM(1,1)模型,结果表明,二氧化硫质量浓度有上升趋势,二氧化氮质量浓度小范围降低后保持平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6.
谢恒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2,(17):9410-9411,9532
对陕西省大气环境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和降尘等4种主要污染物年平均浓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对陕西省2004~2009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大气环境污染物中的二氧化硫和降尘变化较为平缓,氮氧化物总体呈上升趋势;陕西省大气环境质量向良性方向发展。从政府决策、企业整治等方面提出了改善陕西省大气环境质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降尘的连续监测,分析了1996~2005年间空气环境质量中各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实地监测,采样,对所采样品采用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Saltzman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在此期间,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SO2的年均值在0.068~0.145 mg/m3,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在0.115~0.186 mg/m3.SO2和可吸入颗粒物都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但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污染指数来看,1996年的主要污染物为降尘,1999、2003、2004、2005年主要污染物为SO2,其余年份均为可吸入颗粒物.[结论]从2005年空气污染状况分析出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在此基础上,从能源、工业布局、法律保障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用以减轻乌鲁木齐是空气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8.
气温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9年石嘴山市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获取的监测结果为数据支撑,阐明石嘴山市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逐月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石嘴山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温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石嘴山市各污染物浓度具有冬强夏弱的变化规律,气温与污染物浓度具有较好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6—2014年天津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产业、自然等方面筛选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对主要污染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是大气环境质量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城市化发展等通过影响污染物排放,进而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科学地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了多种大气污染物来评价空气质量,但评价结果往往低于我国空气质量指数(AQI)标准等级,弱化了多种污染物同时超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DS证据理论在处理模糊或不确定等问题时具有很大优势,但是目前较少有...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安徽省环境保护局提供的2012~2013年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对安徽省各地市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指标和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年均值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及横向、纵向对比,得出安徽省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从多方面分析造成其规律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2013年安徽省API年均值、高值城市数量均显著高于2012年;安徽省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2013年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下降,Ⅲ1级污染以上天数也明显增加,出现V级污染的城市增加至7个,地域也扩大至安徽东南部;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铜陵SO2污染相对严重.安徽省逐月的API分布有明显的时间、空间差异,API高值期有1、6及10 ~ 12月,整体上淮北>江淮>江南,东部>西部;API高值期有明显的北高南低的逐降形势,区域间差值较大;API低值期则存在中东部偏高,南北相对偏低,区域间差值较小.安徽省各地市的GDP构成、人口结构对API起到基础性贡献,而6月小麦秸秆焚烧期及10月水稻-玉米秸秆混合焚烧期造成PM10浓度急剧增加,对API起到高峰推动作用,安徽省地形也起到平原扩散、山区阻挡堆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宗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4,(3):862-863,889
[目的]研究冬季供暖对沈阳市不同功能区4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方法]根据沈阳市2013年全年11个监测点位的PM10、PM2.5、SO2、NO2实时监测数据,分析4种污染物浓度的月变化规律,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供暖期和非供暖期该市6类功能区4种污染物对各功能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污染物PM10、PM2.5、SO2的浓度受供暖影响月变化明显,NO2的浓度受供暖及降水的双重影响月变化规律与其他3种污染物有较大不同;供暖期工业区各类污染物浓度最高,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供暖期和非供暖期各类污染物浓度均较高,供暖期农村和风景名胜区较其他点位污染物浓度最低;农村、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点位NO2浓度最高。[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调控与治理沈阳市大气污染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近年来义乌市大气环境治理成效。[方法]依据2013~2015年义乌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趋势,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095—2012)二级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影响义乌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依次为PM_(2.5)、PM_(10)、NO_2、O_3,义乌市大气污染呈现为扬尘和机动车尾气并存的混合型污染。颗粒物污染突出,NO_2和O_3浓度略有上升,PM_(2.5)、PM_(10)和SO_2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对SO_2治理效果显著。[结论]近年来义乌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这可能与该市采取的各项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源综合整治措施取得初步成效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重庆开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2010年开县城区SO2、NO2、PM10的监测数据,综合运用空气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开县城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开县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为PM10,SO2和NO2的污染程度较低;2010年较之2009年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上有较大改善;一年中1月份和12月份污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垃圾发电项目的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垃圾发电项目为案例,在分析其工艺流程、排污环节和前期污染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型定量模拟评价该垃圾发电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SO_2、NO_2、HCl、HF、H_2S和NH_3的小时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7.84、16.53、0.16、0.17、21.23和3.61μg/m~3;PM_(10)、SO_2、NO_2、HCl和HF污染物日均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6.52、0.11、2.84、0.28和0.30μg/m~3,相应占标率分别为4.35%、0.07%、3.54%、0.19%和0.43%;PM_(10)、SO_2和NO_2年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78、0.21和0.44μg/m~3,占标率分别为1.12%、0.35%和1.10%。[结论]该项目总排放的各污染物对区域年均浓度最大贡献值均可达标。  相似文献   

16.
利用黔江区环境空气的监测资料,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等评价和分析方法,研究了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SO2 、NO2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0.019 ~0.060、0.004 ~0.022、0.063 ~0.089 mg/m3,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制要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08 ~2.14,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SO2和PM10.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年际变化趋势表明,NO2浓度随年份变化呈增长趋势.根据黔江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了污染成因,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宝鸡市环境空气监测国控点2003年的PM10、SO2和NOx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宝鸡市区污染调查资料及地形地貌,分析了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PM10为空气中首要污染物;PM10、SO2和NOx变化规律呈现典型的槽型分布,最大值出现在冬季12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