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古老的茶农"——德昂族茶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德昂族,原名“崩龙”,是我国西南边疆现居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以及临沧地区镇康县境内,其他的则散居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盈江、瑞丽、陇川、梁河、龙陵以及临沧地区的耿马等地,与傣族、景颇族、佤族、傈僳族、汉族等民族杂居。  相似文献   

2.
韦公远 《蚕桑茶叶通讯》2009,(6):F0003-F0003
茶除了来自茶树外,在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独具特色、非茶似茶的茶外“茶”,下面介绍几种有益于健康的茶。  相似文献   

3.
茶礼与婚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礼兴起于唐代 ,在不少地区、民族 ,茶礼与婚俗密不可分 ,婚俗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茶 ,所以茶礼几乎成为婚俗的代名词。在一定程度上 ,与婚俗相连的茶礼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生活风貌 ,因而成为民俗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的组成部分。在婚俗中 ,茶象征着纯洁、坚贞和多子多福。“茶性最洁”表示爱情纯洁无瑕 ,“茶不移本”表示爱情坚贞不移 ,“植必生子”、“茶树多籽”表示子孙繁盛、家庭幸福。因此 ,茶得以深深地介入婚俗之中去 ,茶礼也就成为民间普遍的风俗。人类除了用语言和歌声表达爱情外 ,还凭借各种物品。以物为媒时…  相似文献   

4.
聊斋俚曲是蒲松龄在通俗文学创作上的典范之作,生动地反映了封建时代晚期的人民生活,深受群众喜爱,成为独树一帜的群众性艺术形式。这部作品在语言运用、题材选择、主旨表达方面,都表现出以俗为美的美感风貌。聊斋俚曲的这一审美特征正是对中国通俗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展现了“不俗之俗”的高雅境界。文中以俗美特质为聊斋俚曲的内在定性,分析其语言风格和思想内容上的特点,有助于明晰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竹叶青茶     
竹叶青茶吴英藩,林益珍,黄小梅(江西省蚕茶研究所)(临川县农牧渔业局)宋代中期之后,盛行“斗茶”、“茶宴”之风,从而产制出各种名茶;有如雨后春笋,争奇斗艳。竹叶青茶是当时的名茶,产于抚州一带。南宋著名词人陆游,曾宦抚州,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前坪寺...  相似文献   

6.
浅议用茶起源与发展吴英藩,魏业民(江西省蚕茶研究所,高安市祥符茶场)一、用茶起源用茶始于何时,常为茶人所研讨。据《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说明神农氏发现野生茶树开始,距今大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据历史具体记载:春...  相似文献   

7.
茶中清趣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古人以茶疗疾,以茶人馔,以茶代酒。到唐代时,茶的功用被认识得比较全面,它的饮用范围因此越来越广泛。古代饮料浆、酒、茶,在唐时已将它们的用途明白区别为三个:救渴用浆,解忧用酒,清心提神用茶。  相似文献   

8.
浅谈茶与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茶比咖啡、可可更受欢迎的重要原因是饮茶能增进营养 ,预防疾病。茶之所以能增进营养是因为含有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茶所含的咖啡碱、茶多酚、脂多糖、芳香化合物等成分使茶具有防病功效。“饮茶有益健康”在各代的医书上均有记载。汉代《神农本草经》曰 :“茶味苦 ,饮之使人益思 ,少卧 ,轻身 ,明目。”汉代华佗在《食论》中说 :“苦茶久食 ,益意思。”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 :“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若热渴凝闷 ,脑疼目涩 ,四肢烦 ,百节不舒 ,聊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海宁市蚕桑产业的发展概况和蚕俗文化的历史遗存,分析了蚕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所面临的问题,结合蚕桑丝织文化遗产生态园建设项目的启动与实施,探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稳固发展蚕桑基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安化饮茶风俗历史久远、文化深厚,在养生、教化、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安化饮茶习俗的研究意义、饮茶方式、社会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挖掘与探研。研究认为:安化茶俗体现了善良质朴、诚实守信、重礼重义的民族精神和处世信仰,是梅山文化核心精神的承载体,安化茶俗的挖掘与整理对民族茶文化的传承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茶禅一味     
说到禅,眼前往往就会闪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人在大树下或草木间打坐、静虑。这种“人在草木间”的意向,正是汉字“茶”的构字法。如同看图解字一般,“茶”字形象的构字法对抽象而奥妙的“禅”作了最通俗易懂的注解。  相似文献   

12.
盛唐以后,几乎是家家户户都饮茶。尤其是在陆羽《茶经》问世后,饮茶很快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千多年来热情从未减退,还带动了许许多多的域外人。陆羽,字鸿渐,复州竞陵(今湖北天门)人。生性嗜茶,悉心钻研茶学,以精深学识写成《茶经》三卷,他因此被后世奉为“茶神”、“茶圣”。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茶道与禅道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外在的体悟与内在精神的相互浸润相互融通从而达到了“茶禅一味”的至高境界,滋生出的茶禅文化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诠释了茶道和禅道的具体含义,分析了茶与禅结合的原因,阐述了茶禅一味的文化意蕴及其内涵,并分析了茶禅文化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也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南北朝时,佛教兴起,僧侣们提倡坐禅饮茶,饮茶之风渐盛。社会上历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之说。在唐代,中国已有了“茶道”一词。茶道文化是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体系,其中包含有艺术、道德、哲学、宗教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其内核是“禅”,也就是讲求用心体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对于茶道的基本精神,中国人认为“和、静、怡、真”四个字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是云南特产,应大力发展普洱茶文化,特别是普洱茶茶艺茶道文化。在普洱茶茶艺中,应对洗茶程序加以规范,将泡茶术语洗茶变为润茶更好。在具体操作上,普洱生茶润茶一道,普洱熟茶润茶两道,每道润茶时间不超过3秒钟,以促进普洱茶茶艺的规范和普洱茶冲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茶在布朗族历史文化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茶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是他们信仰的精神支柱。芒景村的茶祖祭祀仪式是布朗族历史文化的载体,浓缩了其传统文化的精华,带有鲜明的地域性,是社区认同的文化标志。茶祖祭祀与社区互动,对传统文化道德规范的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茶作为健康的天然饮品,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产品。茶多糖是从茶叶及其副产品中提取的一类多糖复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加免疫力和调节肠道微生物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中。本文将从茶多糖的不同来源及组成、提取方法、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升茶多糖在畜禽养殖上的效果,为茶多糖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茶汁、糖、奶粉、稳定剂等为主要原料,经系列工艺制成茶冰淇淋,具有普通冰淇淋的消暑解渴和营养丰富等特点,还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兔文化,看似一个俗文化的题目,其实不然,中国有太多的文化艺术作品与兔和兔文化有着联系。众多的诗歌、歌谣、小说、散文、书法、绘画及戏剧音乐舞蹈无不洋溢着浓厚的兔文化乐趣和吉祥。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秭归县文化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充分挖掘地域特色资源,立足茶叶优秀品质,茶旅融合延伸茶产业链,助力茶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公司通过“物化”与“活化”的方式积极传承和创新茶文化,显示出浓郁的乡土情怀和强烈的文化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