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干旱少雨的气候,贫瘠乏力的土壤,洮南市向阳街道建业村几十年来"靠天吃饭",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杂粮杂豆等维持生计,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没有积累。这样的自然条件,村里的经济还能"翻身"吗?这样的村子,该如何脱胎换骨、脱贫致富?3年时间,帮扶建业村的白城市供销合作社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存在六七百年的村落、土地面积上万亩的自然村,不知不觉当中被划成海域,意味着村里土地今后无论被谁占用、占用多少,都将不会有任何补偿若不是建机场修路,辽宁省锦州凌海市建业乡200多户村民还不知道,自家所在的自然村"被指为海"已达数年。这意味着,这个存续六七百年的村子的上万亩土地自2008年起即已"不复存在"。2013年,锦州机场开建,占用了建业乡哈达铺渔业专业队自然村(以下简称哈达铺村)1034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沁阳市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目前全市已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24个,新发展的“一村一品”村15个。具备发展潜力拟发展的“一村一品”村还有10个。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不但提升了本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规模,而且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2011,(6):315-315
草庙子村位于永吉县北大湖镇,幅员面积34.99平方公里,耕地435公顷。有538户农民,2101口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5743元。草庙子村以金红苹果种植为主导产业,共有果园320公顷,适合绿色果园种植。近年来,草庙子村先后被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级推进村”、“吉林市文明村”“永吉县文明村”、“永吉县特色产业村”、“北大湖镇党员教育示范点”。  相似文献   

5.
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即村转居。村转居后,由于“村转居”后新居民区的“二元政策”,“村转居”后相关扶持政策缺失,法律及相关政策的滞后,及同时存在优质资产不多。可处置的资产总量偏小,优质资产不多,可处置的资产总量偏小,村民与村集体资产的“四种关系”难以厘清,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两个虚化”等因素,导致村转居后村集体资产无法处置。  相似文献   

6.
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大量土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即村转居.村转居后,由于“村转居”后新居民区的“二元政策”,“村转居”后相关扶持政策缺失,法律及相关政策的滞后,及同时存在优质资产不多,可处置的资产总量偏小,优质资产不多,可处置的资产总量偏小,村民与村集体资产的“四种关系”难以厘清,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两个虚化”等因素.导致村转居后村集体资产无法处置.  相似文献   

7.
一、兖州推进“一村一品”打造农业品牌的发展势头 二、兖州发展“一村一品”,打造农业品牌的实例分析 三、加快推进“一村一品”,打造农业品牌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为拓展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向多元化健康持续发展,探索有效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宣威市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因地制宜,进一步壮大特色经济,涌现出一批“大棚蔬菜村”、“鲜切花村”、“药材村”、“水果村”等农业特色村。热水陡沟村建设100余个大棚发展鲜切花种植,从上海、台湾等地引进自由、玛斯特等40余个康乃馨品种,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房山区东太平村位于十渡镇西北部,海拔500m以上,常年景色美不胜收。东太平村“第一书记”隗云华到岗后,针对派驻村党组织“弱”、村域环境“乱”、经济发展“穷”的现状,深挖“越级访、群体访”问题根源,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开创了东太平村“党建提升、村域稳定、增收致富”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各地传真     
丰县村村建起“说事室”本刊讯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江苏省丰县村村建起“说事室”,广泛推行以“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为主题的“民情民意访谈会”制度,“村民说事、干部做事、群众评事”成为建设和谐农村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舞钢"建业森林半岛"1期景观设计理念及设计内容的总结与分析,探讨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融入自然观念及生态设计思想,旨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空间,将"建业森林半岛"构建成一个具有自然气息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12.
“空心村”问题及其对策——以汤阴县南阳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俊民  倪红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82-5185
城市和农村是2种主要的人类居住聚落。在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空心村问题。空心村现象不仅表现在村落的空间形态布局上,而且表现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失上。以汤阴县南阳村为例,通过广泛的调查和实地考察,总结了空心村空心化发展的3个阶段,阐明了村落向心力与离心力失衡、经济发展迅速和观念意识落后、新房建设加速和规划管理滞后等三大矛盾是村落空心化形成的因素。针对空心村对耕地资源、小康社会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养老问题等带来的不利影响,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从管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税的免除,乡政府、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互动和约束逐渐减少,乡村治理逐渐呈现松散化。在免税前,对欠发达地区的弱资源村庄来说,村委会的角色是政府事务的代理者和村庄事务的当家者。但在农业税全面取消后,其逐步变化为准代理者和边缘当家者。因此,要做好农村治理工作,规范村委会角色问题很值得更多研究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杨林 《北京农业》2008,(9):42-45
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开展"一村一品"的大背景下,北京正在积极整合调整其传统的特色精品农业,进一步挖掘其农业的地域特色性和多样性。本文就以农业经济学的观点从北京的地理环境特点对当地农业的影响,京郊特色精品农业的分布格局和发展,以及北京特色精品农业与"一村一品"相结合等几方面,论述"一村一品"对北京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发展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对国家、农民、个人具有的政治、社会、个人意义,以及各地小额信贷政策支持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的模式和成功经验,最后提出深化小额信贷政策对大学生"村官"成功创业的助推效应:金融机构还须从创新融资对接方式、推动金融产品创新等几个方面加强政策力度,创新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四季吉祥”新农村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亚娟  胡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83-15885,15889
在阐述"四季吉祥"的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春桃村、夏榴村、秋桂村、冬梅村相关情况以及武汉市"四季吉祥"新农村旅游的主要项目及效益。采用SWOT分析法剖析了武汉市"四季吉祥"新农村旅游发展情况。其中,从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政府高度重视4个方面分析了优势,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职能不健全、村民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还有待于提高、宣传力度不足、旅游投入力度不够5个方面分析了劣势,从政策保障与旅游需求2个方面分析了机遇,从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和人们对旅游产品期望值的提高2个方面分析了其威胁。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武汉市"四季吉祥"新农村旅游营销对策:一是加强旅游宣传,包括采用网络营销战略、加强传统营销宣传方式、加强节庆旅游宣传活动、强化名人效应4个方面;二是推出多样的新农村旅游项目,包括大力推广蔬菜水果采摘旅游与展览旅游、推出乡村旅游教育、推出花卉文化旅游与婚庆旅游、推出银发休闲旅游项目、打造新农村建设学习基地5个方面;三是发挥汉江水域资源优势,开发水上旅游项目,主要包括开发不同类型与不同档次的水上游船、加强亲水空间建设、加强与旅行社的联系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中村”的现状和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中国"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一大障碍。概括了"城中村"的现状,对城中村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城中村的改造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市花岗幸福城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因子分析对"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由社区归属感、互惠、社区凝聚力、社区认同感、社区信任和地方性社会网络6个公共因子构成。并对"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宜城市黄冲村为例,首先以村干部角色为出发点,研究村干部在黄冲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村民致富带头人"、"村级组织建设人"和"村域发展当家人"这3种角色的特点,揭示村干部工作中的行为方式和可借鉴之处。其次进一步探寻其行为逻辑下的动机,从竞选村干部动机、工作动机、工作行为状态和效果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根据黄冲村村干部工作的可借鉴之处和村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合理设计工资水平,提升村干部工资报酬;强化职业素质培训,健全村干部发展机制;建立配套减压机制,减轻村干部工作倦怠;加强村民民主监督,强化村干部声誉机制,这4个方面提出设立村干部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views gender dynamics and strategies for change in a small Swedish village from a systems perspective. In the context of the struggle for the communal management of forests, tensions arose in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people in the village who differed in their opinions as to how to approach village development. Some village women argued for the importance of issues other than only community forestr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s future livelihoods and well-being. They also believed that linking these activities with each other are vital for the community. Co-operative inquiry with women in the village reveals that, in their view, the community's overall needs are the most meaningful point of departure and not just individu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itiatives. They believed that it was vital to link resource management with other developmental activities in the village. The inquiry process also shows how the differences that may arise between men and women are dependent on the context,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the networks they activate rather than the differences emerging solely from gender roles or the structure. Attention to how women and men draw boundaries around their activities and relationships expand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verse means they use for reaching their objectives. It also highlights the role of innovators who cross these boundaries and work toward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